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播客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完全被网友震惊了,居然这么多人会认为是自杀

PlusOne++ 2023-11-04 16:32:51 已编辑 美国

说自杀的人有没有生活常识,住没住过二楼或者三楼啊?

这种高度,外面还是厚厚的雪,很难死的好吗?

要是一不小心没死掉,摔个脑残或者残废那可真是又滑稽又凄惨。

所以,只可能是意外:丈夫不小心掉下去,或者夫妻吵闹不小心被推下去。总之不可能是计划自杀或者谋杀。(后来想了想,也可能是钝器敲击后抛下楼的?)

真要自杀,无痛快速地服药自杀、不好吗?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芫荽
    2023-11-14 22:13:22 芫荽
    我又看了一遍电影。。关键律师和女主自己都不相信是自杀啊,有些观众最后居然相信了就很离谱,不
    我又看了一遍电影。。关键律师和女主自己都不相信是自杀啊,有些观众最后居然相信了就很离谱,不是吗? 最开始律师就很直白的说,意外坠楼和入室行凶不容易辩护,自杀是好的辩护策略,女主这时候就说“我无法相信他会从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跳下来”。
    ... PlusOne++

    正是你说的这点让我觉得不是女主杀的。女主面对丈夫自杀这一选项第一反应是他不可能在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自杀。那女主又怎么可能在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杀掉孩子爸爸呢?

    赞(164) 来自 豆瓣App
    >
    佑一
    2024-02-22 16:55:14 佑一 (劍尚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自杀,这种家庭状况我太能共情了,能力强的人自私一些,差一点的同理心又强一些,自私的人不会去干mousha这种完全没有性价比的事,而同理心强的人永远都吵不过自私的人,长期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是会有很大概率做出自残、自杀的行为,大概率,极大概率。

    赞(86) 来自 豆瓣App
    >
    芫荽
    2023-11-14 23:03:46 芫荽
    什么鬼第一反应,那时候都被警方起诉了,在律师面前说的话罢了。
    什么鬼第一反应,那时候都被警方起诉了,在律师面前说的话罢了。
    PlusOne++

    律师告诉她自杀是好的辩护策略,那她直接认同就好了,何必说句这种话。

    赞(47) 来自 豆瓣App
    >
    菲雅尔塔蛾
    2023-11-07 18:21:27 菲雅尔塔蛾

    自杀只是一个念头...可能不是想真的死,但是碰巧磕到了头

    赞(44) 来自 豆瓣App
    >
    野猪爱飞翔
    2024-02-21 10:17:02 野猪爱飞翔

    我也被你震惊了

    赞(42) 来自 豆瓣App
    >
菲雅尔塔蛾
2023-11-07 18:21:27 菲雅尔塔蛾

自杀只是一个念头...可能不是想真的死,但是碰巧磕到了头

赞(44) 来自 豆瓣App
>
PlusOne++
2023-11-07 23:50:50 PlusOne++
自杀只是一个念头...可能不是想真的死,但是碰巧磕到了头
自杀只是一个念头...可能不是想真的死,但是碰巧磕到了头
菲雅尔塔蛾

自杀不是自残,是想结束痛苦。

所以必然要保证自己会死,不然摔个半死,生不如死,只会更加痛苦。

赞(8) 来自 豆瓣App
>
菲雅尔塔蛾
2023-11-08 17:58:57 菲雅尔塔蛾
自杀不是自残,是想结束痛苦。 所以必然要保证自己会死,不然摔个半死,生不如死,只会更加痛苦
自杀不是自残,是想结束痛苦。 所以必然要保证自己会死,不然摔个半死,生不如死,只会更加痛苦。
... PlusOne++

这个可能性雀食说服力更大,感觉导演也更偏向他杀,因为她演的很“无辜” ,但是抛去这层悬疑我更希望是一个男人的自杀

赞 来自 豆瓣App
>
PlusOne++
2023-11-08 21:43:28 PlusOne++
这个可能性雀食说服力更大,感觉导演也更偏向他杀,因为她演的很“无辜” ,但是抛去这层悬疑我
这个可能性雀食说服力更大,感觉导演也更偏向他杀,因为她演的很“无辜” ,但是抛去这层悬疑我更希望是一个男人的自杀
... 菲雅尔塔蛾

我又看了一遍电影。。关键律师和女主自己都不相信是自杀啊,有些观众最后居然相信了就很离谱,不是吗?

