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不搭调,最重要是很不环保啊。 我一看见掰开卫生筷那刻,心都跟着颤。这样的细节很影响人的…
撕破环保主义谎言,倡议使用一次性筷子 “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关于一次性筷子种种耸人听闻的说法如今似乎已经渐成“共识”,大有“人人喊打”之势。目前正值各地纷纷召开“两会”,已有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政XIE委员再次提出“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意见。如果不出意外,还将有更多的代表、委员把类似的建议提交到各地甚至全国的“两会”上去。 但是,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伴随着隆隆的电锯声,一株株的参天大树轰然倒地,一双双的一次性筷子送上餐桌……笔者屡屡在从央视到各地媒体上看到这类“公益广告”,也曾对“使用一次性筷子就等于破坏森林”的宣传深信不疑,直到后来有机会接触过业内人士,才惊觉被忽悠了好多年。 事实上,根本不会有哪个厂家会奢侈到用一棵棵价值不菲的森林原木来制造区区“6000—8000双”价格低廉的一次性筷子。那些质地坚实、油脂丰富的优良木材也根本不适合制造一次性筷子。有人要问了,那制造这些一次性筷子所耗用的木材总不会是人为“变”出来的吧?恭喜你,答对了!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正是来自于人工种植的速生杨、桦树等质地疏松、油脂较少的经济林木和其它边角废木料,还有部分则用竹子制造。可见,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仅不会“破坏森林”,而且将拉动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规模。 速生杨等经济林木因成材快、效益高,曾是农民赖以发家的重要“法宝”,江苏省宿迁市前任书记仇和就曾自编“速生杨快板”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引领农民脱贫致富。而如今,由于“反一次性筷子”的种种流言渐成气候,以及造纸行业收缩产能等因素,速生杨的市场价格惨遭“腰斩”,千万树农损失惨重,其中相当多数树农将被迫不再育苗。 种植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树农深受其害 “环保人士”们还常用一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说法来渲染他们的诉求,即所谓的森林覆盖率远高于中国的日本、韩国等国自己不生产一次性筷子,而要从中国进口(欧、美国家中很少使用筷子,自然谈不上生产一次性筷子的问题),从而给一次性筷子产业加上了一层妖魔化的色彩。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日本的农业用地有限,农产品的价格很高,当然没有条件去大量种植速生杨等林木,所以才不得不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中国出口这种产品,和出口大蒜、香肠等其它农副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根本不涉及到“损中利日”的问题。 至于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水和能源等说法,纯属废话。难道清洗、消毒非一次筷子或使用那些“卫生餐具”就不要消耗水和能源吗?到底是集中的大量熏蒸还是逐次清洗更节水、节能?保存不当或过期的一次性筷子虽有可能染上病菌,难道非一次性的筷子感染病菌甚至肝炎病毒的可能性会更小? 事实上,一次性筷子不仅大大方便了广大就餐者,减少感染各种病菌和肝炎病毒的危险,减少反复清洗、消毒筷子所耗费的水、电和清洁剂、消毒剂等,而且在上游拉动了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规模,在下游其使用后的废品则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只要善加管理,就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产业。 