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倒是有,但也只有半毛钱。
这还是新海诚老毛病,就是有的东西藏太深了。不过这次就算藏得深,但还是有表面的一层糖衣掩盖。
所以完全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浅层和深层。
浅层就是无脑爱上男主,没有草太的世界是可怕的,恋爱脑拯救爱人。
深层的话就全片剖析:目前是有两个问题,为什么铃芽要救男主?为什么铃芽说没有草太的世界是可怕的?
首先我们先根据剧情补一下设定:想要把地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需要两个要石同时在线,以及闭门师的定期小修小补才能做到,这就解释了为啥在两个要石镇压的情况下,闭门师还是需要全国活动闭门。
所以如果让草太和黑猫去当要石,那么就没有闭门师了,那不就有点乱套了?
这也解释了铃芽一命换一命的一个客观原因:既然白猫不去当要石,那么草太也不能去当,不然没闭门师了,所以我来顶上要石的位子。
在东京上空时,把草太插进去,也只是当时的无奈之举,因为如果不及时插入一个要石,估计引发的大地震要死几百万人,先插入一个要石解决燃眉之急。
然后就去医院找草太的爷爷,爷爷说你已经很厉害了,接下来的事你不用管了,接着铃芽说:没有草太的世界事可怕的。
此时铃芽说没有草太的世界是可怕的,其实就可以说是没有闭门师的世界是可怕的。因为按照剧情给的线索和铃芽的主观视角,好像日本的闭门师只有男主一家。似乎没有男主就没有闭门师了,而且铃芽是极度害怕地震的,她是311地震受害者。而且她是大爱大善之人(设定如此),所以不希望再有地震伤害无辜的人们。
分析一下爷爷说的话,爷爷首先是夸赞铃芽,因为觉得铃芽是普通人,让铃芽不要再涉及这些事,估计打算铃芽走后再找别人来善后吧?(可能有别的闭门师?)因为草太一个要石是镇压不住的。结果铃芽说自己去过常世,爷爷就觉得她是可塑之才,也许她就能去解决这一切呢?然后就告诉铃芽该怎么搞,交代了进入常世的方法。
再来解释铃芽愿意以一命换一命来救男主的主观原因:
1.女主绝对是有一点轻生念头的(轻视生命),她不怕死,这主要是和她曾经失去母亲的创伤有关,这个全片中有多次表达。
2.对男主的内疚,毕竟是自己无意把白猫要石放出来了,导致了后面发生的一切,从在船上和草太的对话看得出来,以及后面发现耽误了男主教资考试可以看出,女主对男主的内疚之情是愈发加重的
3.铃芽本身就是个大爱大善的女孩,在这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事情上以及弥补男主的角度上,她是会选择自己牺牲的
4.这个是弱动机,对于儿童椅的执念,小时候许下誓言要保存儿童椅一辈子,椅子是她对她妈妈的精神寄托,结果现在椅子去当要石了,铃芽很难受,想要椅子回来
综上所述,这些都看不出女主对男主的爱意,就算女主喜欢男主,但在大方向上这不是女主的行为动机。
再来讲解为何男女主之间不是爱情虽然女主是有一见钟情的成分,但在经历了那么多,而且在全程男主都是椅子、看不到帅脸的情况下,我觉得男主和女主更多的是在交心,交心则很难浮于情爱这种表层情感,而且你不会以为新海诚安排男主变成椅子是有什么别的缘故吧?就是想要你把注意力放在情爱之外的方面去体会,原本剧本还是双女主呢,没有男主的事,更没有爱情。
电影里的肢体接触:男主还在椅子的时候,女主有踩身上的行为,此时我理解为关系很好的朋友之间的打闹;女主把男主从冰封里拉出来,这是相互救赎;还有最后的离别时拥抱,共患难后的正常离别把?感觉都挺正常的,根本没有往情爱方面靠。