最开始律师就很直白的说,意外坠楼和入室行凶不容易辩护,自杀是好的辩护策略,女主这时候就说“我无法相信他会从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跳下来”。

赞(9) 来自 豆瓣App
>
芫荽
2023-11-14 22:13:22 芫荽
我又看了一遍电影。。关键律师和女主自己都不相信是自杀啊,有些观众最后居然相信了就很离谱,不
我又看了一遍电影。。关键律师和女主自己都不相信是自杀啊,有些观众最后居然相信了就很离谱,不是吗? 最开始律师就很直白的说,意外坠楼和入室行凶不容易辩护,自杀是好的辩护策略,女主这时候就说“我无法相信他会从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跳下来”。
... PlusOne++

正是你说的这点让我觉得不是女主杀的。女主面对丈夫自杀这一选项第一反应是他不可能在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自杀。那女主又怎么可能在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杀掉孩子爸爸呢?

赞(164) 来自 豆瓣App
>
PlusOne++
2023-11-14 22:59:24 PlusOne++
正是你说的这点让我觉得不是女主杀的。女主面对丈夫自杀这一选项第一反应是他不可能在离孩子这么
正是你说的这点让我觉得不是女主杀的。女主面对丈夫自杀这一选项第一反应是他不可能在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自杀。那女主又怎么可能在离孩子这么近的地方杀掉孩子爸爸呢?
... 芫荽

什么鬼第一反应,那时候都被警方起诉了,在律师面前说的话罢了。

赞(1) 来自 豆瓣App
>
芫荽
2023-11-14 23:03:46 芫荽
什么鬼第一反应,那时候都被警方起诉了,在律师面前说的话罢了。
什么鬼第一反应,那时候都被警方起诉了,在律师面前说的话罢了。
PlusOne++

律师告诉她自杀是好的辩护策略,那她直接认同就好了,何必说句这种话。

赞(47) 来自 豆瓣App
>
芫荽
2023-11-14 23:05:37 芫荽
什么鬼第一反应,那时候都被警方起诉了,在律师面前说的话罢了。
什么鬼第一反应,那时候都被警方起诉了,在律师面前说的话罢了。
PlusOne++

我的意思是律师给了她自杀这一选项时她的第一反应是:丈夫不会自杀。

赞(6) 来自 豆瓣App
>
PlusOne++
2023-11-14 23:11:26 PlusOne++
律师告诉她自杀是好的辩护策略,那她直接认同就好了,何必说句这种话。
律师告诉她自杀是好的辩护策略,那她直接认同就好了,何必说句这种话。
芫荽

我只是反驳你所谓“第一反应”哦,个人感觉她跟律师怎么说对真相的判断没有任何影响。毕竟这是她唯一能找到的律师,还是老备胎,关系太复杂。

赞(2) 来自 豆瓣App
>
芫荽
2023-11-14 23:17:09 芫荽
我只是反驳你所谓“第一反应”哦,个人感觉她跟律师怎么说对真相的判断没有任何影响。毕竟这是她
我只是反驳你所谓“第一反应”哦,个人感觉她跟律师怎么说对真相的判断没有任何影响。毕竟这是她唯一能找到的律师,还是老备胎,关系太复杂。
... PlusOne++

好的,至少我们两个都觉得不是谋杀,可能是意外。

赞 来自 豆瓣App
>
PlusOne++
2023-11-15 03:26:09 PlusOne++
好的,至少我们两个都觉得不是谋杀,可能是意外。
好的,至少我们两个都觉得不是谋杀,可能是意外。
芫荽

我觉得谋杀嫌疑还是很大的啊,后来想了想也可能是钝器敲击后抛下楼的。

赞(1) 来自 豆瓣App
>
woodd
2023-12-11 22:59:46 woodd (This used to be my playground.)

