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当一个作品出来时,讨论其中的人物,最好只局限于当时作品所呈现的面貌状态加上历史背景。有话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这个角度出发,很讨厌导演、剧作者再做什么改动与增添。动了之后,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简介:一代宗师以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功夫的变迁。带着《逝去的武林》的哀伤及感慨,紧扣时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来解读叶问所表述的故事。
影片有字幕背景介绍:马三死于1940年大年夜·东北,但经过一翻事实考证及逻辑推理,应该是1950年,至少是在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下为事实及推理。
一、姜叔话语的蹊跷:
1. 杀人偿命:
宫二一行在车站等待时,姜叔说一句话:“姑娘,现在不比从前了,杀人是要偿命的。”
但是时间变化了吗?1940年马三投日,担任奉天协和会会长。之后才有宫老爷子被打死。世道没有变,还是那个乱世。如果真要偿命,马三也不应该逃过去。军阀割据的时代,杀个人往其它省市一跑,屁事没有。丁连山就是这么做的。
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统,所有的地方都是被一个政权统治,适用一样的法律,这样才能说“杀人是要偿命的”。
所以按照世事变更的事实,马三应该死于49年后。
2.宫家人之死
50年叶问想看六十四手被拒,姜叔在临走时说了一句话:宫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宫家六十四是形意与八卦的融合,当年宫老拿了别人的东西创出自己的拳,不能不还。所以宫家六十四手还有人会,哪里是源是本? 在大陆!!!!
53年宫二病逝,姜叔又说:宫家没人了。是姓宫的人都死了吗?是会宫家六十四手的人死了吗?宫家也算是大家族,所以应该是后者。都是武道中人,告诉你吧,叶问你别再找宫家的人,六十四手你永远也看不见了。
50年到5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宫家没人了?翻开历史书,1950年3月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1953年结束。主要目标是匪首、惯匪、恶霸、特务、反动会门头子。例如原山东国术馆馆长会门头子薛颠就死于1953年。
马三死在功夫人之手是最大幸运,宫家人死枪炮之手则是功夫人的悲哀,提都不想提。
当然以上只是旁证。最重要的是实力!!!
二、实力:
宫二能打赢马三吗? 这可不是圣斗士。有一股气就能杀掉大反派。
宫老爷子的认可及马宫年龄:
宫老引退仪式目的是提携后进,让年轻人上位。马三年龄不详,但北方大会的是他搭的手,而且是功夫上面的搭手。 马三是接班人,是宫家面子上的掌门人。旧武林之中能撑门面都是最能打,至少比武搭手绝对不能输人输阵。
而叶问搭手当时不过38岁(叶自称40岁之前都是春天,38年佛山沦陷让他进入了冬天)。由于地域及体质问题,南拳积弱,宫老爷也没有难为,只是讨论了一下想法。最后一团和气,宫老说败只是抬举。
按照中国武术的传统概念,拳怕少壮,再加拳法大成的时间,40岁左右属于武术大成期(如宗师杨露禅),正是比武扬名,立“面子”,打天下出成绩的时期。所以大概来讲马三1940年应该也差不多在40岁到45岁左右。
宫老爷子在金楼里劝宫二“江湖里的事与你没关系,当个好大夫”,自然是不认可宫二走江湖这条路。功夫这行饭,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
并跟宫二说,第一次来金楼时还没有宫二,转眼20年过去了。 这样算来1940年宫二最多24岁。
传艺(拳):
宫老走的是形意与八卦合流,马三接的是形意加八卦,刚带柔;宫二是八卦加形意(似程廷华一脉),柔带刚。刚是杀人,柔是防身。一门传艺,马三如宫老儿子,而且已经掌权,传艺肯定是不会留手。师兄妹对彼此应该特别熟悉,谈功夫高低,如果宫二高,宫老爷子也不会说马三"太锐“,连师妹都打不过”锐“个屁。不谈高低,知根知底,谁想打死谁应该都难。
心境高低(功夫):
有话说:力不打拳,拳不打功。古语又有云:行走坐卧都是功夫。一个人将功夫融入生活,就是说24小时都在炼功。这才叫前辈所说的”功夫上了身”。
马三行打的是“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的拳,行的这个人生哲理,应该算是上了身。宫二行柔带刚拳,但人情世故却是脾气像年轻的宫老(宫老语),八卦趟泥步的秘诀并不是快与刚,并不能将拳法与生活融为一身。
1950年香港丁连山给叶问点烟双双摆出姿势,而后夸”是个大材“,说的也是叶问功夫已经上了身。
答案很显然。宫二实力远不如马三。
但宫二为什么能打赢马三?与宫二之死有关吗?
