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啥大家都觉得这片很烂。我个人倒是很喜欢。 想结合韩炳哲的爱欲之死谈谈《忧郁症》。 韩炳哲用了一整章来写这部电影。这让我有了再看一遍《忧郁症》的打算。重点说一下开头慢动作短片视觉语言和个人理解。 其实前面的短片已经表达了整部作品的内容。只不过比较抽象。仔细看会发现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每个细节都有它的意义。实在是妙啊!妙啊! 先说贯穿短片的音乐。 电影开始出现了瓦格纳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序曲。 也许是导演想通过瓦格纳的这首序曲来奠定电影的基础色彩。爱,恨,死亡。 瓦格纳这部歌剧的背景是: 康沃尔王国的国王想娶爱尔兰的公主为妻。国王让侄子特里斯坦去爱尔兰接这位公主。 然而公主伊索尔德和特里斯坦原本就认识并且相爱。 痛苦的公主不想嫁给国王。两人决定服毒殉情。 而戏剧化的是,用来殉情的毒药被换成了爱情之药。 爱情之药让他们忘记了死亡。沉浸在热恋之中。 但他们的关系还是被国王发现了。特里斯坦被杀。女主也跟着殉情了。 歌剧表达了瓦格纳的爱情哲学。 “爱情在肉体死亡的瞬间得到了永恒。爱情可以拯救灵魂。并使灵魂得到解脱。” 而这首歌也预示了短片的内容。 没错,这是女主和郁星的恋爱故事。 整个短片出现了女主,女二,和女二的儿子。但是完全没有女主的丈夫。 我认为这是因为丈夫根本不是女主的爱情对象。女主的爱情对象,是郁星。(就是贯穿全剧的那颗陨石) 按照这个思路,我来说一下我对这个短片的理解。

片中给雪中猎人这幅画一个很长的镜头。而且给的十分露骨,莫名其妙。仿佛在提示观众去思考,“为什么要在电影开始放上《雪中猎人》这幅画呢?” 导演在这组装饰画中选择冬天的这一副。并且在最后让画面燃烧殆尽。 勃鲁盖尔的这幅《雪中猎人》 ,画的是画家的家乡。但他的家乡其实没有那么美丽,那里因为战争变成了地狱。到处都是死亡,尸体,鲜血。和画中的景色并不相同。 但是画家要把画卖给别人装饰客厅。肯定不能画的很恐怖啊!所以他画了这幅美丽的家乡。一切丑陋的现实,都被画家用洁白的白雪所覆盖了。我认为这幅画的出现表达了三重信息。 残酷的战争,死亡,人性的丑恶被遮掩在彼得勃鲁盖尔美丽的装饰画之下。然后这雪连同雪下的残酷,又被画面中的大火燃烧。 现实的家乡是残酷痛苦的。 画中的家乡是美丽纯洁的,画家用虚构的美丽遮掩住现实的残酷。 短片里这幅画的燃烧。可能指的是,就算用虚构的美好遮掩了现实的痛苦。最后还是会走向毁灭。 把这幅燃烧的《雪中猎人》带入女主 。预示着女主用笑容掩饰内心的痛苦。身处被虚假繁荣掩盖的残酷世界。但命运还是和这幅画一样。被燃烧殆尽了。

在《雪中猎人》燃烧之后。出现了郁星和地球的画面,如果女主是地球,忧郁是郁星。那么这时候他们离得还很远。处在一个刚刚相遇的状态。或者是萌芽的开始。

之后是女二号抱着孩子走在草坪上的画面。注意女二脚下的脚印。 我的想法是: 女二也预感到了抑郁之星的到来,她想和最爱的儿子一起逃跑。但是每走一步,双脚都会陷入草坪之中。这说明逃离郁星(忧郁)是很困难的。 也可能是女二抱着孩子前行,是她家庭生活的写照。其实她压力很大。活着很累。所以每一步都陷入草坪。但她还在努力坚持着。 为什么女二那么早就有了惊恐的表情呢?我认为是她对郁星(忧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很敏感。比女主更早发现了问题。

接下来是飞蛾和女主的画面。 飞蛾密集的出现。预示着灾难即将降临。因为当地球出现什么灾难的时候,小动物总是能先察觉到。(灾难指的是郁星撞击地球) 女主站在飞蛾之中,看到了飞蛾的异常。(这里郁星通过飞蛾间接传递给女主信息-----灾难即将到来) 如果映射现实的话: 女主虽然痛苦,但却强颜欢笑。伪装被拆穿,随后开始抑郁。 她之所以发现自己变得奇怪,是因为周围人的反应。大家觉得她很奇怪(周围人就是飞蛾,飞蛾不正常的行动,) ———他人对女主的态度,让女主发现自己出了问题。