+
赞 来自 豆瓣App
>
野猪爱飞翔
2024-02-21 10:17:02 野猪爱飞翔

我也被你震惊了

赞(42) 来自 豆瓣App
>
!
2024-02-22 10:00:41 !

妻子是凶手 只是儿子更希望她能安然无恙

赞(1) 来自 豆瓣App
>
佑一
2024-02-22 16:55:14 佑一 (劍尚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自杀,这种家庭状况我太能共情了,能力强的人自私一些,差一点的同理心又强一些,自私的人不会去干mousha这种完全没有性价比的事,而同理心强的人永远都吵不过自私的人,长期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是会有很大概率做出自残、自杀的行为,大概率,极大概率。

赞(86) 来自 豆瓣App
>
佑一
2024-02-22 19:44:10 佑一 (劍尚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妻子是凶手 只是儿子更希望她能安然无恙
妻子是凶手 只是儿子更希望她能安然无恙
!

当儿子看到母亲在法庭上被无情撕碎,只是不忍心。

赞(2) 来自 豆瓣App
>
佑一
2024-02-22 19:49:10 佑一 (劍尚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觉得谋杀嫌疑还是很大的啊,后来想了想也可能是钝器敲击后抛下楼的。
我觉得谋杀嫌疑还是很大的啊,后来想了想也可能是钝器敲击后抛下楼的。
PlusOne++

那你倒是拿出证据啊,推断,推理,总得有证据,那段录音可以作为动机,但是检方(公诉方)所有的质证,都是诱导和猜测,你哪怕通过还原现场给出关键数据也算尽职尽责了。就这,哪怕前几年翻拍十二怒汉的何冰都知道要实质性的质疑。
我只能说,民主成就不了事实,专制也抹杀不了真理。

赞(12) 来自 豆瓣App
>
全能艺术家
2024-02-23 14:09:26 全能艺术家

这片很烂。
为啥烂?这影片就一个梗“到底是不是妻子杀了丈夫”,像我这种不怎么看悬疑片的,二十分钟就猜出来了结局,常看悬疑的,估计就十分钟。
为啥我能猜出来?
-
因为女主开头接受记者采访,而丈夫挑衅她时,她故作轻松。
如果最后是她杀了丈夫,那这开头就是B级片拍法了,不是这种电影的拍法,所以我一看到丈夫死,就知道大反转是丈夫要么自杀,要么意外。

当然,这是理性推测,实际上我的推测比这更快,因为,导演是个女的……,我知道她的小九九。
女导演拍又是现在的金棕榈,所以主题绝对不可能重点在丈夫之死,后面大概要有个大主题,大概是女主讨论他的妻子身份,母亲身份,以及职业身份?
果然……后面就是围绕这个悬念开始案情讨论以及对上诉三个问题的讨论。
-
后面我就倍速看了,但我其实还是有期待,期待导演打我的脸,让我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而羞愧,但直到电影结束,这片全是这套又臭又老的东西。
比如,女主最后果然跟律师来了段激情戏……。
比如,这戏里有个随时随地补剧作BUG的儿子,这太侮辱观众智商了。
拍法也差,表明儿子随着案件进行对母亲产生了怀疑,是用最无聊的拍法:摄像机左右摇晃。
2023年了,这拍法又有啥意思呢?连戛纳不待见的“调度之沟”里维特,都拍不到这么稀烂。
而法庭上的大段录音,和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只有直白和声音大,没有力量。
啥叫力量?可看成濑巳喜男。力量也不在于此片女主说的事有多惨,声音有多大。
-
看这个,真不如重看伊朗那部《一次别离》,或者美剧《罪夜之奔》,甚至是“傻傻的喜剧”《亚当的肋骨》。
三片都是以案件开始,但主题不是讲案件而是讲社会关系的影视剧,拍的比此片不知好多少。
-
世上这么多耶稣像,有名的就那么几张,所以艺术啊,最重要的不是“what”,讲了什么。
而是“how”,怎么拍。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视与听》的卷首语。
法国,一个诞生过巨匠福楼拜的国家,一个早就开始关心“how”而不是“what”的国家,这几年已经开始倒退了。
也是,连写这话的《视与听》也开始不关心“how”而关心“what”,以进步为口号倒退了,谁又逃得过呢?
-
世界电影目前充斥着这种东西,啥话题热拍啥,看表现力强弱不从审美,而从谁声音大来的电影。
“创作力的衰竭表现,一是抄袭,二是说实话”。
伍迪艾伦也好,李安也好,都警惕这种口号化的电影。
“这样还有什么意思呢?那不如去搞政治。”