三、宫二
宫二人生目标是什么?宫二从40年到50年这十年干了什么?
宫二52年挂牌53年死,叶问说”有人说因为旧患,开始吸鸦片,有人传她是练功入魔”。如果马三是真死于40年,52年宫二最多35岁左右,年轻力壮,10年的休养,应该还不到“旧患”复发的程度,至少也要等到宫二七老八十才有可能。
(有部分敏感语,不知道是什么,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1796610101hcin.html)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宫家门槛高,但不出小人”宫老爷子这样说,10年后马三50多岁,宫二35岁,而且经过了10年的针对“拳术”的锻炼,马三岂能不败?
宫二死应该死在入魔上。没有境界的拳术,不走火,谁走火?只求杀人不修自身,不死,谁死?
附加一句,李小龙被人有所诟病说是死于练功走火入魔,有传授洋人的恨,更多的是他太过重视于”拳",而轻“功夫”,没有功夫的规矩。
马三死在50年符合宫二功夫深厚及情绪发展,要不然就填不满40年到50年这十年的坑。
四、马三
问马三是谁,不如问他在为谁做事。
马三接的是发扬武术精神的班,行的是“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的理。做的事不会违背他的拳理。同样宫老爷子做的事也不会违背他的拳理,宫老做成的三件事,都是与中国武林兴盛相关,说句不好听的话,谁要挡了宫老的路,也是要做上一场,见血说话。如果马三真的违背了拳理及做人的基本原则,投靠了日本人,这是破灭整个武林,甚至中国的大事。宫老爷子会在留一手? 不要说什么养的多年狗也不一定下得了手。身为“见众生”宗师,众生平等,违背我的道,视如草苋,除之。
这里要提到李仲轩老先生著的《逝去的武林》。这本书如果不是王家卫电影的蓝本,也至少是源泉之一。它透露了一个门规”江湖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甚至看家护院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江湖人。
马三真正违反的是这一条门规。如果马三不是在为日本人做事,不是做汉奸,符合拳理,宫老才不会杀他。那他是在为谁做事?为党国?还是一手锤子一手镰刀?
宫二、叶问、马三、一线天、三江水,代表整个功夫走向面,或者说是传承。他们每一个又都是规则的破坏者,以个人的理由走了种种独特的路。
宫二天份不足,穷究“拳术”,不讲拳理,用狭隘眼光行走江湖,最终打死宗师级别的马三。因缘即合,她所走的路却正是当代人所追求的技击的巅峰。她的入魔也宣布了新武林的开始,新“拳术”的开始。
叶问为旧武林代表,真正能成“面子”的人物,40岁之前都是春天,有天份,是“大材”,却生不逢时,国家兴亡个人颠沛流离。到香港为生计开始授徒,同时也钻研武学。丁连山回他“叶先生啊,你来晚了。甭说六十四手,你一手都看不见。”屠龙之技是个英雄都想成。技成之时,龙却灭绝了,这又是何等的悲哀。“功夫”变成了“武术”,你老就健健身,图个长命百岁吧。
一线天为旧武林的“里子”,与丁连山一样都是八极拳的传人,却成为蓝衣社的杀手,从为门派转变为国家的,也是在大时代碾压下的根本性变更。时代变化太快,蓝衣社的腐败及国民政府在大陆败亡,最终心灰意冷打出蓝衣社,为生计在香港开店收徒。这与马三想法类同,从官身,兴武存身。
