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为了符合法律规定,电影里提到合法收养小文的两个条件,要么有配偶要么年龄差大于四十岁,虽然最后靠建仁两口子顺利收养了小文,但实际抚养人还是三哥,这相当于还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亲妈的出现应该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缺,不论是过户给亲妈还是后续所谓的亲妈跟三哥发展出感情,这俩条件肯定能满足一个,合理合法。
其次是为小文和三哥之间的感情进行一个升华,前期二人相处再温馨也可以理解成小孩子无依无靠,谁对她好就跟谁走。亲妈的出现引出了后面那段雨夜追车和结尾小文哭着报家庭住址,直接让小文和三哥变成了双向奔赴双向救赎的父女情:你要离我而去时我才意识到我有多么爱你,哪怕我去了再远的地方我也会回到你身边。不过追车跟报地址真的有些俗套就是了,尤其是追车,我满脑子:“燕子,没有你我怎么活”...不过小文报地址我看哭了,小女孩真的太太太会演了,很有感染力。
最后呢大概是导演想要一个比较团圆的结局,毕竟又被戴绿帽子又丧父的三哥已经很惨了,一个女人的出现不论是带来爱情还是带来家庭都是一种慰藉,感觉导演的意思很明显了,希望这俩人组cp。另外,毕竟是大男人带着小女孩,以后小文长大了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有个母亲的照顾还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总之这个生母的角色完全就是工具人,服务了很多情节也圆满了很多空缺,人物也没立起来。我不太理解一个十几岁出去混社会,出过国蹲过牢的失足少女,是怎么突然对孩子萌生出那么多的母爱的,虽然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但是孩子小的时候也没见你管过啊...有些奇怪,而且把孩子要走,她没钱没工作的咋养啊...算啦,毕竟是工具人...
至于突然萌生母爱这一点 我分析可能是因为 之前有外婆照看 孩子不至于无依无靠 现在唯一的舅舅也不照看 交给陌生人抚养 如果我是孩子的母亲 到这般田地 也不能视若无睹吧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