赞(4) 来自 豆瓣App
>
走马飞尘
2024-02-28 06:35:37 走马飞尘

跳楼是吵架后激情自残的放大版本,上一个版本是拳头击墙至骨折

赞(11) 来自 豆瓣App
>
雪巡
2024-02-28 19:08:12 雪巡
自杀不是自残,是想结束痛苦。 所以必然要保证自己会死,不然摔个半死,生不如死,只会更加痛苦
自杀不是自残,是想结束痛苦。 所以必然要保证自己会死,不然摔个半死,生不如死,只会更加痛苦。
... PlusOne++

想自杀的人,不一定能精确预计到后果,当下只是不想活了而已。要不然不会有第一次的喝酒服药没死成。

赞(4) 来自 豆瓣App
>
AL.
2024-02-29 10:25:19 AL.

这电影看完还在纠结是自杀还是她杀,那真是白看了

赞(15) 来自 豆瓣App
>
AL.
2024-02-29 10:28:42 AL.
这片很烂。 为啥烂?这影片就一个梗“到底是不是妻子杀了丈夫”,像我这种不怎么看悬疑片的,二
这片很烂。 为啥烂?这影片就一个梗“到底是不是妻子杀了丈夫”,像我这种不怎么看悬疑片的,二十分钟就猜出来了结局,常看悬疑的,估计就十分钟。 为啥我能猜出来? - 因为女主开头接受记者采访,而丈夫挑衅她时,她故作轻松。 如果最后是她杀了丈夫,那这开头就是B级片拍法了,不是这种电影的拍法,所以我一看到丈夫死,就知道大反转是丈夫要么自杀,要么意外。 当然,这是理性推测,实际上我的推测比这更快,因为,导演是个女的……,我知道她的小九九。 女导演拍又是现在的金棕榈,所以主题绝对不可能重点在丈夫之死,后面大概要有个大主题,大概是女主讨论他的妻子身份,母亲身份,以及职业身份? 果然……后面就是围绕这个悬念开始案情讨论以及对上诉三个问题的讨论。 - 后面我就倍速看了,但我其实还是有期待,期待导演打我的脸,让我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而羞愧,但直到电影结束,这片全是这套又臭又老的东西。 比如,女主最后果然跟律师来了段激情戏……。 比如,这戏里有个随时随地补剧作BUG的儿子,这太侮辱观众智商了。 拍法也差,表明儿子随着案件进行对母亲产生了怀疑,是用最无聊的拍法:摄像机左右摇晃。 2023年了,这拍法又有啥意思呢?连戛纳不待见的“调度之沟”里维特,都拍不到这么稀烂。 而法庭上的大段录音,和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只有直白和声音大,没有力量。 啥叫力量?可看成濑巳喜男。力量也不在于此片女主说的事有多惨,声音有多大。 - 看这个,真不如重看伊朗那部《一次别离》,或者美剧《罪夜之奔》,甚至是“傻傻的喜剧”《亚当的肋骨》。 三片都是以案件开始,但主题不是讲案件而是讲社会关系的影视剧,拍的比此片不知好多少。 - 世上这么多耶稣像,有名的就那么几张,所以艺术啊,最重要的不是“what”,讲了什么。 而是“how”,怎么拍。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视与听》的卷首语。 法国,一个诞生过巨匠福楼拜的国家,一个早就开始关心“how”而不是“what”的国家,这几年已经开始倒退了。 也是,连写这话的《视与听》也开始不关心“how”而关心“what”,以进步为口号倒退了,谁又逃得过呢? - 世界电影目前充斥着这种东西,啥话题热拍啥,看表现力强弱不从审美,而从谁声音大来的电影。 “创作力的衰竭表现,一是抄袭,二是说实话”。 伍迪艾伦也好,李安也好,都警惕这种口号化的电影。 “这样还有什么意思呢?那不如去搞政治。”
... 全能艺术家

