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从电视剧角度来说一下吧
我认为电视剧最大的过错之处是时间轴把握不是很得当,应该给大家标一个时间轴出来,就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若曦和各位阿哥之间的感情戏也不是那么纠缠不清的。
初见十阿哥时,若曦也只是把他当做了朋友,她对巧慧说:正因为他(十阿哥)鲁莽草包,才适合做朋友。因此若曦对十阿哥的定位就是可以说笑朋友而已。最初十阿哥是被若曦的活泼开朗所吸引,而且若曦虽然经常损他,却从未看不起他,因此他会喜欢若曦也是能被理解的,一个经常被嘲笑的人能够被人尊敬自然会对尊敬自己的人产生好感,不过最后也仅仅限于好感了,因为十阿哥最后明白,自己最爱的是明玉,若曦只是年少时自己倾心过的人而已。我认为若曦和十阿哥之间的感情是年少时的悸动,而且还是单方面的,总不能因此就责怪若曦多情吧?难道真心对待一个人就是多情的么?
其后是八阿哥,初见八阿哥,若曦只觉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并未动什么心思,反而开始还劝若兰好好珍惜八阿哥。因为知道他的结局,就不免带有一种同情的心理去看待他。而八阿哥也确实是个温柔的人,对若曦挺好,再加上若曦在宫中生活能顺利,也少不了八阿哥的照顾,其实若曦是对八阿哥日久生情的,虽然电视剧里都在几集里,但是实际时间过了好几年,这部作品讲述了清朝20年的故事,把故事压缩在35集的剧情里,自然每集之间的时间跨度很大。在电视剧里,若曦也说:“这么多年来他对我的好,我也是明白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多年来照顾你的人,即使不是那么爱他,也是会产生感情的。因此若曦对八阿哥的爱是感激大于爱慕的,这也是她没有选择与八阿哥同生共死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知道他的结局。因为再剧中,八阿哥也说:“你宁愿以死相逼让我放弃皇位,你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可是你为什么不愿意和我同生共死呢?”若曦最终也明白不是因为十六年太短,而是因为爱得不够。虽然八阿哥爱若曦,却也不能与若曦坦诚相待,若曦自己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他们分手的原因,不是因为八阿哥没能当上皇帝,若果若曦只是想为了找棵大树乘凉,最先喜欢上的就不是八阿哥了,而是四阿哥。若曦也说过她不想当什么皇后,只是想和一个人能幸福度过一生而已,这是每个女人心底的愿望而已。我真没看出若曦势力或者小三,两人相爱,冷暖自知,最终没能在一起也是爱得不够,所以无法做到为对方放弃一切而已。
再说四阿哥,他起初并不留意若曦,而是在不断的相处中从欣赏到爱慕。有人疑问若曦为何起先总是处处留心四爷,凡是按照他的喜好来?也许是电视剧中没能表达明白,但是电视剧中若曦被强吻时表现出来的愤怒和对别人误解时的无奈和难过都能说明她那时并不爱四爷,之所以处处留心四爷只是因为知道他最后会是皇上,现在得对他恭敬一些,让他对我做的事情满意一些,以后再宫中日子会好过一些,会有这些心思,也只为自保而已。不然也不会对八爷说要留心四爷。若曦也是和八爷分开好几年后才开始接受四爷的,因为四爷懂她,愿意对她坦诚相待,凡事提点照顾她,即使受苦也愿意一起受,自此若曦才真正的爱上一个人,她懂他,愿意为他吃苦,愿意不计较名分的待在他身边,因为她爱他。八福晋说过一句话:“你也可以做到,只要爷在你心里。”女人是甘愿为爱付出一切的,如果她真的爱上一个男人,不会计较得失。若曦真爱四爷,不是因为他是皇上,她心中所念只有胤禛一人而已。说若曦水性杨花是因为不懂她,不明白这种爱。
十四与若曦也是有一段感情的,但是只是十四单方面爱着若曦而已。有人说若曦有什么好,能得那么多人的爱。我想说能有那么多人爱是因为她有值得人去爱的地方。若曦与十四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虽然电视剧里只过了几集,但是电视剧里也有提到过他们青梅竹马那么多年,自然也是有感情的,虽然不至于是爱情,但也会为对方付出的。十四然总是和若曦虽吵架,但也是喜欢和敬佩她的。直到若曦为保十四性命,愿意与敏敏赛马,若曦不会骑马,为了赢得比赛,不惜用发簪扎马,马疯起来是可以要人命的,一个弱女子为了别人可以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这样的一个女子难道不值得去爱么?所以十四爱上了若曦。可是他明白若曦只爱他的亲哥哥,所以直到若曦死去都没有把爱说出口。后面情节自会在电视剧里看到,若曦因为爱四阿哥拒绝了皇上的婚事,宁愿去为太监洗衣服,就可以看出若曦对爱情是执着的。其实就算她当时选择了十四,四爷也是不会怨她的,因为他没有让若曦等他。可是若曦心甘情愿等着,她是真心爱着四阿哥的。至于她为何嫁给十四,后面的电视剧会给出答案的。
若曦与十三就如红拂女和虬髯客一样,无关风月,只为真心,若果有人连这都要质疑,我真没什么想说的了。
最后我想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即使全世界的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但都不是她想要的又有什么用呢?她宁愿一辈子守着一个人的天荒地老。如果只看到被那么多人爱着就觉得是幸福是后宫,那就错了,那么多人中若没有一个是自己爱的,反而更加无奈和悲哀。
我只是想为若曦说几句
|
> 去步步惊心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帖子有两个神经病,傻了吧唧的(豆友EjWfWuP_a0)
最赞回应
楼主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可惜我没有你这么好的文笔能描述清楚啊!
