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最大的矛盾点在,李白是潇洒、洒脱,但是为什么这电影里的李白看起来更像神经?配音老师嗓子都得配劈叉了吧。
而且看评论说把长安的繁华表现了出来才去的,结果就是直接复制横店……而且唐明清的建筑式样混在一起,就真的不能动点脑筋吗?整个建筑基本就是横店的样式,扬州那段是梦华录的场景,长安街那段是长安十二时辰开篇的场景,李白喝酒在横梁上跳舞那段那个建筑是很多仙侠剧古偶里的饭店之类的地方,杜甫送高适,身后的亭子一下穿越了几百年,唐朝建筑带来的美感没见到,就见到照抄不用心了,但凡创作团队去看看纪录片大明宫都知道也不至于全是横店味……电视剧横店场景那是现实没办法,动画片直接照搬横店也确实是挺方便的哈。想做盛唐气象却连建筑知识都不去做功课,emmm……
纪录片《大明宫》摆在那里了,然后唯一跟大明宫有关系的就是用了《大明宫》里的复原图一张,让高适回皇城的时候看到。

另外电影很有割裂感,很强行把李白和高适的故事扯在一起一样。看得出来用心做高适这一part,大场面情绪都很到位,还要从侧面表现大唐的衰落。两个主人公的部分单独弄出来都可以是两部电影,但是不,于是在看的时候,你以为讲李白的人生呢,突然高适,你以为重点高适呢,李白突然莫名其妙跳出来还特别没心没肺。你要想表现李白没心没肺也行,但是李白整个角色都没有留白,一直在高调行动,一直在听配音老师引亢高歌,一出场就嚎,真的会累。你把一个写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人弄成这样子,他倾听的时候呢?安静的时候呢?如果一直是这样风风火火,角色魅力也太单一了,也太小看李白了吧。把李白弄得太莫名其妙的风风火火没心没肺以后以至于他和高适的感情真的没感觉到有多深厚。
看得后面一直在想能不能好一点好一点,唯一让人觉得舒服的地方《将进酒》和高适骑在马上的特写。但是,《将进酒》的特效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上天看到了银河一定要加个鲸鱼在天上飞,你们到底有什么执念?另外就是这一段很赶真的很赶,就像临到结束了一定要让观众看到你们的脑洞仅此而已的赶……
【有些人看到说鲸鱼就上来说连二年级的水平都没有,不知道那个是鲲。你见过鲲啊?哪里确定了鲸鱼是鲲啊,或者说鲲长鲸鱼样啊?你拿一个已经确定了的生物改都不改就拿来直接套用,我看着已知生物当然直接就是鲸鱼啊。怎么会像有些上来骂人的观众一样自我欺骗那是鲲呢?自我说服脑补这一点上,我还是不如某些观众。创作者不用心就是不用心,有野心想表现鲲,没能力没耐心去做天马行空的设计,就像片子里的建筑一样,复制粘贴到处挪用,借别人的框架,又讲不好自己的故事,只会各种元素拼贴,取巧偷懒。国漫要是这样借文化的幌子各种拼凑才是起不来,你们某些观众一直问候别人学历和文化的人,才不关心国漫能不能好,你们只想满足你们空洞的虚荣,真扯淡。】
可能高适的故事太平板,拉了李白来提故事和情绪,你说了半天长安,每个大名鼎鼎的角色都很脸谱化,没太大意思。就像电视剧请了很多名演员但是凑不出一个好剧本。
回复别人的时候,看到好多贬低和追问,终于让人想起了曾经看过的有诗意的片子,贴在这里,做个推荐:日本动画《平家物语》,有留白展现诗意,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一场雪一场月,不吵不闹,诗意在留白里。不像长安三万里里面一点就炸一直哈哈哈哈。《辉夜姬物语》印象中台词比较少,依旧能让你感受到诗意的美感。电视剧《刺客聂隐娘》台词也少,在剧情和表演的留白以及山川自然里展现诗意。还有胡金铨的电影。不是说比这比那,但是你作品用心点行不行,一有说不喜欢,能别上来就说别人学历没阅历看不懂行不行,说不喜欢的人说的是不喜欢的理由,喜欢的人上来扯的更多是跟电影无关的东西,真有意思。
【(平家物语)知己难为,这其实是个悲剧!-哔哩哔哩】
【“来自天上的孩子”-哔哩哔哩】
