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操作太简单鲁莽了,按照韩国百科网站说法,飞行员实际是3人,正、副驾驶外加1名实习飞行员,空警和实习飞行员都有枪,但劫机者不知道。
劫机者先爆炸2个土炸弹,然后手里握2个拔掉安全栓的炸弹劫机。这时南韩空军2架f-5飞过来,机长骗劫机者这是北韩派米格飞机来接应他了,当劫机者到一侧舷窗向窗外看时,机长竟然通过内部对讲系统命令开枪,空警和实习飞行员两人同时拔枪射击,之后出现两个说法,71年说的是打中罪犯头部当场击毙,22年说是打伤,实习飞行员扑过去和罪犯扭打在一起,随后都是炸弹落地,爆炸前,实习飞行员扑到炸弹上减小爆炸威力,舍己救人,要没这个勇敢举动,3个飞行员都会被炸死,那肯定就机毁人亡了。
另外,这个英勇牺牲的实习飞行员Jeon Myeong-se, 是当时大韩航空总经理的弟弟。
最赞回应
因为民航界通行规则是飞行期间,不鼓励同劫机者做斗争,所以大韩航空HL5212这起事件其实全是教训,根本不好去宣传,真相都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泄露的,就像1990年厦门航空8301航班劫机事件,到现在官方也没公布细节。
71年,我们也有飞机出国,当时轰动世界,其中,也有飞行员坚持原则,违背上级命令,敢于牺牲。不过,到现在也不能拍。
24年是电影。。。
71年,22年,时隔51年,两个说法差异太大了,这不,24年电影又给出新说法了,是副机长挡雷强忍最后一口气顺利迫降。可见这个故事从71年一开始就没有被认真的记载下来。
谢谢提醒
因为民航界通行规则是飞行期间,不鼓励同劫机者做斗争,所以大韩航空HL5212这起事件其实全是教训,根本不好去宣传,真相都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泄露的,就像1990年厦门航空8301航班劫机事件,到现在官方也没公布细节。
我的主张是,要么拍成纪录片,尽可能还原官方公开的细节,让更多的人有途径了解到事件前后,诸如“台湾华航四年大限诅咒”,关于这个事件有很多纪录片,3场离奇的空难让人看的津津有味。
要么改编成精彩的劫机片,细节和人物都可以按导演的需要去虚构,哪怕事件是个空壳子,只要里子够精彩,也能吸引很多人去了解真实的事件。
然而目前看,这部片子并没有让更多人感兴趣,关键在于导演既想还原你所说“全是教训”,又想把故事讲精彩,把一个蠢事讲的生动是非常考验能力的,从这个角度上说,事件无对错好坏,影界不乏各种灾难片,空难片,怎么把故事说精彩,导演技术略显欠佳。
71年,我们也有飞机出国,当时轰动世界,其中,也有飞行员坚持原则,违背上级命令,敢于牺牲。不过,到现在也不能拍。
我感觉应该是打伤,然后炸弹滚到旁边炸死了搏斗中的两人。如果一开始就击毙劫机犯,直接拿他的尸体当掩护就行了,没必要让活人去挡炸弹啊
飞对面去?应该不是客机吧
林标那次??
电影末尾字幕有讲是副机长舍身压炸弹而死,机长负伤但是仍然成功把飞机迫降在海滩。电影里是把主要功劳都算在副机长身上了。电影末尾的字幕等于是把副机长和实习机长放在一个人身上。
实习飞机师。
内部对讲是有什么问题?
机长用内部对讲广播说开枪射击,全飞机的人都能听到,劫机犯也听见了,这时开枪就失去突然性。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