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1的影评 (401)

echohead™ 2012-05-19 07:58:52

生于大厂

如果你没有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也许你不会明白这个片子里的一些东西。 基于毛主席的三次世界大战理论,成千上百的厂矿被安置于深山荒野,只是为了避免被敌人过于集中袭击,但这样的地方无疑是最能葬送青春和梦想的地方。这里的人既不是农村人,也不是城里人,他们既因为能吃...  (展开)
木卫二 2012-05-07 17:41:54

历史的幽灵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可以想见,文革题材会是未来中国电影的一大题材类型,然而在现在情形下,拍摄这一题材实在难以施展,创作者无法放开手脚。《我11》的切入点比较简单,大多数事情来自一个11岁小孩的目光所见。你可以说他看到了,也可...  (展开)
張君雅 2012-05-18 16:23:07

给十年后的我

11岁那年,女生之间开始流行那种有两种穿法的水晶凉鞋,那时家里出了点情况,母亲心情一直不好,我便忍着没说,只是有次跟同学换鞋子穿被她看到了,第二天一早一双崭新的水晶凉鞋就摆在门口的鞋柜上。 11岁那年,跟一个一直玩的很好的女生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吵起来,后来两人...  (展开)
武凌期 2012-05-18 16:31:05

《我11》看着冗长,回味悠长。

冗长的慢镜头、压抑的暗青色调、手持摄影的摇晃、几乎贯穿全片的隐隐雷鸣,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基调,这是回忆的色彩,往事的声调,是一个时代的莫名其妙,浮动而跳跃,懵懂而喧嚣。 我看到许多人在给这部电影下定义、做结论,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写到的:人希望有...  (展开)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06-08 18:13:57

孩子眼中的那个时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整个片子都很压抑,但是乐在其中。小孩子看着特别像贾樟柯。时代的大背景下,放眼尽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小人物只有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非常喜欢我11那偏蓝的色调,干净的清冷完全不同于脏兮兮的山河故人。熟悉得如同每次远足在某个陌生的小镇上醒来,薄雾轻拢,陌生...  (展开)
侯晓林 2012-05-21 07:07:06

《我11》:重返历史的湿滑深处

《我11》:重返历史的湿滑深处 1, 那是一个知识分子无计可施的年代,那是一个知识分子依然对莫奈赞叹有加的年代,那是一个知识分子良心未泯却头破血流的年代,那是一个知识分子只能发出“我草”抱怨的年代! 2, 《我11》里有真实的人性成...  (展开)
天平 2012-06-27 00:12:05

禁忌所在

一直捉摸不透这部电影。一如捉摸不透生活。 我想起(那位被形容为阴谋论妄想狂的)居伊.德波的话:“一般历史生活的缺乏也意味着个体生活至今还没有历史”。这令人困扰的概括体现在影片中,似乎已经成为王小帅最被诟病的一点。 影片中很多显性历史“缺乏”的并列,比如反抗...  (展开)
kel 2012-05-30 09:02:42

很真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看《我11》这部片子之前,对这部片子的印象并不好。也许是有点小小的爱国心理作怪,听到这部片子讲的是文革时期的事,本来是很好奇,却了解到这部片子中法合拍,而且5月9日先在法国上映,5月18日才在中国上映。我很担心,担心这又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中国电影,为了获奖而讨...  (展开)
黑树 2012-05-27 13:10:45

时代的烙印 短命的青春

与《青红》相比,《我11》的基调稍有放松,但即便如此,在文革这样的大背景下,孩子们的青春依然短暂到令人心疼。导演对那个时代的定义正如电影的开头所说的那样:生命的烙印不会因为遐想而发生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它,并且接受它。 很显然,这是一种悲观色彩浓厚的解释...  (展开)
vera 2012-05-21 17:44:08