【刺客聂隐娘-青鸾舞镜-哔哩哔哩】
【平家物语的一段,真的太美了-哔哩哔哩】
再补充看到的两个影评:
#长安三万里主角##电影长安三万里# 看过之... 来自无限思量_ - 微博 weibo.com
#长安三万里# 电影很精彩,除了李白的形象... 来自爱心专座呢 - 微博 weibo.com
还有一张图:作者指出电影中有误的时间和事件,进来说历史上的李白就是这样的人、电影很真实、很用心对待历史或者说只有历史好的人才看得懂电影的观众,可以耐心点看完上面两个影评和这张图,然后再开您的口。

一上来问学历的人麻烦先看完再张口问。
【围观楼里的生物:上来就人身攻击,哈哈。我没删原文哦,只是加了一段针对这个人的吐槽,怎么的不让吐槽你啊,啧啧。
有人说我因为别人指出鲲急了,七八天前,11号就有人说这个鲸鱼是鲲了,我用得着等到今天来急吗。你说破天也改变不了它就是个鲸鱼的形象,就是设计者不用心的事实啊。我急什么呢,不过是怜悯你们这些不对它提高要求让它用心去原创设计去天马行空,只能自己脑补还跳出来“可抓住你的辫子了”的人。
我先说,帖子里热赞却显示被删掉的那个回应不是我删的哈,那个说鲸鱼是鲲鹏的评论8月1号点进来之前都还在的哈。



】
这几张,眼熟不,和电影里像不像

你但凡有想认真做的心呢,也不至于这么无语这个设计。

这些人好像一直特别在意说鲸鱼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这么执着我不知道,我只请你读懂我写的:不用心的设计。既然你们这么不把鲸鱼当鲸鱼,那我只好随便找一些对鲲的想象的设计图片放上来给你们那指鹿为马的脑袋看看别人脑袋比电影创作者脑袋好使的表现了。













哈,微博上看到有人的观后感,一千多年前的李白突然被这部电影“真实”了呢,他的诗里透露出来的东西都可以被这部电影一笔抹掉了对吧。这部电影塑造人物的能力达不到,让李白背锅,真是干的好,好得很


最赞回应
说个电影不好看还说了理由,你跳什么劲
回应一下几点有趣的地方
第一,李白著有大鹏赋,以大鹏自诩,上曰宇宙,下曰昆仑,银河得有,鲲鹏得有。
第二,李白高适杜甫号称三剑客,片子有二创痕迹,也有考古,整体有趣。
第三,史实建筑还原有瑕疵,估计抄建模了,瑕不掩瑜,希望再接再厉。
最后,喝酒的脸谱化的确很烦,编剧给美工磕头吧。
那还真是……设计得太用心了,一眼就只看到是鲸鱼呢。
真的有点毁李白
而且电影一开头李白就引用了《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你咋就那么难伺候呢?
说个电影不好看还说了理由,你跳什么劲
而且电影一开头李白就引用了《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我觉得那帮人一起嗑药了,才有的幻觉
那还真是……设计得太用心了,一眼就只看到是鲸鱼呢。
真的有点毁李白
搞得李白真的很白目样
中国古代少见鲸,时人想象的鲲应该是大型鱼类形象。古文中的鲸也与现代生物学上的鲸不同义。就算是,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小小幕布能框得下?古画少见有画鲲的,周臣的《北溟图》里也只见其水,因为人家知道鲲的境界不是一纸能收进的。
我也觉得两个人少年经历什么的其实都不错,但是有很多地方就硬凑,那就没意思了
回应一下几点有趣的地方
第一,李白著有大鹏赋,以大鹏自诩,上曰宇宙,下曰昆仑,银河得有,鲲鹏得有。
第二,李白高适杜甫号称三剑客,片子有二创痕迹,也有考古,整体有趣。
第三,史实建筑还原有瑕疵,估计抄建模了,瑕不掩瑜,希望再接再厉。
最后,喝酒的脸谱化的确很烦,编剧给美工磕头吧。
那我再继续展开两个点:
说到鲲鹏,让人无语在你说你花了心思创作,结果直接套用一个鲸鱼形象,但凡用点心思天马行空一番都没有鲸鱼出现得这么突兀。因为太多电影里有鲸鱼在天上飞了,而且还直接配音鲸鱼的声音,这多少有点敷衍了对吧。就有一种你拿只鸡指着说它是只鹰,它是鹰吗?
