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阳光 短评

热门

37 境川乱歩 看过 2024-09-13 14:27:07 加拿大

虽说电影淡淡地,却不明白热评为什么要说“厌女恐同”的内核,我认为大抵也就是承袭一如既往的唯美派罢了。导演在映后访谈时克制地回答了:他对sakura的心绪仍做了大量留白,以至于观众可能会疑惑她在与老师决裂后的心境变化,但其中一种将是对熟悉的人因未知浮现而产生的陌生感。我认为这是很合情理的,男孩对少女,少女对老师,老师对男孩,关于“凝视”,电影并不避讳,反而通过这种闭环式的客体关系,把观感蜿蜒着陆在个人心绪上。随着由默契构成的信任体系伴随青春心事一起崩塌,sakura并没有一个万全之策。我更愿意相信结局takuya和sakura的再会,是温暖而透彻的,三位之间也定要有一场冰释前嫌,把隐秘但恰好的私欲归还成栩栩流转的冬阳,这何尝不是耽美主义的魅力之处…倒不必事事要正确到极致,允许几分自留地也好。

19 咚咕隆咚 看过 2024-06-05 18:02:38 北京

淡淡的小清新。玩冰球的男孩被滑冰女孩吸引,开始学滑冰。女孩暗恋教练,教练看重男孩,“三角关系”里的紧张被表面的和平掩盖。童话一样的小镇冬天,在德彪西的钢琴里,教练领着少男少女在冰雪天地起舞……太美丽太温暖,因此极脆弱:少女发现教练是同性恋,转身离开,少男的梦也随之在春天融化,教练被迫远走。美好的风景里并不总发生美好的事情。爱的破坏力在于伴生出的暗与窄。影片结尾,两个孩子相遇,导演到底也没让口吃的男孩说出想说的话,女孩微笑着,那是另一个未来。

43 蕉叁鱼 看过 2024-10-26 01:32:57 中国香港

最好的大概是片尾曲。 多年前的日本影视作品中如果有一个“英俊”的男子从东京来到了乡下,那大概是因为背负了一个案件。而近年来这样的东京男子大概率是gay子。

19 寒枝雀静 看过 2024-05-19 21:46:15 法国

C / 虽然也没有多好吧,但也足够让如今坐在观众席的是枝裕和感到羞愧了。

23 Peter Cat 看过 2024-05-20 03:28:19 法国

@CannesDebussy 道德性的转折来得是如此突然,也无疾而终,暗示着导演关心的是年幼时氤氲的记忆而非人物内在的道德性。就像记忆那过曝的肌理,德彪西月光流淌下的冰场、少男少女、卡带里传出Humbert Humbert的音乐,都指向那个业已过去,无从改变的过去。而不完整的过去,只能以不完整的理解去承载。从重制记忆的角度,奥山大史有着与年龄不相匹配的技法成熟度,但两部电影中道德性的游移和点缀,又显得他对创作也抱着一种不完整的匠心。

21 蕭查某 看过 2024-05-31 14:25:49 北京

很日本,隐隐的厌女+淡淡的恐同套上19.9特价川内伦子滤镜

7 KID Y 看过 2024-05-19 21:42:24 法国

7.5 好久没看那么小清新的电影了,挺好的。如童话世界一般的北国风光,承载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恋爱与猜疑,与冰雪一通消融在春日的曙光之中。

15 Orpheus+ 看过 2024-05-21 01:35:48 德国

6.5。往小了說,類似質感的日本電影要多少有多少;往大了說,寥寥數筆台詞形成的情節轉折和映射的日本社會保守氛圍遠高於《怪物》那個極端繁複的劇本。

4 胤祥 看过 2024-10-02 05:46:01 北京

#10698. #8th PYIFF# 首映。前入围2024戛纳一种关注。7分。编导摄剪一体,摄影还是蛮厉害的。虽说池松壮亮滑冰技术上明显指导不了片里的女孩,不过影片中有一套很有意思的关于“指认少数”和“(所有人都)会错意”的结构,琢磨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卡带、杂志和挂历的时代,对北海道小地方性少数的表达其实也不能那当今的“正确”来要求,不止于1.0时代就可以了。

25 蓝詹 看过 2024-05-19 22:00:16 法国

除却它厌女恐同的落后内核,日本人本就爱以柔光童话来粉饰现实。这种手法被日本影视主流沿用至今,年轻电影人有没有感到一丝落后和懦弱的羞愧?还不如柔光到底,让Sakura和Takuya从训练场美到赛场、池松壮亮好人有好报,观众至少有完整童话可以看。粗暴的转折和不负责任的人物设计,带着一种逢迎现代潮流的心态,「你看我都提到他们了这还不行吗」。不行,观众不需要你们对付他们。《舞妓家的料理人》本就是不肯自我面对的窝囊文本,以后可得离是枝裕和的这些徒子徒孙远点儿。

10 megaclubdiolis 看过 2024-12-30 20:43:09 美国

艺指是否有点太造作了,天,看到男孩子泡澡时卫生间陈设的各种沐浴露都是instagram网红渐变色真绷不住了= =||| 好看倒还是好看的,后半段没力气了。【热评很奇怪欸,什么崆峒厌女,不带你新学的标签词汇是不会说话了是吗?真服了看个电影贴贴贴贴贴贴你吗呢,这么爱贴看什么电影,回家开个价值观超市,贴满,爽不死你

