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貌似应该说方言啊
柳是钱的续弦不是妾。钱娶柳是以“匹嫡之礼”的。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愿寄人篱下做妾才离开陈的。
钱投降后去北京做官的半年中、柳曾经跟一个不知是谁的人好过。但此人马上被钱家“反柳势力”用私刑打死了、领头的是钱的儿子钱孙爱。钱谦益听到这件事情马上写信大骂他儿子“柳无此人(“奸夫”)不得活、汝父无柳不得活、是汝杀此人、实是杀父”、“如今士大夫能守节者几何、又何必苛责一女子”什么的。当时人还嘲笑钱谦益竟然赞成妻子偷情、是王八什么的。 钱谦益死的时候、女儿已经嫁给一个叫赵管的官宦子弟做妻了。
1.在崇祯十三年钱、柳相遇之前、柳如是和陈子龙已经“分手”了。据说他们“分手”是因为陈的母亲和朋友的阻挠。这里的这个“朋友”是过去和柳如是有关系的一个极品男。 2、3.钱谦益降清之后在北京作了半年的官就托病辞职了。此后一直在江南联络反清事宜。其间还因为联络反清势力被揭发、关过监牢、幸亏柳如是左右打点才得以脱身。有种说法认为之所以钱家钱谦益这一支在明代很有钱而钱谦益死的时候没钱就是因为钱谦益此次入狱的缘故。 4.当时讽刺钱谦益的诗文多得不得了。
钱晚年没钱、自己又病得起不了床的时候还让黄宗羲代笔写了三篇应酬文章什么的。钱还把自己的身后文字(墓志铭什么的)托付给黄。可惜钱死之后钱家人不睬黄而去求官很大的降臣龚鼎孳写、黄还觉得非常可惜。不过后来龚鼎孳也没写。入贰臣传就是因为乾隆看到了钱谦益的反清文字……
柳之前跟陈好上了,后来文坛大佬钱纳了她做妾…………最后的最后,钱死后柳也被钱家逼死了,就是这样 ps:著名学者藏书家钱曾也参与了逼死一事
柳是钱的小妾吧,貌似陈是影视剧为了凑三角恋硬加上的吧!
额。楼上不知道能做做功课么?
陈为哈没和柳在一起?
谁说得清楚……冒辟疆为啥没和陈圆圆在一起
这样啊………由于钱墓是夫妇合葬,我一直以为柳只是妾而已………想以柳如是的性格确实不甘为妾的吧
他们有孩子么?
钱谦益和他的父亲祖父葬在一起。柳和钱的原配葬在不远处。
钱和柳有一个女儿。钱另外有个儿子。
作为钱氏同乡,钱柳墓其实也没去过………所以具体什么情况完全是道听途说的…………
凭映像说几句,不对的请指正。 (1)柳如是和陈子龙是一对,虽然陈子龙也有明媒正娶的老婆。然后陈子龙因为反抗满清被杀了,在乱离中柳如是嫁给钱谦益做小妾。 (2)钱谦益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但是最后却降清了。在这过程中,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水自杀以保节气,他说水太冷了;在钱谦益开城门迎接清军的路让,有人拿拐杖敲他的官帽说:“我这个多愁多病身,来打你这个倾国倾城帽”。 (3)钱氏是个大族,降清之后,钱谦益还继续做官,只是心里感到愧疚,常以前朝遗老自居;而柳如是一直在秘密联络反清力量。后来钱谦益死了,他族人为分财产而为难柳如是,她不屑于与他们周旋,就上吊自杀了。她的身份应该是妾,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没有与钱谦益合葬的。 (4)关于钱谦益,曾在某笔记小说里见到,当时有人讽刺某巨公,说“千古艰难唯一死”,后来该巨公听到后,“遂卒”;不知道是不是钱谦益。 想要了解柳如是的话,可以看陈寅格的《柳如是别传》。
不好意思,应该是陈寅恪。
钱谦益后代,近代、今天有哪些?
如果说的是字面意思的“后代”的话、他其实绝后了、因为他儿子钱孙爱好像没生儿子。。
那讽刺“绝后”的诗词多么?报应啊
不能说报应吧、当时人骂他大多都骂他以匹嫡之礼娶柳、而后又不肯殉国、败坏纲常的。第一点在现代简直可以说是称赞。而第二点上、不肯殉国的人多得是。不过钱谦益年纪最大(亡国时已经60岁)、所以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提出“留着有用之身报国”的“借口”。而做了清朝的官不久又后悔投降、转而“诽谤”新朝、不如另一些降臣那样“忠心”。所以两边都不讨好。后来乾隆就说他“非复人类”嘛。另外黄宗羲非常敬仰钱、可以看到当时另一些舆论倾向。
黄宗羲当年似乎也曾经从钱谦益学…………大概由于黄尊素和钱都是东林党?钱谦益的确两头不讨好,后来入了贰臣传…………
额,柳为什么爱一个老男人而不爱其他人?
因为钱对她最好啊。钱和柳在舟上结缡的时候很多纲常名教之徒都往船上扔垃圾什么的。但钱一点没有羞愧还很开心。。而且钱的诗也写得比陈子龙好、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哦,这么说柳如是被逼死,是因为再也没人对她好了吗?
柳被逼死当然是经济原因(以钱曾为代表的一群饿狼来瓜分钱谦益本来已经不多的家产)、还可能有“殉夫”“殉国”的解释。可以参看柳写给自己女儿的遗书。遗书中提到“吾来汝家二十五年、从不曾受人之气”、因为受到钱曾等的当面辱骂所以“不得不死”什么的。
啊,就没有新的公子哥、老家伙看上这位大美女么? 她女儿怎么办?送给富家子弟做妾?
我知道了,是钱孙爱爱上了柳如是,但出于孝道不能下手,就只能。。。
这……就不知道了。总而言之钱孙爱是个很懦弱的人、所以《别传》说他是被人操纵的什么的。
lss很有拍伦理片的潜质哈。。。。
看评论必看电影有趣多了,还增长知识,哈哈~
可以看看小说《白门柳》,对钱谦益、柳如是、黄宗羲、冒襄等人物会有一个了解
楼上还有钱谦益的同乡在说“冒辟疆和陈圆圆为什么没在一起”。。。真是关公战秦琼
楼上的再加一句,黑猫警长大战奥特曼哈
额。。。因为怕董小宛和吴三桂生气?
