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厉害,佩服伊朗电影。儿童的视角和暴力的故事结合得非常到位,促成强烈的张力。 就像《末代皇帝》里一样,机位为了配合儿童的身高,“自然而然”地降低到儿童的视线高度,从而把大人排除在外。但是当女老师坐下来,放下身段,我们却发现她其实很温柔。由此,影片中间小女孩拒绝向老师展露伤口,既有可能是因为由恐惧而生的抗拒,也有可能是因为她在拒绝她唯一一个能够拒绝的人。 视听、表演和剧本的配合让类似这样的多义性比比皆是。
不穿内裤会被警察罚款,叔叔的手伸进内裤却不能告诉妈妈。不爱刷牙会被医生扎针,大人造成的伤痕却要用衣服遮盖。被大人告知婴儿是带着羽毛飞来的,被宗教教育女孩最好的装饰是头巾,被社会规训男孩女孩不可以同校。若我们可以轮流结婚,给我点吃的就告诉你,魔术里纸币颜色变了但上面的人没变的秘密。
除了剧本略显松散意外,真的是给随便选片的我一个惊喜:镜头位置、调度都非常讲究,从小孩的视角出发更让成年的观众感到惊悚;小小的一个幼儿园显示出普遍的、令人叹息的、无从解决的可怕现象;小朋友的表演也真的太棒,尤其那个教唆别人的小孩,时时库布里克凝视观众,让我心里发毛。
HIIFF2023#4-5星。竟然能如此克制,如此深刻,如此痛心疾首。
低机位营造出了无形的压迫力,它代表着孩子在大人的阴影下无法守护属于他们的童真,终究是要被一系列规训逐渐变得麻木。而规训的弊端和内里的压抑也反射到了孩子身上,化为在大人看来非正常的外在行为,导演也将这一系列非正常的行为,化作对社会阴暗面的讽刺
清一色的洋娃娃,导致出戏。。。
我知道伊朗儿童片好过审,也觉得这片子拍得聪明,用儿童视角去窥探成人世界和社会。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小演员们都很好看),毫无亮点。只有九十分钟的片子,几乎一半时间我都坐如针毡。不喜欢。
我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伊朗小孩儿的眼睫毛个个都有三米长???????
伊朗,麻木的制度,血性的人民。本该最有“淘气劲”的儿童时代,却面临着各种“宗教性”的驯服。 不讲道理的辩论,精疲力尽的回答。整部电影构建了同一个社会的弊病。始终在提出问题,但问题的解决依然是陷入一代代的循环,这是最令人恐惧的点。 一层套一层(平行散点),话剧的力度足够,结尾呼应开头再深一刻。我决定在光天化日之下揭露你们的罪行,微小的反抗(昏厥,献出生命),聚光灯下站起来的都是罪人。 都是坏人的环境,却要求你扮演好人。
3.5 是不是每个伊朗导演都这么会拍儿童戏啊?
3.5;前半部分的剧情点比较分散,缺乏有力而清晰的叙事主线贯穿,导致后面汇合得不是很通畅,且削弱了些许力度;但仍要为伊朗导演们的灵思妙想喝彩(想拍深沉主题但囿于成本的创作者们好好来学习一下),就是这么微观的视角、这么轻盈的体量、这么鲜亮的视觉外观,以低机位去模拟儿童的视线,去观察成人世界的种种不堪,并镜像折射到原本澄澈的儿童观念中来,几乎是一种恶的微观凝缩——宗教教条的洗脑,男女性别的对比,父母之爱的缺失,孩子们提早落入暴力、性侵的世界,令人不寒而栗。
片頭字幕和開始時「女人最重要的物件是頭巾」簡言意駭地點名背景。整部電影充斥著一種說不出的驚蟄和光怪陸離,幾乎是一部驚悚片。小演員們演得非常棒。唯一不足是它還是顯得太散了,想表達或隱射的東西太多,反而缺少一種絕對的力度。三星半。
完全看到睡昏过去……儿童角度是好的选择,但是不喜欢此类儿童视角。好的参考比如怪物和晒后假日。嗯,我的问题
小孩主角再加上对话占大多数,免不了设计感强烈。另外总觉得男二对男主存在一种爱妒交织的暗恋。
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麻木。除了导演单独拎出来的男女上学不同校,其他情况放之世界共通。对比《赢家》,实在是赤裸裸地感受到阶级与贫富的巨大差距。
通过幼儿园孩子们的眼,来反映社会现实。这正是伊朗电影的长处。此片全是孩子们的童言无忌,大人们几乎退居幕后,却撑起一个并不平淡的故事,可见导演功力。不过,现实中幼儿园孩子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复杂,更不用说如影片中一些细节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令人惊心的险恶。导演为了让故事好看,有些过度演绎了。
无数次感叹,伊朗电影真是放心大胆的盲选,都不会踩雷。好久没见儿童视角的伊朗电影了,除了节奏稍显松散,也没什么大毛病。该片在伊朗电影的类别里,还是稍显温吞了,力道差一些些。
小演员们的表演都不错,孩童眼中的恶,剧作结构有所设计但很流畅
SL920
4.5
> 去 麻木 的页面
导演: 阿米尔·托德鲁斯塔
类型: 剧情, 儿童
地区: 伊朗
片长: 91分钟
上映: 2023-01-26(鹿特丹电影节), 2023-08-31(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