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附近。纪录片+剧场+工作坊。20分钟的【悼词】太震慑,但其他时候可太闷了。
2021.10.24“附近在消亡”的纪录片展映。《纪念碑》放到一个半小时,我中途离场。看不下去了,不是因为这个片子不好,相反,它的能量太大了,它有一种迫使人立刻去行动的力量。 片子放到一半的时候开始自反,每分每秒都在提醒我,我也曾经在某个时期,以非常强烈的热忱、不抱功利色彩地去拍过纪录片。 我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我过去拍摄和计划将来要拍摄的纪录片,《纪念碑》在我的心灵上哐哐敲警钟,告诉我:“你拍纪录... 2021.10.24“附近在消亡”的纪录片展映。《纪念碑》放到一个半小时,我中途离场。看不下去了,不是因为这个片子不好,相反,它的能量太大了,它有一种迫使人立刻去行动的力量。 片子放到一半的时候开始自反,每分每秒都在提醒我,我也曾经在某个时期,以非常强烈的热忱、不抱功利色彩地去拍过纪录片。 我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我过去拍摄和计划将来要拍摄的纪录片,《纪念碑》在我的心灵上哐哐敲警钟,告诉我:“你拍纪录片的路上最大的敌人,一定是时间,你浪费了太多时间,你不能再继续休息下去了,必须马上醒来,就现在,立刻!” 我觉得这片子好像在问我接下来该怎么办,为我绘制一张未来的图。不知道是因为衣服穿多了,还是自己状态变了,有些瞬间,我觉得自己如坐针毡,浑身热到没法呼吸也没法思考。我就知道,我该走了。 (展开)
刚刚在广州看完,感谢附近放映。实话说个人感觉不太好。这是一部纪录片的纪录片,每个回村的小记录者拍的部分是最好最吸引人的,其次是他们在自己拍的片子前表演的舞蹈。最不好的是剩余的部分,比如工作室日常讨论,好几个分享会的实录。尤其是两个外国人以及吴导自己的部分,外国人的头衔和夸赞没必要去强调,吴导也没必要在纪录片里长篇讲课、抒情,即使对于当事人来说很“真诚”,但对观众来说有点油腻了。发现了一些自身和时代... 刚刚在广州看完,感谢附近放映。实话说个人感觉不太好。这是一部纪录片的纪录片,每个回村的小记录者拍的部分是最好最吸引人的,其次是他们在自己拍的片子前表演的舞蹈。最不好的是剩余的部分,比如工作室日常讨论,好几个分享会的实录。尤其是两个外国人以及吴导自己的部分,外国人的头衔和夸赞没必要去强调,吴导也没必要在纪录片里长篇讲课、抒情,即使对于当事人来说很“真诚”,但对观众来说有点油腻了。发现了一些自身和时代的“病灶”,但更深的“病灶”似乎还在产生,为历史立碑,值得尊敬,为自己立碑,大可不必吧…… (展开)
草场地,幸存者救赎,纪录、悼亡也是给自己灵魂寻求个安放处。吴文光:我们都在建造纪念碑,我们就是纪念碑的一部分
4.3 属于“民间记忆计划”系列的一部作品,仿佛回到了章梦奇《自画像和三个女人》时期的创作状态,将剧场作品和纪录片创作背景影像的并置,吴文光对草场地工作站的一次主题式总结,为了忘却的纪念。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订阅纪念碑的评论: feed: rss 2.0
纪念碑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1 有用 ibelieve 看过 2021-10-24 16:38:28
#附近。纪录片+剧场+工作坊。20分钟的【悼词】太震慑,但其他时候可太闷了。
2 有用 二糖不说话 看过 2021-10-24 16:38:30
2021.10.24“附近在消亡”的纪录片展映。《纪念碑》放到一个半小时,我中途离场。看不下去了,不是因为这个片子不好,相反,它的能量太大了,它有一种迫使人立刻去行动的力量。 片子放到一半的时候开始自反,每分每秒都在提醒我,我也曾经在某个时期,以非常强烈的热忱、不抱功利色彩地去拍过纪录片。 我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我过去拍摄和计划将来要拍摄的纪录片,《纪念碑》在我的心灵上哐哐敲警钟,告诉我:“你拍纪录... 2021.10.24“附近在消亡”的纪录片展映。《纪念碑》放到一个半小时,我中途离场。看不下去了,不是因为这个片子不好,相反,它的能量太大了,它有一种迫使人立刻去行动的力量。 片子放到一半的时候开始自反,每分每秒都在提醒我,我也曾经在某个时期,以非常强烈的热忱、不抱功利色彩地去拍过纪录片。 我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我过去拍摄和计划将来要拍摄的纪录片,《纪念碑》在我的心灵上哐哐敲警钟,告诉我:“你拍纪录片的路上最大的敌人,一定是时间,你浪费了太多时间,你不能再继续休息下去了,必须马上醒来,就现在,立刻!” 我觉得这片子好像在问我接下来该怎么办,为我绘制一张未来的图。不知道是因为衣服穿多了,还是自己状态变了,有些瞬间,我觉得自己如坐针毡,浑身热到没法呼吸也没法思考。我就知道,我该走了。 (展开)
2 有用 时间小飞船 看过 2021-10-24 18:07:18
刚刚在广州看完,感谢附近放映。实话说个人感觉不太好。这是一部纪录片的纪录片,每个回村的小记录者拍的部分是最好最吸引人的,其次是他们在自己拍的片子前表演的舞蹈。最不好的是剩余的部分,比如工作室日常讨论,好几个分享会的实录。尤其是两个外国人以及吴导自己的部分,外国人的头衔和夸赞没必要去强调,吴导也没必要在纪录片里长篇讲课、抒情,即使对于当事人来说很“真诚”,但对观众来说有点油腻了。发现了一些自身和时代... 刚刚在广州看完,感谢附近放映。实话说个人感觉不太好。这是一部纪录片的纪录片,每个回村的小记录者拍的部分是最好最吸引人的,其次是他们在自己拍的片子前表演的舞蹈。最不好的是剩余的部分,比如工作室日常讨论,好几个分享会的实录。尤其是两个外国人以及吴导自己的部分,外国人的头衔和夸赞没必要去强调,吴导也没必要在纪录片里长篇讲课、抒情,即使对于当事人来说很“真诚”,但对观众来说有点油腻了。发现了一些自身和时代的“病灶”,但更深的“病灶”似乎还在产生,为历史立碑,值得尊敬,为自己立碑,大可不必吧…… (展开)
2 有用 仙女䒓鸲鹆 看过 2021-08-27 22:50:01
草场地,幸存者救赎,纪录、悼亡也是给自己灵魂寻求个安放处。吴文光:我们都在建造纪念碑,我们就是纪念碑的一部分
1 有用 比邻 看过 2021-10-24 16:58:51
4.3 属于“民间记忆计划”系列的一部作品,仿佛回到了章梦奇《自画像和三个女人》时期的创作状态,将剧场作品和纪录片创作背景影像的并置,吴文光对草场地工作站的一次主题式总结,为了忘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