楼上几位,请参阅《影梅庵忆语》,里面有“陈姬“之称,就是由于冒董之情过于名气响了,加之陈圆圆的特殊身份……………别人陈圆圆在没去北京之前实干哪一行的?见到冒襄也毫不奇怪吧……况且这两个人其实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了,孟森说过”圆圆之於戚畹,於吴藩世无不知之。其於巢民(冒辟疆)一段香火情,世不复忆及“,而陈其年《妇人集》中明载此事………… 到底谁关公战秦琼了呢?
这个还真不知道 不过现在知道了
ls说的对,冒辟疆自己写文章透露,陈圆圆曾对他一见倾心,他在怀念董小宛的文章《影梅庵忆语》里记述过这段擦肩而过的缘分。陈圆圆曾经想叫冒辟疆娶她,被冒拒绝了
冒辟疆年轻时就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高富帅,董小宛一片痴情阿,跟着他吃尽了苦头
钱谦益的绿帽子是如何炼成的河北博才网http://www.hbrc.com赵炎2012/3/27 9:52:15阅读232次分享到: 写下这个题目后,我有些不忍心了,因为写到钱谦益,就必然要提及柳如是,能够染绿钱谦益帽子的人,也只能是柳如是。这不是矫情,而是同情,我很同情柳如是,也钦佩这个女人的气节和智慧,实在不想往她身上泼脏水。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明明白白的记录着,又不能回避,就好像一个学生考试得了零分,教育部门的档案里有留存,改也改不掉,你怎么赖? 1645年5月22日,是个令无数人揪心的日子,刚刚建立不到一年的南明弘光政权,随着老大朱由崧的被俘,顷刻土崩瓦解。而这一年的8月13日,感到揪心的人,却只有一个,就是柳如是。因为这一天,老公(63岁的老年丈夫)钱谦益要去北京帮满清修明史,柳如是留居南京。其实,让柳如是感到揪心的日子,还有很多,之所以单说这一天,是因为不久将发生一个非常抢人眼球的桃色新闻。 这则“新闻”的经过是这样的,钱谦益北上不久,柳如是与人通奸。本来不算个新闻,老夫少妻组合,出现少妻偷人总是难免的,大家心知肚明,蒙着头过日子,别捅破就好。但是,钱谦益和柳如是都是特有名的名人,偏偏又被捅破了,而且捅破者还是钱谦益的儿子,而且报了官,不是新闻也成新闻了,南京开始沸腾。以柳如是的身份和交际手腕,官府自然不会把她怎么样,简单过个堂,问明缘由,放人。柳如是是个爱面子的人,回到家里就骂儿子(继子)多管闲事:“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用白话说就是,那么多士大夫都不讲气节投降了,你不去管,却来管一个女人偷汉子,什么道理嘛?(《南明野史》)(虽是野史,却极为可信,因为此事闹腾了很久,官府也有案情记录--赵炎注) 钱谦益戴绿帽子,固然是个丑闻,但是,说到底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我不是为柳如是的偷汉子行为开脱,因为事实却是如此。柳如是是无奈的,再说明白一些,她做出与人通奸之举,多半出于故意。这样的一个乱世,这样的一个老公,还有老公所代表的这样一群毫无气节可言的读书人,她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她要发泄,用女人的方式,她要报复,还是用女人的方式。 钱谦益的帽子本来就有多种颜色。参加科举考试,花两万两银子买了个探花郎,然后就是不断贪污受贿,聚敛财富,帽子是灰色的(银子的颜色),很不纯洁的那种。做明朝的官,先是礼部右侍郎,后为礼部尚书,帽子是黑色的(乌纱),同样不纯洁的那种。后来削职为民,永不叙用,专心做学问,搞收藏,帽子是青色的(清流),让人敬仰的那种(以上可参考《明史》和东林党诸人的笔记,或者阅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绝没冤枉他)。等到剃了头,投降满清,做了汉奸,他的帽子又成红色的(红顶子,汉人的血染成的),很无耻的那种。如今的帽子被柳如是染绿,对他来说,只是换一种颜色而已,仅此而已。 柳如是并非守身如玉的淑女,作为传说中的“秦淮八艳”人物,风月场中的高手,说她是淑女,除非脑子进水的人才相信。但是,柳如是却是有气节、有智慧的烈女,不是一个随便乱来的人。她16岁与抗清义士陈子龙有过一段男欢女爱的甜蜜婚姻,婚姻的主题就是气节。如果不是陈子龙死于战争,估计这一辈子,就没钱谦益什么事了。23岁时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认识了钱谦益,三年后就女扮男装主动送上门,组建老夫少妻的家庭,婚姻的主题并非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所谓才子佳人的佳话,在赵炎看来,主题只有两个字,它的名字叫生存。柳如是的智慧也正体现于此。名妓过了20岁,青春饭差不多也吃到头了,何况她还嫁过人。钱谦益有才,但才气不能当饭吃;钱谦益是很老了,60多岁了,但没关系,老男人也是男人,也需要老婆;钱谦益很有财,不是一般的有财,而是家财万贯,这才是柳如是急于主动送上门的关键。这叫生存智慧。 什么叫绿帽子?用现代语言解释,就叫有婚外性行为。比如,柳如是还是名妓的时候,身边男人每天都换,却与绿帽子不沾边,因为没有婚姻。当她嫁给陈子龙后,有了婚姻的事实,只要不出现婚外性,陈子龙就没绿帽子戴,即便出现婚外性,绿帽子也轮不到钱谦益。可以肯定的是,柳如是与陈子龙的婚姻还是美好的,她坚守了一个妻子应该坚守的一切。为何嫁给钱谦益之后,柳如是没有再坚守了呢?原因只有一个,她有许多的痛,跟着钱谦益这个人过日子,帽子颜色经常换,痛苦总是难免的。 第一痛,没有真爱。据《南明野史》记载:“钱声色自娱,末路失节,既投阮大铖而以其妾柳氏出为奉酒。阮赠以珠冠一顶,价值千金。钱令柳姬谢阮,且命移席近阮。其丑状令人欲呕。”读懂了吧,丈夫拿她当交际花了,为了讨好权臣阮大铖,钱谦益彻底牺牲了老婆,换了一个礼部尚书来做,典型的权色交易,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爱。既然你不把我当老婆待,我也不把你当老公看,没有爱情的婚姻,我又何必坚守?染绿你的帽子,哼,还是轻的,没有谋财害你的命,就算不错了。 第二痛,气节亏损。