当然,一次性筷子也有其缺点:一是漂白和消毒上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二是回收利用缺乏规范,以致大量的废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且增加了垃圾量。这些问题都应当呼吁政府加强管理,但是简单的“禁用”不仅将摧毁整个产业,殃及千千万万的树农和工人,给用餐者造成不便,而且在破坏速生杨等经济林木产量的同时,如果市场对其它非一次性的木筷、铁筷等的需求上升,反而会导致对森林资源和其它资源的真正破坏和浪费。 在“禁筷”问题上最积极的就是“绿色和平”等组织的宣传手法是很可疑的——如果说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普通大众不了解一次性筷子真正由来实属正常,难道这些“专业人士”竟不曾深入企业和田间去调查一下吗?完全有理由质疑,这些所谓的“环保组织”其实很清楚一次性筷子根本无害于原生的森林,但仍然用“拯救森林筷行动”等口号来愚弄公众、欺世盗名!他们发动学生、利用媒体,对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餐饮场所打上标签,进行丑化宣传,从而威逼社会“禁筷”来实现自己“不证自明”的诉求。这种传教式的宣传手段其实正是反智、反公益的流毒。 利用小学生来做宣传 最后再说一下真正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破坏的产业——高档实木地板、实木家具等奢侈品,以及高档社区中移植的那些古树原木。且不说地板和家具商们号称的“巴西进口”的木材中有多少其实正来自中国的山林,这些真正砍伐原木作为材料的高档商品竞相以“环保”为宣传口号,而社会公众以及“绿色和平”等组织对之无动于衷,却对并非使用原木的一次性筷子肆意妖魔化。 剖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前者的利益集团太过强势,尤其和媒体的关系深厚,而后者所损害的只是那些无力自辩且没有代言人的“沉默”树农和打不起广告的小企业、小生意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反对实木地板和实木家具会真正触及到相当多数“社会精英”的高档消费享受,虽然明知其害也不敢触犯“贵人”的“众怒”,而后者不过举手之劳即可彰显所谓的“环保精神”,所以虽然明知其谬也要用谣言去“传教”。对于这号“环保组织”的宣传口号,大家最好还是要保留点质疑,以免人云亦云。 也算是一种看法。
这些一次性筷子确实是中国生产的,但木材都是速生林,请不要担心,不会破坏环境的,只会赚小日本的钱。
一次性筷子的木头都是中国的树做的。基本上。
按理说应该不能这样的,电视电影是个很好宣传环保的媒介,这个电视理应是很讲究生活品质和生活细节的,却这样… 哎…
是,早年就看过报道,中国木材制造的一次性筷子,价格低廉,大量出口日本 看第一集的时候就觉得这个细节真的很让人难受,如果非用一次性筷子不可!那么也要用竹制的,不要木制!竹子生长周期很短,危害比伐木小多了。
竹的更健康,应该是从中国便宜买来的,所以随便用不心疼
这样真是很糟糕,他可以不心疼中国的木头,也不能不心疼这地球上锐减的森林伐~
恩,每一次看到扳的时候心就紧,而生活中我们大量的在用啊,竹子的成本稍高,所以大量的还是看到木头的,也没有见到回收
很可惜 自己说服身边朋友啊 不再用一次性筷子就给她们做筷套 可是有的做了筷套 还是会忘带还是会用 就是很伤心。。。
我觉得他们的筷子真好掰。。。
应该是竹子的
以前听说都是咱们东北的大树做的 看到这个心里就哗啦啦地流血... 速生林其实好像对土地很不好 种过速生林的地方土壤都没养分了
离不开一次性筷子的饮食文化。 成天提eco来eco去,鲨鱼和筷子却戒不掉。
还是做点靠谱的平凡实事吧
我一看见掰开卫生筷那刻,心都跟着颤。 ------------------------------------------------ 我跟楼主一样的反应啊。。
都是竹子做的筷子...木头做的筷子很难掰吧... 超市里卖一次性筷子,竹子的一般都是要掰的,木头的就是两根..
