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 短评

热门 最新

162 日王仔 看过 2023-05-23 07:00:12 德国

这烂俗到网大都不敢写的爱情故事,考里斯马基硬是把人物拍得如此可爱,动人,不愧功力深厚。《枯叶》像是《摩登时代》的变奏,承接其现代社会人的异化母题,孤独做底,喜剧做表。但不同于卓别林的Physical Comedy,阿基用近似one liner的形式冷冷地传达出台词,凭借无比精准的节奏,一句一翻,基本每句台词都做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私以为值得一座导演奖。

9 鲍勃粥 看过 2023-10-02 12:29:30 美国

6.8/10 #NYFF61 正如此部中音乐的选择一样,缺乏了以往的更质朴的民谣或更冷峻的摇滚或朋克做派,阿基似乎冷静地完整地甚至古典地在将一个在其序列中并不算优秀的平庸剧本重置在新时代,即便依然用最传统的柯达胶片拍摄,而这个仅以广播中的俄乌战争通报结合当下的尝试显得乏力和生硬。本片最独特之处在于对其创作手法和电影本身的构思,无论是对戈达尔还是布列松的戏谑,还是直接借用贾木许当代邪典丧尸未逝的片段,还是结尾的“卓别林”,都似乎在拓展解读阿基的角度。最令人伤心之处似乎莫过于感受到阿基的“妥协”:心痛的瞬间来自于自身或情节剧式的意外,那些对于社会结构的职责则不痛不痒,甚至将恶性转嫁给来自内部的他者 (保安或工头),这种将一切交给冷幽默来塑造氛围的方式显得有些轻佻而缺乏重量,显然这一次阿基给的糖分太多了。

71 看过 2024-02-01 21:13:16 河北

全世界都在失业,全世界都在唱老歌,全世界都在下坠,用不起电脑,吃过期食品,连电费支出都成问题。即便心已经降到冰点,我们依然要活着,等待爱的奇迹。

7 宋雯婷 看过 2024-02-13 01:41:58 北京

爱情没有什么秘密,渴望比厌烦多一点点,动力比阻力强一点点,还能想象一下有对方和狗的未来,就足以让时间把你们对对方的爱就将自动形塑,嵌入一种属于你们的共同生活了。我现在常常觉得爱情是一种后置的总结,而非当下的激情。

58 陀螺凡达可 看过 2023-10-30 15:44:52 北京

最纯正的考里斯马基。人生所有的无奈和意外如同收音机里传来的战争阴霾,总是那么轻描淡写,就算你无视它,它也会在那里。

26 胤祥 看过 2024-01-03 17:56:01 北京

No.10136。2023戛纳评审团奖。作者风格小品,这部真的比他任何一部都像布列松……最症候性的莫过于最当下的俄乌战争是以最“过时”的媒介-收音机呈现,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以及两位主角的生活方式都是复古至极的“前数字时代”状态(cue贾木许《丧尸未逝》真惊到我了),这种固执是剧作得以成立的前提,导向的不是怀旧,而是分裂。片中对工人阶级的关照令人感动,但诸如俄乌战争消息或者“男人不如猪”这种女权表态都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蹭热点。

37 在少女们身旁 看过 2023-05-23 15:28:01 法国

唯有爱情敢在陈旧的灵魂里肆意:不费吹灰之力地历尽万苦千辛

20 兔安叽 看过 2023-05-25 09:12:50 河南

让我们为这个片长起立鼓掌10分钟。

2 心生 看过 2024-03-31 23:08:36 北京

喜欢,独特,而戏谑。但是,好像仅此而已?

130 爱斯基摩综合症 看过 2023-05-30 22:47:23 法国

如果没有一个足够神志清醒的头脑,也许你会以为误入了哪个老片修复单元,但可能阿基的本意从未如此明确,在这个仿佛只要讲述“老派约会之必要”的故事里,阿基的怀旧绝不只是任何理想主义的自我封闭,当收音机中俄乌战争的新闻一次次被旧时代的歌谣覆盖,那也不是消极的政治避世,相反,它提醒我们回忆起各司其职的隽永美德,就像你得重新相信每套衣着,连同场所,和所有事物各自的用途,阿基的电影总是关于重置的人生,而当人向命运缺席的救赎展示自己的慷慨时,那便是他努力着把一切放回它们应在的地方,直到冲突与变化只像是走开后簌簌抖落的枯叶。

92 HarperDie 看过 2023-05-23 02:12:57 法国

电影之所以是如此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就是那些灵动瞬间地不期而遇。考里斯马基用极简的冷涩线条谱写了最炙热的爱恋。在他的光影世界里那些好的坏的,最终都会成为永恒的魅影。阿基·考里斯马基——卢米埃尔之王。

