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房间 The Room Next Door (2024)

导演: 佩德罗·阿莫多瓦
编剧: 佩德罗·阿莫多瓦
主演: 蒂尔达·斯文顿 / 朱丽安·摩尔 / 约翰·特托罗 / 亚历桑德罗·尼沃拉 / 胡安·迭戈·博托 / 劳尔·阿雷瓦洛 / 薇姬·卢恩戈 / 艾历克斯·休·安德森 / 伊斯特·麦克格雷格 / 阿尔维斯·里戈 / 玛丽娜·马修斯 / 莎拉·德米斯特 / 安赫·道格 / 波比·萨尔沃·门努兹 / 安妮卡·沃斯滕 / 肖恩·伍德沃德 / 保罗·卢卡·诺 / 克里斯蒂娜·科瓦尼 / 妮娅·波蔓 / 朵拉·罗东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 美国 / 法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4-09-02(威尼斯电影节) / 2024-10-18(西班牙) / 2024-12-20(美国)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隔壁的房间(台) / 邻人之爱
IMDb: tt29439114
5星
22.2%
4星
49.2%
3星
25.6%
2星
2.5%
1星
0.4%
好于 78% 剧情片

隔壁房间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隔壁房间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3625 条 )

热门 /   / 

460 橘子冰 看过 2024-10-26 03:24:11 美国

配色十级艺术,绝美画面,经常为两位的脸和穿搭而窒息。出来后和朋友聊,觉得可能是纽约太商品化的原因,我看着她家的天际线、艺术品、书、她租的房子,我脑子里只会去想资产价值,上产者的生命痛苦突然就显得很虚浮了。疾病、痛苦、亲情、寂寞,又有多少人的死亡比这复杂和绝望多得多。

229 嘟嘟熊之父 看过 2024-09-02 18:56:49 西班牙

期待拉满也不会失望。死亡的阴霾被色彩、光线与气味,植物、家具与老电影反复驱散,又很快在可视化的身体疼痛与心理焦灼中聚拢,连带着对旧日时光的悔恨,浸入近乎解脱的临终状态。大概是语言体系的变化,对话更轻柔更富试探性,反应的节奏也多了一层困惑,不再如前作果断。围绕死亡展开的宣示、恳求、预告、排演、审问与欺骗,每一幕都令人屏息凝神。斯文顿饰演的女儿的出现,实现了绝佳的超验效果,阴霾终被阳光驱散,一生如此漫... 期待拉满也不会失望。死亡的阴霾被色彩、光线与气味,植物、家具与老电影反复驱散,又很快在可视化的身体疼痛与心理焦灼中聚拢,连带着对旧日时光的悔恨,浸入近乎解脱的临终状态。大概是语言体系的变化,对话更轻柔更富试探性,反应的节奏也多了一层困惑,不再如前作果断。围绕死亡展开的宣示、恳求、预告、排演、审问与欺骗,每一幕都令人屏息凝神。斯文顿饰演的女儿的出现,实现了绝佳的超验效果,阴霾终被阳光驱散,一生如此漫长,生死不过一念之间,越来越富有东方禅意的阿莫多瓦。 (展开)

208 不换 看过 2024-09-03 04:05:33 英国

没有超过阿莫多瓦的舒适区。1.觉得阿莫多瓦从平行母亲开始,就开始尝试一种“女性重新讲述男性故事”的尝试,在平行母亲里是女儿找父亲,在这个故事里则更直白:“战争是男人的事”,但男人集体失语,因此只能由女人讲述或转述。2.在他的女儿国里,蒂尔达和摩尔的双重镜像绝美,母亲也只能藉由女儿还魂。3.多重引用,致敬,阿莫多瓦还在捍卫欧洲艺术电影最后的尊严。4.我感觉阿莫多瓦在嘲弄近年的左翼政治,“take i... 没有超过阿莫多瓦的舒适区。1.觉得阿莫多瓦从平行母亲开始,就开始尝试一种“女性重新讲述男性故事”的尝试,在平行母亲里是女儿找父亲,在这个故事里则更直白:“战争是男人的事”,但男人集体失语,因此只能由女人讲述或转述。2.在他的女儿国里,蒂尔达和摩尔的双重镜像绝美,母亲也只能藉由女儿还魂。3.多重引用,致敬,阿莫多瓦还在捍卫欧洲艺术电影最后的尊严。4.我感觉阿莫多瓦在嘲弄近年的左翼政治,“take it easy” 5.一星情感分,三年后再次参加阿莫多瓦电影的首映。蒂尔达临终前的造型像极了我躺在病床上的奶奶。 (展开)

166 NidomeAoki 看过 2024-09-08 11:47:57 加拿大

非常好,甚至感觉自己世界分为有这个电影之前和之后已经非常不同了(上映二刷预定

106 看过 2024-10-22 07:06:12 德国

不断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拍得很一般。开头蒂尔达斯文顿在病房起身对朱利安摩尔叙述时,语言就已经被置换成浅薄的形态:语言插入前夫的故事,语言陈述与女儿的关系,语言提出陪伴自杀的请求……阿莫多瓦对形象的使用重新沦为了空洞的装饰,以放置语言所处的看似合适,实则让建立的形象变得抽象、无力,而明确得几乎没有意义的位置。秉持着平淡的阿莫多瓦让濒临死亡的表演都被语言衬托得迂腐,故事过于贫瘠,罗西里尼、乔伊斯、基... 不断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拍得很一般。开头蒂尔达斯文顿在病房起身对朱利安摩尔叙述时,语言就已经被置换成浅薄的形态:语言插入前夫的故事,语言陈述与女儿的关系,语言提出陪伴自杀的请求……阿莫多瓦对形象的使用重新沦为了空洞的装饰,以放置语言所处的看似合适,实则让建立的形象变得抽象、无力,而明确得几乎没有意义的位置。秉持着平淡的阿莫多瓦让濒临死亡的表演都被语言衬托得迂腐,故事过于贫瘠,罗西里尼、乔伊斯、基顿、伍尔夫故作轻松的插入更加显得无趣。所以当那几次步上楼梯的俯拍短暂出现,我们真正看到摩尔的表情,以及目光所凝聚的、仅露出一角的门与门框的特写,才看起来非常珍贵。 (展开)