一次性的筷子干净 而且又不是破坏自己国家的绿化(的确都是从中国便宜进的),所以就不心疼 我还见过日本大学机房印文章的。。。还有老师印讲义。。。那叫一个浪费纸,我每次都心疼
我就相信 这样会遭报应的
啊
至于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水和能源等说法,纯属废话。难道清洗、消毒非一次筷子或使用那些“卫生餐具”就不要消耗水和能源吗?到底是集中的大量熏蒸还是逐次清洗更节水、节能?保存不当或过期的一次性筷子虽有可能染上病菌,难道非一次性的筷子感染病菌甚至肝炎病毒的可能性会更小? 当然,一次性筷子也有其缺点:一是漂白和消毒上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二是回收利用缺乏规范,以致大量的废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且增加了垃圾量。这些问题都应当呼吁政府加强管理,但是简单的“禁用”不仅将摧毁整个产业,殃及千千万万的树农和工人,给用餐者造成不便,而且在破坏速生杨等经济林木产量的同时,如果市场对其它非一次性的木筷、铁筷等的需求上升,反而会导致对森林资源和其它资源的真正破坏和浪费。 -------------------------------------------------------------------------------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外出吃饭的时候自带筷子呢。不用大量碗筷一起消毒洗涮,浪费自然少了。自己洗洗好像也不用费那么多水,而且病菌传播似乎就没有合适理由了吧。 再者,说如果管理妥当,就目前的趋势来讲,似乎也没有和善的管理手段和规定,那么生产使用的时候是有拉动经济了,造成的后果谁来负责? 难道还得走当年那种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不成。大家都从自身做起,举手之劳而已,似乎环保也就容易得多了。
我也觉得这个细节很影响人,还仔细定格观察了,不是竹子,是木头,因为竹子的是圆滚滚的,颜色没那么白;木头的很白,而且较扁。。像韩剧里面用那种金属的又短又小的筷子,还是不错
这些都是速生木啦,十年左右就可以采伐了,材质不够好,所以做筷子也是途径之一啦
曾看过ICS的一期<独立探店报告> 也是一家日本料理店 用的也是一次性筷 主持人有问到这个问题 店长说是跟日本饮食文化有关 是代表尊重客人 貌似是非常优待的做法
同感,感觉如果用家用筷子的话,会更有小馆私房菜的调调
可能是日本人有洁癖的人多,所以一次性可以让他们觉得更干净吧
我也是,一次次掰开筷子的刹那,觉得跟这个片子的调调太不搭了。 如果有洁癖,碗也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啊,看他们扒拉饭的时候嘴也会沾到碗边。 觉得那么矫情又爱干净的小日本应该倡导自带筷子才对啊。 我去日本的时候中低档餐厅全部使用一次性木筷子(高档的没去过不知道)。木头的,不是竹子的。 加工一次性木筷子的木头也许是使用速生林、边角料等等的,也有可能,我是不懂。但是总觉得如果同样都是一次性筷子,用竹子的不是更经济更环保吗。而且竹子的使用感比木头的好一些。
都在抱怨,没人看回复。
在日本本地都在用这种一次性筷子 我从来都是自备筷子放包包内支持环保
确实我们应该弄清楚生产过程才有发言权,不过一次性筷子确实有用二氧化硫加工的
所谓的非一次性筷子。比如 木质筷 其实三个月就要换了,之后就和万年不洗的砧板一样,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凭洗碗的流程,是做不到你理想中的消毒的。而我相信你一定从没勤换筷子。类似的竹也一样。骨筷也一样。 那你说用金属筷吧,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金属筷本身售价高,而且比木重,有多少人愿意随身一直带着,以防突然下馆子时能环保一下? 即便如此他也有寿命限制,另一个缺点是金属元素与蛋白质结合可能产生变性。事实上比较高级的日韩料理店,都是不锈钢的黑色金属筷子
经济型林木
我觉得也是
速生木是引进的,很不环保,对水土很大破坏,纯为了经济效益,南方好多山头都种上这种树,然后土壤迅速贫瘠导致其他植物都无法生长了。也是很多年前看文章说我们砍伐林子木材输出给日本,人家生产出的一次性筷子再被卖回来赚我们的钱。。。。
每看到他们掰开一双筷子时,我就感觉又一棵中国的树木倒下。这一点不时的让我有点出戏。
干净卫生减少传染病,再者老板就一个人,不用天天洗筷子也减少工作量。。
天呐,这是21世纪吗?难道还有人不知道很多一次性筷子都是竹子做的?
