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 Vlny (2024)
导演: 伊里·马德尔
编剧: 伊里·马德尔
主演: 沃伊捷赫·福多兹芝基 / Ondrej Stupka / 塔蒂阿娜·保霍福娃 / Stanislav Majer / 沃依特赫·科特克 / 玛丽卡·索波斯卡 / 佩德罗·林涅尼奇卡 / 马丁·霍夫曼 / Petr Halícek / 马提亚斯·热兹尼切克 / Jacob Erftemeijer / 扬·奈德巴尔 / 托马斯·马斯塔利 / 伊戈尔·巴雷斯 / Michaela Majerníková / Jevgenij Libeznuk / 扬·诺沃特尼 / Tomás Weber / 丹尼尔·图马 / Kupcová Marie Anna
类型: 剧情 / 惊悚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斯洛伐克 / 捷克
语言: 捷克语
上映日期: 2024-06-28(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片长: 131分钟
又名: Waves / 布拉格自由之音(港)
IMDb: tt27587485
编剧: 伊里·马德尔
主演: 沃伊捷赫·福多兹芝基 / Ondrej Stupka / 塔蒂阿娜·保霍福娃 / Stanislav Majer / 沃依特赫·科特克 / 玛丽卡·索波斯卡 / 佩德罗·林涅尼奇卡 / 马丁·霍夫曼 / Petr Halícek / 马提亚斯·热兹尼切克 / Jacob Erftemeijer / 扬·奈德巴尔 / 托马斯·马斯塔利 / 伊戈尔·巴雷斯 / Michaela Majerníková / Jevgenij Libeznuk / 扬·诺沃特尼 / Tomás Weber / 丹尼尔·图马 / Kupcová Marie Anna
类型: 剧情 / 惊悚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斯洛伐克 / 捷克
语言: 捷克语
上映日期: 2024-06-28(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片长: 131分钟
又名: Waves / 布拉格自由之音(港)
IMDb: tt27587485
浪潮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媒介的记忆与历史的回响
在很多地方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September 5》——电影都围绕媒体展开叙述,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展现当时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影响力。在当今这个高度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很难想象过去媒介的力量,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所承载的意义。 电影对于当时媒介的复刻让...
(展开)

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及其他
对以家庭成员关系描述国与国关系有一种生理性厌恶。这种称谓其实意味着“我随时可以对你法外施暴”。 这部电影既是对当下俄罗斯美化1968年苏军和华约20万大军入侵捷克的反击,也是对目前政治现实的映射。片中局长让电台播报苏军占领捷克是反击捷克纳粹的桥段让人感叹昨日今日?...
(展开)

布拉格之春,被西方裹挟的媒体。
此剧来自20世纪60年代末捷克斯洛伐克国际广播电台的真实记者。这部电影以布拉格之春和1968年入侵的动荡背景为背景,告诉了两兄弟在这一时期应对挑战的故事。主角是托马什和他的弟弟妹妹,他们发现自己身处捷克广播电台大楼外的1968年五一游行中,摄制组一直在那里拍摄一些场景...
(展开)
> 更多影评 3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抗争与社会运动2 (全金属小棉袄)
- 【出源】West (稀有电影)
- 新闻传播学相关影视 (kosong)
- 来自世界各地书信的推荐 (加一份奥利奥碎)
- 欧洲历史 (fallingraining)
订阅浪潮的评论:
feed: rss 2.0
浪潮的短评 · · · · · · ( 全部 51 条 )
14 有用 FilipKsu 看过 2024-08-17 05:45:13 捷克
好喜欢,在影院看得热泪盈眶的!越了解捷克的历史,才能越懂得捷克民族性格的形成:对自由、公正、正义和爱的不断追求,在一代又一代中繁衍生息。没有斗争就没有自由。尽管文化的不同,那些流淌在人类血液里的美好品质,总能让在荧幕前不同国家的人感同身受。
6 有用 四季宝 看过 2025-04-01 18:23:57 广东
一股美国白左自由民主的馊味
9 有用 Ian-hky 看过 2025-03-10 19:18:50 澳大利亚
#EFF25 同样是历史动荡的前夕,同样发生在东欧国家,同样是现实影像与虚构创作交织,很难不与也在今年欧洲影展放映的罗马尼亚电影《紧急出口》进行对照——一个是1990年那个在新闻播报室里没有到来的新年,旧秩序的根基土崩瓦解,人们舞动着旗帜,庆祝着一个国家的新生;一个是1968年活跃在电台中短暂存在过的春天,变革的希望在萌芽,直到坦克的履带碾过了布拉格的街头,人们舞动着旗帜,试图让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 #EFF25 同样是历史动荡的前夕,同样发生在东欧国家,同样是现实影像与虚构创作交织,很难不与也在今年欧洲影展放映的罗马尼亚电影《紧急出口》进行对照——一个是1990年那个在新闻播报室里没有到来的新年,旧秩序的根基土崩瓦解,人们舞动着旗帜,庆祝着一个国家的新生;一个是1968年活跃在电台中短暂存在过的春天,变革的希望在萌芽,直到坦克的履带碾过了布拉格的街头,人们舞动着旗帜,试图让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 作为捷克的时代剧,叙事框架上难免会落入窠臼,但那些为自由奔走呼号的电台记者们,大多确有其人其事。我觉得真正出彩的是结尾,是啊,国家都这个样子了,哪里还看得到出路?主角兄弟本可以离去,但Tomáš拒绝了,即便是已获得政治庇护的Pavel,也决绝地返回了这个简陋的家——带着信念坚守,终究会看到希望。 (展开)
0 有用 熊仔俠 看过 2025-04-12 22:47:36 广东
局部四星。挺喜欢后半段的紧张节奏和一种临时感。演员忘我演出的劲像是投入了真实历史一样。而在原有质感和颗粒的历史录像上加构了不少虚构的视角,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 有用 🫗 看过 2024-11-05 07:36:55 美国
chap与adam,导演映后。布拉格之春的历史,导演说这片受到argo影响…和argo简直天差地别。在影院如坐针毡,镜头和叙事没有节奏感,看得好累。声音设计可能想要做的有特色但其实除了大声并没有,服装很统一但是很dull。b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