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拉的影评 (51)

李沿 2023-05-25 00:34:36

导演注解 - 戛纳宣传资料

原文: La Chimera the-match-factory.digital 本人翻译,如有错漏不当敬请指出。 另附:主演乔什·奥康纳访谈 https://www.douban.com/note/853204575/?dt_dapp=1 地下的世界 在我长大的地方经常能听到有关神秘发现、挖掘和冒险的故事。你只要在酒吧待得晚一点,或者到乡下旅...  (展开)
CosmoCandy 2023-06-02 17:27:47

《幸福的拉扎罗》后,她再度以电影拥抱纯真

因为记错时间而错过了首映,阿莉切·罗尔瓦赫尔的新作《奇美拉》于是成为了我本次戛纳之旅的最后一部影片,也是最好的句点。 在《幸福的拉扎罗》的五年之后,阿莉切带着新片《奇美拉》回归戛纳,再度惊艳。风格上,她再次娴熟地融合了古典艺术、神秘主义、魔幻主义、宗教元素,...  (展开)
爱斯基摩综合症 2023-06-03 20:26:54

奇迹要像擦亮茶匙一样,关于罗尔瓦赫尔的选择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罗尔瓦赫尔此前的三部长片作品都以一种几乎一致的方式开场:摄影机进入前的电影世界正处在一片静谧的黑暗里,直到偶然的零星光源出现,如远方驶来的汽车车灯,才把屏幕中的世界渐次照亮,我们随后在被照亮的局限空间中看到一张张拥挤在一起的脸孔。这当然可...  (展开)
深焦DeepFocus 2024-03-27 18:13:59

去年最美的电影,来自戛纳的盗墓笔记

文字来源:《奇美拉》Presskit 译者:Chloe 想做制片的卑微电影学生 ,跟不上时代的Arthouse movie影迷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奇美拉,这是他们试图实现却永远也无法找到的东西。对于古代墓葬与宝物的盗窃者来说,奇美拉意味着从工作中得到解脱以及轻松致富的梦想;而对于亚瑟来...  (展开)
Roman T 2024-02-25 08:04:45

红线的神谕

从梦开始至梦结束,阿莉切导演的《奇美拉》用一个带着神谕般灵性男人的视角,展现出不同层面的对比思考。盗墓者身份的对比,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人与人与之间关系的对比......这种对比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也让阿莉切电影中的神谕气质,变成了另一形式...  (展开)
工具理性人 2024-03-05 04:31:55

神话、现实与历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盗墓者对他们挖掘出的物品的感情,并不亚于马铃薯种植者对庄稼的感情。 古希腊神话中宙斯之子阿波罗(另一说为河神俄阿格洛斯)与缪斯女神卡利俄佩的儿子俄耳甫斯下地府拯救妻子欧律狄刻的故事一直是欧洲诗人钟爱的题材,能使木石生悲、禽兽哀泣的俄耳甫斯既是诗人、音乐家们自...  (展开)
2023-05-31 03:22:11

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久没有看过这样让人念念不忘的电影,随便写一点关于片中细节的感悟,可能有误读,欢迎指正。 *剧透预警 1. 在主人公一行人发现神庙的遗迹、将入口撬开的瞬间,壁画上所有的颜色顷刻间蒸发殆尽,变成盗墓者发现它们时的模样。褪色的壁画已经足以让两千年后的当代人感到惊艳,...  (展开)
酒仙桥14号 2024-04-05 12:58:34

2024年第一“奇”片来了,好看到失语

当凭借着《坠落的审判》成为戛纳有史以来第三位获得金棕榈的女性导演茹斯汀·特里耶(Justine Triet)在中国迷影圈掀起轩然大波的时候, 另一位在坎城闪耀着女性力量的导演的最新力作最近悄悄地潜入我们的视野中。 意大利女导演阿莉切·罗尔瓦赫尔(Alice Rohrwacher)曾凭借《...  (展开)
Marutvat 2023-08-17 20:53:26

一场爱情的奥德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影片的织锦中,亚瑟的旅程就像在寻找自己的命运星座,一场由盗墓活动的错综复杂的线索编织而成的奥德赛。他带着孤独的决心穿越这个领域,作为一个局外人,他渴望过去的拥抱,渴望逝去爱人的回声。在物欲横流的寻宝者海洋中,亚瑟的道路蜿蜒曲折,与友情或忠诚毫无关联。然而...  (展开)
2024-05-08 07:41:00

倒吊人奥丁的自我献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Curzon 影片如一篇现代神话,整体的风格让我最先想到的是《幸福的拉扎罗》,看完之后还跟小伙伴说了一嘴,回家查了才发现原来是同一个导演。影片同样静谧,神秘,同时带有对于神话的解构,不过对比于《拉扎罗》的预言性本片则是带有一丝的宿命之感。电影的故事在我看来是又一...  (展开)
Phos 2024-04-17 13:39:12