这时候又是郁星和地球的画面。郁星离地球越来越近了。 这个画面郁星和地球的位置改变了,我没看懂。也许有特殊含义。

接下来是女主手上产生电流的画面 女主手指产生了电流。这代表她和郁星产生了共鸣。(这是郁星直接与女主产生的联系) 郁星越近,和女主的联系就越紧密。 如果映射现实的话: 忧郁越来越强烈,女主的身体也开始有了反应。浑身无力,嗜睡。情绪低落。(这里对应的画面是女主手上产生了电流。)

接着是女主穿上婚纱在奔跑的画面,脚上周围都是藤蔓。 这里我的理解: 女主主通过人们的反应(飞蛾)和身体的异常(电流)发现自己抑郁了。所以想要死。于是朝着那颗毁灭地球的郁星奔跑。但是现实阻碍着她奔赴死亡。(那些藤蔓可能是现实中的亲人朋友道德等各种阻碍女主死亡的东西) 女主穿着婚纱,像是奔赴自己的恋人(郁星)

抑郁之星也仿佛在回应着她,离地球越来越近。

之后转跳到女主躺在水中手握鲜花的画面。hbz认为是致敬奥菲利亚。(哈姆雷特心爱的女人) 奥菲利亚死亡的场景。和女主躺在水中的场景十分相似。 她们都是躺在飘着鲜花的河流中。 奥菲利亚纯洁善良,年轻美丽。她顺从别人依恋别人。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最后她失去了自我。得了精神疾病。在河中死去。

最后女主做着与郁星相遇的准备。郁星和地球相撞,世界毁灭。 以上纯属我瞎编,只是提供一个思路。正如《哈姆雷特》里的奥菲利亚。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
故事开始,女主开心前往自己的婚礼。但是因为路不好走迟到了。 到达现场,姐姐抱怨她的迟到。让大家等很久。 婚礼致辞时父母吵了起来。 婚礼发生了各种小问题。这些问题让女主想要逃跑。 女主想方设法离开人群。但都被拉了回来。 女主的姐夫,跟她说婚礼花了很多钱。叫她不要搞砸。 女主的姐姐也告诉女主不要搞砸婚礼。她为女主准备婚礼很辛苦。这么做是想要她快乐。 新郎给女主买了个苹果园。希望她不要忧郁。 女主在崩溃的边缘,却要强颜欢笑,为了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待。 还有人想要通过婚礼和女主谈生意上的事情。 姐姐 姐夫 新郎,他们为了女主的快乐准备了很多。但他们期待的快乐,却成了女主的压力。 女主根本无法真正的快乐。 她逃到一个房间。新郎和姐姐坐在里面。一看就是在讨论女主的反常。 女主说自己很努力的在笑了。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女主的姐姐说,你在对所有人撒谎。 她生气的走掉,女主一个人在房间中崩溃




房间里摆满了印着马列维奇抽象画的书籍。女主崩溃的翻开别的书,这时又出现了勃鲁盖尔的《雪中猎人》,她把马列维奇扔掉,换上了《雪中猎人》

然后她摆上了《奥菲利亚》。对应开始女主躺在水里的镜头,和电影的海报。

然后放上了勃鲁盖尔的《安乐乡》 这幅作品画的是是在乌托邦中吃饱喝足的人瘫在地上。人们有吃有喝懒惰无比。指七宗罪中的懒惰之罪。 物质丰富的世界,两眼无神瘫坐在地的画中人。正如女主在豪华婚礼上,却感到精神上的空虚。

随后她摆上了卡拉瓦乔的《手提哥利亚头的大卫》 画中,巨人哥利亚的头被画成了作者卡拉瓦乔的样子。哥利亚脸上带着伤。和卡拉瓦乔的伤一样。证明作者遭到了迫害。 也表示了现在的女主已经伤痕累累。