以后强迫自己看这种电影折磨自己了😓

赞(6) 来自 豆瓣App
>
valley里的夕阳
2024-03-01 11:11:26 valley里的夕阳

对很无语一些讨论,因为是女性,就希望女性是罪魁祸首,这哪跟哪啊,就按剧情来推断啊,非要扯到两性对立,真的是魔怔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PushWorldAway
2024-03-03 00:53:35 PushWorldAway

可以肯定的是 从这个电影项目开始 就设定【不是】女主杀了丈夫
女主的演员在这个访谈里明确说了 从电影项目的一开始 就已经和导演达成一致 角色【没有】杀丈夫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w411p7ot

真的不知道你们这些这么肯定是女主杀了的想法 就是导演拍这个片子想讽刺的对象

+
赞(13)
>
NONAME
2024-03-14 14:19:34 NONAME (乌鸦只是单纯地在叫)

如果是女主杀的,第一时间不掩埋?任其一个血淋淋的死人躺大门口?

赞(3)
>
冒牌帕特里克
2024-03-15 00:49:14 冒牌帕特里克

还真当悬疑片看呐

赞(6) 来自 豆瓣App
>
CheckmateX
2024-03-15 02:59:29 CheckmateX
这片很烂。 为啥烂?这影片就一个梗“到底是不是妻子杀了丈夫”,像我这种不怎么看悬疑片的,二
这片很烂。 为啥烂?这影片就一个梗“到底是不是妻子杀了丈夫”,像我这种不怎么看悬疑片的,二十分钟就猜出来了结局,常看悬疑的,估计就十分钟。 为啥我能猜出来? - 因为女主开头接受记者采访,而丈夫挑衅她时,她故作轻松。 如果最后是她杀了丈夫,那这开头就是B级片拍法了,不是这种电影的拍法,所以我一看到丈夫死,就知道大反转是丈夫要么自杀,要么意外。 当然,这是理性推测,实际上我的推测比这更快,因为,导演是个女的……,我知道她的小九九。 女导演拍又是现在的金棕榈,所以主题绝对不可能重点在丈夫之死,后面大概要有个大主题,大概是女主讨论他的妻子身份,母亲身份,以及职业身份? 果然……后面就是围绕这个悬念开始案情讨论以及对上诉三个问题的讨论。 - 后面我就倍速看了,但我其实还是有期待,期待导演打我的脸,让我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而羞愧,但直到电影结束,这片全是这套又臭又老的东西。 比如,女主最后果然跟律师来了段激情戏……。 比如,这戏里有个随时随地补剧作BUG的儿子,这太侮辱观众智商了。 拍法也差,表明儿子随着案件进行对母亲产生了怀疑,是用最无聊的拍法:摄像机左右摇晃。 2023年了,这拍法又有啥意思呢?连戛纳不待见的“调度之沟”里维特,都拍不到这么稀烂。 而法庭上的大段录音,和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只有直白和声音大,没有力量。 啥叫力量?可看成濑巳喜男。力量也不在于此片女主说的事有多惨,声音有多大。 - 看这个,真不如重看伊朗那部《一次别离》,或者美剧《罪夜之奔》,甚至是“傻傻的喜剧”《亚当的肋骨》。 三片都是以案件开始,但主题不是讲案件而是讲社会关系的影视剧,拍的比此片不知好多少。 - 世上这么多耶稣像,有名的就那么几张,所以艺术啊,最重要的不是“what”,讲了什么。 而是“how”,怎么拍。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视与听》的卷首语。 法国,一个诞生过巨匠福楼拜的国家,一个早就开始关心“how”而不是“what”的国家,这几年已经开始倒退了。 也是,连写这话的《视与听》也开始不关心“how”而关心“what”,以进步为口号倒退了,谁又逃得过呢? - 世界电影目前充斥着这种东西,啥话题热拍啥,看表现力强弱不从审美,而从谁声音大来的电影。 “创作力的衰竭表现,一是抄袭,二是说实话”。 伍迪艾伦也好,李安也好,都警惕这种口号化的电影。 “这样还有什么意思呢?那不如去搞政治。”
... 全能艺术家