好多人骂若曦,质疑她,说跟八爷分手是不想其妻妾成群,跟四爷在一起还不是要妻妾成群。我想说,若曦跟八爷分手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三妻四妾什么的,就是她自己说的爱的不够深。跟四爷是真的不顾一切的爱,所以即使四爷后来后宫佳丽三千,也丝毫不能动摇若曦对他的爱。
有句说得好,若曦对老八和老四的感情,就是初恋和真爱的区别~
·@长安月下:其实老四是因为要避杀身之祸。不能向皇上要若曦,以免误了她终身,才故意装作冷漠不理她,以让她死心并可以接受皇上的应当还不会差的赐婚的(因为那时若曦也不小了,他没理由要她等),电视剧有一点改得不好就是老四挡了射向若曦箭之后说:“你伤了我更心痛。”这话改得不好。原著是说:我清醒了一定不会救你的,你别想太多。老四之所以得到若曦,是因为他一直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心为她好。换成老8会这样说吗?老8在我眼中确实就是一个伪君子,一直以好的一面示人。并不是对人真心,象楼上说了他一直对若曦是怀疑的,及至到了最后还要把自已和她的事字字向皇上说,却不提为何要分手,正如作者说的。真的只是为了让若曦离开紫禁城的心愿能了吗?什么人是真心,什么人是假意看得分明了吧。。。。
先说一下,我文中没有批评任何人的意味,所以大家也手下留情,不一样的意见可以,请文明理性的评价,谢谢
先说一下,我文中没有批评任何人的意味,所以大家也手下留情,不一样的意见可以,请文明理性的评价,谢谢
有句说得好,若曦对老八和老四的感情,就是初恋和真爱的区别~
嗯,就是这样,可是竟然有人总是指责若曦朝三暮四,水性杨花,我就真的不懂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楼主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可惜我没有你这么好的文笔能描述清楚啊!
好多人骂若曦,质疑她,说跟八爷分手是不想其妻妾成群,跟四爷在一起还不是要妻妾成群。我想说,若曦跟八爷分手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三妻四妾什么的,就是她自己说的爱的不够深。跟四爷是真的不顾一切的爱,所以即使四爷后来后宫佳丽三千,也丝毫不能动摇若曦对他的爱。
LZ 你再怎么说都没用的 这年头 怨妇多 看谁谁小三 看哪哪心机 原谅她们吧
唉,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那些成天心里想小三的就看什么都是小三了,更早还有说乱伦的,我都差点吐血。ps:楼上上,我也是银魂迷呐,看你的头像好亲切,银桑~~
因为现在的人们看惯了脑残偶像剧 女主都是“从一而终”的 和男主纠纠缠缠但最后必定是小时候就认识的 初吻 初牵 初抱都是给了男主 即使知道男二多爱她 却一直跟男二说她多爱男主 但又死抱着男二不放
猛然发现楼主是乌鲁木齐的……
啊啊啊啊啊啊啊,赶快跟我拥抱啊~~~~你相不相信你是我老乡啊啊啊啊啊啊!!!!