三江水则代表现代的所谓武林,旧式武人蜕变为流氓,地痞,无赖。放弃所有旧有武林的规矩只要钱。“讲什么规矩,干脆点,你捅我三刀我捅你三刀算了。” “哪有不俗的。” 什么武林,什么功夫,什么祖宗,狗屁,钱才是真的。 被打败后要求拜师,跪在一线天面前不起“好歹教一点呗”。 当旧式武林已然崩溃,功夫还有价值吗?还能传下去?还会像以前那上腰带开拳传功吗?新社会的武人会遵循“一条腰带一口气”会”凭这口气做人”吗?一线天直接说破了“教你,就是糟蹋祖宗的东西。”纵然教,最多“教一点”。也许现在看见的扭曲武林就是功夫前辈们漏下来的一点东西。
马三也是“面子”上的人物。可不像叶问是捧出来的,他是打出来的。而且是能在北方撑场子的大人物。比武打死人是家常便饭,每一个功夫宗师身后都是众多的残肢亡魂。宫老要他“藏”,在混乱为主题的时代怎么“藏”?叶问藏到香港,抛妻弃子不再踏足佛山。叶问冷,身上最多只有温情,只有他的拳,没有爱情,也没有国仇家恨。
马三也能一走了之吗?宫老一门希望,武术传承,众多的蔽荫门人,怎么走?1931年东北沦陷,宫家一直没有被灭。人多势众家产大不会得到日本人的优待。38年“培德里叶”的叶家转眼就亡掉了,叶问失去“所有收入与朋友”。为保全,只有与日本人打交道。常在河边走,鞋越走越湿,反而为国家办事可能有一点希望,于是有了日本人的官身。
没有马三的照应,宫家能玉洁冰清的活下去吗?宫二能在宫家大宅里悠闲地练拳吗?为了生计,为了宫家,为了功夫,为了宫家六十四手,马三这样的”面子“转变成了“里子”。可惜宫二不认,姜叔也不认,宫老的性命顶着天。
宫决斗之前一幕是宫叶见面,宫问:“你知道我10年前在哪里吗?” 如果宫马斗是发生在40年,报仇雪恨、宫家清理门户,这可是武林的一件大事,叶问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所以应该是“你知道我上个月在哪里吗?”,打死马三后立即潜逃香港,由于局势及消息传递的滞后,所以叶问还不知道宫二做了什么事。
马三必须要死,死在1950年,死在新旧交错的时代,死在旧武林所认为邪路的、现代所推崇的“拳术”上。这才符合他的身份。
宫马决斗,这是旧式功夫谢幕的最后华章。这是旧式武林最后一朵叫作"规矩”的花,这是功夫的绝唱。 从此之后,“功夫”叫“武术”,或者“舞术”。爷,您怎么高兴怎么叫。
至此,新武林开始了,三江水来了。
但如果在电影直接标注50年,这部哀伤的讲述就永远不能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光电总菊告诉我们,这才是历史,我们亲手毁灭的历史,我们亲手创造的历史。无论功夫还是其它。
后记:
闲事偶得:
马占山 死于1950年11月29日,字秀芳,祖籍河北丰润,生于奉天府怀德县(今吉林省公主岭市),东北军将领,曾率部抗日,其后投降并参与创建满洲国,后来又率兵对抗日军。
又瞎想了一下,马三是不是从马占山得来的灵感哩。
考据马三死亡的秘密(光电总菊才是最大剪刀手)
|
> 去一代宗师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小年ovo)
大烂片!豆瓣是文艺装逼范集散地真不假!(三千里)
叶问爱宫二吗?(木法雨)
剧情中出现三次的狗是有什么隐喻吗?(小米粥)
赵本山两次出场,没有明白其中深意(谁谁谁啊你)
收藏了四个版本的一代宗师,有需要可以私信我(浆糊片子)
最赞回应
i服了u,亏你还写了这么长一篇。。。。连最简单的问题都没看懂,宫二在车站找马三报仇的时候,车站里站着一排日本兵你居然没看到,我真是服了。。。而且宫二在临死前找叶问谈心的时候说了他十年前年三十打败了马三,而他死时是1953年,也就是说他是在1943年打败马三的。