男主为何思维转变,在东京时,男主完全变为要石的时候,他是平淡的接受死亡,这时他是不留恋红尘的,但后面女主去救男主时,男主在死过一次后就反悔了,觉得活着是无比美好的,然后开始回忆走马灯,铃芽、芹泽、爷爷这些好友至亲带给他的美好回忆,让他觉得活着有了无比重大的意义。这也算一个有意思的探讨吧,人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但现实中没有人能死而复生。
到最后男女主的情感更多的应该是革命友谊、共患生死与互相救赎的情,其次才是女主因为青春期的躁动喜欢男主的颜。
脱离了单纯的小情小爱,升华到更有层次和深刻的情感,所以这部电影真可谓是目前新海诚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新海诚的一次成功的创新、突破自我。柏林金熊奖提名真的实至名归,不仅是因为影片对灾后心理创伤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反思,更重要的还是新海诚这次对角色之间情感的把控,如果还是以前那样讲诚哥模式的青春纯爱故事,那么高级的艺术类奖项是注定不会光顾新海诚的。
再浅谈一下白猫黑猫,黑猫应该是心智更成熟的神仙,所以被放在东京镇压更有攻击性的头部,他的出现就是为了让一切恢复原样(相当于监督白毛回去当要石吧),有句台词就是“借人类之手变回原型”,而且好像和草太的爷爷有交往。
白猫心智就很单纯,无厘头,它被Suzume放出来,又被Suzume温柔对待,并且Suzume说要收留它,然后它就喜欢上Suzume,整个猫也更精神了,然后应该是对喜欢事物有那种小孩子的独占欲,说男主“碍事”,然后把他变成了凳子以及要石,并且解决的自己要石这个职责所在,以便和Suzume一起生活,后来女主不就讨厌痛恨Suzume了嘛,然后白猫就萎了,最后Suzume又回心转意,白猫又精神了,最后Suzume说她要代替男主做要石,白猫这个时候才为了女主,重新回去当要石。
还有就是为啥黑猫要附身环姨妈,大概是为了释放母女间的矛盾,好让两人和解,然后继续旅途。
当然白猫可以有更多解释,这里直说表面上的。白猫黑猫为啥一个幼稚一个成熟,可能也是因为当时被献祭为要石时的年龄不同,白猫可能以前就是个小孩,被献祭的时候还小,所以渴求被爱,意识不到责任的重要性。
最赞回应
一部电影结束后需要楼主用1000多字来解释一句台词的合理性,这件事本身就足够荒缪了。
毫无意义的脑补解读,就是剧本写的烂,仅此而已
真想让你去二刺猿里把女主那句“没有草太先生的世界,我很害怕”给憋回去……
不然我也不至于在电影中场时刻直接蚌埠住了。
解读得很有意思,但普遍大众都已经觉得铃芽就是恋爱脑了,说明新海诚就是剧本写的有问题
归根到底还是新海诚对“闭门师”和“要石”这些设定完善得不够,全靠观众自己脑补
欢迎来讨论
这种解读就把蹩脚的感情线给解释清楚了,而且私以为是没有什么漏洞的
真想让你去二刺猿里把女主那句“没有草太先生的世界,我很害怕”给憋回去……
不然我也不至于在电影中场时刻直接蚌埠住了。
看完我辛辛苦苦打的字了嘛?我花了1000多字来解释这句话为什么会出现。。。
我觉得好有道理。。。不然根本无法理解铃芽对草太的感情,太突兀了。新海诚应该不是这样粗心的人
一部电影结束后需要楼主用1000多字来解释一句台词的合理性,这件事本身就足够荒缪了。
我的表达能力太差了,不过确实新海诚对这些的铺垫太少了!!很影响大众第一遍的观感!
