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觉醒》过来的
国产剧里整体还行吧,但是几个主角刻画得太全能、行为思想太老练了,不如《觉醒》里对陈李胡蔡辜鲁等人那样立体“有人性”具有可信度。我认为历史上这些少共党员的行动肯定与背后组织上的联系和指导有关联,毕竟他们再厉害,也是一群十几、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阅历经验多多少少会带着一丝稚嫩,而剧中周赵却表现得几乎和资深外交官一样……不免得让人物有点像样板戏“高大全光伟正”的典型正面人物。
其他角色的处理也不够令人信服:宗旭之再有才能,毕竟不过是一个官费学生,又不是《觉醒》里陈蔡辜这样的文化名流,面对相当于今天的驻法大使的陈箓有可能用不分上下、甚至是指教的语气说话吗?
配乐乍一听似乎不错,但实际上有几个地方很奇怪,学生游行为什么会唱法国国歌?刚刚打完一战的法国咖啡馆为什么会演奏敌国德国的国歌?我倾向于主创只是为了增加所谓的欧洲色彩随便加进来的,但这实在不符合情理。
朱亚文演得让我有一种“总理知道自己很帅,而且要时刻耍帅”的感觉……
背景音的法国消防车鸣笛没有消音(这种警笛最早在1930年代才出现),有几次远景镜头满街跑的都是小轿车,一秒出戏到现代……
如果后续还有其他剧组拍这个或类似的题材,希望以上细节能处理得更好一些。
0716===================
还在追最后几集。决定跟着进度记录一些不合理的剧情设计,非黑,仅作为个人观后感记录。
================================================= 24集: 1,小邓在没有充分证据(目击或无证)的情况下怀疑李火镰暗杀陈箓,立即在人来人往的公众场合下先后和女老乡、周总讨论,声量还不算小……
个人觉得更合理的改进:
至少换个讨论场合;比起女老乡,先和关系更亲的幺叔讨论更合情理;欠缺小邓对于事件情感上的反应,应该多用表情、动作而不是单纯的台词堆砌来表现小邓的震惊和担忧(否则人物像剧情NPC,缺乏真实感)
2,处于未来时空的警笛又出现了
最赞回应
理解你的意思 但是当你看过记录赵世炎真实故事的书籍 你就会发现真实的赵世炎更加厉害!他们真的的的确确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伟大! 《赵世炎百年诞辰纪念集》里还有很多人真实的回忆,电视剧其实真的很真实的
法国国际歌 他们的确精通很多语言 唱法国国际歌也是为了让法国人听懂 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得到法国普通民众的支持。
宗旭之 是以当年青年党曾琦等人为原型的虚构人物 不太了解他们,电视剧的一些设置也是为了推进情节吧😄 毕竟戏剧嘛
电视剧没办法把所有细节都完美展现,一部剧的成功,我自己觉得是刻画出饱满的人物。觉醒年代感觉很厚重,剧里出现太多著名的人物了,让我不知道把注意力放在哪一个人物身上。法兰西岁月赵世炎,邓小平,陈乔年陈延年,蔡和森向警予等(作为主角朱亚文并没有给我惊喜感),就连出场次数不多的李富春,蔡畅,蔡母都能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觉醒年代也就几个主角陈独秀李大钊延年乔年有点记忆,其他主角我看完是没啥感觉的。所以我觉得法兰西岁月比觉醒年代好看。
是因为他们很穷 吃不起,比如牛角包都是梦寐以求的,几十年后,邓爷爷再次访问法国,专门给他们带回来很多牛角包,是因为当年真的吃不起其他的😭
说一句题外话,他们的行为要有背后的组织指导?我不太懂。按照我的理解,这个时候党组织好像还比较弱或者说略等于无,是他们(包括留法的和国内的)让组织强大起来的吧
理解你的意思 但是当你看过记录赵世炎真实故事的书籍 你就会发现真实的赵世炎更加厉害!他们真的的的确确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伟大! 《赵世炎百年诞辰纪念集》里还有很多人真实的回忆,电视剧其实真的很真实的
法国国际歌 他们的确精通很多语言 唱法国国际歌也是为了让法国人听懂 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得到法国普通民众的支持。
宗旭之 是以当年青年党曾琦等人为原型的虚构人物 不太了解他们,电视剧的一些设置也是为了推进情节吧😄 毕竟戏剧嘛
电视剧没办法把所有细节都完美展现,一部剧的成功,我自己觉得是刻画出饱满的人物。觉醒年代感觉很厚重,剧里出现太多著名的人物了,让我不知道把注意力放在哪一个人物身上。法兰西岁月赵世炎,邓小平,陈乔年陈延年,蔡和森向警予等(作为主角朱亚文并没有给我惊喜感),就连出场次数不多的李富春,蔡畅,蔡母都能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觉醒年代也就几个主角陈独秀李大钊延年乔年有点记忆,其他主角我看完是没啥感觉的。所以我觉得法兰西岁月比觉醒年代好看。
你好,除了提到的那本集年纪,还有什么书籍推荐吗?谢谢
«共产党宣言»
«赵世炎文集»
«赵世炎与夏之栩»
«赵世炎——杜鹃啼血»
«信仰——先驱的心声»
«赵世炎画传»
«赵世炎百年诞辰纪念集»
«说少年» 不客气😄
周恩来确实没有演好,朱亚文并不适合演周恩来。
让我个人比较无语的地方除了到处唱国际歌,就是到处吃法棍,不停地吃法棍,只要说到吃饭就一定是吃法棍……法国的面包很丰富的好吗
是因为他们很穷 吃不起,比如牛角包都是梦寐以求的,几十年后,邓爷爷再次访问法国,专门给他们带回来很多牛角包,是因为当年真的吃不起其他的😭
和法棍价格差不多的有乡村面包,全麦面包,谷物面包等等,等等,超级多。新月包是点心类的,只适合做早点,不能做主食的。
我觉得剧组本可以丰富一下面包种类的
那个年代 不是现在这个年代😂
法国人的面包从17世纪就种类很多了……毕竟是主食啊
说一句题外话,他们的行为要有背后的组织指导?我不太懂。按照我的理解,这个时候党组织好像还比较弱或者说略等于无,是他们(包括留法的和国内的)让组织强大起来的吧
非常有道理 其实他们就是第一批创始人
朱亚文演得让我有一种“总理知道自己很帅,而且要时刻耍帅”的感觉…… 这句话我真的太赞同了,这样塑造的周爷爷真的让我无法入戏。。。尤其是刚刚看完觉醒时代。。。我太难了。。。 我还是先去看恰同学少年吧。
那肯定啊 可是他们吃的是最便宜的 一类。就像我们千百年穷人吃窝头 并不是说要丰富种类去吃包子或者白馒头
法棍的价格也不便宜啊……很多面包和法棍一样价钱
苏维埃俄国的国歌就是《马赛曲》重新填词的《工人马赛曲》,对革命者而言,这首歌已经不仅仅是法国国歌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