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的信息禁运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所有人搅得心神不宁。还把祸害引到了河马身上。
还原一下河马成为头号不良分子嫌疑人的经过。
大家猜测:记者到底问了什么信息,追溯谁和浪人做思想验证,高爱信说,应该是河马。(但其实河马-sugar一组,和浪人一组的是白熊),然后Genie发现河马人不在场。这时河马出现了(她好像是觉得很累,回去休息了一下)还带了一个新想法:觉得还会再加一个人,可能会产生一个奇数。(其实如果不算不良分子的话,他们就是十一个人,或者淘汰一个人,都可以是奇数。莫名其妙说还有一个人,确实有点奇怪。)
后面河马居然还提出,有了钱就可以追加思想验证了,而且大家更难发现是谁攻击了。(这太像不良分子思考的东西了)
白熊、超人、高爱信、Grey四人结盟,推举最弱的高爱信为领袖。
夜间谈话,Grey完美呈现了以己度人。
其他的人真的也形成团体了吗?好像并没有,存在两两交好的情况,但并没有呈现出三个人的团体。也有可能没有放出来。
白熊认为河马很有感召力,容易煽动人心;超人认为政治立场不同;Grey总结、提议先干掉河马。
大清早,几人围着桌子拉拢人心有点好笑,配乐也很搞。
浪人原来是打算和不良分子结盟。这是为了保命的无奈之举!
高爱信的好感度最高还蛮意外的,不过很快知道这不过是操纵的结果。那她当选也是理所当然的,必须当选。
河马的演说有在进步,着眼利益。
浪子是怎么推导出本杰明是不良分子的?不管怎样,遥遥领先了。在游戏中也提出了策略。
Genie一提到钱就秒兴奋。
算了一下他们的年薪:5千万韩元大概26万,3亿韩元大概154万。放在国内的一线城市,感觉差不多。
河马对高年薪的欢呼的看法,我非常不认同。
高薪值得欢呼。
首先,她拿投票总统做类比就很不合适。因为她想表达的是大家对钱—这个具体的东西,让人在意的东西。而总统投票的个很抽象的事物。
其次,单说钱——这个具体的东西,当然也是多多益善(但并不人们都对它有无限大的需求)。在当下的社会,钱可以买到的特权远远要比我们意识到的多。比如,VIP服务,医院的专家号、学区房.......毫不夸张地说,有钱连命都快可以买到了。
再次,在赚钱这个赛道,取得高新,就像比赛获得了奖牌。高薪不容易获得,欢呼的是来之不易。
最后想说,即使低薪也可以欢呼,因为它是对劳动的认可。
薪资=是不是好人,她提出这个疑问,显而易见这不是她的认知?那是她经历的认知?还是她对这个世界上其他人的认知?
辩题:贫困的最大责任在自己。
这是个已经有结论的社会研究。贫困是结构问题,社会因素主导,个人有责任,但不是核心原因。
征收遗产税,财产再分配,就是削弱结构化的其中一个手段。但比起财产的再分配,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认知等一些隐形资本都比财产具有更大的影响。
我不明白河马为什么会说,“可见人们对于贫困是如此厌恶”,


为什么不能厌恶贫困?河马对贫困的那个帖子对贫困有那么深刻的认知,不厌恶贫困才让人奇怪。(她有点拧巴啊)
厌恶贫困并不代表喜欢金钱,即使喜欢金钱,也不代表要追求金钱,追求金钱,也不代表唯金钱马首是瞻。
河马表达“原来我是贫困啊”,我不确定她是贫困的,还是不富裕的。
她作为一个女生,读完研究生毕业(我并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考虑到女生更容易剥夺读书的权力),大概率不是那种绝对贫困的人。她只是家庭不富裕而已。而她敏感地指出来她“被贫困了”,个人感觉她似乎是下意识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人,相当在意他人的看法啊。她对金钱的偏见很深啊。
河马的想法应该是反感阶级分化,金钱只是其中一个体现,开场的测试有个题目是是否希望所有人都拿一样的工资,她选的完全赞同。我挺理解她的想法的,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利益驱动制造阶级分流,就是养蛊。
能展开说说,希望所有的人拿一样的工资,是怎么样的思考的吗?
至于你说的通过利益驱动制造阶级分流,我也不太能理解,阶级分化是结果,并不是目的。
倒也不是觉得所有人拿一样的工资是完全合理的,就是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社会状况,有一种逆反心理。特别是河马在韩国感受会更明显。阶级对个人境遇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所有人都不得不逼自己成为人上人,才能过上不那么狼狈的生活。而能成为人上人的选择又那么少,不管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只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人在其中被异化了,很难保留自我。
我对社会具体是怎么运作的不太了解,在企业中,经常会有通过分级来拉开员工收入的绩效制度,比如A级拿2倍绩效奖,D级拿0.5倍绩效奖这种规定。在这里阶级分流是一种手段,是为了给牛马画饼。表面上分级的绩效奖是一种公平的奖励,实际操作中,因为大部分领域的资源和条件是有限的,不会因为每个人都努力,就都有好的回报。经济环境对于工作回报的影响,远远大于个人努力程度的影响,但身处其中的员工身不由己,备受折磨。
了解了。认同阶级对个人境遇的影响很大,但和成为人上人并没有必然联系。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不代表没有选择。当然韩国的资源有限,而且前后辈那种阶级文化也很严重,是造成他们职场生存环境恶略的一环,归根结蒂是资源的有限,我不太明白你是怎么定义“狼狈的生活”。我个人认为只能维持基本温饱的生活是狼狈的生活,为了更高品质的生活,所受到的艰辛和侮辱,以及不公,是让渡。只用自己拥有的资源去交换另外一种资源,是认可被异化的。听起来也有点不食肉糜的味道。
不讨论国家,企业也不是追去阶级的,企业追求的也是利润,更多的利润。为了更多的利润,制定了差异化的绩效,导致了差异化薪资。这里让你感受到了阶级,但是否有阶级我保留意见。还有你是怎么定义“公平”的,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的公平。而只把努力和绩效奖励挂钩是不是也挺不公平的?绩效这个词就是来自结果,努力也并不是必要因素,换句话说,没有努力也有可能有绩效,没有结果的努力对于个人或许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是没有意义。而且很残忍的是,努力这种资源要比其他的资源更容易获得,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有。努力就有回报这个认知就是资本家忽悠劳动工人的话术。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