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五年的欧陆 Kontinental '25 (2025)

导演: 拉杜·裘德
编剧: 拉杜·裘德
主演: 埃斯特·通帕 / Annamária Biluska / Marius Damian / 伊林卡·马诺拉切 / 瓦娜·马尔达雷 / 谢尔班·帕夫卢 / 阿德里安·希塔鲁 / 加布里埃尔·斯巴修 / 阿多尼斯·坦察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语言: 罗马尼亚语 / 匈牙利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2025-02-19(柏林电影节)
片长: 109分钟
又名: 二零二五年的欧陆 / Continental 25 / 欧陆慈航2025(港)
IMDb: tt35492581
5星
16.1%
4星
39.5%
3星
35.5%
2星
7.3%
1星
1.6%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79 条 )

热门 /   / 

8 胤祥 看过 2025-02-19 09:34:03 德国

#11048。75th Berlinale-最佳编剧。你们都亮分了我也出来表个态。拉杜·裘德自从转散文电影之后一下打通任督二脉了,这部除了iphone15拍摄没有什么新意。序幕cue自己《为朋友而拍的电影》和《倒霉性爱》,后面女主角的戏基本也是复制《倒霉性爱》的路数,只是更加明确自己立场:在(继续深入)揭批反对(罗马尼亚族)民族主义的同时开始反思并嘲讽白左的圣母心(这个还是值得赞赏的)。去卷罗匈两... #11048。75th Berlinale-最佳编剧。你们都亮分了我也出来表个态。拉杜·裘德自从转散文电影之后一下打通任督二脉了,这部除了iphone15拍摄没有什么新意。序幕cue自己《为朋友而拍的电影》和《倒霉性爱》,后面女主角的戏基本也是复制《倒霉性爱》的路数,只是更加明确自己立场:在(继续深入)揭批反对(罗马尼亚族)民族主义的同时开始反思并嘲讽白左的圣母心(这个还是值得赞赏的)。去卷罗匈两族矛盾很有可能还是受《核磁共振》启发。我最近几年极其受不了他掉书袋(这次是:完美的日子、布莱希特、日本佛教),罗马尼亚人真不那么讲话……至于跑焦这个问题,我并不觉得这是个可以政治化的问题(因为完全没有成为影像的基础结构,跟学生酒吧那里至多是表现喝大发了),反倒拉杜裘德的洪常秀化非常成问题…… (展开)

22 圆首的秘书 看过 2025-02-19 00:36:04 北京

年度十佳预定。无论标题还是结尾一连串空镜都和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欧洲电影形成呼应,拉杜·裘德也通过民族主义历史与当下中的特兰西瓦尼亚给出了整个柏林最生动的人物和文本结构,他拒绝屈从于任何意识形态,拥抱这个世界的混沌,与陈词滥调战斗,与虚假光鲜战斗,与平滑沉溺战斗。自动对焦中也可以诞生伟大!那个完全不知道焦点要去到哪里的世界,不才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吗?

7 鲍勃粥 看过 2025-02-20 17:42:30 德国

6.0/10 #Berlinale75 理性上当然是优秀的作品,情感上对拉杜裘德依然极其复杂:方法上延续了他一贯的社会干涉性和混纪录片的观察,且手机拍摄提供了Solanas and Getino的Third Cinema宣言中提到的工具优势,有理由相信流浪汉在街上游走的片段与真实的路人互动,一种社会实验或带有侵入式的行为艺术。而类其在前作中采用的车祸纪念碑片段的最后的建筑观察也具有怀斯曼式的影像组... 6.0/10 #Berlinale75 理性上当然是优秀的作品,情感上对拉杜裘德依然极其复杂:方法上延续了他一贯的社会干涉性和混纪录片的观察,且手机拍摄提供了Solanas and Getino的Third Cinema宣言中提到的工具优势,有理由相信流浪汉在街上游走的片段与真实的路人互动,一种社会实验或带有侵入式的行为艺术。而类其在前作中采用的车祸纪念碑片段的最后的建筑观察也具有怀斯曼式的影像组织逻辑。但是无论是反复在对话的笑话中提及中国还是《完美的日子》或是歪改禅宗法道,拉杜的以罗马尼亚为中心的对周遭的放荡戏谑和疯癫讽刺仍未得到克制,似乎流于他自己言说的“with the flow”,沉浸于当下媒体与媒介的海啸之中,他似乎既不期待与非欧洲的非西方有更深层的对话,也不奢求电影所能带来的潜力和重想象,他似乎已经被溺爱成暴戾版的早期伍迪艾伦,脱口秀电影。 (展开)

3 幻洲 看过 2025-02-20 08:44:38 德国

确实展现了当下人们在道德/政治/身份困境面前的无法自洽(like“老爷心善,见不了穷人”),但反反复复强调这种不自洽,好像也没对此做出什么有价值的回应。当然比起奥斯特伦德的傲慢和自以为是,拉杜裘德起码还真正尊重当代生活的混沌,但这就足够了吗?现实主义在这个抽象时代越发进化为地狱笑话合集,感觉也失去了真正的锐度。

1 Parity 看过 2025-02-20 16:23:46 德国

# 75. Berlinale 3- 很普的玩票之作。明确的短引入-长展开结构:开场简短地刻画流浪者的黑色幽默日常,制造经典的道德困境,并以真正的主角,负责驱逐流浪者的法警与不同人在变换的场景中漫长的交流、忏悔、慰藉进行展开。民族主义、网络暴力,对罗匈两族、底层和中产的双面讽刺……几乎都是对于两部前作话题的复制,而故事张力、场景构建和体系运作机制的展现在iPhone摄影(不明所以的自动对焦)下更是... # 75. Berlinale 3- 很普的玩票之作。明确的短引入-长展开结构:开场简短地刻画流浪者的黑色幽默日常,制造经典的道德困境,并以真正的主角,负责驱逐流浪者的法警与不同人在变换的场景中漫长的交流、忏悔、慰藉进行展开。民族主义、网络暴力,对罗匈两族、底层和中产的双面讽刺……几乎都是对于两部前作话题的复制,而故事张力、场景构建和体系运作机制的展现在iPhone摄影(不明所以的自动对焦)下更是全方位降级。与时俱进、辐射到欧陆的元素仅有对战争时事和欧洲电信商捐赠订阅的提及,“25”不知从何而来。Kontinental本意则为一所豪华酒店的名字。结尾依旧插入了裘德signature资料影像,展示了反映不同阶级分布与差异的建筑和街景,有些无趣。全片最好笑的是开涮Perfect Days (展开)

> 更多短评 179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2025-02-21 19:33:59

Berlinale2025首映场:柏林最佳预定

(首发于「陀螺电影」) 《2025年的欧陆》中,我们看到罗西里尼《1951年的欧洲》的复写,两种时代道德的颠覆,匈牙利 / 罗马尼亚移民所共享的当下后社会主义经济的景观在互文的意义产生了遥远的对比。这样的对比下,社交媒体网络轻度地、再一次入侵了影像,我们看角色玩手机、...  (展开)

> 更多影评 1篇


讨论区   ·  ·  ·  ·  ·  ·

蹲熟肉 来自鹿脂 3 回应 2025-04-10 19:23:04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二〇二五年的欧陆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