前文说过,柳如是非常重气节,个性很坚强,为人也很正直,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经常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为反清将士呐喊助威。而钱谦益恰好相反,性格懦弱,属于墙头草的一种人。有个故事流传很广,说钱谦益与柳如是计划夜投西湖殉国,不做亡国奴,却因钱谦益害怕水凉,导致自杀计划流产。很明显,这个故事不真实,属于有情节、有环境、有对话的小说一类,相信这样的故事,不是二杆子,就是二楞子。生命诚可贵,自杀不自杀根本不要紧,做个遗民也未尝不可。可是,没过几天,钱谦益真的就投降了满清。作为东林党党首之一和文坛领袖,他的投降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士大夫阶层几乎集体效仿,纷纷梳起了满清辫子。面对这样的老公,柳如是除了满怀悲凉,也只有满怀悲凉了。既然你读书人都不讲民族气节,我又何必守什么贞洁? 第三痛,未来隐忧。钱谦益一天不死,日子就安稳一天,可钱谦益已经是“钱老”了,未来确实堪忧。从后来发生的“夺产事件”来看,柳如是的未来隐忧早就存在。幸好钱谦益的生命还是很顽强的,活了82岁才去找阎王爷报到,真是出乎意料。不光是我,柳如是也一定。在常熟,钱谦益的家族是世家大族,按照柳如是的名妓身份,能够成为正室,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名份无所谓,财产继承权却是有所谓。压力如此巨大,是个正常人都需要释放,除了石头人。老头子肯定是不行的了,六七十岁的人还能指望他吗?柳如是正是所谓“如狼似虎”的好年华,不去偷汉子释放压力,叫她怎么办?难不成叫她被压力憋屈死啊? 钱谦益的绿帽子就是这样炼成的。虽然他帽子不少,但这顶绿帽子他戴得一点也不亏,毕竟年轻美丽的柳如是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的二十个春秋。变节,是柳如是在规劝他,为他极力弥补节操;坐牢,是柳如是在救赎他,前前后后奔走求人;晚年,是柳如是在照顾他,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谦益去世仅两个月,分财产的找上门来了,为保护钱家产业,是柳如是吮血立遗嘱,付出了智慧和不到50岁的生命。有妻如此,就是多戴几顶绿帽子,钱谦益估计也会乐意。
北老师答疑解惑啊,哈哈哈哈,我乐死了都....... 话说看来刘斯奋写得大多都是史实啊,以前从没想过这一点......看来跟余英时对掐虽说弱爆了,但还是能长学问的啊~
这个电影艺术加工的比较多 但是我觉得尚在能接受范围
钱谦益的绿帽子是如何炼成的河北博才网http://www.hbrc.com赵炎2012/3/27 9:52:15阅读232次分享到: 写下这个题目后,我有些不忍心了,因为写到钱谦益,就必然要提及柳如是,能够染绿钱谦益帽子的人,也只能是柳如是。这不是矫情,而是同情,我很同情柳如是,也钦佩这个女人的气节和智慧,实在不想往她身上泼脏水。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明明白白的记录着,又不能回避,就好像一个学生考试得了零分,教育部门的档案里有留存,改也改不掉,你怎么赖? 1645年5月22日,是个令无数人揪心的日子,刚刚建立不到一年的南明弘光政权,随着老大朱由崧的被俘,顷刻土崩瓦解。而这一年的8月13日,感到揪心的人,却只有一个,就是柳如是。因为这一天,老公(63岁的老年丈夫)钱谦益要去北京帮满清修明史,柳如是留居南京。其实,让柳如是感到揪心的日子,还有很多,之所以单说这一天,是因为不久将发生一个非常抢人眼球的桃色新闻。 这则“新闻”的经过是这样的,钱谦益北上不久,柳如是与人通奸。本来不算个新闻,老夫少妻组合,出现少妻偷人总是难免的,大家心知肚明,蒙着头过日子,别捅破就好。但是,钱谦益和柳如是都是特有名的名人,偏偏又被捅破了,而且捅破者还是钱谦益的儿子,而且报了官,不是新闻也成新闻了,南京开始沸腾。以柳如是的身份和交际手腕,官府自然不会把她怎么样,简单过个堂,问明缘由,放人。柳如是是个爱面子的人,回到家里就骂儿子(继子)多管闲事:“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用白话说就是,那么多士大夫都不讲气节投降了,你不去管,却来管一个女人偷汉子,什么道理嘛?(《南明野史》)(虽是野史,却极为可信,因为此事闹腾了很久,官府也有案情记录--赵炎注) 钱谦益戴绿帽子,固然是个丑闻,但是,说到底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我不是为柳如是的偷汉子行为开脱,因为事实却是如此。柳如是是无奈的,再说明白一些,她做出与人通奸之举,多半出于故意。这样的一个乱世,这样的一个老公,还有老公所代表的这样一群毫无气节可言的读书人,她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她要发泄,用女人的方式,她要报复,还是用女人的方式。 钱谦益的帽子本来就有多种颜色。参加科举考试,花两万两银子买了个探花郎,然后就是不断贪污受贿,聚敛财富,帽子是灰色的(银子的颜色),很不纯洁的那种。做明朝的官,先是礼部右侍郎,后为礼部尚书,帽子是黑色的(乌纱),同样不纯洁的那种。后来削职为民,永不叙用,专心做学问,搞收藏,帽子是青色的(清流),让人敬仰的那种(以上可参考《明史》和东林党诸人的笔记,或者阅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绝没冤枉他)。等到剃了头,投降满清,做了汉奸,他的帽子又成红色的(红顶子,汉人的血染成的),很无耻的那种。如今的帽子被柳如是染绿,对他来说,只是换一种颜色而已,仅此而已。 柳如是并非守身如玉的淑女,作为传说中的“秦淮八艳”人物,风月场中的高手,说她是淑女,除非脑子进水的人才相信。但是,柳如是却是有气节、有智慧的烈女,不是一个随便乱来的人。她16岁与抗清义士陈子龙有过一段男欢女爱的甜蜜婚姻,婚姻的主题就是气节。如果不是陈子龙死于战争,估计这一辈子,就没钱谦益什么事了。23岁时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认识了钱谦益,三年后就女扮男装主动送上门,组建老夫少妻的家庭,婚姻的主题并非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所谓才子佳人的佳话,在赵炎看来,主题只有两个字,它的名字叫生存。