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杀手“这更有效率”的说法没说错。 排斥暴力的女性受害者们,解决问题靠的是“规则”(警长Dulcie)、“沟通和感化”(家暴受害人、Cath等)、“妥协和逃离”(女厨师)、“金钱的 力量”(富白女),就连一直努力抗争的teenager闺蜜组,也并没有在男性占据主导的橄榄球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如果没有这一系列杀人案,恐怕会变为第二个被迫放弃球业的女厨师。 镇子发生改变的契机,仍然是男性掌权人被暴力抹杀破坏了平衡。所以,杀人犯说:你们应该谢谢我。这句话其实十分合理。 我觉得编剧比较想弱化这一点的是,设置了大眼妹先于犯罪者提出分手、被家暴二十年的妻子先于犯罪者提出离婚,以此来驳斥凶手的救世主情节,证明女性仍有主观能动性。但从市长接受采访不小心说漏嘴的那句“死的都是顺直白男,所以对于我们的目标客户,这个镇子前所未有的安全。”仍然可窥得一二——女性们乐得坐享其成。 这种态度很类似现实中,男性对性别犯罪“漠不关心”乃至“助纣为虐”的想法——可惜现实中并没有这种“天降正义”,虽然编剧驳斥了暴力,但以这个虚构小镇为样本,我能得出的结论是:暴力的武器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哪怕凶手被刻画成一位自恋的表演型人格,我也实在无法驳斥凶手的“你们其实应该谢谢我”和救世主情节。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结局带来的思考:暴力的路径确实更有效,这是错的吗?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收集一下本剧的笑点(水微凉 ୧⍤⃝🎈)
关于聒噪侦探的一点看法(⠀)
好像女主老婆Cath(万万没想到)
E08的配乐《All the things she said》真是神来之笔(旺了个旺)
想不通凶手寄舌头 家属不报警这一点(PENCIL)
提名演技好的配角直女凡妮莎(maotaotao)
1.凶手只是想让人谢谢他。他杀人的根本原因不是拯救,而是为自己立威。凶手还把舌头寄给受害女性呢,这不就一抓一个准。
2.没有任何人可以判断其他人该不该死。每一个人都有多种立场,有家庭关系有社会关系,也是有多种面孔的。不同人看待一个人的方式和立场也是不同的。举个例子A有过犯罪,受害者为B。A还资助了C,是C的唯一经济来源和精神支柱。B直接杀了A的话,C就会陷入绝境。
3.这个观点很类似于影视作品中的灭霸和现实中的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区别就是设定的标准。谁知道哪一天自己是否也会成为别人认为的该死的人呢。暴力更有效率,但是暴力掌握在哪一方手上又是另一个变量。
4.法律的路径更安全也更合理。法律和监察制度一定是有缺陷的,需要公权力去监督修改。如果小镇上能有严密执行的社区制度,当地妇女协会运作,是会有效打击家庭暴力的。其次剧里的警局也很明显地有设备和人员的缺失,这也是导致观众认为“暴力解决更好”的原因。以上这些如果民生条件能够补全,让受伤害的人有勇气上告,或许是有效结束侵害的方法。
女性并不乐得其成。代入现实,周围有凶杀案会人心惶惶,不会因为受害者的性别而有哪一群体放松警惕。谁有把握凶手会sha谁。
更何况因为murder,女市长想要以此做政绩,喜迎游客改善镇上财政,树立威信的盛典被迫取消了。市长着急得要发财了,那个卖蛋白粉的藉此游行,还当了个代理市长(凶手就没sha他);不知道几旬的老太一把年纪了还警局一日游,在监禁室里哼了半天歌;凡妮莎(那个被受害者youjian生孩子的女性)失去经济来源付不起租金。种种,哪里乐享其成了。
bytheway市长会这么说感觉那个小镇是不是蕾丝边圣地啊走在路上三秒一个姛这把是相亲局是吗哈哈哈哈哈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