我想知道现实中有多少人是初吻初恋结婚老死都是跟同一个人在一起
ls,恐怕不多,但我男朋友的姐姐姐夫还真是,他俩初中在一起共十几年然后结婚现在有孩子了,感情很好,非常幸福~~~~我觉得真的像传说一样~~~~
解释的不错。
而且若曦和四爷一开始就是坦诚相待的,她希望四爷娶自己的时候也明说了,自己是想有个人保护。那个时候她已经身份特殊到很多人都开始打她主意了。
私自以为他们真正的感情转折点是她问四爷想不想要皇位,那么有城府的四爷对她坦陈:想要。这就是真是把她当知己了,而且是自己不设防——她其实求来求去,就是要全心相待吧。所以才有后面她在浣衣局苦熬的日子,因为她在这次感情里真的是全心付出嘛。
@summer 很喜欢你说的那个男人女人区别 很有道理的 可惜很多人宁可为难人说话为难咱们同类╮(╯-╰)╭
忽然发现了这个帖子。。发现楼主把我想说的话差不多都说了。。。刚才在另一个帖子里发表评论,观人骂战,还是这里清静啊!
那个帖子里的人蛮疯狂的 之前有个玻璃心的还写了个豆油给我 说“很久没见过你这么让我不舒服的人了!” 超搞笑的。。。
:-(
@桃子,老乡啊,那真要拥抱一下啦~~
哈哈,看来咱兴趣相似么~~
@素心
握手啊。
想要,这个剧情一直是被那些黑攻击的点,说八爷也没在女主面前隐瞒他想要皇位,四爷说想要就至于这么大件事么。这根本就是精分加上帝视角。
八爷当时争储之心毕露,八贤王,众人推选他为太子都出来了。
但是四爷一直是隐忍的,一开始在太子后面,后来的礼佛和醉心田园。装了几十年,所以他能直接的跟若C说想要是非常不容易的。
@夭夭
是滴,一开始是八爷和太子争,四爷表面是太子党,八爷是明争,势力尾大不掉后被康熙干掉。后来是十四成为主角,八爷势力都倒向十四。谁也没太注意过四爷。
四爷从不动声色,才能暗中布置。他实在是从来没被人看出来过。
所以最后若曦听了八福晋说的话会崩溃,其实四爷从未被看出来,是她主动提醒八爷布局对付四爷,才导致十三被囚禁。后来四爷也奇怪,她提醒八爷的时候跟自己向她表白“想要”差好几年,他想不清楚若曦为什么能看出他有野心。
对于若曦,我想说,整部书里,也许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我用她的眼睛去看每个人,每件事情,其实看文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除了真正发生的极其明白的事件,其余所有都显得还是美丽而温情的,你会心疼老八,那是因为若曦的眼睛勾勒出了这个人物让人心动心惊的一面,若曦用她的心,一颗带着同情和悲悯的心去看他们,因为她的心愿意去看到美好的一面,所以读者才能通过她的眼睛去看这个人物身上的无可奈何和挣扎,如果若曦选择冷酷,选择势力,那么很多事情,她的眼睛看到的就不是这样,她会注重太阳的背面,但是她放弃去一再追寻背面的故事,就如最后一幕送别老八时,若曦还是认为老八伤害老四的目的是其次,主要是为了成全她,但真地是这样吗?真地吗?
再比如十四最后的辩解,他那是在说服若曦,还是说服自己去相信自己并没有刻意想伤害若曦?他真的没有想到他夜晚的行为会激怒老四吗?真的没有想到吗?
