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总在左边的影评 (15)

鸡头井。 2015-04-06 05:09:28

2015柏林访松太加

平心静气地在藏区拍电影 ——对话导演松太加 2005年,在导演万玛才旦的努力下,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藏族电影《静静的嘛呢石》问世,一支由藏族人组成的电影制作团队,也逐渐活跃在独立电影的摄制现场。他们试图用手中的摄影机构筑、展示藏区的传统文化、民间信仰与当下现实,...  (展开)
林黛妘 2011-06-12 07:52:46

哲学总是忧伤的

第一次被一部电影震撼是很小的时候,午夜,睡不着,看电视,电影频道上的黑白电影,名字完全不记得了,印象中我是睡了又醒了,然后看到女主角穿着大花宽松的大裙子缓缓走上楼梯,像中午才睡醒的女人,惺忪颓废,有一张我不喜欢的短的方的脸,也许很像奥黛丽赫本,然后是长发,...  (展开)
WATERSEVEN 2015-10-24 12:35:23

留了太多的时间供观众思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好的导演不会拍无聊的电影。 影片的故事设定非常好,无意的杀害了母亲的少年决定离家独自踏上旅程,路途中一位陌生大爷无意间接到了少年心仪姑娘的电话而决定帮助他醒悟并原谅自己然后回到家乡。故事的大部分情景都发生在通往拉萨的公路上,空无一人只有尼玛,大爷还有过往车...  (展开)
飞阳123 2013-02-21 14:05:47

生命的意义(有剧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同反响的开篇。   大特写,忧伤的脸。然后是一个静静远观的长镜头:悬崖上,骑摩托的人想冲下悬崖,想死,另一个人劝阻他,两个人撕打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出画外……   接着,出片名:太阳总在左边。   整个电影在旷野上展开,不多的场景,很少的人物,简单的情...  (展开)
齐初晨曦 2013-03-04 23:00:12

一出地獄,既光明

一出地獄,即光明——但丁 痛不欲生的人總會輕易的堅信,死亡是自我救贖的最好方式,用自己的生命來洗刷自己的罪惡,是最痛快淋漓的門道。影片一開頭就展示了(尼瑪)的這種心態,他閉眼把摩托車急駛向懸崖。當這種嘗試被哥哥阻止而失敗之後,他便把造成母親死亡的...  (展开)
小拙笔 2011-11-24 00:04:57

阳光下一场圣洁的救赎

十一月的夜晚,北京,大风裹挟着点儿小雨,百老汇前的池水微皱。每当妈妈在电话那头问:“你以后要干什么呢?”我总是对以大片的沉默,眼前一片空旷。当尼玛眼神死死地走在我眼前那片空旷之中时,我双眼含了含泪。 “坐车,太快了,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这是《...  (展开)
ZUKIC 2012-12-29 22:10:50

当痛苦遇见时间和小孩就会黯然失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有人评价说这是西藏朝圣伪青年的做作!对于他这样的评价,我是一点都不在乎的,根本看不上。他根本就没好好的看看这部电影,根本没尝试着去接受导演所想表达的。 我是汉族人。国庆去川西的那一趟我印象深刻。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四个字:敬...  (展开)
感應道交難思議 2011-06-12 14:09:10

一些关于太阳左边的碎碎念(有部分剧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之于朝圣与救赎主题的电影,一般我是不想多说的。多说无益也无意。习惯性在没有深入了解一个事物之前,闭嘴是最好的态度,也是最好的尊敬。现在要开口了。无关评论,只有些许意识流。 霍斯老爷说,去拉萨吧。 嗯,去拉萨! 可我还没有准备好。我不知道要去面对那些朝圣的人和朝...  (展开)
角角 2019-06-16 11:00:27

太阳总在左边

太阳总在左边 《太阳总在左边》,据说是松太加导演的第一部电影。 电影讲母亲意外致死,难辞其咎的小儿子悲痛地走上自我放逐之路,在途中偶遇的老人陪伴下,最终获得了救赎。 基于小概率事件和救赎的故事,难免落入俗套,不能算上乘。 这样的极端事件,不能像流水般的日常生活...  (展开)
骡子骡子 2011-07-24 10:15:18

关于《太阳总在左边》的一些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六届先锋光芒播放了《太阳总在左边》,并有幸请到导演松太加来到广州。作为先锋光芒志愿者的一员,昨天我和导演作了一番交流,知道了关于《太阳总在左边》的一些事。 1.这是导演的处女作,一共拍了二十多天,花费了一百万左右。 2.这个故事在导演的抽屉放了很久,后来感到了...  (展开)
炸馒头芝。 2011-12-04 23:16:56

我看到的,是镜头背后的态度。

我能看到你。看到你们的故事。89分钟,我一直屏住呼吸。 去百老汇的路上,呼吸着北京呛人的空气,第一次看到夜里的百老汇,太阳总在左边,是我不知道的一个故事。 许许多多的长长的固定镜头,背景里只有风声,和尼玛的脚步声,马路上的车声。导演让我们安...  (展开)
小疯子爱电影 2018-04-21 22:09:49

救赎,永远不是单行道

好的艺术家,都是有病的, 要不是暴露狂,就是窥视癖。 松太加,更偏向前者。 他肆意将沉郁情感和焦灼苦痛撕开示人, 压根不去考虑观影者是否能消受, 于他,表达比共鸣更重要一些。 观影时,我晃神不止两次, 苍茫草原的空镜头,将我抽离到另一种恍惚。 大概是心底浮躁在作祟...  (展开)
王一 2019-01-25 21:09:38

简单平静的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平实却饱含温暖的情意。从拍摄的角度看很像纪实类的片子,没有煽情,没有花里胡哨,演员也是名不见经传。贫穷落后的村庄、空旷荒凉的地貌、单调的情节,可是在这些背景下却渗透着浓浓的人情和朴素的人生哲理,导演似乎是在对眼下的时代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个人觉得电影里...  (展开)
代号1999 2018-04-21 21:14:35

闷闷的生活

当走过的路可以被物像化的时候,救赎其实是很短暂的,当伤痛遇见时间和小孩的时候就黯然失色了。给我的感觉像极了《海边的曼彻斯特》,标准文艺片的慢调调,之前对于藏语片的关注度一直不高,之前的《冈仁波齐》描绘了磕长头修行的信仰和仪式感,《太阳总在左边》则讲述了修行...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游侠一笑 2018-04-09 18:48:56

西藏那片土地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圣?

这个片子真是生不逢时啊,11年上映,那时候文艺片在市场上还没多少气候,大多几日游,票房能上百万都不错了。如果放在今天,在拿了龙标后上,以《冈仁波齐》1亿票房估算,这个片子应该有1千万左右。 西藏的题材看得多了,就像吃素食大餐吃多了,不免觉得厌倦,接下来,要么是故...  (展开)

订阅太阳总在左边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