25 喜西西 看过 2024-01-16 00:13:48 北京

和九十年代的阿基并无二致,因为如今社会科学技术或许一日千里,可人们的精神世界除了停滞不前,就是崩塌倒退。一杯接一杯的酒,一根又一根烟,树影里一趟趟电车在摇晃,电台里轰炸一场接一场。超市传送带上的一包包肉,机械工厂里的一个个铸件,都比他们更高贵。没工作也能活,赚不到钱就凑合过,酒吧里人们情绪稳定又疏离,像面带笑容的混凝土。唯有人与人、人与狗的相遇,带来这乏味生活里最大的不确定,从愿意了解名字开始,无论是男女主,还是对照的丽萨与卡拉OK王。苦寒之地,总是诞生很多悲壮的乐观。看来布列松和戈达尔是散场装腔首选,阿基继续努力鸭。

28 桃桃林林 看过 2024-01-05 19:01:22 北京

永远坚持他的风格的阿基。千年不变的复古风内景和压抑的氛围之后,结尾外景漫步公园,突然,就释放了。

8 贵久 看过 2024-01-06 21:03:45 上海

“没有变化”就是这部阿基新片从里到外的表达,外的没有变化是“写信与收音机时代的爱情”呈现,是导演一直追求的极简风格及剧本甚至海报无限复刻《薄暮之光》的不变;里的没有变化,是尽管收音机里远方的哭声已经到家门口了,但孰重孰轻?眼前工人阶级生存状况这么多年依然不变。阿基创作的极致之处就在于每隔几年都会以电影向全世界披露一次芬兰劳工阶级生存报告,一报就是40年,40年里芬兰经历了苏联解体、美国文化到来、全球化,但这里工人阶级几乎依然生存在40年前同样的状况,影片用一种看似自我复制实则自我解构的方式表现着时间在这里的停滞,让每次“致敬”都带着现实批判,这里从不缺酗酒的失业者,就像女主一家男丁共同的命运,最后结尾直接复刻《摩登时代》打点。影片对当下的那些回应更像导演在说:“事情我都知道,但我想说的是。。。”

75 lue 看过 2023-05-23 00:16:22 西班牙

可以给一个金棕榈吗,谢谢

31 亵渎电影 看过 2023-06-06 23:09:39 河北

从柄本佑那里学到了一个用词:Beats。阿基的眼里也有情绪和Beats,还有幽默和怀旧,女人和男人之间的感情张力就在那里,简约,浪漫,永不过时。

24 咸鸭蛋橘子 看过 2024-01-24 23:43:57 上海

非常芬兰!非常i!看多了美国那些见面五分钟开始互啃的“热恋”,这样的“冷漠”爱情看得让人心情舒畅。虽然车祸梗太狗血,但是还是被片中芬兰人的冷幽默笑到,比较和我的笑点,就喜欢那种看着冷酷木楞楞的,但是一开口特别逗比的人设。首先我们都是完整的个体,再追寻与他人之间的依存。

18 欢乐分裂 看过 2024-01-23 22:19:25 上海

几乎完全复制的阿基配方,把任何一部前作的短评拿来似乎都挺适配——清冷色调,高光和阴影的对比,饱和度舒适的配色,夜色温柔中的散步,对坐无言的两人构图,底层群像的扫描,严苛生存环境中互相取暖的微光,一些迷影的小趣味(与贾木许“相逢”,两位私心最佳的配乐品味导演)。 依旧是极简处理的台词,让沟通更趋零度化,而广播传出的信息成为个人与广大世界的最大通道,智能手机时代的边缘人,在枯叶飘零之前寻到了同路者;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我们需要永远丧气永远暖心的阿基,就像我们今日还在看布列松戈达尔卓别林,仍觉得在影院门口苦等是一种浪漫,无用的不是我们,而是过于荒诞的现实。

18 Meraki 看过 2024-01-02 00:13:51 上海

广播里传来战争,随手拿来杀人分尸的新闻,还有家常便饭的失业和厄运总挑底层人的意外,岌岌可危的世界里,养一只流浪狗,找一个人互相关心,编一个芬兰闯进世界杯决赛的积极幻想,已经很伟大了。女主最后的wink仿佛能点亮我一整年。片尾曲一出,唱着枯叶的光辉,真的很令我感叹。奥斯特伦德说阿基的电影毫无用处,天呐我们也不是不需要愤世批判但没有理想主义者世界会直接崩盘。

7 巴喆 看过 2024-01-27 16:39:22 福建

非常稳,阿基叔一如既往的北欧性冷淡风:极简、冷色调、舒适宜人,平和但不压抑,木讷但不是无聊,看似冷淡实则充满人情温暖,哪怕看似沉闷的柔和光影调和下也是一股脉脉温情。稍微看一下人物正反打对话、中近景构图、对坐相顾时的不响,眼眸秋波,微妙情趣,小小的冷幽默和反讽,这电影怎么会boring?81分钟真是太曼妙了。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