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松弛快乐的传记爵士乐片,下班看了舒缓神经
戏里戏外都建立在女主美貌之上的轻松电影。但是不是买不起Keith Jarret版权
75Berlinale09 非常好看的故事片 分章節式 越過第四堵牆的對話 “音樂是給有耳朵的觀眾做的”2025柏林电影节 《科隆女孩》 首映 三分多钟的欢呼掌声 德国观众欢呼可是不容易啊 刚好坐在主创后面,女主踢掉高跟鞋奔向舞台致谢,可爱😍,同时是Keith Jarrett的扮演者John的生日。全场大唱生日歌
全面具有典型德国戏剧风格的电影,甚至连电影中的刻奇段落都是德国气质的。复古影像中对时代的描摹还算精准,左翼运动和LSD作为时代符号的出现让Vera的形象更加鲜活也更加经典。 Krautrock的使用则是让她身上的反叛精神得到了响应,从个人扩大到时代精神的层面,此外导演还试着融入了一些当代的视觉效果。整部电影的视听充满激情又朴实,作为一部biograph drama,这是很好的打开方式。 但叙事上又... 全面具有典型德国戏剧风格的电影,甚至连电影中的刻奇段落都是德国气质的。复古影像中对时代的描摹还算精准,左翼运动和LSD作为时代符号的出现让Vera的形象更加鲜活也更加经典。 Krautrock的使用则是让她身上的反叛精神得到了响应,从个人扩大到时代精神的层面,此外导演还试着融入了一些当代的视觉效果。整部电影的视听充满激情又朴实,作为一部biograph drama,这是很好的打开方式。 但叙事上又有令人遗憾的欠缺。彰显时代精神的视听背后缺乏环境的支撑,聚焦并塑造好双方个人形象和困境的同时,对当时的德国爵士场景的蓬勃与潜在危机的描述显得蜻蜓点水,再借记者之口打破墙进行科普就有点失控和乏力。这也是因为Vera和Keith的双线叙事太难圆满,两人共同构成的内外交困太晚汇合,塑造再充分也是长时间分离。可惜导演充足的表达欲伴随着传记片失焦。 (展开)
🇩🇪线下观影。【75thBerlinale】lovely film and crew and Vera Brandes; so happy to be at the premiere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订阅科隆女孩的评论: feed: rss 2.0
科隆女孩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0 有用 Torpedo 看过 2025-03-20 06:07:09 德国
很松弛快乐的传记爵士乐片,下班看了舒缓神经
0 有用 咯咯精 看过 2025-02-18 05:41:09 德国
戏里戏外都建立在女主美貌之上的轻松电影。但是不是买不起Keith Jarret版权
1 有用 ChenChill 看过 2025-02-16 21:04:56 德国
75Berlinale09 非常好看的故事片 分章節式 越過第四堵牆的對話 “音樂是給有耳朵的觀眾做的”2025柏林电影节 《科隆女孩》 首映 三分多钟的欢呼掌声 德国观众欢呼可是不容易啊 刚好坐在主创后面,女主踢掉高跟鞋奔向舞台致谢,可爱😍,同时是Keith Jarrett的扮演者John的生日。全场大唱生日歌
1 有用 夜半快餐店 看过 2025-03-15 08:22:18 德国
全面具有典型德国戏剧风格的电影,甚至连电影中的刻奇段落都是德国气质的。复古影像中对时代的描摹还算精准,左翼运动和LSD作为时代符号的出现让Vera的形象更加鲜活也更加经典。 Krautrock的使用则是让她身上的反叛精神得到了响应,从个人扩大到时代精神的层面,此外导演还试着融入了一些当代的视觉效果。整部电影的视听充满激情又朴实,作为一部biograph drama,这是很好的打开方式。 但叙事上又... 全面具有典型德国戏剧风格的电影,甚至连电影中的刻奇段落都是德国气质的。复古影像中对时代的描摹还算精准,左翼运动和LSD作为时代符号的出现让Vera的形象更加鲜活也更加经典。 Krautrock的使用则是让她身上的反叛精神得到了响应,从个人扩大到时代精神的层面,此外导演还试着融入了一些当代的视觉效果。整部电影的视听充满激情又朴实,作为一部biograph drama,这是很好的打开方式。 但叙事上又有令人遗憾的欠缺。彰显时代精神的视听背后缺乏环境的支撑,聚焦并塑造好双方个人形象和困境的同时,对当时的德国爵士场景的蓬勃与潜在危机的描述显得蜻蜓点水,再借记者之口打破墙进行科普就有点失控和乏力。这也是因为Vera和Keith的双线叙事太难圆满,两人共同构成的内外交困太晚汇合,塑造再充分也是长时间分离。可惜导演充足的表达欲伴随着传记片失焦。 (展开)
0 有用 Nevaeh828 看过 2025-02-17 09:46:48 德国
🇩🇪线下观影。【75thBerlinale】lovely film and crew and Vera Brandes; so happy to be at the premi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