第一反应是筷子真好掰开啊,然后有点出戏,这点确实与日本文化不相符,不知道中国版是否完全照搬呢
日本的垃圾回收制度很健全,使用过的筷子也会回收利用(当然不是你们想的翻新了再卖)。是制作成别的产品,并不像中国一样丢了就丢了,不了解日本国情的别瞎猜了。
看了全部回复 只有一个人从艺术角度评论吗……速生林的问题 去知乎查一下就解决了嘛。
一次性筷子确实很不习惯
日本的一次性筷子掰开基本上都是好的 中国的一次性筷子掰开总往一边偏 无奈啊
日本的一次性筷子是环保的,是要回收利用的。学校食堂里会有标语提示大家“为了环保使用一次性筷子”
自带筷子?谁每天走路的时候身上自己带着筷子?说的轻松,带的筷子遗失呢? 带的筷子 还容易受到污染呢? 全社会为此付出的成本是多少?
别在这里yy了 日本饭店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筷子的 说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请去过日本再说话
即使如此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还在逐年升高,并且斥重资保护国内唯一的一片日渐缩小的沙漠。。。。 国情不一样,日本还看不到节约用水的口号
漫画有讲啊,老板觉得一次性筷子方便,不麻烦。
感谢普及!
> 去深夜食堂的小组
半夜三更吃饭对身体不好吧?(豆瓣大神)
为什么这里面会有孤独的美食家?(紫木冰枫)
求铃木常吉的《思ひ出》的纯音乐版本!(650CDs)
请问老板抽什么烟,食堂卖的是什么啤酒,那位高人造(25仔)
没人觉得妹子唱歌很难听吗(a)
大家都在看哪一集的时候哭了 (附每集简介)(木沐锦)
最赞回应
撕破环保主义谎言,倡议使用一次性筷子
“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关于一次性筷子种种耸人听闻的说法如今似乎已经渐成“共识”,大有“人人喊打”之势。目前正值各地纷纷召开“两会”,已有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政XIE委员再次提出“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意见。如果不出意外,还将有更多的代表、委员把类似的建议提交到各地甚至全国的“两会”上去。
但是,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伴随着隆隆的电锯声,一株株的参天大树轰然倒地,一双双的一次性筷子送上餐桌……笔者屡屡在从央视到各地媒体上看到这类“公益广告”,也曾对“使用一次性筷子就等于破坏森林”的宣传深信不疑,直到后来有机会接触过业内人士,才惊觉被忽悠了好多年。
事实上,根本不会有哪个厂家会奢侈到用一棵棵价值不菲的森林原木来制造区区“6000—8000双”价格低廉的一次性筷子。那些质地坚实、油脂丰富的优良木材也根本不适合制造一次性筷子。有人要问了,那制造这些一次性筷子所耗用的木材总不会是人为“变”出来的吧?恭喜你,答对了!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正是来自于人工种植的速生杨、桦树等质地疏松、油脂较少的经济林木和其它边角废木料,还有部分则用竹子制造。可见,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仅不会“破坏森林”,而且将拉动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规模。
速生杨等经济林木因成材快、效益高,曾是农民赖以发家的重要“法宝”,江苏省宿迁市前任书记仇和就曾自编“速生杨快板”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引领农民脱贫致富。而如今,由于“反一次性筷子”的种种流言渐成气候,以及造纸行业收缩产能等因素,速生杨的市场价格惨遭“腰斩”,千万树农损失惨重,其中相当多数树农将被迫不再育苗。
种植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树农深受其害
“环保人士”们还常用一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说法来渲染他们的诉求,即所谓的森林覆盖率远高于中国的日本、韩国等国自己不生产一次性筷子,而要从中国进口(欧、美国家中很少使用筷子,自然谈不上生产一次性筷子的问题),从而给一次性筷子产业加上了一层妖魔化的色彩。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日本的农业用地有限,农产品的价格很高,当然没有条件去大量种植速生杨等林木,所以才不得不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中国出口这种产品,和出口大蒜、香肠等其它农副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根本不涉及到“损中利日”的问题。
至于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水和能源等说法,纯属废话。难道清洗、消毒非一次筷子或使用那些“卫生餐具”就不要消耗水和能源吗?到底是集中的大量熏蒸还是逐次清洗更节水、节能?保存不当或过期的一次性筷子虽有可能染上病菌,难道非一次性的筷子感染病菌甚至肝炎病毒的可能性会更小?