我为了让所有人复杂立体,性格丰满,符合我所理解的历史,现在想来,我竟然不自觉地牺牲了若曦,让读者通过她的眼睛一再去看到别的人物的好处,却一再让她做着好象伤害对方的事情。
我也爱老八,如果我不喜欢他,我不会写出这样的老八,但是老八和老四比,在对若曦的感情上,他的确欠缺了很多,我没有通过若曦的眼睛去直接描写他的不真,但不妨对比一下四和八在关于皇后这个问题上的回答,老八当年的那个许诺,说得几许真挚,可他能做到吗?若曦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若曦当时和明慧起正面冲突后,曾直接质问过老八府邸中的事情,但是他在面对八福晋这种势必无法避免的问题时,他虽然没有明说,当时还是选择了希望若曦能忍让迁就明慧,他没有强有力地给若曦一个承诺,我一定会护住你,这点对比老四之后对若曦的保护,老八做得差恨远,老四用铁血手腕警告着妃嫔不要干涉他的私人生活。也许我们可以说老八当时因为要倚仗明慧家,所以他暂时忍耐,以后他真得了权利,一切会不同,但是他当时没有给若曦任何希望。
其实一场恋爱的分开,只要不是真地背叛出现,很难说是谁对谁错,谈过恋爱经历过分手的人大概会对这句话深有感慨。时机不对,即使是对的人依旧会错过。彼时的若曦棱角比后来要分明。其实也只能说,若曦不是不喜欢老八,老八也不是不喜欢若曦,但他们毕竟错过了。或者我只能说,他们爱得依旧不够,没有深到为彼此去迁就忍受一些东西。
其实我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老八心中最纯的感情给了若兰,也曾真心想和若曦携手走完一路,可他最终爱上了明慧,明慧用自己不懈地坚持感动了老八,这种因为感动而生的感情和老八对若兰和若曦的感情也许完全不同,但这大概更象是真实的夫妻。如果站在明慧的角度去看待这段感情,感觉会很不一样。
很感谢你不恨若曦了,因为没有若曦的心和眼睛,就没有这篇文章中温和阴狠儒雅决然聪明冷清落寞寂寥悲伤以及曾经欢笑过的老八。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661172/?start=16#
作者的话
其实先看这部小说的时候,由于字数实在庞大(我是没什么耐心的人),所以看了三分之一就翻看后面的情节发展,看到若曦与众位阿哥的纠缠,就武断地认为此文为玛丽苏文,后果断弃文。直至电视剧上映,为着那唯美的画面试着看了两集,从开始的对各演员的容貌颇有微词(主要觉得俩男主年纪实在有点大),到后来的陷入其中与他们一同悲喜。如今不论是原作者还是剧中演员我都很佩服。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个细微的表情,原作者对这段历史的尊重理解并且对人物的刻画,创造出这样一部让人细细品味百转千回的故事。让人赞叹。幸好,唐人将它拍成了电视剧,让我没有错过这样一部好的作品。
但是对于电视剧的理解我也同LL,认为对于时间轴的把握很不恰当。我们一晃神的工夫,剧中人物其实已经经历很多。已经进入下一个场景却没有一个过渡即使是时间上的叙述,让人感觉发展着实太快,甚至某些地方有些莫名其妙。
终其一句,造化弄人。
我还是觉得若曦有句话很不错·在结婚前喜欢过其他男子·我觉得不是错
我觉得很多人不喜欢若曦 觉得是他自己性格造成自己最后的悲剧。其实因为他们以第三方的角度再看这整个故事。
如果自己是故事里的一员就完全相反了:
对同性而言,一个不争世事,对你真情相待,甘愿为朋友牺牲顶撞上级为你求情,聪慧细腻,活泼开朗的女孩子。都会想和他做朋友至少欣赏她。
对异性而言,她心思整密细腻替他人着想,勇敢又个性,真心相待,手艺了得实在也看不出不够吸引的理由,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很正常。
你身边要是有这样的人就是个人缘王,没有人会讨厌她。如果你说你是为他自身的遭遇叹惋,那我觉得大可不必用自己的生活尺度去衡量他人的人生,我觉得若曦甘愿得很,如果让她重新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样选择即使在别人看来这是悲剧。
看到大家的回应我挺感动的,无论观点是否相同大家都能理性的去分析,认真表达自己的观点,
说实话,我是剧情党,不偏爱任何一个阿哥,所以能比较客观的看待里面的每个人。其实人的好坏是从这个人给他人的利益来判断的。因此我们每个人在一些人眼中是好人,在一些人眼中是坏人,步步惊心里的人就是这样,他们做事不能简单的判断为对错,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而已。