柳如是的智慧也正体现于此。名妓过了20岁,青春饭差不多也吃到头了,何况她还嫁过人。钱谦益有才,但才气不能当饭吃;钱谦益是很老了,60多岁了,但没关系,老男人也是男人,也需要老婆;钱谦益很有财,不是一般的有财,而是家财万贯,这才是柳如是急于主动送上门的关键。这叫生存智慧。 什么叫绿帽子?用现代语言解释,就叫有婚外性行为。比如,柳如是还是名妓的时候,身边男人每天都换,却与绿帽子不沾边,因为没有婚姻。当她嫁给陈子龙后,有了婚姻的事实,只要不出现婚外性,陈子龙就没绿帽子戴,即便出现婚外性,绿帽子也轮不到钱谦益。可以肯定的是,柳如是与陈子龙的婚姻还是美好的,她坚守了一个妻子应该坚守的一切。为何嫁给钱谦益之后,柳如是没有再坚守了呢?原因只有一个,她有许多的痛,跟着钱谦益这个人过日子,帽子颜色经常换,痛苦总是难免的。 第一痛,没有真爱。据《南明野史》记载:“钱声色自娱,末路失节,既投阮大铖而以其妾柳氏出为奉酒。阮赠以珠冠一顶,价值千金。钱令柳姬谢阮,且命移席近阮。其丑状令人欲呕。”读懂了吧,丈夫拿她当交际花了,为了讨好权臣阮大铖,钱谦益彻底牺牲了老婆,换了一个礼部尚书来做,典型的权色交易,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爱。既然你不把我当老婆待,我也不把你当老公看,没有爱情的婚姻,我又何必坚守?染绿你的帽子,哼,还是轻的,没有谋财害你的命,就算不错了。 第二痛,气节亏损。前文说过,柳如是非常重气节,个性很坚强,为人也很正直,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经常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为反清将士呐喊助威。而钱谦益恰好相反,性格懦弱,属于墙头草的一种人。有个故事流传很广,说钱谦益与柳如是计划夜投西湖殉国,不做亡国奴,却因钱谦益害怕水凉,导致自杀计划流产。很明显,这个故事不真实,属于有情节、有环境、有对话的小说一类,相信这样的故事,不是二杆子,就是二楞子。生命诚可贵,自杀不自杀根本不要紧,做个遗民也未尝不可。可是,没过几天,钱谦益真的就投降了满清。作为东林党党首之一和文坛领袖,他的投降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士大夫阶层几乎集体效仿,纷纷梳起了满清辫子。面对这样的老公,柳如是除了满怀悲凉,也只有满怀悲凉了。既然你读书人都不讲民族气节,我又何必守什么贞洁? 第三痛,未来隐忧。钱谦益一天不死,日子就安稳一天,可钱谦益已经是“钱老”了,未来确实堪忧。从后来发生的“夺产事件”来看,柳如是的未来隐忧早就存在。幸好钱谦益的生命还是很顽强的,活了82岁才去找阎王爷报到,真是出乎意料。不光是我,柳如是也一定。在常熟,钱谦益的家族是世家大族,按照柳如是的名妓身份,能够成为正室,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名份无所谓,财产继承权却是有所谓。压力如此巨大,是个正常人都需要释放,除了石头人。老头子肯定是不行的了,六七十岁的人还能指望他吗?柳如是正是所谓“如狼似虎”的好年华,不去偷汉子释放压力,叫她怎么办?难不成叫她被压力憋屈死啊? 钱谦益的绿帽子就是这样炼成的。虽然他帽子不少,但这顶绿帽子他戴得一点也不亏,毕竟年轻美丽的柳如是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的二十个春秋。变节,是柳如是在规劝他,为他极力弥补节操;坐牢,是柳如是在救赎他,前前后后奔走求人;晚年,是柳如是在照顾他,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谦益去世仅两个月,分财产的找上门来了,为保护钱家产业,是柳如是吮血立遗嘱,付出了智慧和不到50岁的生命。有妻如此,就是多戴几顶绿帽子,钱谦益估计也会乐意。 —————————————————— 行文刁钻刻薄,用词轻佻油滑,亵渎古人,请参见南明史有关钱谦益部门,裴世俊四海宗盟五十年等,大节有亏固然可恨,但其后以白发高龄为复明来回奔走不惧生死,气节已经足够很多人敬佩了,后人站着说话不腰痛,妄议先贤,可恨。
陈子龙家几代单传,反对他娶妓女,好像正房还来青楼闹了一通
历史上,陈跟柳有关系
> 去柳如是的论坛
陈子龙死前给柳如是的那封血书写的是什么?(她乡)
五胡乱华真的乱了汉族的血统吗?(鼓浪青蛙)
那句水太冷了是什么意思啊(Nymeria)
为什么有柳如是,却没有李清照(阿达西)
郑成功要和柳如是私奔是不是真的啊?(阿)
明末的真相。谁说老百姓无所谓明清。(就这么着吧)
最赞回应
柳是钱的续弦不是妾。钱娶柳是以“匹嫡之礼”的。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愿寄人篱下做妾才离开陈的。
钱投降后去北京做官的半年中、柳曾经跟一个不知是谁的人好过。但此人马上被钱家“反柳势力”用私刑打死了、领头的是钱的儿子钱孙爱。钱谦益听到这件事情马上写信大骂他儿子“柳无此人(“奸夫”)不得活、汝父无柳不得活、是汝杀此人、实是杀父”、“如今士大夫能守节者几何、又何必苛责一女子”什么的。当时人还嘲笑钱谦益竟然赞成妻子偷情、是王八什么的。
钱谦益死的时候、女儿已经嫁给一个叫赵管的官宦子弟做妻了。
1.在崇祯十三年钱、柳相遇之前、柳如是和陈子龙已经“分手”了。据说他们“分手”是因为陈的母亲和朋友的阻挠。这里的这个“朋友”是过去和柳如是有关系的一个极品男。
2、3.钱谦益降清之后在北京作了半年的官就托病辞职了。此后一直在江南联络反清事宜。其间还因为联络反清势力被揭发、关过监牢、幸亏柳如是左右打点才得以脱身。有种说法认为之所以钱家钱谦益这一支在明代很有钱而钱谦益死的时候没钱就是因为钱谦益此次入狱的缘故。
4.当时讽刺钱谦益的诗文多得不得了。
钱晚年没钱、自己又病得起不了床的时候还让黄宗羲代笔写了三篇应酬文章什么的。钱还把自己的身后文字(墓志铭什么的)托付给黄。可惜钱死之后钱家人不睬黄而去求官很大的降臣龚鼎孳写、黄还觉得非常可惜。不过后来龚鼎孳也没写。入贰臣传就是因为乾隆看到了钱谦益的反清文字……
柳之前跟陈好上了,后来文坛大佬钱纳了她做妾…………最后的最后,钱死后柳也被钱家逼死了,就是这样
ps:著名学者藏书家钱曾也参与了逼死一事
柳是钱的小妾吧,貌似陈是影视剧为了凑三角恋硬加上的吧!