“因为,导演是个女的……,我知道她的小九九。”



看到这句终于确定你是五毒俱全了

赞(24) 来自 豆瓣App
>
全能艺术家
2024-03-15 17:05:39 全能艺术家

这是b站的高赞回答,我搬运的………..

赞 来自 豆瓣App
>
周旋
2024-03-16 17:48:06 周旋
这是b站的高赞回答,我搬运的………..
这是b站的高赞回答,我搬运的………..
全能艺术家

所以你小实验的结论是豆瓣的用户更理性吗?

赞 来自 豆瓣App
>
全能艺术家
2024-03-16 17:49:58 全能艺术家
所以你小实验的结论是豆瓣的用户更理性吗?
所以你小实验的结论是豆瓣的用户更理性吗?
周旋

没有,b站骂那个原贴主,豆瓣骂我。一样的

赞 来自 豆瓣App
>
周旋
2024-03-16 17:53:00 周旋
没有,b站骂那个原贴主,豆瓣骂我。一样的
没有,b站骂那个原贴主,豆瓣骂我。一样的
全能艺术家

哈哈哈 那还挺好,可能两个平台用户调性相似。dy估计就不一样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全能艺术家
2024-03-16 17:54:00 全能艺术家
哈哈哈 那还挺好,可能两个平台用户调性相似。dy估计就不一样了
哈哈哈 那还挺好,可能两个平台用户调性相似。dy估计就不一样了
周旋

抖音发不了长评

赞(1) 来自 豆瓣App
>
易燃易爆
2024-03-18 22:25:35 易燃易爆

+
赞 来自 豆瓣App
>
momo
2024-03-21 00:32:10 momo
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自杀,这种家庭状况我太能共情了,能力强的人自私一些,差一点的同理心又强一些
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自杀,这种家庭状况我太能共情了,能力强的人自私一些,差一点的同理心又强一些,自私的人不会去干mousha这种完全没有性价比的事,而同理心强的人永远都吵不过自私的人,长期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是会有很大概率做出自残、自杀的行为,大概率,极大概率。
... 佑一

非常对 就是这个意思

赞 来自 豆瓣App
>
PlusOne++
2024-03-21 07:07:32 PlusOne++
+
... 易燃易爆

导演从来没有明说哦

赞 来自 豆瓣App
>
渭川曲
2024-03-23 17:44:17 渭川曲
可以肯定的是 从这个电影项目开始 就设定【不是】女主杀了丈夫 女主的演员在这个访谈里明确说了
可以肯定的是 从这个电影项目开始 就设定【不是】女主杀了丈夫 女主的演员在这个访谈里明确说了 从电影项目的一开始 就已经和导演达成一致 角色【没有】杀丈夫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w411p7ot 真的不知道你们这些这么肯定是女主杀了的想法 就是导演拍这个片子想讽刺的对象
+
... PushWorldAway

这只是表演方式好不好

赞 来自 豆瓣App
>
PushWorldAway
2024-03-23 17:47:05 PushWorldAway
这只是表演方式好不好
这只是表演方式好不好
渭川曲