我一直觉得其实这部作品从一个已知历史的人的角度去看这段历史,然而自己却身不由己的陷入其中,皇权的斗争和每个人的感情纠缠在一起,改如何抉择,如何取舍?看似高高在上的帝王之家的背后也是辛酸和悲哀,为了争夺权位,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兄弟相残,即使爱中都不免掺杂着利用。没有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得到了天下却失去了普通人该有的幸福,当一切爱与恨都远去,只有深深地孤独。作品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帝王家的故事,那些只在书本中出现的人物也爱过,哭过,笑过,痛过,真实存在过。平淡入笔,逐层深入,戳人心痛。当一切都面目全非时我们才发现平淡才是最难求得的幸福。
没有若曦的心和眼睛,就没有这篇文章中温和阴狠儒雅决然聪明冷清落寞寂寥悲伤以及曾经欢笑过的老八。+1
不喜欢若曦。她对十三,十,玉檀等的朋友倒是很真挚,算得上有情有义。但是于老八,未必过于薄情。如果自己不爱老八,就不要接受他,不要和他眉目传情,不要和他拥抱接吻,不要和他寄托相思,索性现实到底,当初何必答应和他好,还说出死生契阔那样的海誓山盟。接着要老八放弃争皇位,还可怜兮兮的说自己有说不出的原因,让老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你是一个高三的孩子,成绩很好,老师和朋友都认为你考上清华北大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时候你那个海誓山盟的女朋友对你讲,考大学会很辛苦,你不要考了,我们可以春夏秋冬干嘛干嘛。要么你高考,要么我们分手,也不告诉人家你的原因。是个正常人都不能理解呀,为啥不让我去参加高考啊,我都准备了寒窗十几载,这事和咱俩恋爱不矛盾呀..),其实她是用冷暴力先把老八踹了,还把错推在老八身上:你放弃了我。这种人我自己在生活中也经历过,其实最为虚伪和寒人心。她为甚不对老四提出同样的问题,让老四在她和皇位之间做一个选择呢?老四于她,不能说一点感情没有,但是她未免把这种感情过度拔高了。老四对她想要就要,有了危险就不要,为了避嫌甚至很久都不去看她。是她自己贴上去,并放大了独裁者的爱。即使后来成了老四的女人,为他怀孕。请问老四如果真正爱她,在乎她的感受,为何残忍杀死她的姐妹玉檀,大可以打发出宫了事甚至流放啊,怎么这么残忍的用酷刑将其活活蒸死,让若曦恐惧伤心。还有其他种种类似的事情。等老四知道,她和老八当年好过,并站在老八这边给他出过主意时,就不肯原谅她,不去看她,最后若曦出宫,也不过留点眼泪而已,那又什么,她于老四,不过是一件心爱宠物罢了。当她不再完全属于这个独霸的帝王时,他有真的舍弃皇位来保护她么。当她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就嫁给十四,不愿再去面对现实,活在回忆和幻想之中,其实要说她死了,也真是自找的。她要的,不是幸福,不是一生一世的爱情,而是戏剧化。自己拎不清。
若曦在爱情里,其实比明珠明慧绿芜若兰都不如。可叹她是在该现实的时候做梦,该做梦的时候又太过现实,如此下场,可怜之人有可恨之处了。
长安月下写的真好,“若曦在爱情里,比明珠明慧绿芜若兰都不如。可叹她是在该现实的时候做梦,该做梦的时候又太过现实。”
恩有一点电视剧里面没有说到。其实当年皇上召见太子之后不是老八一群人去找若曦问他皇上和太子说了什么,若曦说她没有听见,其实书里面老八是怀疑她的。
若兰明慧她们是因为一直受着女子要三从四德的教诲,若曦原本就是现代人,虽然现代人忠贞不二的很多,但是毕竟婚前之谈过一次恋爱的人不多。
再说了,若曦和老八在一起的时候是一心一意的,和老四也是和老八断干净了才在一起的。如果这样都算若曦不对。
那我也只能是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长安月下
从你的观点中我只能说更加说明了若曦爱老八爱的不深,所以才会分开,而她爱老四爱的很深,所以即使痛苦也能忍着。爱本身就没有对错,也不用给那么多理由去说明,深爱一个人即使对方不怎么爱自己,自己的付出也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不爱对方,即使对方愿意为你去死你也没办法接受对方,就是这么简单。我想说明的只是若曦不是那种为了利益去爱的人,不代表她的爱有多么伟大,说到底,她爱老四多于老八,所以她愿意为老四付出那么多,而不愿意为老八付出那么多,就这么简单。
怎么说都觉得若曦是对爱自已的人太过苛刻,对一般朋友却要求不多,导致对爱自已的人太过残忍反而对身边的朋友太过宽容,(其实这样的人也不少)导致她最后的结局是成为一众恨怨争斗中的牺牲品,既害人也害已.
