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 告诉我到底超脱了什么。。。。深层意义又是什么啊? - 豆瓣电影

告诉我到底超脱了什么。。。。深层意义又是什么啊?

来自: 木沁   2013-12-27 10:26:07

Creep    Creep 2013-12-29 22:53:55

这片另名,人间师格,超脱就那个意思,看完应该能感觉到啊

海湾屠夫    海湾屠夫 2014-02-12 17:47:25

剧中的人大多数痛苦都来源于两方面:1.别人期望“我”成为的样子。2.“我”期望别人成为的样子。按照弗洛姆对个人的定义,两个个体无法完全的情感想通,个体强迫另一个个体感受自己所感受的情感可以看成一种施虐倾向,个体成为别人期望他所成为的样子可以看成一种受虐倾向。虐猫男孩很好的说明了剧中所有人所承受的挣扎,个体是施虐者的同时又是受虐者,猫是虐猫者内心“受虐者”的替代品,一味的发泄某种倾向必将导致情感缺失。
剧中所说的超脱,可能就是把“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全都扔掉,“我”既不成为别人期望“我”成为的样子,也不强求他人成为我所期望的样子。就像男主所说的:OK,don't promise me.Whatever it is,you feel you need to do,you do it.

16回应

爱吃洛阳水席    爱吃洛阳水席 2014-04-22 21:34:04

片名实际上是detachment。第一,男主是专职的代课老师,在职业上没有归属感。第二,他从小受到的家庭创伤,使得他长大后一直试图置身事外,虽然他是一个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但是却不愿意和学生有过多的情感上的交流(我能说和学生保持距离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吗)。第三,台湾的翻译叫做“人间师格”,虽然电影和人间失格没啥相似的地方,但是确实有些许像人间失格里男主角一开始的独白;而且开头用了加缪的一句话,男主也的确有一点点像加缪的《局外人》,所以应该算是局外人和人间失格的结合吧,只是多了点人情味。第四,个人认为detach应该是一种和attach相对应的关系,属于情感上比较分离的状态吧。所以综上,我觉得男主没有超脱什么,这个翻译在我看来就不对;唯一可以称得上是深层含义的也只有,“超脱”其实是反意词,男主以前貌似是超脱的,但这样反而给一个不健全成长的学生带来了不幸,所以最后他选择回归人类内心的温情,“不超脱”地给了那个女孩爱和家庭。因为超脱在中文的含义是比较高大上的,所以才给了观众一个错误的概念,以为这片子男主最后超脱了,其实还是翻译的不太准确。

7回应

豆友120204348    豆友120204348 2015-01-17 18:08:08

我也没能理解的特别深 还是得看个人对“超脱”的感觉吧 我也表达不太清楚 反正我个人的感觉就是   男主之前的悲天悯人是由于他儿时发生的事 而且他虽然是在关心周围的人 可是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阻隔着他 他一直是代课老师 他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地去关爱这些学生亦或是那个他领到家里的女孩 有什么在阻隔着他 至于是什么 我也没有完全理解清楚 但是我能感觉的到 因为 他在推开那个想要抱他的胖女孩  他任凭那个住在他家的女孩被别人带走 不论她怎么哭喊  他仍然决定离开他的学生 继续做他的代课老师…… 直到那个胖女孩自杀 我感觉到 那个在他心里阻隔的东西不见了 他去找那个短发女孩 他想要继续教他的学生了 可是 学校已然不复存在 他就站在这寂寥的校园中 重新感受着人生

1回应

FRANK    FRANK 2016-07-20 11:45:44

“超脱”是个误译——detached准确对应主角的行事风格,应该是“冷漠”、“置身事外”之意。

5小秒    5小秒 2015-02-22 21:25:07


Barthes说自己 hollow,对黑人学生说言语伤害不了他。就是他自己的 对待 “无助”的方式吧 —— 忽视自己的生活,detaching from the world. 

 detach说白就是一种 远离,划开距离。

神婆附体    神婆附体 2014-01-11 21:12:42

从小的经历造就男猪脚悲天悯人的性格 他看见了周围孩子们的可怜之处 当他坐在公交车上哭看到萝莉 首先他是想摆脱萝莉的纠缠的 谁都要经历苦难,因为个人的苦难尚且来不及咀嚼呢 他想但他无法超脱其外 他后来还是选择拯救失足少女... 他能看穿 是因为懂得 因为经历过 所以超脱 可他只是一个教师 不是上帝 他有自己的生活 萝莉也是 他不能帮她到底 人只能学会自救。你想想当你眼见周围人的苦难 但深知无能为力的时候....

1回应

本味何知    本味何知 2016-11-27 16:40:47

片中人的状态本身就是超脱的,却也是不得超脱的。

伪文人想摇滚    伪文人想摇滚 2016-11-13 02:43:59

从超脱这个名词出发,个人之见:超脱这个名词多见于佛教,代表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但是在电影中,没有人能够超脱。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乃至每个人各有各自的矛盾悲剧,都各自在苦海里挣扎。世事如熔炉,谁能真解脱? 所以,回答你的问题,没有人超脱,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握现在,改变自己所能把握的。

坦维利图拉查    坦维利图拉查 2017-01-01 19:58:11

对良好体制的向往,对人人能够获得基本教育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