最后放上的是卡尔弗雷德里克希尓的一张鹿(百度不到什么画家消息所以我也不知道啥意思 这些画代表了女主的心路历程。 以上参考韩炳哲对这段视听语言的解析,顺带加入了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感兴趣去的小伙伴可以看看爱欲之死。
当然后面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女主看着郁星,浑身赤裸的躺在地上。比如女主貌似坐在草坪上尿尿。郁星让女主深刻理解了死亡与爱情。让她直面自我,最终得到灵魂的解放。反正一大堆我懒得写了。
就算很多东西看不懂。摇晃的镜头,女主的演技,瓦格纳的歌曲全都能营造出压抑的气氛。
后续剧情也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反正也没人感兴趣不写了。
最赞回应
我觉得你可能方向不对吧...忧郁之星毁灭地球的灾难象征忧郁症患者对生的欲望的彻底毁灭...她从开始就是有忧郁症的。这种“召唤”就是忧郁症病人的自毁。我想有过重症忧郁的邓肯女士很好的演绎了自己的一部分经历。双相障碍、无法起床、食之如灰。随着毁灭之星的越来越接近,她离解脱越来越近,就慢慢恢复了“元气”。这种病态的恢复,其实是坦然解脱.....
导演访谈摘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黄灿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065369/
5.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你说这部电影很简单,但是忧郁症的纯粹具备摧毁一切的力量。
“是,我就是要找到呈现这种摧毁以及个中甘味的表现方式。贾斯汀(Justine)呼唤这颗行星的到来,它便抵达了。灾难中是有欢愉感的。这种苦难中的欢愉也是忧郁症所馈予的一部分。将一切摧残毁废是个诱人的行为。丹麦诗人Tom Kristensen有则诗句:’我们拥有对破灭、屠杀和猝死的欲望’(《恐惧》,1930)。我对此甚为了然”
抑郁症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没有必要去攀比痛苦 没有正确的抑郁症也没有错误的抑郁症 痛苦千奇百怪 但依旧都是痛苦的 没有高低贵贱 没有正确与错误 无论崩溃的抑郁还是焦虑的抑郁 都是 处在低落和不舒适的情绪中 抑郁症是权威定义的症状 但痛苦的情绪没人能定义 名称也许只是一个标志罢了 无所谓是什么
我觉得你可能方向不对吧...忧郁之星毁灭地球的灾难象征忧郁症患者对生的欲望的彻底毁灭...她从开始就是有忧郁症的。这种“召唤”就是忧郁症病人的自毁。我想有过重症忧郁的邓肯女士很好的演绎了自己的一部分经历。双相障碍、无法起床、食之如灰。随着毁灭之星的越来越接近,她离解脱越来越近,就慢慢恢复了“元气”。这种病态的恢复,其实是坦然解脱.....
导演访谈摘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黄灿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065369/
5.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你说这部电影很简单,但是忧郁症的纯粹具备摧毁一切的力量。
“是,我就是要找到呈现这种摧毁以及个中甘味的表现方式。贾斯汀(Justine)呼唤这颗行星的到来,它便抵达了。灾难中是有欢愉感的。这种苦难中的欢愉也是忧郁症所馈予的一部分。将一切摧残毁废是个诱人的行为。丹麦诗人Tom Kristensen有则诗句:’我们拥有对破灭、屠杀和猝死的欲望’(《恐惧》,1930)。我对此甚为了然”
对 这种解脱 在我看来 就跟恋爱一样 恋爱本来就是为了幸福
正解 导演想表达的其实很简单
《雪中猎人》并不美妙,代表着一无所获
我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我是抑郁症adhd asd 加边缘人格障碍 这是从我的角度 那种痛苦 到了尽头 死亡是一场美丽的约会 死不是自毁 而是远离痛苦唯一的方式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种痛苦的感觉 不过我也很主观的在观看
嗯。理解
我非常喜歡 這種毀滅 充滿了甘美 令人欲罷不能
我不知道 是我沒表達清楚嗎 我的意思就是。這是求死之人 對死的渴望 甘美 愛情 迷戀 在我看來如同惡魔美妙低語一樣的被吸引 所謂的愛 就是這樣。這個愛 就是自毀
所謂的沒表達清楚 是因為我語言能力不太好q'w'q 沒別的意思
虚假的忧郁症:恐慌、焦虑和不安、吵架,发火,悲观和邪恶。
真正的忧郁症:想死,只想自己呆着,什么都不care
忧郁症患者都是心善的,很关心和在呼别人心情。电影里我看不到她们有多在乎别人感受,更多是单方面宣泄
只能说导演和编剧对这个病认识浅薄
抑郁症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没有必要去攀比痛苦 没有正确的抑郁症也没有错误的抑郁症 痛苦千奇百怪 但依旧都是痛苦的 没有高低贵贱 没有正确与错误 无论崩溃的抑郁还是焦虑的抑郁 都是 处在低落和不舒适的情绪中 抑郁症是权威定义的症状 但痛苦的情绪没人能定义 名称也许只是一个标志罢了 无所谓是什么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