电影里都说很多遍了,六十四手只传给宫二了,马三那个性子是一天两天成的?宫老一手带大能不懂马三?藏几招绝活不教他符合常理。电影后面说了,宫老觉得宫二唱戏能成名角 出家能成高僧,因为她会迷。宫二作为亲女儿,会点绝活不是脚指头都能想到的吗?你还在这纠结为什么马三被宫二打败了。。。举个例子 就像八卦走偏门一样,每个招数都有自己的特点。宫二是亲闺女所以电影也拍了宫老在屋头悄悄教她的情节,你非要说马三是个宗师怎么会被宫二打败,就没想过六十四手/其他绝活和马三擅长的招数不是一个路子,有些招数就是能以柔克刚呀,这块剧情有啥好反驳的。。😓
有点意思。隐写的大陆,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见众生的是在香港的叶问,难道只他有那个见识?这史实就够了。
写得不错,有深度。虽然 有些地方不太认同,叶问是看到众生了,才能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电影不能只看情节,故事就只看情节会觉得王家卫把故事编排得有点卡顿不太连贯,其实他真的是打算描绘中国近代武林大观。宫二是武林密不外传的悲剧,她守诺了,她注定看不到众生,被限死在了自我设定的局里。最后感谢你的评论,电影正因为有你这样一群人才真正精彩。
这写的是如何为汉奸洗地吗?纯脑补啊
有点意思。隐写的大陆,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见众生的是在香港的叶问,难道只他有那个见识?这史实就够了。
影片里面叶问连“天地”都没有见得到,所以他见的“众生”并不是宫老所说的众生。他来晚了。
虽然长,但是看完了,文章确实精彩
电影,就是这样一品再品才有意思
兄台 高人
虽说电影不是很喜欢,但楼主写得很好,支持一下。
去博客看了完整版,楼主写得真好!
楼主写得高明!!
装逼卖老,一律干倒。放在哪个朝代也不好混啊。
分段会怎样?
i服了u,亏你还写了这么长一篇。。。。连最简单的问题都没看懂,宫二在车站找马三报仇的时候,车站里站着一排日本兵你居然没看到,我真是服了。。。而且宫二在临死前找叶问谈心的时候说了他十年前年三十打败了马三,而他死时是1953年,也就是说他是在1943年打败马三的。
写得不错,有深度。虽然 有些地方不太认同,叶问是看到众生了,才能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电影不能只看情节,故事就只看情节会觉得王家卫把故事编排得有点卡顿不太连贯,其实他真的是打算描绘中国近代武林大观。宫二是武林密不外传的悲剧,她守诺了,她注定看不到众生,被限死在了自我设定的局里。最后感谢你的评论,电影正因为有你这样一群人才真正精彩。
好贴
这写的是如何为汉奸洗地吗?纯脑补啊
其实你想讲乜撚嘢啊
电影里都说很多遍了,六十四手只传给宫二了,马三那个性子是一天两天成的?宫老一手带大能不懂马三?藏几招绝活不教他符合常理。电影后面说了,宫老觉得宫二唱戏能成名角 出家能成高僧,因为她会迷。宫二作为亲女儿,会点绝活不是脚指头都能想到的吗?你还在这纠结为什么马三被宫二打败了。。。举个例子 就像八卦走偏门一样,每个招数都有自己的特点。宫二是亲闺女所以电影也拍了宫老在屋头悄悄教她的情节,你非要说马三是个宗师怎么会被宫二打败,就没想过六十四手/其他绝活和马三擅长的招数不是一个路子,有些招数就是能以柔克刚呀,这块剧情有啥好反驳的。。😓
解读部分有误
宫二打不过马三的确是楼主钻牛角尖了
为什么是叶问?
电影已经标明是1940年,就别分析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