我是看了四遍才总结出来这个结论的,可见电影的问题之大
先声明一下我只是分析一下自己的见解,帮大家解一下疑惑,至于电影的好坏这纯属个人主关因素哈
毫无意义的脑补解读,就是剧本写的烂,仅此而已
特别同意楼主的如果把草太理解为能压制地震的一个方法而不是一个男人,整部电影就特别顺,但偏偏做成了一见钟情就很容易误导人!
解读得很有意思,但普遍大众都已经觉得铃芽就是恋爱脑了,说明新海诚就是剧本写的有问题
你分析的挺好的,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导演可以在电影里给表达清楚的,然而他并没有,所以我觉得很无语😂
归根到底还是新海诚对“闭门师”和“要石”这些设定完善得不够,全靠观众自己脑补
哈哈,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所以花了点时间圆了一下影片的逻辑
其实看到后面我们也知道女主并不是第一次见草太啦,所以也可以理解“一见钟情”了
分析的很好啊!就是黑猫的出现有点牵强,它是白猫放出来的吗?还有白猫的动机很迷,指引他们找到没关好的往门?
爱情的感情线是败笔,来的莫名其妙。没有爱情不会死的!
可惜影片中没能交代清楚,如果再多点时长就好了,顺便把很多伏笔填填
关于楼主“所以如果让草太和黑猫去当要石,那么就没有闭门师了,那不就有点乱套了?”这句,所以闭门师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吗?电影里门好像都是铃芽关上的。。。
我想说的已经有人说了,就不多说了
你说出了我的感受,我自己看完之后就是觉得是男大学生诱骗恋爱脑颜控女高中生,然后女高中生还说姨妈给她爱太沉重,不要管她,我真的恶心🤢
其实铃芽或多或少会在草太身上寻找妈妈的影子。且不说草太这个长发风衣的形象就是铃芽当时在常世看到的那个模样,感觉从铃芽他妈精通木匠活就能看出她也属于那种胆大能干的类型,正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试想一下如果铃芽妈还在,那么铃芽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然而环姨妈给人感觉是属于那种谨慎求稳的性格,可想而知和姨妈共同生活的铃芽,这十二年的人生未尝不是一种错位的状态。我不是针对环姨妈,但是这可能就是性格使然。如果没有那场灾难,铃芽也许能够拥有一个更加跌宕起伏的人生,一个更让她乐在其中的人生。
直到遇见了草太,铃芽才有一种终于开始找回应有的人生的那种感觉(从铃芽一路上那个兴奋和期待的劲头就能看得出来,她是真的乐在其中,这可能不是单纯在家里憋坏了产生叛逆,也许这才是她所期待的生活)。也难怪在草太消失后铃芽会变得那么歇斯底里,这里就有一种“老天爷你特喵的已经给我关上了一扇门,现在又要把这扇窗给我封死”的感觉。对于铃芽来说,她无论如何也不想眼睁睁看着这好不容易找回来一点的人生,在自己的掌心里又一次溜走。铃芽已经失去了母亲,她无论如何也不想失去草太先生了。
直到把草太先生救出来以后,铃芽才有一种人生得救了的感觉。所以影片最后,铃芽是那样安慰小铃芽的,她说你会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这又是把爱情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其实就是在说,遇见你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你能够找回你应有的人生,治愈你失去母亲的创伤。
纠正一下,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爱情成分,只能说到最后女主是喜欢男主(和小铃芽对话时有说),但远远没有爱情的程度,男主感觉也是情感上的木头,对这方面有点迟钝,估计到最后也只是有很深的好感以及革命友谊
这一点在片尾曲的歌词中可以得出
第一肯定是得看得到常世和看得到那个大虫子的才能去当闭门师呀!全片中除了男主一家,只有女主看得到了,如果让女主继承男主的闭门师职务,女主可能更倾向于自己去当要石吧?
