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妹 短评

热门 最新

5 seabisuit 看过 2021-05-12 21:22:06

社会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谢晋导演的某些场景蛮讽刺的,主席像下张嘴就是要写大字报辩论,自述旁观的视角专业的展示完成的还算清晰。她们半夜来向我们学习的精神挺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可以操控机器,互相竞争完成任务,领导直接调高速度,最后真的都成仙女了。

5 胤祥 看过 2021-05-12 23:21:08

修复版声音有些瑕疵。贾科长在[海上传奇]里引用过片段。大跃进话语如果和[六十年代第一春]连起来看就太有趣了。谢晋无愧初代国师,好几重的逻辑勾连的既复杂又清晰,即便是拍这么个政策性电影,也会想个辙来先行暴露电影机制,把各种反电影的东西(比如声画叠用、配音、搬演等等)放到这个体系里。近景和特写完全是故事片式的精细布光(甚至都不接)。前两天看的[锦上添花]那个片头片尾的方式应该就是这里来的,基本可以明确叫“艺术性纪录片”了。车间里叠化越剧七仙女那段太亮了(曹斐[亚洲一号]虽然cue的是[海港]但是绝对异曲同工)。影片最出色的当属女性意识和其中正面挑战性别偏见的话语,本片应当被提升为一部新中国女性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

5 刘康康 看过 2011-04-18 00:37:38

伪纪录片,再次证明了所谓现实主义都是有预设性的。

4 安托万 看过 2011-01-05 01:03:15

不得不说谢晋还是挺厉害的, 拍得很成熟

1 高詩遠 看过 2023-03-15 20:47:02 北京

#电影资料馆 原来如今的加班传统是这样来的,当年的人们抢着不下班,通宵在工厂学习知识为国家做贡献。谢晋完全采用了剧情片的方式去拍摄这部所谓的纪录片,不仅在后期用了叠化,而且在拍摄过程中甚至还放置了多机位,有运镜,特写,正反打,最后还来了一场仙女舞蹈,用二次曝光与女工工作的场景融合在一起,先行暴露了整部片子的性质。几乎全部都是后期配音,旁白很像小学生作文,有作为一个人最淳朴最本真的气息。虽然片子的真实性值得质疑,但是现实就是现实,向黄宝妹致敬,向女性力量致敬。

11 万古忠义李秀成 看过 2019-05-08 20:08:53

观于小西天资料馆,全国紧赶慢赶的跃进电影中打磨比较细的一部。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没有那个编剧的叙述,导演该怎么拍,看完就明白了,就用文革电影中年轻的一代找到人生价值的视角。谢晋还是有猎奇的眼光,纺纱机器的危险和噪音都没有体现,平凡的人和生产竞赛又团结互助倒是一直在提,当然这也很重要,历史上的大跃进是文革的预演,所以谢晋拍文革电影也是容易上手吧,最后参加八大二次会议问毛主席好,却出现了修养讲话的镜头,含沙射影,两边押宝,这也很谢晋。最后,作为以后在文革电影中出现的反派戴技术员是我的菜。一个彩蛋,开头有王丹凤。

6 M______Y 看过 2021-05-12 23:25:30

黄宝妹本人可真好看。人间仙女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兴向荣。相比之下,漫步北京反倒轻松愉快很多。

2 小学生任赢赢 看过 2019-05-09 21:36:01

90年代,上海国棉N厂地震。

0 康平 看过 2012-10-23 18:44:12

(⊙0⊙)

1 我们在一九八四 看过 2023-11-22 00:28:14 北京

劳模纪录片,结构非常巧妙,电影人从片场走出来(还看到了说说笑笑的上官云珠,大帅哥冯喆,小燕子王丹凤),深入到基层工厂,与劳模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真正了解劳模,拍出好的电影!一开始不是介绍她的工作,而是介绍黄宝妹学习越剧,这样既能用戏曲天仙配的群众基础吸引观众(谢晋是一个戏曲迷,拍过蓝桥会舞台姐妹),又能引出今天的织女是纺织女工。后半段车间舞台的转场真令人拍案叫绝。设计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的情节令人动容,年轻的女工不搞雌竞,互帮互助互相感谢。谢晋的女性观念非常先进,不愧是缔造半个世纪女性银幕史的人。所以片子虽然在大鸣大放大辩论赶超英美的思想,现在看来有些不合时宜,但是片子的艺术和女性间情感,今天看来依旧打动人心!谢晋从来不怕设置对手和障碍,因为他的主角会战胜,这样的形象会更打动人长留人心!

