再见 短评

热门 最新

2 把噗 看过 2013-09-30 23:07:56

盛赞!拉索罗夫已步入当今一流的导演行列。①极富创造力的镜头语汇:调暗的色调将黑白影像中“光影”的功效释放出来;镜像、局部构图-偷窥视角、画外空间的创造、固定长镜进行变焦、隐喻(乌龟与飞机)。②简单的故事原型,影像话语却极其复杂和晦涩,拉索罗夫在叙事上下的这盘大棋值得多观几遍。

1 NickyROி 看过 2017-09-04 11:23:27

剧情的简介处理给生活片段留下更多可塑的空间 但也少了以往伊朗电影贴进日常生活的质感

3 Ariza 看过 2012-04-06 01:11:53

白色恐怖 / 烏龜的暗喻 / 迷茫的小人物 / 個人力量的渺小

0 vivi 看过 2017-09-18 07:44:02

过暗 无感

2 东北洪常秀 看过 2020-02-04 14:56:52

女性视角揭露伊朗政治氛围黑暗的一部电影,一个被吊销执照的女律师的困苦生活。整部电影色调阴暗,情绪也非常的低沉,光亮成为电影中的珍稀品,是电影中的也是伊朗生活里的。

3 Dorothy 看过 2012-04-06 13:34:10

電影雖然很平淡,但讀過導演的事後我不禁要向他致敬。這是他被下令不能拍電影前偷偷拍的一部。電影裡雖然沒有什麼美感,一切都是極權,一切都是監視,我認為這才是真正反映了伊朗的情況。向導演致敬。

1 神经的神 看过 2013-11-29 23:10:58

自由那么难

0 大仙 看过 2011-10-04 20:10:07

在温哥华电影节上看的电影。拍得不错,可是真的太沉闷,睡了好几觉。。

1 江声走 看过 2012-05-20 14:40:58

其实讲的和《一次别离》是同一件事情,都是某个伊朗女人想千方百计离开自己的国家。只是这部更加灰暗阴郁。

1 优游卒岁 看过 2016-05-30 15:07:27

伊朗的影片,即使指涉现实,也是相当隐讳与隐忍的,此部电影的主题相当尖锐,而且影片成功地表达了那种胶着的情绪。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政治恐怖让人不寒而栗,女主角对自由的追求也让人感佩。

1 思小泡 看过 2011-10-30 23:10:01

文艺腔很重。伦敦电影节看到,结局很有深意。庆幸自己冒着翘课的风险坐到了最后。

0 wangzhy 看过 2020-11-08 15:55:10

电梯戏挺不错的 其余的剧作层面都在紧随其后给了注解 镜头上抓的还挺克制 进入城市间就快速融入这个空间体系了 p.s. 关于乌龟 除却最近看了的「金都」就是之前锡兰「小镇/五月碧云天」时候的一翻身

0 是和有 看过 2013-05-13 17:53:13

“你有可投靠的人吗?”★★★☆

1 Kanki 看过 2017-09-08 22:12:37

请带我离开伊玛目霍梅尼机场,我要离开伊朗,🇮🇷

0 阳光普照 看过 2017-09-25 13:59:12

飘过

0 圓心 看过 2016-10-10 18:23:38

2016.09.09

0 此去经年 看过 2021-10-08 17:31:26

6分。

0 Mimanchi 看过 2018-12-16 13:15:44

就 有一点无聊

0 刘浪 看过 2020-04-29 23:05:24

律师与记者的逃亡,几乎就是一部某平行国的故事。当然,臃肿也是导演一惯的毛病,倒是几部里隐喻系统最自然的一部,嵌于日常之中。电影创造了两种空间关系:低照度欠曝下的隐匿、交融;以及大量借有门框、镜框、窗框及家具(瓷砖)形成的场景切分。

0 尔尔 看过 2017-08-06 14:22:50

节奏慢的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