整个建筑基本就是横店的样式,扬州那段是梦华录的场景,长安街那段是长安十二时辰开篇的场景,李白喝酒在横梁上跳舞那段那个建筑是很多仙侠剧古偶里的饭店之类的地方,杜甫送高适,身后的亭子一下穿越了几百年,唐朝建筑带来的美感没见到,就见到照抄不用心了,但凡创作团队去看看纪录片大明宫都知道也不至于全是横店味……电视剧横店场景那是现实没办法,动画片直接照搬横店也确实是挺方便的哈。想做盛唐气象却连建筑知识都不去做功课,emmm……
是的,它直接用鲸鱼谁能想到鲲🙂鲸鱼是已经确定的生物,鲲谁见过……观众看完了还得被指鹿为马认可它不用心的设定?
然后每次高适还一脸不情愿哈哈哈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李白就是如此,这样的李白你就不喜欢了吗?
有一点比较认同。我觉得初入长安的建筑建模不够震撼,城市间的特色感觉不够突出。
你怎么知道李白就是如此?我本楚狂人写的自己心性不羁什么时候成了你对他外貌判断的标准?
当时看到,盛唐就这?就横店直接搬过来?而且也没啥他们自己脑海中盛唐的特色,都是搬现成的
我的意思是李白外貌怎么样并不重要。我们喜欢的就是李白。
但是横店的建筑不应该也是模仿古时候的建筑嘛,不懂就发言,求指导:)
额,唐代是坊市制,如果拍出来大概就是几个高墙围起来的市场,街上都是住宅,看上去就一点也不热闹了。
这就是硬黑了,片子里扬州和三峡的场景和现实去过的一模一样,说明是在实地采景的。长安是坊市制,只有东市和西市热闹,采访时说把为效果街道商业化处理了,但全景时明显是坊市。黄鹤楼是后建的,不知道原址,相信也是考证后还原的。片子里很多场景要么是实景还原,要么是唐诗里的意象呈现。
白他这个人虽然很狂放,但做人也没那么轻浮,起码内心还是有点怀才不遇报效国家的情怀在的,我最讨厌的就是扬州和长安那一段,把一路文人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也许历史上并不这样。
哈哈哈
你前后矛盾,前面弄了楚狂人的外貌说李白就那样,我回复你后说他长相不重要,那你跟我信誓旦旦说啥李白就这样?全程我说了李白外貌怎么了吗,不是你在说,我说的电影把他弄得像神经病,你喜欢关我什么事
片中几次扬州游船的场景和扬州瘦西湖一模一样的,高适青年和老年两次坐船穿过的拱桥就是二十四桥明月夜中的二十四桥。什么抄梦华录
横店的很多建筑都是放一起不管形制的,比如这边民国那边就是汉朝的建筑,现在电视剧很少有历史正剧,拍的很多都是架空和仙侠,场景里都是混搭,这部动画里很多都是电视剧里的场景照搬,所以说这动画不用心,直接搬横店都不自己去研究建筑式样
要不然推荐你《大明宫》的一些片段,你瞅瞅这种感觉?【【大明宫】千年风雅-哔哩哔哩】 https://b23.tv/yVwTU4I
你现时去过,那么请问,这动画说的哪个朝代?多少年前?那时候的建筑长这样?地基都不一样了你说这个,害
况且我说的是形制,扬州那些建筑也不是唐式建筑啊,你电影拍的啥朝代来着?