> 更多短评 13625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隔壁房间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54 条 )

冰淇淋火锅 2025-01-20 21:34:57

《隔壁房间》涉及到的艺术家和作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的公号,欢迎关注,原文在此 : https://mp.weixin.qq.com/s/WESwjyIs8UaUBtFlvrgQ3A 我在晚上十点钟打开阿莫多瓦的《隔壁房间》,企图看半个小时就去睡觉,但这显然不可能。 阿莫多瓦电影中的女性,一向比很多女性导演镜头中的女性更丰富更真实。本片中的两位女性之所以是朋...  (展开)
Gordon 2025-01-27 03:14:38

《隔壁房间》:阿莫多瓦的守旧与革新——【春天的放牛班周限定】第98期周限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隔壁房间》作为阿莫多瓦的首部英文长片,其革新意义是不可忽视、不可否定的,与其以往作品相比,革新的绝不仅仅是语言。这位自登场世界电影舞台以来,便以叛逆的姿态不断挑战传统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如今反叛曾经的自己,却又保留了其独树一帜的波普艺术技法,在颠覆和守旧...  (展开)
bbbbfffff 2025-01-13 21:24:51

A Dying Lily with a Lovely Daliah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雪花微微飘落,仿佛进入最终尾声,落在所有生者与死者的身上。 1 Flowers and the Vass 很显然,明快的色彩搭配,现代感强烈的几何结构,从预告片到海报都一直强调这肯定是一部“养眼”的电影。而这也符合阿莫多瓦一直以来的色彩风格,他总是喜欢首先在影像形式的最表层冲击我...  (展开)
尉迟上九 2025-01-31 11:05:42

尊严赴死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种奢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的海报总让我想到伯格曼,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对伯格曼的那股“难受劲”上瘾了,而阿莫多瓦的这部四两拨千斤般的作品倒是挺对我的胃口,看完莫名觉得轻盈而平静,有种润雨细无声的感觉。 人的痛苦来源说白了就是难得糊涂,太过聪明,知道的太多。而死亡更是成了禁忌话题,让人...  (展开)
潮水涌动的心 2025-01-15 19:19:27

轻轻飘落——评《隔壁房间》转载于ReverseShot作者:肖尼·恩埃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中文校对:Kaihing 格特鲁德·斯坦因在描述她年轻时看过的那些情节剧时解释说,她从中回忆起的乐趣源自其节奏:“静默、沉寂与快速的行动。”她所领悟到的是,对于这种体裁而言,最重要的并非情感性,而是其在高潮与低谷、快速叙述与缓慢、拖长的对影响的展现之间来回摇摆。 情...  (展开)
深秋小屋dongdong 2024-09-24 05:40:38

浓情蜜意的她俩,阿莫多瓦的“女性友谊”

文/整理/封面图:深秋小屋 配图+预告视频:豆瓣、影片官方社交账号 注:点击文中“超链”跳转到另一篇关联小屋推文。 深秋小屋公众号:ladyscn Tilda Swinton(蒂尔达·斯文顿) 和 Julianne Moore(朱丽安·摩尔) 的新片《隔壁房间》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影片在威...  (展开)
雪来雪去 2025-03-10 22:28:47

关于安乐死的一些思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天参与了医学院的一场观影会,讨论电影《隔壁房间》。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引发了我对生死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 即使治疗没有效果,患者是否仍应完成疗程、谨遵医嘱?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死亡方式的权利。无论是经济负担还是患者的意愿,都需要被尊重。我曾在急诊室看...  (展开)
分派电影 2025-01-19 14:09:38

双影后飙戏,威尼斯金狮奖实至名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2024年三大电影节最佳影片—— 戛纳金棕榈奖:《阿诺拉》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 柏林金熊奖:《达荷美》 如果说《阿诺拉》是对身份、阶级和个人自由的探索,那么今天要聊到的这部影片则是讲生与死。 《隔壁房间》威尼斯影展...  (展开)
zzcrww 2025-01-14 03:02:40

身体不要太好,要不然死也困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一次看到这么微妙的片子还是《秋日何时来》,生死题材有种冥冥之中的幻觉。 叙事效率极高,基本只剩主要构架,没废话、没废片,享受的体验。 认命不是什么坏事但也不要放弃,貌似最开始的安慰都是这样的,不过二人干脆的讨论让“度假”呈看似冷静(荒谬不近人情)的方向改变...  (展开)
加州梦想 2025-01-20 00:17:53

什么是最好的告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对曾经的室友,活出了女性楷模的人生,不是陷于家庭,而是典型的非“母性家庭原型”角色的设定。加之绝妙的美术配色,仿佛在暗示观众,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故事,别浑浑噩噩了,一辈子很快,如果犯迷糊,那么这只是个对我们意义不大、得过且过的故事而已。 这对朋友中的女二...  (展开)

> 更多影评 154篇


讨论区   ·  ·  ·  ·  ·  ·

小记 来自Entic 2025-05-08 07:37:24
4 来自从从 2025-05-01 08:07:09
英文中~字,很精彩!!一起看吧 来自潇¹² 6 回应 2025-04-13 05:19:17
請問影片裡提到的書,豆瓣有條目嗎? 来自岩荅 4 回应 2025-04-11 23:19:19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53条)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隔壁房间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