额。楼上不知道能做做功课么?
柳之前跟陈好上了,后来文坛大佬钱纳了她做妾…………最后的最后,钱死后柳也被钱家逼死了,就是这样
ps:著名学者藏书家钱曾也参与了逼死一事
陈为哈没和柳在一起?
谁说得清楚……冒辟疆为啥没和陈圆圆在一起
柳是钱的续弦不是妾。钱娶柳是以“匹嫡之礼”的。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愿寄人篱下做妾才离开陈的。
这样啊………由于钱墓是夫妇合葬,我一直以为柳只是妾而已………想以柳如是的性格确实不甘为妾的吧
他们有孩子么?
钱谦益和他的父亲祖父葬在一起。柳和钱的原配葬在不远处。
钱和柳有一个女儿。钱另外有个儿子。
作为钱氏同乡,钱柳墓其实也没去过………所以具体什么情况完全是道听途说的…………
凭映像说几句,不对的请指正。
(1)柳如是和陈子龙是一对,虽然陈子龙也有明媒正娶的老婆。然后陈子龙因为反抗满清被杀了,在乱离中柳如是嫁给钱谦益做小妾。
(2)钱谦益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但是最后却降清了。在这过程中,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水自杀以保节气,他说水太冷了;在钱谦益开城门迎接清军的路让,有人拿拐杖敲他的官帽说:“我这个多愁多病身,来打你这个倾国倾城帽”。
(3)钱氏是个大族,降清之后,钱谦益还继续做官,只是心里感到愧疚,常以前朝遗老自居;而柳如是一直在秘密联络反清力量。后来钱谦益死了,他族人为分财产而为难柳如是,她不屑于与他们周旋,就上吊自杀了。她的身份应该是妾,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没有与钱谦益合葬的。
(4)关于钱谦益,曾在某笔记小说里见到,当时有人讽刺某巨公,说“千古艰难唯一死”,后来该巨公听到后,“遂卒”;不知道是不是钱谦益。
想要了解柳如是的话,可以看陈寅格的《柳如是别传》。
1.在崇祯十三年钱、柳相遇之前、柳如是和陈子龙已经“分手”了。据说他们“分手”是因为陈的母亲和朋友的阻挠。这里的这个“朋友”是过去和柳如是有关系的一个极品男。
2、3.钱谦益降清之后在北京作了半年的官就托病辞职了。此后一直在江南联络反清事宜。其间还因为联络反清势力被揭发、关过监牢、幸亏柳如是左右打点才得以脱身。有种说法认为之所以钱家钱谦益这一支在明代很有钱而钱谦益死的时候没钱就是因为钱谦益此次入狱的缘故。
4.当时讽刺钱谦益的诗文多得不得了。
不好意思,应该是陈寅恪。
钱谦益后代,近代、今天有哪些?
如果说的是字面意思的“后代”的话、他其实绝后了、因为他儿子钱孙爱好像没生儿子。。
那讽刺“绝后”的诗词多么?报应啊
不能说报应吧、当时人骂他大多都骂他以匹嫡之礼娶柳、而后又不肯殉国、败坏纲常的。第一点在现代简直可以说是称赞。而第二点上、不肯殉国的人多得是。不过钱谦益年纪最大(亡国时已经60岁)、所以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提出“留着有用之身报国”的“借口”。而做了清朝的官不久又后悔投降、转而“诽谤”新朝、不如另一些降臣那样“忠心”。所以两边都不讨好。后来乾隆就说他“非复人类”嘛。另外黄宗羲非常敬仰钱、可以看到当时另一些舆论倾向。
黄宗羲当年似乎也曾经从钱谦益学…………大概由于黄尊素和钱都是东林党?钱谦益的确两头不讨好,后来入了贰臣传…………
钱晚年没钱、自己又病得起不了床的时候还让黄宗羲代笔写了三篇应酬文章什么的。钱还把自己的身后文字(墓志铭什么的)托付给黄。可惜钱死之后钱家人不睬黄而去求官很大的降臣龚鼎孳写、黄还觉得非常可惜。不过后来龚鼎孳也没写。入贰臣传就是因为乾隆看到了钱谦益的反清文字……
额,柳为什么爱一个老男人而不爱其他人?
因为钱对她最好啊。钱和柳在舟上结缡的时候很多纲常名教之徒都往船上扔垃圾什么的。但钱一点没有羞愧还很开心。。而且钱的诗也写得比陈子龙好、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哦,这么说柳如是被逼死,是因为再也没人对她好了吗?
柳被逼死当然是经济原因(以钱曾为代表的一群饿狼来瓜分钱谦益本来已经不多的家产)、还可能有“殉夫”“殉国”的解释。可以参看柳写给自己女儿的遗书。遗书中提到“吾来汝家二十五年、从不曾受人之气”、因为受到钱曾等的当面辱骂所以“不得不死”什么的。
啊,就没有新的公子哥、老家伙看上这位大美女么?
