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极右分子?什么是条子暴力?什么是郭嘉机器? 这些词在这部电影和欧洲政治语境下,是有清晰的明确指向的。其实,在东方这些也是有清晰定义的,但结合墙内因为长期种间隔离而形成的郑智弱智,这一切都被看客无法理解,最终只能搬出“还是要紧密团结”安慰自己的愤怒。乃至于豆瓣的小朋友都被暴力吓坏了,开始反思了,忘了自己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首先,我们可以直接依靠托洛茨基对危机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首先指出一个主线:
在资本主义的危机中,极右翼是被主流政治秩序的无能和改良主义滋养出来的。
Idir在被杀24小时后,全法各处都有局子和Moschee被袭击。很明显这里在说,是左派袭击了局子,右派袭击了Moschee。可问题是为什么不是左派直接向那些杀人的右狗报仇呢?因为条子不让。在法国的政治环境下,因为左派和多元社会相较于莱茵河另一侧更强势,一个少年被殴打致死会获得社会的普遍同情,但也不足以让社会由此对右派进行宪法支持下的排查,因为一是这是违宪的,政治自由不容践踏,二是这只会催生出更多的右翼分子:我们的郭嘉只为了一个移民穷小子而调查这么多本国居民的政治倾向,难道我不更应该把票投给勒庞吗?这不是某届政府的决定,而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必然选择。而在莱茵河另一侧,同样是主流同时压制左派和右派,但最终一定是在压力下右派更快的崛起。最终,Idir的死被证明是极右翼分子的一次对条子的栽赃,但我们要问?极右翼分子的动机是什么?
很显然,他们需要更多的对移民群体不守规矩的媒体曝光,增加社会恐慌和族群对立,加上在资本主义的危机下的经济焦虑,社会会诞生更大的极右翼潮流。而极右翼的目标真的只是移民吗?在今天的法国,左右的政治分野是与族群矛盾紧密挂钩的,这是不同于莱茵河另一侧的一个显著特征。对外来族裔的排斥,归根究底是要落到极右翼的共同的最终共通性上的:加强社会焦虑,收紧社会管控。甚至大选都不是极右翼蒸党的目标,因为如果社会没有整体的酝酿极右翼的主流思潮,即使短期当选也会再次下野的。托洛茨基对1933年魏玛大选,早在1928年即指出:纳粹的最终目标不是持续的获得选票增长而成功强势组阁,即使危机继续深化,极右翼也没有希望在5-10年内获得选票持续增长的稳定前景,其目标在于酝酿社会危机群体思潮和焦虑,获得选票增长,并发动政变。1933年的最终结果证明了一切:今天无知的斯毛分子始终强调即使在冲锋队要挟下,纳粹党得票率也仅仅45%,以此证明台尔曼的KPD和斯大林的共产国际对纳粹党的投降的正确性。但事实则是,紧急授权法案。这就是一场政变。纳粹发动了政变,极右翼根本没有与你进行合法的选票PK。
我们回到电影,在当下,是什么促成了法国民众最大的不安全感呢?工作和移民。
后者,电影中极右翼搞了一次Idir事件,而现实中则根本不需要栽赃,查理周刊事件就足以催化矛盾。在电影开始不久,法国msl社区的阿訇们和早饭青年的矛盾就清晰的体现了出来:面对暴力执法,老人和阿訇们选择退让和祈祷,但这些宗教领袖们可却是在退让外皮和虔诚庙宇掩护下,最主要的、在民主社会下藏纳极端宗教思潮的污垢的、人。这种彼此间的不信任感催生着两股极右翼撕裂社会。
而前者,则是主流政治秩序。在一切危机下的改革中,一切改革最主要目标是财政收入和就业。财政是大棒,就业是甜枣。马克龙的改革无外乎于此。通过养老金改革,减轻蒸腐和企业的财政负担,增加工作岗位,进而促进就业,瓦解反抗。但危机是全面的,当它每每在媒体前宣称本届增加多少个就业岗位,整体危机就在消灭着3倍不被报道出来的岗位。而每一项减轻企业压力的改革,都在增加就业者的压力,当企业有更大的生杀大权的时候,劳动者就要更加如履薄冰。
至此,族群矛盾有了,经济压力有了,极右翼的社会思潮根基已经成型。还缺啥呢?那就是将这两者联结起来的事件,而《雅典娜》就聚焦了一类能够达成联结事件,即条子暴力。
在现有的经济对抗中,条子是资方或者说是政权方的标志性代表;对少数族裔的暴力执法则是加强双方的族群对抗的标志性代表。在一切对抗中,媒体会报道左派的“无法无天、大打出手”,而右派的行动则会被极右翼渲染为“默克尔的白左政策引进难民搞乱我们的美好生活”,“条子被错误的政策派往错误的战场,他们本应该得到加强并在边境守卫祖国,而不是被白左政党派去镇压爱国者”。
在这个左派和右派同国家机器的冲突过程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主流政治的不满完全有着不同的侧重:左派是受到国家机器本身的镇压,而极右翼则在强调国家机器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国家机器用错了方向。在整个魏玛时期,极右翼从来没在强调国家机器对自己的压制,反而在强调国家机器被背叛、被削弱、被针对错误的敌人。这就回到了第四段的那句话:同样是对左右的压制,但一定右派会更快崛起。因为这种压制对极右翼来说,在资本主义危机下,是一种对极右翼的宣传,对极右翼的滋养,这是极右翼的光荣的为国家的殉道。
这就是电影最后的真相,极右翼打死男孩,转嫁条子,搅乱社会的动机。
我们回到开头,什么是极右翼?什么是国家机器?事实上导演加夫拉斯的几部电影中,竟然有认为这是对无政府主义的宣传!难道宣传安那其主义不应该把责任归于机器吗?为什么要用极右翼作为挡箭牌?或者说是什么导致极右翼的坐大呢?事实上,在整个过程中,国家机器从来只作为一个背景在剧情中渲染冲突,仅有的重点描述的是一个无助的被俘的年轻条子。以上我们明确表明了在资本主义的危机中,愈是要“保卫宪法”,愈是要回复往日荣光,人民的不满就越高涨,从来反对墙内所谓的批判白左,但主流秩序的每一场拙劣的表演都增加了极右翼的力量。
最后,更不必说条子暴力在事实上从来不是栽赃,而是普遍存在的郭嘉腐化现实问题。关于这点我们不作详述,事实上,任何常备军团体和诞生于其中的“战友情谊”,都是阶级社会中保守力量和极右翼的重要落脚点,我们可以查询下在30年代的魏玛时期有多少条子成建制转为冲锋队。
雅典娜,一个以创作和守护为核心概念的女神,她的一切核心概念都与工人斗争的主题相关。雅典娜,一个无产阶级女神。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