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沙 (2024)
内沙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即使深陷内沙之中!仍要不顾一切走出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我hin支持女性导演的电影,但这部电影里面的很多情节让我不明所以!类型应该属于文艺片!影片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像纪录片,整部演员的表演风格都是比较接近自然的状态的 不过既然类型已经是文艺片了!它的受众必然是少数的!我们只需通过导演的镜头看到她想要传达的意义和价... (展开)
《内沙》|先驱者不易,但别沦为孤岛异魂
很惊讶导演的选题,目前还没看到过这种题材,很创新。导演是人间清醒,很明白这个选题和大卖之间的关系,作为故事片导演,这么清醒,很厉害👍 电影是慢节奏的,里面有很多空镜、特写,这也是对做有机农人的真实写照。女主的面部不满情绪表现太过度、单调了,过于用力地用紧绷...
(展开)

平静又克制的女性与农场故事
从女主母亲来到农场切入,展示女主小余和农场主汤老师,汤老师和外来合作调研组,汤老师和被收走土地的农民及村长多组间的交错关系。此外,小余与牛成为精神倚靠的关系也值得深入思考是否只有在动物身上才具有某种神性的柱石。 小余在影片之外未交代处经历了父亲之失,在影片之...
(展开)

娓娓道来的梦想与现实
电影《内沙》讲的是一个关于坚持梦想的故事。没有想象中的戏剧冲突,就跟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平凡,平淡,却那么真实。 主角小余在崇明岛上经营着一家有机农场,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她没有放弃。影片里,我们能看到美丽的乡村风景和小余的日常生活。她的妈妈来到农场帮忙,但...
(展开)

《内沙》repo|现代人生命河流的“淤积”与挣扎
《内沙》是一部以女性视角切入的现实主义作品,讲述了一个青年女性小余在农场主汤老师的理想主义感召下扎根于崇明内沙岛,试图以有机农业构筑理想生活的乌托邦。然而,当母亲到访、农场经营危机接踵而至,小余不得不重新审视自我与现实的边界。说白了,这部电影通过近乎白描的...
(展开)
> 更多影评 14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老鼠屎是啥? | 来自马小园 | 1 回应 | 2025-05-09 21:51:28 |
“有机”的假设必须受到质疑 | 来自sunshine | 1 回应 | 2025-05-07 22:40:35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待上映华语片 (华盛顿樱桃树)
- Best of 2024...Films(华语) (btr)
- 2023年后华语电影还能期待啥? (朝阳区妻夫木聪)
- again (姒文命)
- 所 (猫日那)
订阅内沙的评论:
feed: rss 2.0
内沙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21 条 )
11 有用 泥巴 看过 2024-06-17 11:43:58 上海
让穷人也能吃得起有机食品--举着这个看上去很美的理念的理想主义者,一厢情愿一意孤行一腔正义,在当下围江造田——新“殖民地”桃花源的有机乌托邦破产过程的交响安魂曲。 纯纯的知识分子电影。
6 有用 飞骑斥候 看过 2024-12-20 20:50:42 上海
#暖冬影展#这还是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到有机农业的电影,女主角选的不错,和认识的新农人从气质到长相都有点像,母女关系也很真实,困境也是真实的,就是感觉不如拍个纪录片算了。
9 有用 再懒散就变九戒 看过 2024-06-16 21:06:26 上海
当下的流浪年轻人,热爱的农场即将覆灭,故乡只剩空空的新楼盘;很喜欢牛棚的空间意像,是土地的温度,有宗教画般的光线
7 有用 btr 看过 2024-06-16 23:55:21 上海
#SIFF 关于理想主义的幻灭。有机农场象一个乌托邦,在外部世界(村民、经济状况)和内部机构(员工)的双重压力下挣扎。电影多次提问,什么是有机?“有机”定义之一便是各种元素的和谐契合。电影展现了各种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小余和被送入精神病院后来出家的母亲、父亲缺席的小余与多少像替代的父亲角色的汤老师),对于空间和风景的处理见功夫。
8 有用 Arrow Shaw 看过 2024-07-21 00:07:51 上海
很喜欢导演的叙事节奏和表达上的克制。一个家庭被从乡村的土地上连根拔起,被驱赶甚至被消灭,到母亲剃度,女孩成为事实上的孤儿。而有机农场梦想的破灭,汤老师的转身离去,又让女孩成为精神上的孤儿。政治和资本共同作用下的城市化,逐渐改变了至少有过一点同气相连的人际关系,转换为支离破碎的互不关心或是压迫与被压迫,侵占与被侵占。开始很不喜欢汤老师,不过在小余哭的那段,感到这个人还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另外,希望能... 很喜欢导演的叙事节奏和表达上的克制。一个家庭被从乡村的土地上连根拔起,被驱赶甚至被消灭,到母亲剃度,女孩成为事实上的孤儿。而有机农场梦想的破灭,汤老师的转身离去,又让女孩成为精神上的孤儿。政治和资本共同作用下的城市化,逐渐改变了至少有过一点同气相连的人际关系,转换为支离破碎的互不关心或是压迫与被压迫,侵占与被侵占。开始很不喜欢汤老师,不过在小余哭的那段,感到这个人还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另外,希望能看到草台班的节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