在意大利《寻找无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个异乡人,在他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寻找那也许从未存在、也许早已失落的梦境。王仙客是一个,亚瑟(阿图)也是一个。 Alice擅长写民俗故事(主显节穿越大街小巷的游行),写古典和现代的碰撞(最美的墓穴神庙隐藏在发电站边),写一个疯子、一个流浪汉、一个有特异功能的骗子...  (展开)
小小白 2024-05-03 01:07:32

倒吊人

好电影呀!喜欢的。意大利经常让我和南美混淆,同样鲜艳的颜色,热闹的人群,魔幻现实般的表达,都是他们文化的体现方式。从电影在意大利小山村开展的一瞬间起就很喜悦,感觉看到了对这个国家更多角度的描绘,很本真的文化是什么样子的。la chimera,万兽之母,不切实际的梦。...  (展开)
微微 2024-04-08 16:05:26

费里尼式欢乐闹腾表征下泛黄的乡愁底色,奇幻人生、繁复诗意的尽头总是人类最原始朴素的真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有着非常多的费里尼的影子。在诸如《卖艺春秋》《浪荡儿》《骗子》《罗马风情画》《阿玛柯德》等等片子里都能看到这些印记的来源。流浪艺人,女性的家、国、地母象征,界限模糊的虚与实、现实与梦境、古老与现代、过去与未来,马戏团式欢乐闹腾表征下泛黄的乡愁底色,奇幻...  (展开)
看的不多 2024-03-23 20:56:11

强盗的故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前半段仿佛是在正经的拍一部奇幻故事,讲述了阿扑的英国男人和一群意大利本地农民借助阿扑的神奇能力找寻墓地,并通过古董获取金钱的故事,而到了后半段则画风直转,一暗示了本地人不专业的行为对文化瑰宝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二来意大利的本国宝藏被英格兰为首的国家所...  (展开)
青翠碧绿 2024-03-13 20:50:57

四星,revers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明线是外国人盗墓,暗线是男主有心结,更深层次讲了现代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对古文明遗迹的物质破坏,对人性的精神腐蚀。 男主有点子天赋在身,颠倒感应了“六尺之下”,外国版的盗墓拍得喜感欢脱,完全不同于国内恐怖悬疑惊悚气氛。 痛失所爱的男主一直在挖掘过去,寻找回忆...  (展开)
大卫捡起四颗豆 2024-05-21 15:25:20

破坏家,无家,被给予一个家却无所适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24.5.12 emu cinema, Seoul, South Korea *下文的家均对应英文的home,home的含义更为精确包容。 Englishman是一个很奇怪的称呼,可以翻译成英格兰人或是说英文的人,我比较倾向于后者,粗暴地代表了一种外来者的身份。他没有一个坚固的可以遮风避雨的住处,唯一的大棚后来...  (展开)
信使 2024-05-21 01:57:56

现实与虚幻的边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奇美拉 奇美拉(Chimera)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混合生物,其历史充满了神秘和象征意义。根据神话记载,奇美拉是由多个不同动物部位组成的怪物,通常描述为前半身是狮子,背部是山羊,尾部是蛇。这种奇特的组合使得奇美拉成为力量与混乱的象征,代表着自然界中不和谐的力量。 奇美...  (展开)
他他 2024-05-19 23:44:02

[Film Review] La chimera (2023)

Whisked away to Tuscia (a historical region of Italy that comprised the territories under Etruscan influence, now covering Tuscany, Umbria and North Lazio regions) in the 1980s, audience gets instantly engrossed in a retro palette and texture that could mer...  (展开)
Ching 2024-05-05 21:05:08

Chimera:女人编织的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Chimera,希腊神话中狮头、羊身、蛇尾的怪物,奇怪的嵌合体,无法实现的妄想。 全片的“女人性”原来在Melodie抱怨大男子主义的嘟囔中早就有所暗示——伊特鲁里亚,一个女人主导的社会。 男主从开头时徜徉在有关亡逝情人的梦中,到结尾处在握住情人手中红线的幻觉中走向死亡,...  (展开)
八角泰山 2024-04-16 15:15:14

电影评论《奇美拉》——反射性颠倒

“当一个大多数人信仰拼命向前看的时代,如何关注向上走的问题。可能艺术就是当悬难置于前时,引我们向上的力量吧。” 记得过年时我把这句赞颂《浮士德》的话用来赞美了《太阳照常升起》。现在再次提起这句话倒不是为了讨论艺术与现实的范畴,而是引出电影主题中常见的四个运动...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1条)

订阅奇美拉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