9 Methy 看过 2024-09-17 13:35:56 日本

和有意选择的超浅景深相关,本片的“日式”美学—即近似于洁癖的画面呈现且表面和谐的人际关系刻画—实际上符合花滑这项运动从物理(冰面)到大众话语(强调展现“美”)的表面性质。这种美学在故事中被性别化并形成一个完全缺失稳固性的三角:即一组既有意反对体育话语中的男性气质又完全符合传统体育类型片师徒(及其homosocial倾向)关系的别扭基架、以及作为纯粹欲望对象的“完全体”女性塔尖(如本片从未展示女孩的训练及家庭生活、却不停刻画其精湛技术那般)。本片最具自反性的一刻出现在被完全无视且利用的女孩那一句恐同发言。比起叙事、这句话的对象更是针对导演奥山大史、以及多元时代日本的性别政治本身:当结尾回到“男孩遇到女孩”的青春片范式时,我们清楚看到日本近年这类“性别进步电影”仅是另一次无关痛痒的传统回归而已。

4 橋本喵 看过 2024-10-24 21:46:51 中国香港

【AFF21PE】4+。喜歡和厭惡,一瞬一瞬都不能更真實,溫柔也冷清,率直也克制。對於「樂極生悲」的瞬間是抱有疑問的,但的確是像導演舞挨分享的那樣,冬去春來,還是要走下去,我也喜歡收尾平靜的延伸。應該是第三次見池松啦。

8 kaka' 看过 2024-09-13 12:12:02 加拿大

导演还年轻,故事多少只能依靠他的人生经历,应该鼓励一下。对被误解,或者说不能被理解的老师,导演其实剪去了女孩后悔/道歉的镜头,他的解释大意是“生活就是这样,总是有各种误解无法有解释的机会”,并且留下开放性结尾,挺好的。最后鄙视无脑战狼提问。 另外之前看的未完成,借这里打一个满星

4 🌈raymexic 看过 2024-10-24 21:43:20 中国香港

#HKAFF#阳光原来是温暖与冷酷的双面词,在它的照耀下,男孩可以终于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属,却也可以让女孩决绝地与自己内心不和的一切彻底分割,男人也会在甜蜜之后终于面对自己的一滩烂泥,选择出走。但在所有的故事之后所有都会变得刚刚好,该拥有的东西并不会在遗失之后消失不见,该触摸的情感不会随着冰雪融化一并流走,我们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那并非单调的阳光一点点重新洒进心房,然后颤颤巍巍地继续去感受它、接纳它、拥抱它,即使它并不完美。

10 嘟嘟熊之父 看过 2024-05-20 17:23:25 法国

每一段关系的变动都赋予场所全新的面貌,直到人物与空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再唤醒观众相似的情感经验。剧作略显矫饰,“凝视”被赋予过重的意义,沉浸于情境而累积出的情感不免显得轻佻。试图制造一种得与失的心理落差,再掺杂社会议题,较不遮掩的创作动机。

5 神仙鱼 看过 2024-11-02 23:43:12 北京

结尾留下的人的微笑对视对离开的人来说真是残忍到意难平,对两个懵懂无知或难辨是非的孩子或许是成立而无法苛责的(更显得残忍了);男孩口吃还没说出的话留下了一些想象空间。虽然并不十分过度,但近乎全程都能察觉到一点用力感,中间三人滑野冰的段落尤为明显(因而也是观感最不好的一段);不过池松壮亮和若叶龙也的cp相处部分就完全没有这种感觉,舒服极了。

1 海带岛 看过 2025-04-04 20:54:04 北京

真能把“川内伦子”如此“完美”地影像化啊……整个剧情有一种轻与重之间的拉锯,干净到洁癖的画面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庞大而无法对抗的黑暗力量,想在童话小镇白色世界的深处建构社会的偏见和暴力,以至于女孩简单的一句话淡淡地击溃了男孩儿“们”的梦想和安稳生活。那么,拥有这种能力的女孩所被迫代表的东西是什么呢?稳固的、人们对于“美”的鄙视链式认知,少女心中一定会发生的对“权威”的恋爱式移情。最后一幕的遇见似乎又淡化了成人世界的价值体系,让故事的推动力回到了懵懂的青春期爱意(其实女孩的话未尝不是基于此),但也让导演的态度显得更加混乱了。

4 33呀嘻嘻 看过 2024-05-20 16:08:45 美国

阳光的变化温柔又残酷,月光也可以是暖色调的。

4 Ada的B计划 看过 2024-05-19 10:24:07 广东

3.5,优缺点都和导演上一部作品无变化。

> 去 我的阳光 的页面

我的阳光 ぼくのお日さま

导演: 奥山大史

主演: 池松壮亮 / 若叶龙也 / 越山敬达 / 中西希亚良 / 山田真步 / 润浩

类型: 剧情

地区: 日本

片长: 90分钟

上映: 2024-05-19(戛纳电影节), 2024-09-13(日本)

预告片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