我个人倒是不觉得这种感情有什么问题,叛逆期的孩子比起父母亲人更喜欢和“外人”在一起,甚至有点仇视父母亲人是很正常的。
作为一部完整的作品,没法让大部分观众get到主人公行为的合理性才是问题。
那应该写成这世界没有草太先生不行,说实在话要石关闭了门,有没有草太都一样,还是女主角需要草太
是的,我也觉得是这样,电影往往藏一个钩子和韵味,而不是完全让观众脑补。比如开头,就是可以写这个男人和“妈妈”好像一起出现过,很眼熟所以跟上去。结果非得来一句帅哥(因为不知所云的爱情线),让人脑补女主花痴,其实也明白新海诚肯定是想写第一种,但结果非得用烂梗添个宿命爱情,那肯定反噬了。
我就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这个阶段的女生就是这样的才感到恶心。她就是不喜欢真心真意对她好的亲人,去为一个一见钟情的男人而不顾生命,中国有多少青春期女孩被欺骗,我生活中认识的就有,甚至真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为什么?那该死的爱情就是世界上的唯一吗?亲情友情其他万事万物的感情都抵不过陌生男人的甜言蜜语。这部电影那么短时间内就爱上男主,拒绝和环姨妈沟通,哎。
如果我有女儿我会积极带她看你的名字,但是这部玲芽之旅是绝对不会让她过早的去观看
这个时间段不仅仅会因为爱情出问题。
在外面交了坏朋友沾染上恶习,逃课喝酒吸烟偷东西赌博斗殴,不想读书想和朋友一起出门打工赚钱。
除此之外,沉迷追星、沉迷游戏、喜欢参与网络骂战……
当然,上述都是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况。
轻微一点的比如遇到问题遇到难过的事比起和父母亲人说更倾向于向朋友甚至陌生人倾述;嫌弃父母亲人给自己买的东西;讨厌父母随意进出自己的房间……
我之前的回复也没有指明性别,就好是我认为“对父母产生对立情绪,讨厌父母”这是每个人——不分男女——都会遭遇的情况。
当然假如你觉得你的孩子会因为一部你不认可的影视作品就“学坏了”,那我只能说,你可真是个傲慢的大人。
嗯我的意思是客观上草太当要石,铃芽和大臣组合去闭门也能拯救苍生,只是为了成全草太和铃芽的主角光环只好牺牲大臣了
铃芽主观上就愿意牺牲、成全他人的,因为其实说白了是大臣的职责,在铃芽捏大臣的时候,最后还是舍不得把大臣摔地下,她这时候估计就想明白了,既然大臣不回去当要石,而且草太变成要石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那只好我自己去当要石,牺牲我自己让一切恢复了。到最后,大臣意识到了铃芽赴死的意图,又因为它是喜欢铃芽的,所以大臣自愿变回要石了。当然也可说是主角光环牺牲猫猫,但我觉得逻辑上是说得通而且没啥问题的
往门:过往的大门,看得见,进不去
常世:世界上的一切过去,一个人一生只能进一扇门
蚓厄:过去的痛苦
地震:当下的灾难
涂黑(日记,东京要石地点):逃避,遗忘过去(门关了)铃芽逃避了灾难的痛苦,草太爷爷想要逃避和东京那块要石(左大臣)相关的过去
要石(左大臣,大臣):爱(自由后会去找喜欢的人)
草太:责任,生命(“爱”看“责任”当然会碍眼了,但爱也会成为责任的助推器)
环阿姨:为了责任放弃爱
鞋子:面对生活的方式(学生鞋:逃避/草太鞋:勇敢面对/无鞋:无助无方向)
黄色蝴蝶:幸福温暖
黑色飞鸟:悲伤危险
游乐场至于单亲妈妈,学校至于送橘子小妹,都是曾经常去而如今去不了的地方
草太爷爷和铃芽是面对同一件事做的两种选择(逃避和面对)
全片对爱情的注解(左大臣在环身后时说的话,这段话既是环说给铃芽的也是左大臣说给大臣的):这世界上不只有爱,还有责任
外壳故事:铃芽和草太的冒险爱情之旅
内核1:人生除了爱情还有责任,人总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草太关门,铃芽学习,环抚养铃芽长大)
内核2:沉浸于人生过往的痛苦(打开往门放出蚓厄)会使当下过得很不幸(地震灾难),但只是逃避(关门)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要用爱(要石)与责任(草太)和痛苦的过往彻底和解,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即使残缺(三腿椅子)也要勇敢向前,好好活下去(草太对生命的渴望)
而且电影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毫无意义的镜头,所以和某些人洗白的时长问题也没关系😓明明电影里有的是机会来补充和说明故事,可是他没有
讲的真好!我喜欢你的观点!