那年,我11

平心而论,我是不会选择去电影院看国产片(表拍我。。。)。向来国产片都非常意识流,让人难以领悟。而且配乐效果奇差,还不如找个下电影的网站,就这么下下拖拖看看了事。这是真心话。表拍。。。 这部片子是如何通过天罗地网的广电总局审查,我感到很好奇。也许是,某一个领...  (展开)
阿思琅 2012-06-05 01:35:19

过于成熟的儿童视角,以及开门见山的“故事悬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评《我11》 看完电影之后我发了条微博:“这真是中国电影最好也最坏的时代——纯粹的作家电影也能进院线了。” 可惜刚好赶上饭点,整个空荡荡的放映厅里加上我总共也只有三个人。想起王小帅本人的话:这部戏能上映就算赢——看来至少这位执着的导演苦守该题材14年,最终在...  (展开)
大锤 2012-05-26 18:37:48

让时间安静的流过那段血雨腥风

博纳影院 早场 一个人的专场。买票时售票女孩低头自语:终于有人看着片子了。听这话心里酸酸的,这就是国产电影的现状,国产文艺片的现状。 小帅导演似乎要回应我的心酸。在影片开头,他用画外音说(大意,欢迎补充):小时总是看着别人,想成为什么人。长大了才知道,自己就是...  (展开)
木卫二 2012-07-15 15:00:38

在过去中觉醒

《我11》始于一家人的晨起洗漱,备餐吃饭,孩子出门上学,父亲出门工作。尖锐的起床号响彻偌大的厂区,驱赶着人们从睡梦中觉醒。在我看来,《我11》的开场部分就揭示了电影的主题:觉醒。所以,影片很快就表现了小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觉醒:王憨和小朋友“玩单杠”,他们又被觉...  (展开)
燕大侠 2012-05-23 22:13:18

导演很适合拍恐怖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觉得这个导演很适合拍恐怖片,那种诡异的气氛渲染得太充足了,大白天看大白天的戏都一阵恶寒,比如:   1小孩趟进河里拿衣服,背影镜头配合周围一阵阵窸窣的声音,小孩背后仿佛随时会伸出一只手抓住他、或是突然被绊倒淹死在河里、或是挑起衣服露出一具女浮尸;   2...  (展开)
www1026 2012-05-19 23:31:24

败于戏剧冲突

《我11》是一部令人遗憾的失败之作,失败的原因非常简单:缺乏戏剧冲突,而仅有的故事与细节又承载不了导演所欲表达的主题和历史。其实许鞍华,锡兰甚至贾樟柯的一些电影都有弱化戏剧冲突的剧作表现,但细节与人物命运的走向很好地展现了时代风貌,从而是影片有了纵向的质感与...  (展开)
游泳鱼 2012-05-19 09:47:05

小贾和他的白衬衫

电影《我11》还没上映时,眼尖的人就发现了电影小男主角像贾樟柯,也有谋体问过王小帅此事,王小帅也觉得当初拍摄时没发现,成品出来后越发觉得那小孩像贾樟柯。电影无论讲述的是贾樟柯的童年还是王小帅的童年,对于生于60、70后的来人说电影中的一切都那么熟悉。 故事发生在1...  (展开)
浮云。 2013-01-04 02:20:16

给王小帅导演多说几句

我十一。今年院线电影和少年派可以并肩的一部。之前,对第六代导演没特别多的好感,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和他们的才气对比他们的作为来说堪称不了什么。第一代的郑少秋他们建立了国内电影的拍摄范畴,把中国文化,中国的家庭伦理剧引入进来,第二代导演费穆他们在电影里多少...  (展开)
七盐阿宝2 2012-12-15 19:00:10

来一段深沉的男声独白

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总是看着别人 假设自己是生在别处 以此来构想不同于自己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你发现一切都太晚了 你就是你 你生在某个家庭 某个时代 你生命的烙印不会因为你的遐想而改变 那时 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并尊重它。 ——《我11》 除去贯穿影片的红色歌曲和号角声...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0 21 后页> (共401条)

订阅我11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