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舞池的镜头组是整个故事线的高度概括,它暗含了创作者对于观众的浓缩式的解释,也是一个悬念工具。
刚开始出现舞池,是提出悬念,观众会疑问这是什么意思,这场戏是干什么。
舞池再出现时,画面的体验感加强了,它帮助观众理解男主角的窒息感,而女主的视角在搜索男主,是表达二者在情绪和关系上的递进,即女儿企图去理解父亲。
接着高潮来了,女儿想唱歌父亲不愿意跟随,而父亲想跳舞,女儿在旁观之后最终和父亲进入了舞池。这是故事的“表”。
故事的“里”是什么呢,女儿并没有能够进入父亲的“舞池”,她太小了,渴望与旁人交流,渴望明天的到来。而父亲是没有这种渴望的,他明天是没有生机的。
而成年后的女儿能够进入舞池,是在经历过人生之后,她能够体会到父亲的抑郁。她能够进入舞池,是因为自责和遗憾——她渴望能够更早的与父亲共舞,把父亲从生死的边缘拉回来。
但这是不可能的,当时她太小了,不能懂这些。所以父亲在完成了最后的任务以后,毅然决然的走进了让他窒息的地方。
是的,影片快结束时女儿想抱住父亲不让他离开被推开了
我也比较喜欢舞池这里的视听表达 我还写了影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