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香 短评
1 有用 clericalcollar 看过 2025-04-21 02:14:45 广东
HKIFF49-4 喜欢!想起了Bas Devos的小世界。映后记录:导演之前是dp,拍摄过关于埃及之春的纪录片;想表达埃及青年一代的迷茫和未来的模糊。//Q&A Why mints? 在他的文化里,memory is always about the smell,以及mints是一种随处可得的植物。//开头结尾的那些声音设计(mumbling之类的)象征ghost spirit,一种the presents of the absence,fails to disappear and fails to become。电影很大程度上关于恐惧,而人恐惧的时候更多是靠听觉生存而非视觉。(所以听觉上很多有趣的设计)//角色似蜉蝣,游离生死(limbo)之间。//感觉导演是weed user
1 有用 InfinityRange 看过 2025-04-20 14:53:13 北京
HKIFF49 全片基本都是昏暗的室內場景搭配沉悶對話,沒有希望沒有未來,在虛幻中等待哨聲。 政治隱喻沒有新意
0 有用 PerpetualChaos 看过 2025-04-20 21:38:40 中国香港
非常好睡… 每次醒来主角们不是在吸🍃就是在拔🍃。想让观众共情创伤隐喻好歹多给点背景啊。
3 有用 Dancla 看过 2025-04-18 14:20:24 中国香港
hkiff pe 带导演映后/ 未来可期的处男作,就是看得有点头痒。设定很有意思,由人向植物的转变让人想起《湮灭》,吃对方头上长出来的薄荷就可以共享记忆,延缓政治习得性无助的方式是逃遁到哈草的麻痹之中,永远干不了的情书。映后问导演为什么使用薄荷这个意象,说的是他一直想写鬼魂,但不知从何下手。后来去一个埃及南部的村庄参加一位德高望重老人的葬礼,听到大家致辞时提到老人的名字都会加上一句薄荷的香味。所以他发现鬼魂也可以像薄荷一样精细。看到朋友变成一株只会念诗的薄荷时非常冲击,让人不禁想起帕斯卡著名的“人是一株会思索的苇草”。摄影精致得惊人,弱打光很激进但层次十足,特别是开头结尾两个拍薄荷田的长镜头。开头细致的叠化想起《抵抗的风景》,结尾横摇里还有非常精准的实时变焦,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年度最佳横摇。
0 有用 wholittleone 看过 2025-04-20 17:12:28 广东
执念会尿湿信件,记忆会长出薄荷 Suffering begins with remembrance
3 有用 宇宙尽头小卖部 看过 2024-09-17 09:14:22 加拿大
TIFF24 Day5|3.5 虽然很慢,但充满巧思。当一直被集体记忆追逐,那生活又意味着什么?死亡又意味着什么?还有可以有爱吗?阿拉伯之春后,无法恢复的伤痕和薄荷叶一样,在每一个人身上生长。每一天我们都诉说着同样的故事,同样的话语,夜晚被同样的鬼魂追赶。走不出去。而这样的伤痕,就像那封怎么也晾晒不干的信,哪怕放在窗边的阳光下,也一直是潮湿的。 导演在映后也提到,创作母体之一是“死亡”。很喜欢一直滴水的信这个意向;哭泣得母亲和医生说看到死去的儿子,而至亲的离世何尝不是留在亲人心里的一块潮湿。变成一种疾病。总觉得能好,但阴雨天只会更痛。
3 有用 沉默的渡渡鸟 看过 2025-04-20 15:00:36 中国香港
8.2/10。极纤巧的摄影,横摇镜头中精细的实时变焦,比看风景大片更让人心动。磕麻时烟雾缭绕的光影令人十分惊叹。 本来看得一头雾水,但在映后的提问环节,导演解答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让人茅塞顿开: ①薄荷是对亡者的思念。在埃及,人们会呼唤逝者的名姓,并在墓碑上洒下薄荷的清香; ②创作母题是“缺位者的在场”,Presence of the Absence,包括时有时无的薄荷的吟诵; ③主角的流亡象征了生死间的隔阂,因害怕亡灵们把自己带走而逃亡,又在理解之后宽慰他们的灵魂; ④导演的创作初衷是纪录下“看不见希望的这一代人”。
0 有用 朝觐电影 看过 2025-04-17 21:59:53 中国香港
#HKIFF 49th# 概念先行且言之无物,片中大量出现的固定机位长镜头成为一种炫技的存在,大段的台词也并没有将所想表达的内容传达给观众,反而更加让人一头雾水,观众的耐心一点点地被消磨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