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idai Film (2024)

导演: Kamal Aljafari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巴勒斯坦 / 德国 / 卡塔尔 / 巴西 / 法国
语言: 阿拉伯语 / 希伯来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24-04-15(瑞士真实影展)
片长: 78分钟
IMDb: tt32235478
暂无评分

A Fidai Film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热门 /   / 

0 介意 看过 2025-02-10 08:24:09 美国

@HQ

1 看过 2024-10-21 09:50:05 英国

#ICA #LFF 长评-找回被抹去的记忆。影片以1982年以色列军队入侵贝鲁特并洗劫巴勒斯坦研究中心档案馆为背景,档案馆保存了大量有关巴勒斯坦的历史文件和影像,这些被盗的档案不仅象征着巴勒斯坦历史的丧失,也意味着身份与文化的断裂。电影的结尾以字幕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电影创作的背景,影片不光是对巴勒斯坦历史与记忆的深刻反思和抗争精神的呈现,同时也似乎是想以此影片找回那段消失的被抹去的国家记忆。影片不光... #ICA #LFF 长评-找回被抹去的记忆。影片以1982年以色列军队入侵贝鲁特并洗劫巴勒斯坦研究中心档案馆为背景,档案馆保存了大量有关巴勒斯坦的历史文件和影像,这些被盗的档案不仅象征着巴勒斯坦历史的丧失,也意味着身份与文化的断裂。电影的结尾以字幕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电影创作的背景,影片不光是对巴勒斯坦历史与记忆的深刻反思和抗争精神的呈现,同时也似乎是想以此影片找回那段消失的被抹去的国家记忆。影片不光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了那些图像档案和电影素材,还使用了相对实验的手法对抗那段儿历史的“消失”。历史素材呈现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及其游击队员(Fidai)的故事。 1982年以色列发动了“加利利和平行动”,大规模入侵目的是消灭PLO在黎巴嫩的据点,最终包围了贝鲁特最终迫使PLO撤出黎巴嫩。 (展开)

1 法外之徒 看过 2024-08-25 10:46:49 上海

以色列这样的殖民国家对自身合法性有着与生俱来的焦虑 所以除领土以外还执着于档案的扩张 不仅考古《圣经》重写自己的历史 还要拍摄、测绘、想象和征服其他国家的历史 禁止被侵略国家获取他们自己的档案 这也让纪录片成为阐释权争夺的阵地 作为文本盗猎者的导演挪用了以色列用以研究和镇压巴勒斯坦的底片 将犹太复国主义宣教性质的文本模糊背景、打乱顺序、明暗颠倒 以色列所强调的人物、景观和标语被鲜红的记号涂抹 背景... 以色列这样的殖民国家对自身合法性有着与生俱来的焦虑 所以除领土以外还执着于档案的扩张 不仅考古《圣经》重写自己的历史 还要拍摄、测绘、想象和征服其他国家的历史 禁止被侵略国家获取他们自己的档案 这也让纪录片成为阐释权争夺的阵地 作为文本盗猎者的导演挪用了以色列用以研究和镇压巴勒斯坦的底片 将犹太复国主义宣教性质的文本模糊背景、打乱顺序、明暗颠倒 以色列所强调的人物、景观和标语被鲜红的记号涂抹 背景中巴勒斯坦的人类学图景和战争记忆被推向前景 最上图层的审查标记则保留了下来 任它们自己揭示那些自相矛盾的部分 尽显电影的反抗底色 (展开)

0 seamouse 看过 2024-11-24 05:37:59 阿根廷

实验文献片A Fidai Film的主体,是1982年黎巴嫩战争时,被以色列从巴勒斯坦档案文献馆掠走的影像素材,包括之前若干次中东战争和贝鲁特难民营的素材。再加上摆拍了一段红色涂鸦的法国新浪潮时男女对话。

0 比邻 看过 2024-12-24 17:43:41 巴勒斯坦

3.5

> 更多短评 12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A Fidai Film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2024-10-21 09:45:44

找回那被抹去的记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ICA #LFF 影片以1982年以色列军队入侵贝鲁特并洗劫巴勒斯坦研究中心档案馆为背景,档案馆保存了大量有关巴勒斯坦的历史文件和影像,这些被盗的档案不仅象征着巴勒斯坦历史的丧失,也意味着身份与文化的断裂。电影的结尾以字幕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电影创作的背景,影片不光是对巴...  (展开)

> 更多影评 1篇


讨论区   ·  ·  ·  ·  ·  ·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A Fidai Film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