那段就是把李白当傻子塑造
五石散?
你对着比比怎么不是唐朝了
鲲不是就是大鱼,类似鲸鱼的生物吗
但有没有可能你想象的李白是被神化后的形象
笑,高适动不动就甩人臭脸,真不知道怎么能交到朋友
没有古人拿鲸来比过鲲,更何况出身宋国的庄子几乎不可能见过鲸鱼的样子。逍遥游里的鲲就应该是大型鱼类的样子。
我觉得你的理由都不成立
然后剧组直接拿个鲸鱼上来就挺好的吗?鲸鱼是已知生物,直接套用成鲲我觉得很扯……
我说的是这个场景吗?
有没有可能……它就是没弄好李白这个角色?以创作者的能力弄出来达不到潇洒的程度,却像个白目?
啊对对对,你开心就好
编剧玩这么一出也不知道是为啥,这么表现观影过程中只想对他说不认同不舒服就别交往呗,这么委屈自己干嘛,看得人胀眼睛
你能看出亭子和房梁说明你有点功底,但是鲸鱼和为何要以高适而推李白这两点看不通我只能说你可能不太适合这种电影
你说错了,不是我不适合这部电影,是这部电影不适合我。因为它不用心。你都知道是鲸鱼了,自己骗自己说它是鲲,对他们要求用心一点就这么难哦。高适推李白没看出来,只看到用李白抬高适,弄得李白像个大傻子。
对呀,我看的可开心了。你不认同不舒服就别看呗
每个场景你都可以拿来比比
我觉得这电影把李白塑造得可好了。开头行卷没人收留,他一笑而过,中期郁郁不得志,喝酒买醉,靠着欢声笑语排解愁闷,到老了,他还是那么洒脱,即便经历漫长的起起伏伏,最后还是能高兴得起来,宛如少年时。
更何况李白初遇高适的时候,他能带着友人的骨灰,想着为他找个好地点下葬;遇到郭子仪也能只身挡在他前面相助,这些你都没注意,只看到他放荡不羁的样子,就觉得没塑造好。
李白作为千古第一的风流人物,就应该有一份令人惊叹的洒脱与不羁,谁都比不上,谁都没见过,就对了。
我花了钱是买品质的,买到崴货了还不能评价?你这么正义凛然要不退我票钱呗。
没有的东西我比什么,我文写得很清楚了哈
一笑而过之前像有燥郁症,突然挥刀砍周围的人你不说吗?跟高适约定两次都忘记就叫潇洒吗?每次都喝得没心没肺就是你眼中的真实吗?
你眼中的真实就是大家都乖乖的,像老师教的那样做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跑偏了不是,不是我眼中的,是编剧眼中的李白就是弄成了个神经病,是编剧创作出来的,不是我哈
跑偏了不是,是你眼中的神经病,编剧可没这么写,很多观众也都知道编剧是什么意思
那你们互相奔赴不就好了
那你别互相奔赴不就好了
谁跟你跟电影互相奔赴,你别自作多情
从讨论到只会复制粘贴别人的话,你跟我杠半天也改变不了这部电影烂的事实,再见
求求你们别再黑了,看了这么多电影不好看的人,都是说画面比例,说李白塑造不好,没有说故事说画面说音乐说剪辑说自己的感悟的。那我觉得你们任何电影都不太适合去电影院看,虽然电影审美很主观,但你连电影基本元素都不评价,那这个“主观”也不值得发出来。
另外:迪士尼高分动画人物比例也都不是完美的,想看完美9头身比例建议去看日漫。说到历史改编,还有那么多戏说古装剧也不见你们挑刺,康熙微服私访,宰相刘罗锅,大明王朝,康熙王朝不都是基于艺术的二次创作嘛?
我请你别再张口就来了,烂片的感悟这么多人说了没看到吗:浪费时间,让人无语。你还要什么感触?写得还不够还是你眼睛太大了看不到?哪个规定看了电影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还得规定形式?你小学生写作文呐?别太过分。
你后面的另外跟我有什么关系?