是这个意思,但是电影把这些表达全部打碎了,再在外面套层皮搞得不知所云,还是烂片
所以这就是影评啊。一部电影120分钟写无数个故事,每个人洞察能力高低不同。只能说鉴别出了这个电影的商业化不够过关
是的。完全不像个正处于商业化巅峰的“新海诚动画电影”
感觉铃芽对草太还有一种对能带给人安全感的年长者的依赖,毕竟铃芽自幼失去双亲,地震带给她的痛苦回忆,和姨妈也有隔阂,她真的很缺安全感。
然后男主就击中了她的这点,而且男主可能某种程度上和女主妈妈神似,所以女主第一次见男主说的是,好漂亮,而不是好帅
长得又高又壮,神似妈妈,说话温柔体贴,还是阻止地震发生的闭门师,而且铃芽还在小时候见过男主,所以女主对男主的依赖情绪真的很大
所以排除客观原因,主观体现上,铃芽也会觉得突然失去草太,世界就很可怕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电影是不能解释的,需要解释的电影,剧本存在问题——前半句不是我说的,章子怡说的
感觉解释能更方便普通观众看懂!例如2001太空漫游,不看解说的话,普通观众看得懂吗?难得它的剧本就很糟糕嘛?
说实话我也觉得感情线写的有点浅薄了,只能靠自己去挖掘细节。女主去解救男主的原因我和你一个看法,一方面是她自己也不想活了,另一方面就是出于拔出要石的内疚之情。在别的地方看见有人分析女主的心理,是一种灾后幸存者的不安感,她去关门的旅途其实也是跟自己和解的旅途。
赞同
解释再多观众也只会根据自己看到的进行理解,见了帅哥脸红十分钟并逃课寻爱+亲吻凳子迷惑行为+吃味便利店女生+踩凳子坐凳子迷惑行为+没有你的世界我不要啊,buff简直叠满,我个人更倾向于铃芽肩负的责任感愧疚感和正义牺牲感更重要,但是电影完全没有把重点放这上面,就几句轻飘飘台词毫无心理描写,难道要等我自个写同人
有没有一种可能,诚哥就是希望你们看不懂的看了楼主解读后去二刷的?不是,一般人一遍基本也能懂啊
顶楼主,有些人买了惠灵顿牛排当成普通面包吃了一口不好吃给扔了,事后知道了后不怪自己反而怪师傅没把牛排直接做在外面,还给差评投诉
感觉把铃芽对草太的感情,从好き(喜欢)换成大切(重要)就贴切了
我也跟你完全相同的观点,可能自己本身就很容易有负罪感,也轻视自己的生命,所以看的时候就完全没嗅到多少恋爱的气息,只想着自己闯的祸要自己掰正,不能害其他人受自己受过的苦
感觉不是,姨妈都问了是不是要去找喜欢的人
那你还是少看电影吧
所以啊,人的共情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一定要逻辑合理动机完全的感情才能接受呢…现实当中往往爱不爱就是一瞬间的事,有的时候甚至后来想想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摄影机视角下的作品让观众都成为了判官,作品用太理性的角度看一切都会变成不可能的事
这剧本创作得,不得不说是相当差劲啊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