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会 短评
0 有用 Promising 看过 2025-04-22 07:29:58 美国
导演动作真快 // 烂漫的公社化带着理想主义的滤镜,运动蔓延到全球。片子明确站队,导演是媒体背景非电影人,非常rhetoric地说,当外围媒体自持中立立场报道时,他就是主观,但又如何,他才是深入内部去记录了整件事情。尽管偷换概念,回避了他在手法上,素材选取不可避免带节奏(body cam居然easily access)。后面故事思路有点碎、而且对锡安主义的背景education不多,高语境了,80分钟的片,背景交代和论证也过于短了,制片帮着公关,转移矛盾方,黑人教授说这种事情从历史上就是class struggle而不是race struggle,导演说人总要sacrifice,要 put part of ourselves to a greater calling,唏嘘,世人不认识真神
0 有用 Still River 看过 2025-04-10 11:05:01 美国
that is how the Edward Said’s legacy passed down by mahmoud khalil. Free him. 🇵🇸
0 有用 Veritas1966 看过 2025-04-28 05:15:49 美国
跟no other land做对比的话,差异很有趣。大学学生的精英电影制作,画面更漂亮,但整体也显得更空更乱。但也能理解,毕竟发声的平台太少了。
3 有用 黑川铃子的堂嫂 看过 2025-04-15 11:05:43 美国
在过去一年里我都在说2024年4-5月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个月,因为校园里种种被希望和失望的事,以至于甚至抗拒回想那几个夜晚。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终于有勇气面对那些日子,甚至很庆幸它们终被影像记录了下来,让我终于能(potentially)跟没有经历过的人试图去解释分享。但我还是会本能警觉所有所谓的“electric feeling”,警觉所有形式的造神和自我感动,警觉那些像非洲小孩送生日祝福一样的感激涕零,就像我依然不觉得占领hamilton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决策一样。但在这一刻我也真的很想说,大家真的辛苦了,自己的道需要自己守。
1 有用 Sunny 看过 2025-04-15 01:08:31 美国
@SB 不同年代里,学生永远是最早意识觉醒的群体。看到他们在集会时科普巴勒斯坦文化,了解那一方水土的历史和文化,怎么不是对他最大的敬意?2)在25年看这个记录片,会感到强烈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无力感,因为你知道结局是什么,战争的炮火依旧在那片土地轰鸣。3)警察,他们应当是保卫公民安全的存在,然而每当出动警力镇压学生的时候,都让人脊背发麻——历史在这个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不断重复上演。4)看到新闻上政客们大放厥词——Gaza那里的人,无论是妇女,小孩,老人,都不值得同情……no mercy的出现,恍如隔世,只不过角色的互换,被欺凌者这一次成为了欺凌者。5)直到最后Gaza人民的访谈里,她们说一直在关注着学生运动,我才明白了学生集会的另一层意义——给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以希望!他们没有被忘记!
0 有用 country bread 看过 2025-04-12 10:43:46 美国
4.11.25 @ filmscene - the sister of the friend I watched this movie with was involved, she was graduating this year, her diploma just got revoked. // following the Khalil case to see how US enact their 寻衅滋事 :) // 50,000 Martyrs for the awakening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无论做多少都不够 the worth of their death. 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
> 去 集会 的页面
导演: Kei Pritsker / Michael T Workman
类型: 纪录片
地区: 美国
片长: 81分钟
上映: 2025-03-25(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2025-03-28(美国)
1 有用 L1ize 看过 2025-04-15 11:11:37 美国
哥大真的狠狠辜负了自己的学生。 @ AFC Pop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