事实上,一次性筷子不仅大大方便了广大就餐者,减少感染各种病菌和肝炎病毒的危险,减少反复清洗、消毒筷子所耗费的水、电和清洁剂、消毒剂等,而且在上游拉动了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规模,在下游其使用后的废品则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只要善加管理,就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产业。
当然,一次性筷子也有其缺点:一是漂白和消毒上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二是回收利用缺乏规范,以致大量的废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且增加了垃圾量。这些问题都应当呼吁政府加强管理,但是简单的“禁用”不仅将摧毁整个产业,殃及千千万万的树农和工人,给用餐者造成不便,而且在破坏速生杨等经济林木产量的同时,如果市场对其它非一次性的木筷、铁筷等的需求上升,反而会导致对森林资源和其它资源的真正破坏和浪费。
在“禁筷”问题上最积极的就是“绿色和平”等组织的宣传手法是很可疑的——如果说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普通大众不了解一次性筷子真正由来实属正常,难道这些“专业人士”竟不曾深入企业和田间去调查一下吗?完全有理由质疑,这些所谓的“环保组织”其实很清楚一次性筷子根本无害于原生的森林,但仍然用“拯救森林筷行动”等口号来愚弄公众、欺世盗名!他们发动学生、利用媒体,对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餐饮场所打上标签,进行丑化宣传,从而威逼社会“禁筷”来实现自己“不证自明”的诉求。这种传教式的宣传手段其实正是反智、反公益的流毒。
利用小学生来做宣传
最后再说一下真正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破坏的产业——高档实木地板、实木家具等奢侈品,以及高档社区中移植的那些古树原木。且不说地板和家具商们号称的“巴西进口”的木材中有多少其实正来自中国的山林,这些真正砍伐原木作为材料的高档商品竞相以“环保”为宣传口号,而社会公众以及“绿色和平”等组织对之无动于衷,却对并非使用原木的一次性筷子肆意妖魔化。
剖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前者的利益集团太过强势,尤其和媒体的关系深厚,而后者所损害的只是那些无力自辩且没有代言人的“沉默”树农和打不起广告的小企业、小生意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反对实木地板和实木家具会真正触及到相当多数“社会精英”的高档消费享受,虽然明知其害也不敢触犯“贵人”的“众怒”,而后者不过举手之劳即可彰显所谓的“环保精神”,所以虽然明知其谬也要用谣言去“传教”。对于这号“环保组织”的宣传口号,大家最好还是要保留点质疑,以免人云亦云。
也算是一种看法。
这些一次性筷子确实是中国生产的,但木材都是速生林,请不要担心,不会破坏环境的,只会赚小日本的钱。
一次性筷子的木头都是中国的树做的。基本上。
按理说应该不能这样的,电视电影是个很好宣传环保的媒介,这个电视理应是很讲究生活品质和生活细节的,却这样…
哎…
是,早年就看过报道,中国木材制造的一次性筷子,价格低廉,大量出口日本
看第一集的时候就觉得这个细节真的很让人难受,如果非用一次性筷子不可!那么也要用竹制的,不要木制!竹子生长周期很短,危害比伐木小多了。
竹的更健康,应该是从中国便宜买来的,所以随便用不心疼
这样真是很糟糕,他可以不心疼中国的木头,也不能不心疼这地球上锐减的森林伐~
恩,每一次看到扳的时候心就紧,而生活中我们大量的在用啊,竹子的成本稍高,所以大量的还是看到木头的,也没有见到回收
很可惜 自己说服身边朋友啊 不再用一次性筷子就给她们做筷套 可是有的做了筷套 还是会忘带还是会用 就是很伤心。。。
我觉得他们的筷子真好掰。。。
应该是竹子的
这些一次性筷子确实是中国生产的,但木材都是速生林,请不要担心,不会破坏环境的,只会赚小日本的钱。
以前听说都是咱们东北的大树做的
看到这个心里就哗啦啦地流血...
