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不在屋里 短评
热门
最新
5 有用 Rosy 看过 2024-11-27 12:59:26 广东
在海子母亲一边摘着韭菜,一边随口念出《给母亲》的时候,破防泪目了。 /母亲 你去休息吧 /山坡上伏着安静的儿子 /就像山腰安静的水 /流着天空 /我歌唱云朵 /我知道自己终究会幸福 /和一切圣洁的人 /相聚在天堂 …… 拍摄时海子自杀去世30年了,她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可以如此平静将儿子留下的遗言和谜语一样的诗融入日常的劳动中,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她自己的一部分。 我想不到有什么文字可以准确描述这种状态,也许这就是影像的魅力,电影诞生于语言穷尽之时——我觉得这部纪录片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一切解说都是多余的,直接去看,去感受吧。
1 有用 桃浦万 看过 2024-12-02 18:56:19 北京
因为工作“被迫”读了一些诗,想起自己曾经也尝试写诗,海子的诗歌算是当时雄心壮志的“始作俑者”之一。看到片子里那些前赴后继、络绎不绝爱他、尝试理解他、反复解读他的后来人,想起那时候的自己。诗歌到底有什么用?可能没什么用,很多诗人从文字到个人经历都成为了后来写作者自我标榜的“材料”,关于这个议题,这部片子可能是一种意料之外的呈现。导演本意很纯粹地放在海子母亲身上,很多人都来到这里、围在她身边,感谢她也宽慰她是海子的母亲,可能大家很容易就忘了,她更是一个失去儿子的普通妈妈,他的儿子很优秀,在八十年代就考上了北大。老人家只读海子的诗,除此之外,她更熟悉的是佛经。画面上的确谈不上任何设计,甚至有很多空镜也让人有点昏昏欲睡。只是谈内容的话,已经很好了。“诗是强烈的自然流露,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
0 有用 二三照相馆 看过 2024-12-01 16:22:49 北京
怪不得画面看起来毫无构图,毫无审美,原来导演本职是记者…… 剪辑也只是基础的衔接,拼在一起罢了…… —————————————————— 死人微活,纪录荒诞,行为艺术 大家都挺幽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