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德人。一直都是很热爱家乡的那种。所以这个片子一上档就找时间去电影院看了。
常德只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电影院。就叫“水星楼”影院。PS。潇湘影城正在修整中。所以通过此影院观众反应基本就能反映目前常德市场。
我看的是工作日下午三点半那场,观众有将近一半坐满。其中大部分是学生。我都偶遇了好几个初中同学= =还有一些年纪稍微大点的中年男人女人们。还算比较正常了吧。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就是讲的常德大会战。所以常德人民中会有一些自发去影院观看的。常德人民之间的那种感情不知道怎么形容。平时也看不出很义气。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大家都会超级团结。常德人不像山东汉子那么豪爽。不如上海男子那样精明。但是常德人普遍都是重感情又很理性。就是那种不浓不淡的感情。非常真实。
再说影院的宣传。可以说是近期主打。时间段多。基本上全天只要你想看就有得看。比如《恋爱通告》就只有两个时间段了。影院门口有一张大海报。上面有一张另贴上去的普通纸张写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字“常德大会战”。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喋血孤城》。这个和该片前期宣传不是很到位有关吧。所以才会另外用纸来解释这个电影。
片中地名都是常德人所熟悉的地方。像河袱山、德山、桃源、四眼井......所以会有很亲切的感觉。但是片中婉清作为一个常德丝弦的艺人所表演的并不是真正的常德丝弦。而且关于那条江的介绍很少。那是沅江。常德的母亲河。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观众都会有一些窃窃私语,大概是评论片中出现的一些不是很准确的东西。
大家普遍感到奇怪的就是,这部电影里面居然没有出现共。产。党。看来大家都习惯了某种战争片。其中那句"友军观望不前”也让人稍微疑惑了一下。
但是。我想。这样的改变对于观众来说是好的。历史到底是怎样只有交给时间去说清了。或许五十年后我给膝上的孙子孙女说的常德会战的故事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常德人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这可是第一次正面描写国民党军啊。
常德人看《喋血孤城》
|
> 去喋血孤城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友军观望不前,指九战区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oakleaf)
8000国军歼灭日军4000,了不起!(Sherry)
好奇怪(MoMo)
诚意十年后,还是(大豆瓣)
安以轩演得有点尴尬……(Tom)
最赞回应
血战台儿庄比较早,好像是86年的,我记得还是小时候在某个厂里看的放映队现场放的,绝对值得一看。经典:1,孙连仲将军说的“士兵打完了,你就填进去,你填过了,老子就来填”;2,还有一个逃跑的营长自尽前喊的:“弟兄们,替我多杀几个鬼子”。还有很多国军将士们感人的场景,绝对是抗日影片中的里程碑。
血战台儿庄 应该算是第一次正面描写国民党军。那片子当年的影响可比这个大。片子能在当地热映,是应该的,我等也不用再干着急了,呵呵。
我也是常德滴~明天去看,哈哈哈!!
我也报个道,今天看了,还不错。
听说台儿庄才是第一部。但是就本人观看电影这个是目前所看抗日片里面的第一部哈。
找时间去看看台儿庄。嘿嘿。
昨天看的下午七点多的那场,总的来说很震撼,虽然情节简单,但已经很不容易了。常德任命表示支持~~~~
不在常德的常德人顶一个。
血战台儿庄比较早,好像是86年的,我记得还是小时候在某个厂里看的放映队现场放的,绝对值得一看。经典:1,孙连仲将军说的“士兵打完了,你就填进去,你填过了,老子就来填”;2,还有一个逃跑的营长自尽前喊的:“弟兄们,替我多杀几个鬼子”。还有很多国军将士们感人的场景,绝对是抗日影片中的里程碑。
身在深圳的常德人顶一下楼主!~~~
可惜这部片子宣传还是不到位啊。现在已经下档了吧。全名盗梦咯。。。
非常亲切......
我是上个月在工人文化宫看的,看完之后,还去了纪念碑下面鞠了个躬,周边有不少人,虽然有些突兀,但我没在乎那些。然后站在那里抽了根烟,脑子里却想起十多年前的清明节,学校组织给纪念碑扫墓,献花圈。那个时候年纪小,只觉得场面很严肃,现在想来,多年之前,几乎每年都会有很多单位或者歌人在清明节时来纪念碑下献花圈。现在,却真的没怎么注意,也不知道又还是没有。
嗯,素素应该去工人文化宫的,在那里看,无论环境还是气氛,都会更好一些的。
很多人说电影拍得如何如何,余程万真实如何如何,我只知道当年这场战争确实惨烈,为牺牲的人,保卫过我们的人,敬礼!五星给他们❤❤❤❤❤
@老嬉皮
现在好像每年清明也会组织类似活动,相对于其他城市,我觉得常德真的做的很棒了。现在回常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更加珍惜。
@冬天的小棉袄
看的不是电影,是历史。愿意拍这个电影的导演和团队很赞。
血战台儿庄之前好像有个《八百壮士》
指的是本土,对岸的不算在内
昨天突然有一部电影消失了,这部电影的名字现在不能提了,本来下个月要上映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