速生林其实好像对土地很不好
种过速生林的地方土壤都没养分了
离不开一次性筷子的饮食文化。 成天提eco来eco去,鲨鱼和筷子却戒不掉。
还是做点靠谱的平凡实事吧
我一看见掰开卫生筷那刻,心都跟着颤。
------------------------------------------------
我跟楼主一样的反应啊。。
都是竹子做的筷子...木头做的筷子很难掰吧...
超市里卖一次性筷子,竹子的一般都是要掰的,木头的就是两根..
一次性的筷子干净 而且又不是破坏自己国家的绿化(的确都是从中国便宜进的),所以就不心疼
我还见过日本大学机房印文章的。。。还有老师印讲义。。。那叫一个浪费纸,我每次都心疼
我就相信 这样会遭报应的
撕破环保主义谎言,倡议使用一次性筷子
“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关于一次性筷子种种耸人听闻的说法如今似乎已经渐成“共识”,大有“人人喊打”之势。目前正值各地纷纷召开“两会”,已有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政XIE委员再次提出“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意见。如果不出意外,还将有更多的代表、委员把类似的建议提交到各地甚至全国的“两会”上去。
但是,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伴随着隆隆的电锯声,一株株的参天大树轰然倒地,一双双的一次性筷子送上餐桌……笔者屡屡在从央视到各地媒体上看到这类“公益广告”,也曾对“使用一次性筷子就等于破坏森林”的宣传深信不疑,直到后来有机会接触过业内人士,才惊觉被忽悠了好多年。
事实上,根本不会有哪个厂家会奢侈到用一棵棵价值不菲的森林原木来制造区区“6000—8000双”价格低廉的一次性筷子。那些质地坚实、油脂丰富的优良木材也根本不适合制造一次性筷子。有人要问了,那制造这些一次性筷子所耗用的木材总不会是人为“变”出来的吧?恭喜你,答对了!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正是来自于人工种植的速生杨、桦树等质地疏松、油脂较少的经济林木和其它边角废木料,还有部分则用竹子制造。可见,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仅不会“破坏森林”,而且将拉动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规模。
速生杨等经济林木因成材快、效益高,曾是农民赖以发家的重要“法宝”,江苏省宿迁市前任书记仇和就曾自编“速生杨快板”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引领农民脱贫致富。而如今,由于“反一次性筷子”的种种流言渐成气候,以及造纸行业收缩产能等因素,速生杨的市场价格惨遭“腰斩”,千万树农损失惨重,其中相当多数树农将被迫不再育苗。
种植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树农深受其害
“环保人士”们还常用一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说法来渲染他们的诉求,即所谓的森林覆盖率远高于中国的日本、韩国等国自己不生产一次性筷子,而要从中国进口(欧、美国家中很少使用筷子,自然谈不上生产一次性筷子的问题),从而给一次性筷子产业加上了一层妖魔化的色彩。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日本的农业用地有限,农产品的价格很高,当然没有条件去大量种植速生杨等林木,所以才不得不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中国出口这种产品,和出口大蒜、香肠等其它农副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根本不涉及到“损中利日”的问题。
至于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水和能源等说法,纯属废话。难道清洗、消毒非一次筷子或使用那些“卫生餐具”就不要消耗水和能源吗?到底是集中的大量熏蒸还是逐次清洗更节水、节能?保存不当或过期的一次性筷子虽有可能染上病菌,难道非一次性的筷子感染病菌甚至肝炎病毒的可能性会更小?