她女儿怎么办?送给富家子弟做妾?
钱投降后去北京做官的半年中、柳曾经跟一个不知是谁的人好过。但此人马上被钱家“反柳势力”用私刑打死了、领头的是钱的儿子钱孙爱。钱谦益听到这件事情马上写信大骂他儿子“柳无此人(“奸夫”)不得活、汝父无柳不得活、是汝杀此人、实是杀父”、“如今士大夫能守节者几何、又何必苛责一女子”什么的。当时人还嘲笑钱谦益竟然赞成妻子偷情、是王八什么的。
钱谦益死的时候、女儿已经嫁给一个叫赵管的官宦子弟做妻了。
我知道了,是钱孙爱爱上了柳如是,但出于孝道不能下手,就只能。。。
这……就不知道了。总而言之钱孙爱是个很懦弱的人、所以《别传》说他是被人操纵的什么的。
lss很有拍伦理片的潜质哈。。。。
看评论必看电影有趣多了,还增长知识,哈哈~
可以看看小说《白门柳》,对钱谦益、柳如是、黄宗羲、冒襄等人物会有一个了解
楼上还有钱谦益的同乡在说“冒辟疆和陈圆圆为什么没在一起”。。。真是关公战秦琼
楼上的再加一句,黑猫警长大战奥特曼哈
额。。。因为怕董小宛和吴三桂生气?
楼上几位,请参阅《影梅庵忆语》,里面有“陈姬“之称,就是由于冒董之情过于名气响了,加之陈圆圆的特殊身份……………别人陈圆圆在没去北京之前实干哪一行的?见到冒襄也毫不奇怪吧……况且这两个人其实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了,孟森说过”圆圆之於戚畹,於吴藩世无不知之。其於巢民(冒辟疆)一段香火情,世不复忆及“,而陈其年《妇人集》中明载此事…………
到底谁关公战秦琼了呢?
这个还真不知道 不过现在知道了
ls说的对,冒辟疆自己写文章透露,陈圆圆曾对他一见倾心,他在怀念董小宛的文章《影梅庵忆语》里记述过这段擦肩而过的缘分。陈圆圆曾经想叫冒辟疆娶她,被冒拒绝了
冒辟疆年轻时就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高富帅,董小宛一片痴情阿,跟着他吃尽了苦头
钱谦益的绿帽子是如何炼成的河北博才网http://www.hbrc.com赵炎2012/3/27 9:52:15阅读232次分享到: 写下这个题目后,我有些不忍心了,因为写到钱谦益,就必然要提及柳如是,能够染绿钱谦益帽子的人,也只能是柳如是。这不是矫情,而是同情,我很同情柳如是,也钦佩这个女人的气节和智慧,实在不想往她身上泼脏水。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明明白白的记录着,又不能回避,就好像一个学生考试得了零分,教育部门的档案里有留存,改也改不掉,你怎么赖?
1645年5月22日,是个令无数人揪心的日子,刚刚建立不到一年的南明弘光政权,随着老大朱由崧的被俘,顷刻土崩瓦解。而这一年的8月13日,感到揪心的人,却只有一个,就是柳如是。因为这一天,老公(63岁的老年丈夫)钱谦益要去北京帮满清修明史,柳如是留居南京。其实,让柳如是感到揪心的日子,还有很多,之所以单说这一天,是因为不久将发生一个非常抢人眼球的桃色新闻。
这则“新闻”的经过是这样的,钱谦益北上不久,柳如是与人通奸。本来不算个新闻,老夫少妻组合,出现少妻偷人总是难免的,大家心知肚明,蒙着头过日子,别捅破就好。但是,钱谦益和柳如是都是特有名的名人,偏偏又被捅破了,而且捅破者还是钱谦益的儿子,而且报了官,不是新闻也成新闻了,南京开始沸腾。以柳如是的身份和交际手腕,官府自然不会把她怎么样,简单过个堂,问明缘由,放人。柳如是是个爱面子的人,回到家里就骂儿子(继子)多管闲事:“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用白话说就是,那么多士大夫都不讲气节投降了,你不去管,却来管一个女人偷汉子,什么道理嘛?(《南明野史》)(虽是野史,却极为可信,因为此事闹腾了很久,官府也有案情记录--赵炎注)
钱谦益戴绿帽子,固然是个丑闻,但是,说到底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我不是为柳如是的偷汉子行为开脱,因为事实却是如此。柳如是是无奈的,再说明白一些,她做出与人通奸之举,多半出于故意。这样的一个乱世,这样的一个老公,还有老公所代表的这样一群毫无气节可言的读书人,她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她要发泄,用女人的方式,她要报复,还是用女人的方式。
钱谦益的帽子本来就有多种颜色。参加科举考试,花两万两银子买了个探花郎,然后就是不断贪污受贿,聚敛财富,帽子是灰色的(银子的颜色),很不纯洁的那种。做明朝的官,先是礼部右侍郎,后为礼部尚书,帽子是黑色的(乌纱),同样不纯洁的那种。后来削职为民,永不叙用,专心做学问,搞收藏,帽子是青色的(清流),让人敬仰的那种(以上可参考《明史》和东林党诸人的笔记,或者阅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绝没冤枉他)。等到剃了头,投降满清,做了汉奸,他的帽子又成红色的(红顶子,汉人的血染成的),很无耻的那种。如今的帽子被柳如是染绿,对他来说,只是换一种颜色而已,仅此而已。