不是哦 另一个访谈里说了表演方式 导演要演员演得好像杀了又好像没杀 但是这个访谈说了 故事的根本和基调就是没杀

赞 来自 豆瓣App
>
张晨
2024-03-26 03:24:14 张晨

男主的死只是为了引出两个人的感情戏吧,再然后法庭比较容易让人有种在说真话的感觉。

有些人的评论让我觉得每个电影都应该在最中间用最大的字体水印上:本故事纯属虚构。

赞 来自 豆瓣App
>
回音
2024-03-26 17:09:33 回音
这片很烂。 为啥烂?这影片就一个梗“到底是不是妻子杀了丈夫”,像我这种不怎么看悬疑片的,二
这片很烂。 为啥烂?这影片就一个梗“到底是不是妻子杀了丈夫”,像我这种不怎么看悬疑片的,二十分钟就猜出来了结局,常看悬疑的,估计就十分钟。 为啥我能猜出来? - 因为女主开头接受记者采访,而丈夫挑衅她时,她故作轻松。 如果最后是她杀了丈夫,那这开头就是B级片拍法了,不是这种电影的拍法,所以我一看到丈夫死,就知道大反转是丈夫要么自杀,要么意外。 当然,这是理性推测,实际上我的推测比这更快,因为,导演是个女的……,我知道她的小九九。 女导演拍又是现在的金棕榈,所以主题绝对不可能重点在丈夫之死,后面大概要有个大主题,大概是女主讨论他的妻子身份,母亲身份,以及职业身份? 果然……后面就是围绕这个悬念开始案情讨论以及对上诉三个问题的讨论。 - 后面我就倍速看了,但我其实还是有期待,期待导演打我的脸,让我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而羞愧,但直到电影结束,这片全是这套又臭又老的东西。 比如,女主最后果然跟律师来了段激情戏……。 比如,这戏里有个随时随地补剧作BUG的儿子,这太侮辱观众智商了。 拍法也差,表明儿子随着案件进行对母亲产生了怀疑,是用最无聊的拍法:摄像机左右摇晃。 2023年了,这拍法又有啥意思呢?连戛纳不待见的“调度之沟”里维特,都拍不到这么稀烂。 而法庭上的大段录音,和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只有直白和声音大,没有力量。 啥叫力量?可看成濑巳喜男。力量也不在于此片女主说的事有多惨,声音有多大。 - 看这个,真不如重看伊朗那部《一次别离》,或者美剧《罪夜之奔》,甚至是“傻傻的喜剧”《亚当的肋骨》。 三片都是以案件开始,但主题不是讲案件而是讲社会关系的影视剧,拍的比此片不知好多少。 - 世上这么多耶稣像,有名的就那么几张,所以艺术啊,最重要的不是“what”,讲了什么。 而是“how”,怎么拍。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视与听》的卷首语。 法国,一个诞生过巨匠福楼拜的国家,一个早就开始关心“how”而不是“what”的国家,这几年已经开始倒退了。 也是,连写这话的《视与听》也开始不关心“how”而关心“what”,以进步为口号倒退了,谁又逃得过呢? - 世界电影目前充斥着这种东西,啥话题热拍啥,看表现力强弱不从审美,而从谁声音大来的电影。 “创作力的衰竭表现,一是抄袭,二是说实话”。 伍迪艾伦也好,李安也好,都警惕这种口号化的电影。 “这样还有什么意思呢?那不如去搞政治。”
... 全能艺术家

啊?哪里有激情戏?

赞
>
资深貔貅
2024-03-26 18:02:26 资深貔貅

我以为他单纯意外死亡😂脚滑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STEVEN丶MG
2024-03-27 12:59:40 STEVEN丶MG

看完我只能说她杀和自杀都不合理,只可能修房子发生意外死亡

赞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 去坠落的审判的小组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有没有人觉得律师像卢布列夫?(momo)

有2点搞不懂。(皓日当空)

开头的《P.I.M.P.》好好听(撺掇攫取)

明显是女主杀的(追风少年)

电影的笑点都在对方的律师身上了(雨伞人生)

到底杀了吗?(回忆的旋转木马)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