事实上,一次性筷子不仅大大方便了广大就餐者,减少感染各种病菌和肝炎病毒的危险,减少反复清洗、消毒筷子所耗费的水、电和清洁剂、消毒剂等,而且在上游拉动了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规模,在下游其使用后的废品则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只要善加管理,就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产业。
当然,一次性筷子也有其缺点:一是漂白和消毒上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二是回收利用缺乏规范,以致大量的废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且增加了垃圾量。这些问题都应当呼吁政府加强管理,但是简单的“禁用”不仅将摧毁整个产业,殃及千千万万的树农和工人,给用餐者造成不便,而且在破坏速生杨等经济林木产量的同时,如果市场对其它非一次性的木筷、铁筷等的需求上升,反而会导致对森林资源和其它资源的真正破坏和浪费。
在“禁筷”问题上最积极的就是“绿色和平”等组织的宣传手法是很可疑的——如果说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普通大众不了解一次性筷子真正由来实属正常,难道这些“专业人士”竟不曾深入企业和田间去调查一下吗?完全有理由质疑,这些所谓的“环保组织”其实很清楚一次性筷子根本无害于原生的森林,但仍然用“拯救森林筷行动”等口号来愚弄公众、欺世盗名!他们发动学生、利用媒体,对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餐饮场所打上标签,进行丑化宣传,从而威逼社会“禁筷”来实现自己“不证自明”的诉求。这种传教式的宣传手段其实正是反智、反公益的流毒。
利用小学生来做宣传
最后再说一下真正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破坏的产业——高档实木地板、实木家具等奢侈品,以及高档社区中移植的那些古树原木。且不说地板和家具商们号称的“巴西进口”的木材中有多少其实正来自中国的山林,这些真正砍伐原木作为材料的高档商品竞相以“环保”为宣传口号,而社会公众以及“绿色和平”等组织对之无动于衷,却对并非使用原木的一次性筷子肆意妖魔化。
剖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前者的利益集团太过强势,尤其和媒体的关系深厚,而后者所损害的只是那些无力自辩且没有代言人的“沉默”树农和打不起广告的小企业、小生意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反对实木地板和实木家具会真正触及到相当多数“社会精英”的高档消费享受,虽然明知其害也不敢触犯“贵人”的“众怒”,而后者不过举手之劳即可彰显所谓的“环保精神”,所以虽然明知其谬也要用谣言去“传教”。对于这号“环保组织”的宣传口号,大家最好还是要保留点质疑,以免人云亦云。
也算是一种看法。
啊
至于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水和能源等说法,纯属废话。难道清洗、消毒非一次筷子或使用那些“卫生餐具”就不要消耗水和能源吗?到底是集中的大量熏蒸还是逐次清洗更节水、节能?保存不当或过期的一次性筷子虽有可能染上病菌,难道非一次性的筷子感染病菌甚至肝炎病毒的可能性会更小?
当然,一次性筷子也有其缺点:一是漂白和消毒上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二是回收利用缺乏规范,以致大量的废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且增加了垃圾量。这些问题都应当呼吁政府加强管理,但是简单的“禁用”不仅将摧毁整个产业,殃及千千万万的树农和工人,给用餐者造成不便,而且在破坏速生杨等经济林木产量的同时,如果市场对其它非一次性的木筷、铁筷等的需求上升,反而会导致对森林资源和其它资源的真正破坏和浪费。
-------------------------------------------------------------------------------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外出吃饭的时候自带筷子呢。不用大量碗筷一起消毒洗涮,浪费自然少了。自己洗洗好像也不用费那么多水,而且病菌传播似乎就没有合适理由了吧。
再者,说如果管理妥当,就目前的趋势来讲,似乎也没有和善的管理手段和规定,那么生产使用的时候是有拉动经济了,造成的后果谁来负责?