谢谢提醒,请问“让人无语”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你别说你不认字
希望你能有你长篇大论一样的耐心把它读完https://weibo.com/1688672367/4922634691414326,,,;https://weibo.com/7784625198/4919499709481920
你的审美水平有待提高
正常人一看就知道是鲲啊😅
哎哟动物世界和百科全书说它是鲸鱼哦
你把我想说的说出来了。
因为我们从小读着这些诗长大,真的对大唐,对李白很熟悉、很热爱、很向往。编剧基于大家的熟悉和热爱来写故事,已经是在取巧了(取巧取的好没有任何问题),结果写出来的故事真的让人挺失望。
我依旧喜欢这些诗,向往去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古人,但我也是真的不喜欢编剧写的这个故事。
李白和高适的友情就像星辰和普通人,普通人只能一瞥星星的璀璨,无数次和天才擦肩而过却不能复刻天才的道路。李白纵情歌酒,总是忘了与高适的约定,这也说明这样的旷世奇才很难和人间产生深刻的羁绊吧,正因如此才能一直疯癫一直天真。高适对李白的友情也是默默的守望,每次见面就匆匆离别,因为他深知他们根本就不同路吧。因此我觉得主题其实并不是友情,是时代变迁背景下,不同人的人生沉浮,不变的坚守和情怀。
支持,最可怕的是一群平常也不咋看书的人突然变得有文化起来,开始对表示不满的人表示轻蔑“没有历史审美”。。好吧。。
你说到我很同意的点了,选李白本身就是取巧了,结果不用心
李白哪里是疯癫的人啊,你这不就是被电影影响了以为他就是这样的人吗?就拿电影里里出现过的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写出这两句的人你跟我说他疯癫?
而且这里面写的李白和高适的故事很多都是假的。就算作为人物塑造不是历史人物,李白这个塑造也是失败的。你说忘记约定想表达他不受羁绊,我不太明白每次电影里李白跟个二傻子一样想不起来是不羁。
他们说的多读书至今也没看到有人推荐要读啥书才能看“懂”这部电影呢
反正只要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一裹挟,只要开始念诗就可以脑内高潮吗。。。潜意识到底知道自己在爽的是什么吗。。我已经怕了这种条件反射了。。
我只觉得他们激动得像在一个骨架里嗨,没有血肉
小时候我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叮当。送给楼主
为什么要在银河里加个鲸鱼?你这种文化水平当然理解不了了。那不是鲸鱼,我家二年级小孩看到这段时说那是鲲!可见你这文化水平还比不上二年级小孩。开头李白与高适相遇喊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你我生在如此盛世当为大鹏!开篇时鲲与大鹏的对应时的豪情万丈。和将进酒时虚幻时空里的鲲与李白高适大半生过完却不得志的“大鹏”平行起飞,最后化为了“万古愁”。你这种低于二年级水平的真看不懂。
啊对对对,你家有鲲,长鲸鱼样。长一个确定了生物的样,那为啥鲸鱼是鲸鱼不是鲲呢?你找个鲲来瞅瞅?一点常识都没有,只会替剧组不用心洗,没用心设计就是没用心,洗也没用
知道你半瓶子都没有了,sad
呵呵,你说说鲲长什么样子?你以为鲲长什么样子?你对鲲的理解都是从游戏里来的吧?鲲长什么样子是你这种文盲阿Q说的算的?
别人看到都懂这是鲲,而你却能说出“银河里游条鲸鱼”,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样子的。你怎么把原文改了呀?把你原话放着别动让大家围观呀!文盲阿Q一番指点江山,被打脸后你就只剩下撒泼打滚了?
