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朋友的困境无声而沉重,但他们的愿望却特别简单。小马一开始只是想和女儿木木在一起生活,在有限的机会里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努力,到后面发现自己的困境其实无形中也可能伤害到木木,他不得不选择接受现实,这种被迫的妥协让人揪心,却是现实生活中聋人所面临的日常困境。因为听不见,被误会成迟钝的人,但他们却会在见到你的第一眼就对你微笑;因为听不见,被认定不能胜任工作,但他们仍用十倍的努力融入听人社会,撑起一个港湾,守护一个小家;因为听不见,他们不得不直面很多“简单”的“困难”,但他们生活的世界,仍然投射出淡淡的暖黄的光影。 电影里的几个片段,导演利用“声音”,让我们设身处地进入听不见的世界,像被丢进了一个怎么跑都跑不出的梦魇,无助,也无力,而他们,又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这样的不知所措呢。我知道,世界上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更多的时刻,无声,常常把他们隔离在世界之外,他们听不见世界的喧嚣,同样,我们也听不见他们内心的呐喊。 与木木分开后,昏暗的光影下,当小马躺在麻将馆的床上,一遍又一遍地吹出鲸鱼的声音,当他激动地对朋友说“我能听见了,我听到木木的声音了,好听”,那一刻我是恍惚的,我真的相信他听到了木木的声音,他的渴望此时也成了我的渴望,我无比希望在平行世界里,小马能听到录音笔里木木调皮地唱着搞怪的歌而不是一本正经地背古诗,能听到木木用竖笛给他吹着生涩的断断续续的不着调的旋律,能听到木木用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大声地喊“爸爸”,能化解小马内心最大的遗憾。 真挚的情感拥有打动一切的力量。无论是木木选择跟妈妈一起生活后,用眼神对小马的道歉“对不起,我是小猪,我反悔了”,还是小马从期待到惊讶到低落到失笑到理解的眼神变化;无论是木木在新闻上看到小马被骗犯罪后心疼地表露“跟我在一起,他会死的,没有我就好了”,在机场哭着对小马说“我不想出国,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还是小马一边吹着鲸鱼玩具,一边比划的“要出国,有出息,我高兴,听妈妈的话”,都让人想奔到他们身边,成为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拥抱他们。 影片最后,参演的聋人朋友们笑着“说”出了他们的生活、爱好、愿望,想当兵,想成为演员,想唱歌,想和不会手语的人交流,想听一听孩子叫“妈妈”的声音,一些看起来“简单”的希冀,就是所有聋人群体最朴实最深切的渴望。看看自己,想想周遭,为什么我们偶尔要在人海里浮沉、迷茫,明明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已然精彩很多、选择很多、机会很多。 我觉得,幸福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我愿意成为木木这样的听人,去触摸聋人朋友心底的柔软和可爱,也把自己的真实交付出去,希望他们在接受帮助的时候,无需再问,“你为什么要帮我”,聋人和听人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孩子。 小马被判决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对木木说的,“你要成为你自己”,我也很想告诉小马,你对木木发出的声音,“好听”,也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你要成为你自己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