难道还得走当年那种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不成。大家都从自身做起,举手之劳而已,似乎环保也就容易得多了。
我也觉得这个细节很影响人,还仔细定格观察了,不是竹子,是木头,因为竹子的是圆滚滚的,颜色没那么白;木头的很白,而且较扁。。像韩剧里面用那种金属的又短又小的筷子,还是不错
这些都是速生木啦,十年左右就可以采伐了,材质不够好,所以做筷子也是途径之一啦
曾看过ICS的一期<独立探店报告>
也是一家日本料理店
用的也是一次性筷
主持人有问到这个问题
店长说是跟日本饮食文化有关
是代表尊重客人
貌似是非常优待的做法
同感,感觉如果用家用筷子的话,会更有小馆私房菜的调调
可能是日本人有洁癖的人多,所以一次性可以让他们觉得更干净吧
我也是,一次次掰开筷子的刹那,觉得跟这个片子的调调太不搭了。
如果有洁癖,碗也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啊,看他们扒拉饭的时候嘴也会沾到碗边。
觉得那么矫情又爱干净的小日本应该倡导自带筷子才对啊。
我去日本的时候中低档餐厅全部使用一次性木筷子(高档的没去过不知道)。木头的,不是竹子的。
加工一次性木筷子的木头也许是使用速生林、边角料等等的,也有可能,我是不懂。但是总觉得如果同样都是一次性筷子,用竹子的不是更经济更环保吗。而且竹子的使用感比木头的好一些。
都在抱怨,没人看回复。
在日本本地都在用这种一次性筷子 我从来都是自备筷子放包包内支持环保
确实我们应该弄清楚生产过程才有发言权,不过一次性筷子确实有用二氧化硫加工的
所谓的非一次性筷子。比如 木质筷 其实三个月就要换了,之后就和万年不洗的砧板一样,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凭洗碗的流程,是做不到你理想中的消毒的。而我相信你一定从没勤换筷子。类似的竹也一样。骨筷也一样。
那你说用金属筷吧,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金属筷本身售价高,而且比木重,有多少人愿意随身一直带着,以防突然下馆子时能环保一下? 即便如此他也有寿命限制,另一个缺点是金属元素与蛋白质结合可能产生变性。事实上比较高级的日韩料理店,都是不锈钢的黑色金属筷子
经济型林木
我觉得也是
速生木是引进的,很不环保,对水土很大破坏,纯为了经济效益,南方好多山头都种上这种树,然后土壤迅速贫瘠导致其他植物都无法生长了。也是很多年前看文章说我们砍伐林子木材输出给日本,人家生产出的一次性筷子再被卖回来赚我们的钱。。。。
每看到他们掰开一双筷子时,我就感觉又一棵中国的树木倒下。这一点不时的让我有点出戏。
干净卫生减少传染病,再者老板就一个人,不用天天洗筷子也减少工作量。。
天呐,这是21世纪吗?难道还有人不知道很多一次性筷子都是竹子做的?
第一反应是筷子真好掰开啊,然后有点出戏,这点确实与日本文化不相符,不知道中国版是否完全照搬呢
日本的垃圾回收制度很健全,使用过的筷子也会回收利用(当然不是你们想的翻新了再卖)。是制作成别的产品,并不像中国一样丢了就丢了,不了解日本国情的别瞎猜了。
看了全部回复 只有一个人从艺术角度评论吗……速生林的问题 去知乎查一下就解决了嘛。
一次性筷子确实很不习惯
日本的一次性筷子掰开基本上都是好的 中国的一次性筷子掰开总往一边偏 无奈啊
日本的一次性筷子是环保的,是要回收利用的。学校食堂里会有标语提示大家“为了环保使用一次性筷子”
自带筷子?谁每天走路的时候身上自己带着筷子?说的轻松,带的筷子遗失呢? 带的筷子 还容易受到污染呢? 全社会为此付出的成本是多少?
别在这里yy了 日本饭店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筷子的 说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请去过日本再说话
即使如此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还在逐年升高,并且斥重资保护国内唯一的一片日渐缩小的沙漠。。。。
国情不一样,日本还看不到节约用水的口号
漫画有讲啊,老板觉得一次性筷子方便,不麻烦。
感谢普及!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