你的意思是必须把鲲做成游戏里那样才合理吗文盲阿Q?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天纵之才就不能跟人间产生深刻的羁绊。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对朋友的态度,直率、坦诚、有什么说什么。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个普通人来送他,他都会觉得感动,为对方写下这样的千古名句。
入我相思门,只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是天才,不是他不能感触到这个人间,恰恰相反,他比一般人更敏感、更多情,更能体会什么事真,什么是美,也更能看到什么是假,什么是丑恶。
我觉得很多人没理解,这个电影是高适视角的故事,不说高适的视角本身就有偏差,他还有可能虚实结合的在骗程公公。
动画里面有一个很典型的高适谎言,高适的回忆里说小童训斥李白不知民间疾苦,但实际上,小童最喜欢李白的诗,而且他提起的诗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童只记得这首诗的第一句,认为这是描写长安岁月静好的诗,但实际上,这首诗的后半部分“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就是李白眼里的民间疾苦,所以高适没有附和小童“这样的长安多好啊”的感叹
那其实它可以不拍小童说李白,那段剧情的设置我觉得没必要,就像你说的这首诗后半句,电影也没拍,直接不展现后半句李白的思想,只说他不会醒,那对李白就不公平。
不拍,观众怎么知道高适的话里掺假呢
时下中国影视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身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显得无知。
自从影视剧作品商业化之后,对文化的研究、艺术质量的追求,统统都让步于资本的快速收益。个把月完成一部电视剧,一边拍戏一边现编剧本,时下观众喜欢什么话题就往戏里硬塞什么,服饰道具想怎么捣鼓就随便怎么瞎搞,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下催生出的种种怪相也就不足为奇了。近来形成话题的以“倭风”代“国风”就是其中一个写照。
现在网上总说咱们国人越来越文化自信了,但是事实上,现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在民间的群众基础越来越糟糕。很多老百姓对自己的文化其实都是处于文盲与半文盲的状态而不自知,年轻人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了解中华文化,却只是一知半解流于表面而已。比如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伯”、“仲”、“叔”、“季”的意思。而且现在很多影视剧的创作者们自身在创作历史剧题材作品时,惯用现代人的思维去阐述古代人,用现代语当成古代白话,甚至连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称呼都不知道怎么说,这种对古代汉文化的文盲编导出来的作品熏陶出来的也只会是文盲。
有没有可能,有些影视作品改编,是为了方便观众理解呢?比方说称呼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熟知的都是名人们的大名,如果电影里面经常以字相称,很多人甚至发现不了出来的是哪个人物
所以说文盲编个电影给文盲看咯。
在古代,你要是对着高适说高适兄,只怕人家要是心情不好就直接给你一耳光,你信不信?
为了方便观众理解,直接用姓名相称很难理解吗?你说王维大家都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他字摩诘,又有谁知道高适字达夫?更别提张旭那些,知名度更低的了。你要是啥都不允许改编话,别看电影,直接去读史书吧
不要为自己的无知找借口。如果说因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老师为了照顾学生的无知,也把自己降低到学生一样无知的层次去教学生,那么教出来的都是些什么呢?
照你这种说法,以后只怕中国的下一代还要把关羽和关云长当成两个人咯
所以,你是看电影考试的吗?电影面向的是大众,老师面向的是学生,爱众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电影自然是提了王摩诘,但单独叫摩诘,有几个人知道是谁?知道不代表一定要用,死脑筋
别的不说,可以在角色旁边加上字,就行了。xx,字xxx
动画电影,而且还是想赚小孩子钱的电影,你家个字有鬼用,有些人字都认不全。公众看电影,也不是想受教育的
照你这种抠法只能坐时光机去唐朝对着拍李白了,笑:)
照你们这样下去,那么以后出现关公战秦琼也不是笑话了
你不觉得李白的好诗都是嗑药后幻觉所致吗?
支持楼主,我看电影中途流泪,不是因为剧情,而是因为电影将李白刻画成一个没心没肺的疯子,抬高踩李,看得我生气又难受。
啊这个楼主好有意思,不知道那个大鱼(大鲸)是鲲,有人指出还气上了
你当旁边的家长是……的?进一步,文字看不懂,你不会弄一个台词?懒就懒呗还急了
我是越看越气,看完越想越气
你知道是鲸鱼啊,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我气的是剧组不用心哈,直接搬鲸鱼不动脑筋自己设计,还特么搬的是这么现代感十足的画面,就哄你们要求不高的人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