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原创中译

小新007007 2022-02-21 19:30:53

题解:越后国(えちご)(Echi-go):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北陆道,亦称越州,越后国的领域相当于新潟县(除佐渡岛外)。面向日本海而南北狭长的北陆之国。越后国国界被山地包围,冬季受大雪影响。筒石和亲不知是越后国两个面向日本海海边断崖的村镇。筒石是女主角阿信的家乡,而亲不知是她的夫家。本人以为解读这个如俳句一般优美的标题的关键是“亲不知”,亲不知是著名的靠海断崖景观,悬崖峭壁,风大海涌,古时在断崖底赶路的人,胆战心惊,一不小心亲人和子女就被海浪卷走了,故有“亲不知子不知”的著名典故。而阿信从小是孤儿,筒石虽是家乡,但自小离家四处工作,并无归宿感,可谓“亲不知”。故事结尾(指的是原著结尾,非电影结尾)阿信棺中产子,母子俱温顺无言,近在咫尺而并不相知,可谓“子不知”。标题实则在咏叹阿信的一生:生于筒石,嫁于亲不知,亲不知子不知的苦命越后女子阿信。

影评:此片改编自水上勉的同名原著,导演今井正也是当时的大导演,但此片却绝非一流的影片,缺少打动人心的力量。此片情节与《越前竹偶》相似,但《越前竹偶》看得人肝肠寸断,这部则使人惊心而不觉精彩。究其原因,导演对原著改动较大是很大的原因,原著是短篇,京都留吉酿酒与越后阿信编席双线并行,双线汇合后悲剧瞬即发生,简洁明了,绝无枝枝蔓蔓的东西,是一部纯净哀伤的女性悲歌。而电影导演想讲述的内容却多的去了,他要深挖时代背景,突出1937年战争年代举国的疯狂动荡,揭示男性的劣根性,揭露女性悲剧的根源,于是无处不在的旁白让人十分出戏,阿信嫁人之前的经历作者只用一句话带过,导演却要反复渲染。再者本片也并非纯粹的现实主义,带有浓厚的人即是兽的自然主义倾向,三国连太郎的兽性演绎让人大感用力过猛的感觉,颇有之后的今村昌平的味道。导演是著名的左翼导演,此片拍得确实震撼人心,但很明显背离了原著,最让人批评的在于导演显然不肯在情节改编上留有余味,而要层层渲染,浓墨重彩,既然拍的是女性题材,开头加了一场饭铺老兵谈论俄国女人的戏,中间加了吉原艺伎的戏,阿信的回忆中加了大地主和少爷的戏,既然拍摄地点是人尽皆知的亲不知断崖,导演就要加坠崖戏,留吉父亲当年是失足坠崖,阿信想投崖轻生,结尾同归于尽,可谓俗气之极(远不及原著结尾)。另外,此片虽是女性题材,但实则是以男性立场看待之,有隔岸观火的嫌疑,而女主佐久间良子美则美矣,却无法学若尾文子在《越前竹偶》中那般担当大女主,整部片子都是隐忍、痛苦,受屈衔冤的单一化演绎。综合来看,本片应该在三星至四星的区间之内。p.s,关于片中真相的揭露情节,《越前竹偶》中是女主至死也没有显露真相,此片原著也是只揭示了一半真相,留吉在阿信死后继续活着,而片中是安排了真相尽显,余味完全被硬生生消解了。(微博搜索xiaozhaoxinxin)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越后筒石亲不知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这部片子谁能翻译一下呢(快快乐乐每一天)

[ZT] 水上勉同名原著概要(柏林苍穹下)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