·@长安月下:其实老四是因为要避杀身之祸。不能向皇上要若曦,以免误了她终身,才故意装作冷漠不理她,以让她死心并可以接受皇上的应当还不会差的赐婚的(因为那时若曦也不小了,他没理由要她等),电视剧有一点改得不好就是老四挡了射向若曦箭之后说:“你伤了我更心痛。”这话改得不好。原著是说:我清醒了一定不会救你的,你别想太多。老四之所以得到若曦,是因为他一直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心为她好。换成老8会这样说吗?老8在我眼中确实就是一个伪君子,一直以好的一面示人。并不是对人真心,象楼上说了他一直对若曦是怀疑的,及至到了最后还要把自已和她的事字字向皇上说,却不提为何要分手,正如作者说的。真的只是为了让若曦离开紫禁城的心愿能了吗?什么人是真心,什么人是假意看得分明了吧。。。。
说的太好了,那些人真是脑残,若曦明明是个很好的角色,被那些人说的那么坏,我看那些说若曦坏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
@别说别人的坏话
也许是现在社会中充斥着太多的浮躁和不堪的因素了吧,所以很少有人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更喜欢借着批评一些影视作品来发泄自己对社会中一些尖锐问题的不满,往往方式有些过激,导致更多的人被过激的语言冲昏头脑,受到影响,其实对错每个人理解不同,只要大家静心讨论就好,确实不必用过激的言语去诋毁别人
看完小说才知道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电视剧是该标注清楚时间,以免观众对剧情发展感到突兀
说诗诗不美的自己回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丑多少
我想点个赞
我的若曦
我眼中,若曦这个角色并不值得同情。她和八爷的爱情始于八爷对她的维护和宠爱,当然还有八爷的颜值,然而她却是算计着付出自己的感情的。她跟八爷的每一步她都反复琢磨,甚至说服自己,这不是真的爱恋,这是一种纯粹的盘算。她爱的不是八爷,她爱的是自己,因为年少时对美的向往,对安全感的本能趋向,对温柔呵护的渴望。这些她不仅从八爷那里攫取,还有十爷,十四爷,十三爷,不包括四爷。因为她打一开始就知道四爷是最后的赢家,她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历史里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所以她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她和四爷的关系,后来可以说是感情。讲白了,她把现代社会女白骨精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是的,她也有柔情蜜意,偶尔的义薄云天,但并不能把她玲珑地趋吉避凶的本性掩盖。至于说什么不想改变历史,就更可笑了,那她为啥要把那些名单给八爷,因为她觉得用这些信息就可以把八爷对她的多年付出抵消了,这些信息也是她的买卖呀。
明慧的爱,是,爱他,无论刀山火海,他生,我生,他死,我不活。但凡心中有爱,自然无畏。
最后若曦离开也不过是发现原来四爷比八爷更不堪而已。。
若曦对不起过谁?她对不起的只有自己 为其他人做了那么多 自己得了一身病 也委屈的只有自己
-*
我个人觉得,若曦的悲剧在于守护内心的现代精神和追求现实的生存安全之间的矛盾。现代人的灵魂让她渴望自由、平等的生活方式,但身处封建社会,势单力薄、过分畏惧和看重结局的她只能先选择生存。
为了生存与安全,她放弃了两情相悦的自由恋爱(八曦分手),放弃了不婚不嫁的愿望(投靠四爷),放弃了为毙鹰事件中的八爷求情,甚至默认并隐瞒了四爷篡位。
为了内心的现代精神(自由、正义和平等),她冒险为八爷、十三爷都求过情,冒险拒绝康熙赐婚,甘愿忍受六年的浣衣局生涯,最后又深度同情八爷党,放弃了与爱人长相厮守(离开雍正)。
但凡她再功利或现实一点,彻底屈从于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政治斗争的无情,完全投靠四爷党,她都不会这么撕裂和痛苦。又或者但凡她理想主义一点,彻底追求精神的自由,不在乎生死结局,勇敢追随八爷党,她都不会这么纠结和自责。
但悲剧在于,她既没有八爷党那种全力以赴、愿赌服输、不惧生死的勇气,也没有四爷那种明哲保身、狠辣无情的心态。所以她想爱却不敢爱,不爱却办不到;既豁不出去,又做不到漠视。她的人生就在这种撕裂和矛盾中痛苦地向前走着。
要肉体的生存,还是要精神的自由?从古至今,都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这正是这部穿越剧能够照进现实的原因所在,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在现实生存面前,是否要妥协内心的理想?是否要放弃灵魂的自由?
所以,英雄是少数的,真正的英雄都敢于为精神的自由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今天的努力就能决定明天的结果”,哪怕只是“孤勇者”,也要奋力一搏,这才是英雄。“拼命十三妹”是有些拼劲在身上的,但这种拼劲不是“孤勇者”的大无畏精神,只是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不断摇摆,她一会儿走入现实,做一个投机分子和功利主义者,一会儿又回到理想上,伸张正义,普救众生。
理想和现实的不断撕裂,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在上演,我们的一生也会反复经历这样的折磨。这正是悲剧所在,也是人生的苦难所在。
可能电视剧里吴奇隆太丑了,始终无法入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