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影评 (32)

他不是魔鬼,只是年轻
似乎再没有一个时代比当下更偏爱年轻人。对于年轻的歌颂,几近一种迷信。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拜互联网所赐,它颠覆了关于时间、积累、阅历等等这些与沉淀相关的一切概念,更加强调活力与颠覆性的可能。年轻成为了天然的政治正确,年长近乎一种残缺。这部《年轻时候》讲的...
(展开)

《鲶鱼》事件和韩寒事件
电影时间来到了2014年,主角说不敢相信离06年已经8年过去了,是啊,我也不敢相信。看过本片之后,我立刻想到了2010年的《鲶鱼》纪录片事件。本片提起的25岁年轻人从facebook上找寻老友,然后发现他是阿富汗老兵的事件,和纪录片《鲶鱼》非常相似。《鲶鱼》是有3个纽约的...
(展开)

喜剧演员们的中年危机
喜剧演员们的中年危机 喜剧演员恐怕是所有演员里除艳星外,最容易被定性的一类,所以往往从喜剧发家致富并在星光大道上刻上名字后,即便是人到中年,均集体向独立电影靠拢。毕竟那些年抛洒下的笑容,若干年后,在年老色衰未杀至前,便要一朵朵地捡回来。而工会体系下的演员们...
(展开)

我们过的每一天都是生活中最精彩的部分
看前半部分以为是中年危机主题,看到中间以为是电影真实性讨论,看到后来才发现是一碗生活鸡汤。同样是人到中年的我,喝了这碗鸡汤,觉得还不错。我们过的每一天都是生活中最精彩的部分。 前半部分,两夫妻想融入年轻的文化还挺打动我的,人长大了以后,生活固化了,社会或家庭...
(展开)

《年轻时候》:与欲望共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他不是魔鬼,他只是还年轻。” 看《年轻时候》之前,我是准备把这部电影当成文艺小品来消遣的。看完之后才发现我错得离谱。这是一部真诚、深刻而严肃的电影,它真正探讨的,是欲望。 主演本·斯蒂勒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喜剧演员,但他最近主演的几部电影都让我笑不出来,相反... (展开)
《年轻时候》——这TM的才是生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一系列枪战,恐怖, 烧脑的快节奏电影席卷后,吹来了这么一部相较之平淡的作品。我当时看到很多人都说看不下去了,我还是本着我一贯不看过万一漏掉什么大智慧的心理尝试看了下去。 像很多人一样我以为电影又是在谈中年危机balabala之类,导演用了将近一半的时间... (展开)
HE'S JUST YOUNG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Ben Stiller最近貌似老演这种人生哲理片。Adam Driver最近老看到,高的竹竿儿似得又总是吊儿郎当演一hipster,爱不起来。俩人对峙和岳父演讲交叉那段音乐太赞。STILLER和NAOMI夫妇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那段参加啥CULT组织的经历真心让人觉得纽约生活丰富多彩。 在北京... (展开)
其实就是在说年龄危机嘛
据说此片评价极端两极化,还有有人说看不懂。 不过我看完也就理解为什么有这种反映了。 这片子的视角太窄了,窄到要30岁以上,工作超过10年的人,才差不多能理解这片子的基本逻辑——“如何看到年龄危机。” 这个话题——对于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毛还没长全的人来说,根本不...
(展开)

日复一日,如何乐此不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题记: 新加坡是一个很奇特的城市,时间在这里被日常生活所拉扯得绵密又细长。生活就是一个七天接着另一个七天,日子一点一点坠入庸常,活力被这快节奏的城市一点一点抽干。悲哀的是,你感受得到,但是你无能为力。 ~~~ 晚上8点,和朋友吃过简单晚餐,他便匆匆回公司加班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