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巴斯·考斯事件 Prípad Barnabáš Kos (1965)

导演: 彼得·索兰
编剧: Peter Karvas / Albert Marencin / 彼得·索兰
主演: 扬·布兹杜赫 / 约瑟夫·克姆尔 / Jarmila Kostova / Dagmar Kákosová / 威廉·波洛尼 / 雅罗斯拉夫·罗日瓦尔 / Hana Sarvasová / 米利沃伊·乌泽拉茨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
语言: 斯洛伐克语
上映日期: 1965-03-19(捷克斯洛伐克)
片长: 88分钟
又名: 高斯离奇上位事件(港) / The Case of Barnabas Kos
IMDb: tt0175083
5星
13.2%
4星
57.4%
3星
25.0%
2星
4.4%
1星
0.0%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巴纳巴斯·考斯事件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热门 /  最新 / 

0 吹牛伯爵 看过 2022-12-03 09:47:16 上海

#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 索兰“新浪潮”三部曲之一。未来的政治寓言,仍然研究一贯的捷克新浪潮母题:“权力”,如此敏感的题材也恐怕只得在60年代拍摄。在影片中“权力”的象征物是以“铁三角”的形状嵌入于作品各处,人工化的景观在这个稍显未来科幻气质的苏联式社会中幻化为无条件服从、稳定的三角符号(《黑炮事件》或许有参考)并延伸至索兰的声音设计,前后两处具有相同场景、剪辑、动作的影像中,声音由失真的清脆悦耳... #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 索兰“新浪潮”三部曲之一。未来的政治寓言,仍然研究一贯的捷克新浪潮母题:“权力”,如此敏感的题材也恐怕只得在60年代拍摄。在影片中“权力”的象征物是以“铁三角”的形状嵌入于作品各处,人工化的景观在这个稍显未来科幻气质的苏联式社会中幻化为无条件服从、稳定的三角符号(《黑炮事件》或许有参考)并延伸至索兰的声音设计,前后两处具有相同场景、剪辑、动作的影像中,声音由失真的清脆悦耳的铁三角敲击声被还原成其本真的音质音色,微末的声轨变化却放大了权力得失间的情绪感知,以此突出声音的威力。原本普通懦弱的巴纳巴斯,在穿着《冒牌上尉》式的权力大衣后,驱逐出良好的秉性,沦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然而真正的权力下放者却自始至终未曾露面,巴纳巴斯暴露于更大权力的凝视目光之下。2022.7.1 (展开)

0 只抓住6个 看过 2023-09-25 18:04:03 上海

四星半。比较典型的东欧权力讽刺剧,三角铁成了最重要的乐器。如果没记错,它应该是我看过的300+捷克电影中最大量体现现代造型手段的一部。

0 iamface 看过 2019-05-26 00:47:49

很有意思的作品,充滿荒誕以及諷刺,而且相當辛辣直接而坦白,權力使人迷失及引致災難,奈何現實不停發生,美好及秩序往往通過少數人的影響及多數人的放任而到達致無可補救的局面,這部60年代的政治諷刺電影很容易令人想起各個角色的現今替代者,值一看

0 海纳百川 看过 2023-09-29 02:33:32 北京

巴纳巴斯考斯,一个被忽视的三角铁演奏员从摸鱼专家到“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折腾原同事的领导的故事,只是因为拆开了一封不是承认是给自己的就被说你违反规定的信。

2 看过 2023-10-02 20:08:11 北京

如同玉米、勋章、炼钢等象征物一样,人类历史上总是不乏有类似“三角铁主义”的存在。

> 更多短评 25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巴纳巴斯·考斯事件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吹牛伯爵 2022-12-03 09:45:10

评《巴纳巴斯·考斯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 索兰“新浪潮”三部曲之一。近未来的政治寓言,仍然研究一贯的捷克新浪潮母题:“权力”,如此敏感的题材也恐怕只得在60年代拍摄。在影片中“权力”的象征物是以“铁三角”的形状嵌入于作品各处,人工化的景观在这个稍显未来科幻气质的苏联式社会中幻化...  (展开)

> 更多影评 1篇


讨论区   ·  ·  ·  ·  ·  ·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巴纳巴斯·考斯事件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