柳如是并非守身如玉的淑女,作为传说中的“秦淮八艳”人物,风月场中的高手,说她是淑女,除非脑子进水的人才相信。但是,柳如是却是有气节、有智慧的烈女,不是一个随便乱来的人。她16岁与抗清义士陈子龙有过一段男欢女爱的甜蜜婚姻,婚姻的主题就是气节。如果不是陈子龙死于战争,估计这一辈子,就没钱谦益什么事了。23岁时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认识了钱谦益,三年后就女扮男装主动送上门,组建老夫少妻的家庭,婚姻的主题并非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所谓才子佳人的佳话,在赵炎看来,主题只有两个字,它的名字叫生存。柳如是的智慧也正体现于此。名妓过了20岁,青春饭差不多也吃到头了,何况她还嫁过人。钱谦益有才,但才气不能当饭吃;钱谦益是很老了,60多岁了,但没关系,老男人也是男人,也需要老婆;钱谦益很有财,不是一般的有财,而是家财万贯,这才是柳如是急于主动送上门的关键。这叫生存智慧。
什么叫绿帽子?用现代语言解释,就叫有婚外性行为。比如,柳如是还是名妓的时候,身边男人每天都换,却与绿帽子不沾边,因为没有婚姻。当她嫁给陈子龙后,有了婚姻的事实,只要不出现婚外性,陈子龙就没绿帽子戴,即便出现婚外性,绿帽子也轮不到钱谦益。可以肯定的是,柳如是与陈子龙的婚姻还是美好的,她坚守了一个妻子应该坚守的一切。为何嫁给钱谦益之后,柳如是没有再坚守了呢?原因只有一个,她有许多的痛,跟着钱谦益这个人过日子,帽子颜色经常换,痛苦总是难免的。
第一痛,没有真爱。据《南明野史》记载:“钱声色自娱,末路失节,既投阮大铖而以其妾柳氏出为奉酒。阮赠以珠冠一顶,价值千金。钱令柳姬谢阮,且命移席近阮。其丑状令人欲呕。”读懂了吧,丈夫拿她当交际花了,为了讨好权臣阮大铖,钱谦益彻底牺牲了老婆,换了一个礼部尚书来做,典型的权色交易,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爱。既然你不把我当老婆待,我也不把你当老公看,没有爱情的婚姻,我又何必坚守?染绿你的帽子,哼,还是轻的,没有谋财害你的命,就算不错了。
第二痛,气节亏损。前文说过,柳如是非常重气节,个性很坚强,为人也很正直,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经常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为反清将士呐喊助威。而钱谦益恰好相反,性格懦弱,属于墙头草的一种人。有个故事流传很广,说钱谦益与柳如是计划夜投西湖殉国,不做亡国奴,却因钱谦益害怕水凉,导致自杀计划流产。很明显,这个故事不真实,属于有情节、有环境、有对话的小说一类,相信这样的故事,不是二杆子,就是二楞子。生命诚可贵,自杀不自杀根本不要紧,做个遗民也未尝不可。可是,没过几天,钱谦益真的就投降了满清。作为东林党党首之一和文坛领袖,他的投降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士大夫阶层几乎集体效仿,纷纷梳起了满清辫子。面对这样的老公,柳如是除了满怀悲凉,也只有满怀悲凉了。既然你读书人都不讲民族气节,我又何必守什么贞洁?
第三痛,未来隐忧。钱谦益一天不死,日子就安稳一天,可钱谦益已经是“钱老”了,未来确实堪忧。从后来发生的“夺产事件”来看,柳如是的未来隐忧早就存在。幸好钱谦益的生命还是很顽强的,活了82岁才去找阎王爷报到,真是出乎意料。不光是我,柳如是也一定。在常熟,钱谦益的家族是世家大族,按照柳如是的名妓身份,能够成为正室,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名份无所谓,财产继承权却是有所谓。压力如此巨大,是个正常人都需要释放,除了石头人。老头子肯定是不行的了,六七十岁的人还能指望他吗?柳如是正是所谓“如狼似虎”的好年华,不去偷汉子释放压力,叫她怎么办?难不成叫她被压力憋屈死啊?
钱谦益的绿帽子就是这样炼成的。虽然他帽子不少,但这顶绿帽子他戴得一点也不亏,毕竟年轻美丽的柳如是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的二十个春秋。变节,是柳如是在规劝他,为他极力弥补节操;坐牢,是柳如是在救赎他,前前后后奔走求人;晚年,是柳如是在照顾他,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谦益去世仅两个月,分财产的找上门来了,为保护钱家产业,是柳如是吮血立遗嘱,付出了智慧和不到50岁的生命。有妻如此,就是多戴几顶绿帽子,钱谦益估计也会乐意。
北老师答疑解惑啊,哈哈哈哈,我乐死了都.......
话说看来刘斯奋写得大多都是史实啊,以前从没想过这一点......看来跟余英时对掐虽说弱爆了,但还是能长学问的啊~
这个电影艺术加工的比较多 但是我觉得尚在能接受范围
钱谦益的绿帽子是如何炼成的河北博才网http://www.hbrc.com赵炎2012/3/27 9:52:15阅读232次分享到: 写下这个题目后,我有些不忍心了,因为写到钱谦益,就必然要提及柳如是,能够染绿钱谦益帽子的人,也只能是柳如是。这不是矫情,而是同情,我很同情柳如是,也钦佩这个女人的气节和智慧,实在不想往她身上泼脏水。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明明白白的记录着,又不能回避,就好像一个学生考试得了零分,教育部门的档案里有留存,改也改不掉,你怎么赖?
