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亚细亚往事 短评
87 有用 LORENZO 洛伦佐 看过 2012-01-11 07:13:38
醉翁之意不在酒,锡兰并不是想让观众为了寻找谋杀案的真相而去看这部电影,他只是用寻找真相这条线作为线索,串联起影片的一干人等,展现他们的言行举止,借此折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这群人人生的生命现实。摄影很美,剧情留白很多很辛苦观众,但大师风范出来了。
20 有用 TORO VAN DARKO 看过 2011-11-08 05:45:35
前半段黑暗中的灯光显得如此具有力量感,却同时又照不透事件真相。片中所有人物都在阐述都在表达,不管是通过大量的对白或只是一个眼神,但却又很少深入他们的内心,所有这些可不知的碎片构建起了这个描绘安纳托利亚的故事,就像片尾被解剖的尸体,存在于画面之外却又似乎历历在目。
38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12-01-11 22:19:34
2021-9-20重看;暗夜灯光里飞舞的落叶,群鸟振翅的天空,细风掠过屋檐的婆娑,光线制造了某种近乎奇迹的象征——少女举灯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如神祇般激起这些拥有各自秘密的男人们的敬畏或怜惜,虽然这般超俗的美最终大抵也仍是消亡于荒凉乡村;声效依然迷人,溯风飞扬间枯叶旋舞,安纳托利亚高原如一块散佚于世外的审判之地——是谓寄情于景,醉翁之意在乎山水间。 草蛇灰线一鳞半爪尽显东方美学神韵,大量留白处的隐秘细节书写着一个个难以言说的伤痛,视点扫视过群像,最后定格于医生,结尾大有余味;我们用眼睛看到的、用心灵感受到的主观感受不尽然真实,影片用摄像之眼叙述了另一种真实。
31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21-01-26 17:01:56
锡兰二获戛纳评审团大奖之作,留白甚多、很有嚼头的土耳其萧索风情画。1.影片中关于远—近、简—繁和快—慢的错位张力极有韵味:大量远景镜头,但声音(环境音,风声、犬吠与人声)却始终是近景/特写般的响度,时刻冲击着耳膜;聚焦一起实而简单明了的案件,却将重点放在了通过繁杂对话来渐次铺展每一位各藏秘密、各陷困境的人物;以缓慢凝滞的节奏呈现仅仅发生在一昼夜中的行动。2.最终真相依旧潜隐在迷雾中的反探案片拍法,令人想及40年前安哲的处女作[重建],节奏、气调与部分意象(如滚落的苹果与罐子)契如老塔,对之字形土路与汽车的钟情则恍若阿巴斯附体。3.摄影如诗如画:黑夜里的一束束车灯,被闪电照亮的远古雕像,丛丛金黄的荒草,停电后给每人端来茶水的绝美女子,惊起的群鸟与灰冷的苍空。4.“(死者)长得像克拉克·盖博”。(8.5/10)
2 有用 P.s I love you 看过 2022-04-28 23:14:27
04/28/2022, @ MUBI. “Still the years will pass and not a trace will remain of me. Darkness and cold will enfold my weary soul.” The landscape and the night as the central figures. 充满细节的梦魇。Private, haunting burden of conscience. 他脸上凝固的死者的血。解剖声与窗外孩子们的嬉戏声。或许不止是”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 而是what’s happening and will always be happening in Anatolia.
导演: 努里·比格·锡兰
主演: 穆罕默德·乌祖内尔 / 伊尔玛兹·艾多甘 / 塔勒·比尔瑟尔 / 艾哈迈德·蒙塔兹·塔伊兰 / 弗拉德.塔尼斯 / 厄康·吉赛尔 / 坎苏·德米利基 / 穆罕默德·埃明·托普拉克
类型: 剧情, 犯罪
地区: 土耳其, 波黑
片长: 157分钟
上映: 2011-05-21(戛纳电影节), 2011-09-23(土耳其)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