4 看过 2019-05-11 01:10:41

解放后人们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学习上争先恐后的劲头真是很有时代性。作为一部具有政治宣传教育色彩的“艺术性纪录(洗脑)片”,本片全然不枯燥乏味,反而富有趣味。谢晋即便是接到这样像政治任务一样的电影,其在视听上的耕耘与造诣也远远高于同时代的中国导演,能化腐朽为神奇,而且在这部里面已经能看到谢晋日后拍摄《舞台姐妹》的灵感起源了。不过影片的“大跃进”时代背景,除了很多过分夸张乐观的台词(赶英超美、人定胜天、党的栽培blablabla)与桥段引人发笑外,动不动就要贴人大字报的斗争意识又隐隐使人不安,在喜气洋洋的正能量表象下隐藏着某些疯狂的恐怖。

4 十一伏特 看过 2021-05-12 22:23:10

资料馆观看。半纪录片半剧情片的结合,纺织工人由本人出演,而故事编排又是有编剧设计的,以一个女编剧的视角旁白推动,其中视角又变换切换为黄宝妹帮助过的一个落后工友的回忆叙述,作为插叙补全女编剧没亲历的部分。 1958年大跃进时期工厂状态的记录:从正面看,工人翻身做主人,积极进取攻克难关,互帮互助大干快干;从后世来看,有盲目冒进的一面,面对老旧设备,笃信人定胜天,口号式跃进,从「7天消灭白线头」喊到「1天完成」,最终甚至「1年的任务用3个小时完成」。关注在生产一线,矛盾发生在纺织女工和维修男工的性别议题,而工厂领导是近乎缺位的。 内在逻辑是自恰,对比解放前是翻身做主人,目标是提升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通女工被选为劳动模范可以直接参与全国人大,各种观点都是PC,极具煽动感。

2 苏黎世的列车 看过 2021-10-02 11:06:13

(馆藏经典/2K)【中国电影资料馆iOS客户端】

0 momo 看过 2024-05-30 12:20:44 山东

精神值得学习

1 鬼腳七 看过 2012-10-23 17:33:14

报告文学影像化

3 Xieirse 看过 2023-03-19 00:29:08 上海

向黄宝妹同志学习。“我没有什么。”否定,生成。

2 Kiyoko 看过 2021-05-12 23:39:20

纪录片的探寻方式,故事片的讲述方式,两者结合成为突出劳动模范的强有力观念传输。人声解说作为内心视角和独白使用。声音建立画外多个空间。结合越剧表演神仙化纺织,女工的时代特性在工厂场景叠化处理。大跃进片中都会设置先进人物面临的共同问题:竞争中实现自己产量还是帮助对手,答案在共产主义集体观念立刻给出。慷慨激昂中结束,鲜活展现大跃进时期。

2 黑特-007 看过 2023-03-15 20:40:36 北京

3.5星,换别人拍就只能当笑话看,换谢晋拍就是值得细品的苏联笑话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本片从故事到形式都极其适用。当然对我而言最好笑的是一群无神论者说没文化上不了天堂【你这味儿不对啊

1 下一页的海 看过 2011-01-05 19:11:52

有点搞笑

0 恩来居士 看过 2011-04-17 23:12:48

老太太今天可真high啊~

> 去 黄宝妹 的页面

黄宝妹

导演: 谢晋

主演: 张庆芬 ...

类型: 传记, 纪录片, 短片

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49分钟

上映: 1958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