1645年5月22日,是个令无数人揪心的日子,刚刚建立不到一年的南明弘光政权,随着老大朱由崧的被俘,顷刻土崩瓦解。而这一年的8月13日,感到揪心的人,却只有一个,就是柳如是。因为这一天,老公(63岁的老年丈夫)钱谦益要去北京帮满清修明史,柳如是留居南京。其实,让柳如是感到揪心的日子,还有很多,之所以单说这一天,是因为不久将发生一个非常抢人眼球的桃色新闻。
这则“新闻”的经过是这样的,钱谦益北上不久,柳如是与人通奸。本来不算个新闻,老夫少妻组合,出现少妻偷人总是难免的,大家心知肚明,蒙着头过日子,别捅破就好。但是,钱谦益和柳如是都是特有名的名人,偏偏又被捅破了,而且捅破者还是钱谦益的儿子,而且报了官,不是新闻也成新闻了,南京开始沸腾。以柳如是的身份和交际手腕,官府自然不会把她怎么样,简单过个堂,问明缘由,放人。柳如是是个爱面子的人,回到家里就骂儿子(继子)多管闲事:“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用白话说就是,那么多士大夫都不讲气节投降了,你不去管,却来管一个女人偷汉子,什么道理嘛?(《南明野史》)(虽是野史,却极为可信,因为此事闹腾了很久,官府也有案情记录--赵炎注)
钱谦益戴绿帽子,固然是个丑闻,但是,说到底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我不是为柳如是的偷汉子行为开脱,因为事实却是如此。柳如是是无奈的,再说明白一些,她做出与人通奸之举,多半出于故意。这样的一个乱世,这样的一个老公,还有老公所代表的这样一群毫无气节可言的读书人,她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她要发泄,用女人的方式,她要报复,还是用女人的方式。
钱谦益的帽子本来就有多种颜色。参加科举考试,花两万两银子买了个探花郎,然后就是不断贪污受贿,聚敛财富,帽子是灰色的(银子的颜色),很不纯洁的那种。做明朝的官,先是礼部右侍郎,后为礼部尚书,帽子是黑色的(乌纱),同样不纯洁的那种。后来削职为民,永不叙用,专心做学问,搞收藏,帽子是青色的(清流),让人敬仰的那种(以上可参考《明史》和东林党诸人的笔记,或者阅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绝没冤枉他)。等到剃了头,投降满清,做了汉奸,他的帽子又成红色的(红顶子,汉人的血染成的),很无耻的那种。如今的帽子被柳如是染绿,对他来说,只是换一种颜色而已,仅此而已。
柳如是并非守身如玉的淑女,作为传说中的“秦淮八艳”人物,风月场中的高手,说她是淑女,除非脑子进水的人才相信。但是,柳如是却是有气节、有智慧的烈女,不是一个随便乱来的人。她16岁与抗清义士陈子龙有过一段男欢女爱的甜蜜婚姻,婚姻的主题就是气节。如果不是陈子龙死于战争,估计这一辈子,就没钱谦益什么事了。23岁时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认识了钱谦益,三年后就女扮男装主动送上门,组建老夫少妻的家庭,婚姻的主题并非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所谓才子佳人的佳话,在赵炎看来,主题只有两个字,它的名字叫生存。柳如是的智慧也正体现于此。名妓过了20岁,青春饭差不多也吃到头了,何况她还嫁过人。钱谦益有才,但才气不能当饭吃;钱谦益是很老了,60多岁了,但没关系,老男人也是男人,也需要老婆;钱谦益很有财,不是一般的有财,而是家财万贯,这才是柳如是急于主动送上门的关键。这叫生存智慧。
什么叫绿帽子?用现代语言解释,就叫有婚外性行为。比如,柳如是还是名妓的时候,身边男人每天都换,却与绿帽子不沾边,因为没有婚姻。当她嫁给陈子龙后,有了婚姻的事实,只要不出现婚外性,陈子龙就没绿帽子戴,即便出现婚外性,绿帽子也轮不到钱谦益。可以肯定的是,柳如是与陈子龙的婚姻还是美好的,她坚守了一个妻子应该坚守的一切。为何嫁给钱谦益之后,柳如是没有再坚守了呢?原因只有一个,她有许多的痛,跟着钱谦益这个人过日子,帽子颜色经常换,痛苦总是难免的。
第一痛,没有真爱。据《南明野史》记载:“钱声色自娱,末路失节,既投阮大铖而以其妾柳氏出为奉酒。阮赠以珠冠一顶,价值千金。钱令柳姬谢阮,且命移席近阮。其丑状令人欲呕。”读懂了吧,丈夫拿她当交际花了,为了讨好权臣阮大铖,钱谦益彻底牺牲了老婆,换了一个礼部尚书来做,典型的权色交易,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爱。既然你不把我当老婆待,我也不把你当老公看,没有爱情的婚姻,我又何必坚守?染绿你的帽子,哼,还是轻的,没有谋财害你的命,就算不错了。
第二痛,气节亏损。前文说过,柳如是非常重气节,个性很坚强,为人也很正直,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经常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为反清将士呐喊助威。而钱谦益恰好相反,性格懦弱,属于墙头草的一种人。有个故事流传很广,说钱谦益与柳如是计划夜投西湖殉国,不做亡国奴,却因钱谦益害怕水凉,导致自杀计划流产。很明显,这个故事不真实,属于有情节、有环境、有对话的小说一类,相信这样的故事,不是二杆子,就是二楞子。生命诚可贵,自杀不自杀根本不要紧,做个遗民也未尝不可。可是,没过几天,钱谦益真的就投降了满清。作为东林党党首之一和文坛领袖,他的投降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士大夫阶层几乎集体效仿,纷纷梳起了满清辫子。面对这样的老公,柳如是除了满怀悲凉,也只有满怀悲凉了。既然你读书人都不讲民族气节,我又何必守什么贞洁?
第三痛,未来隐忧。钱谦益一天不死,日子就安稳一天,可钱谦益已经是“钱老”了,未来确实堪忧。从后来发生的“夺产事件”来看,柳如是的未来隐忧早就存在。幸好钱谦益的生命还是很顽强的,活了82岁才去找阎王爷报到,真是出乎意料。不光是我,柳如是也一定。在常熟,钱谦益的家族是世家大族,按照柳如是的名妓身份,能够成为正室,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名份无所谓,财产继承权却是有所谓。压力如此巨大,是个正常人都需要释放,除了石头人。老头子肯定是不行的了,六七十岁的人还能指望他吗?柳如是正是所谓“如狼似虎”的好年华,不去偷汉子释放压力,叫她怎么办?难不成叫她被压力憋屈死啊?
钱谦益的绿帽子就是这样炼成的。虽然他帽子不少,但这顶绿帽子他戴得一点也不亏,毕竟年轻美丽的柳如是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的二十个春秋。变节,是柳如是在规劝他,为他极力弥补节操;坐牢,是柳如是在救赎他,前前后后奔走求人;晚年,是柳如是在照顾他,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谦益去世仅两个月,分财产的找上门来了,为保护钱家产业,是柳如是吮血立遗嘱,付出了智慧和不到50岁的生命。有妻如此,就是多戴几顶绿帽子,钱谦益估计也会乐意。
——————————————————
行文刁钻刻薄,用词轻佻油滑,亵渎古人,请参见南明史有关钱谦益部门,裴世俊四海宗盟五十年等,大节有亏固然可恨,但其后以白发高龄为复明来回奔走不惧生死,气节已经足够很多人敬佩了,后人站着说话不腰痛,妄议先贤,可恨。
陈子龙家几代单传,反对他娶妓女,好像正房还来青楼闹了一通
历史上,陈跟柳有关系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