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谢
同妻的痛苦一文不提。男同骗婚一笔带过,还在怪男同骗婚生的女儿谴责自己。
-----------------------------------------------------------
我这篇东西写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在颁奖典礼之前,路人都是给我点赞或者赞同帖子的。
到颁奖典礼过后,就都是花样怼我的。
你们想一下,你们不允许有人反驳这个电影,到底是不是因为这部片子得了奥斯卡让你觉得这不可反驳?
真的谢 同妻的痛苦一文不提。男同骗婚一笔带过,还在怪男同骗婚生的女儿谴责自己。 ----------------------------------------------------------- 我这篇东西写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在颁奖典礼之前,路人都是给我点赞或者赞同帖子的。 到颁奖典礼过后,就都是花样怼我的。 你们想一下,你们不允许有人反驳这个电影,到底是不是因为这部片子得了奥斯卡让你觉得这不可反驳? |
> 去鲸的论坛
影评里所有扯到“骗婚”的(阿成阿成阿成成)
这艾莉好适合演最后的生还者里的艾莉呐(奶糖人八号)
这么多种自我了解的方式为什么选择暴食(耶耶耶~)
关于护士和男主的关系(过来人)
最后沙滩的画面三个人是等比(总是半夜吃和牛)
最赞回应
这点确实让人有些不适,其实女儿的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导演站得明显是男主视角有一定的引导性。
没有美化,但确实有淡化同妻和女儿的痛苦,片中开头大篇幅的展现了男主的痛苦,遭受的各种偏见以及命不久矣的设定,这些天然的就会赢得观众大量的同情,然后同妻还被设定为不理解女儿甚至说女儿是怪物还是什么的记不太清了,这个会让人觉得同妻这个人比较冷漠,而男主过去犯的错是仅用一句台词展现的,而他对女儿的好,他的忏悔却用了很大的篇幅很多的细节,这完全会造成观众情感的偏移,女儿也被设置成叛逆的个性,并且做了很多不好的事,同样的会让人不自觉地向男主这边靠拢。
opps,原来这个男主,能上网课的时代,往上推女儿起码都是00后了。这个千禧年原来是断背山那个年代啊?
所以解决问题是解决骗婚gay的心理“痛苦”,不是同妻的痛苦是吧?
看完简介第一感觉 嗯还是男宝好 什么男宝都会有人心疼的 哈哈哈(在打拳 我承认
你要看你生活在哪个年代,指腹为婚不也一个道理?
opps,原来这个男主,能上网课的时代,往上推女儿起码都是00后了。这个千禧年原来是断背山那个年代啊?
这点确实让人有些不适,其实女儿的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导演站得明显是男主视角有一定的引导性。
楼楼~礼貌问下哪里看的?
帮你翻译下你的观点:我看了电影,我看完了🤣🤣🤣
没有美化,但确实有淡化同妻和女儿的痛苦,片中开头大篇幅的展现了男主的痛苦,遭受的各种偏见以及命不久矣的设定,这些天然的就会赢得观众大量的同情,然后同妻还被设定为不理解女儿甚至说女儿是怪物还是什么的记不太清了,这个会让人觉得同妻这个人比较冷漠,而男主过去犯的错是仅用一句台词展现的,而他对女儿的好,他的忏悔却用了很大的篇幅很多的细节,这完全会造成观众情感的偏移,女儿也被设置成叛逆的个性,并且做了很多不好的事,同样的会让人不自觉地向男主这边靠拢。
这电影背景是2015-2016年,电视新闻是2016年大选
那边已经开始在解决问题。这边还在纠结于问题之中。
所以解决问题是解决骗婚gay的心理“痛苦”,不是同妻的痛苦是吧?
就算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表现也会不同,女儿的叛逆当然跟父亲有关,但是大量展现女儿对父亲母亲与传教少年的攻击在感性上是会影响一部分的观众不自觉向男主靠拢,尤其是男主在巨大的身体屡遭歧视,将死之人,以及他拼死要给女儿留钱的设置也是叠加buff来产生一种好像女儿不原谅他反而是不好的感性印象,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导演视角有偏差的原因。并不是说我觉得女儿不好,只是觉得创作者有意引导观众更多代入男主视角,而女儿的痛苦是被蒙上了很多暧昧的面纱,被减弱了的。
整部电影在视听上也采取了很多男主的主观镜头,来影响观众的视角,增加对男主的代入感。所以观影的感受其实是被导演设置过的,观影的当下会被这种设计影响,但是稍加反思的时候就会发现他的不客观,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有,如果你还是觉得我因果不分,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感觉导演试图把这个悲剧讲述为一个社会悲剧,父亲也是某种受害者,确实如此,然而他依然可以选择独自承受,但是他选择了把悲剧转让一部分给其他无辜者(同妻和女儿),在突出表现社会悲剧的时候,真正的无辜者变成了社会悲剧主角的配角,她们遭受了再多痛苦,可是他都要死了诶,可是他被那么多人歧视诶,还是他最终拯救了即将走歪的女儿诶。
烦亖了你们这群因为Oscar才关注这电影的文青。 没Oscar的时候还没你们这群人。
我感觉没有淡化吧,不是有提Mary一直要吃安眠药还酗酒,她自己也有去说出因为被背叛经受的压力和困难。因为以男主为主要视角,所以同妻的痛苦肯定不是主要展示的方面,但我觉得并不是淡化。
他哪里有怪女儿谴责自己吗?我印象里他一直在道歉
🧐我觉得我没有被引导进男主视角,也没觉得电影有这样引导我。就算有很多镜头也不代表容易代入吧,首先男主的设定很难代入,而且大量的他的镜头展示的都是他很disgusting的一面,这我真的无法代入,而且有点反胃。反而女护士 女儿 和 妈妈的角色比较容易代入。我觉得电影蛮公平地展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人性的复杂,挺好的。
这不是伦理剧
看完简介第一感觉 嗯还是男宝好 什么男宝都会有人心疼的 哈哈哈(在打拳 我承认
其实没有什么引导不引导的,这片子讲男主的故事,又不是讲女方那边的故事,总要有侧重点的叭,刻画他的痛苦不代表别的没讲到的群体不痛苦叭😂
反正辨证看待吧,很难有电影做到完全没有局限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行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事情的不同角度的问题,这部作品没有从你的角度出发而已。就像一家人有老有小,责备作品着重讲述了孩子遇到的校园暴力,而忽视了老年人精神孤寡,生活困难的状况,这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想往你想的那个方向讲述这个故事。
唉
我寻思我看了我自己的这个帖子好几次。请问我什么时候说过“美化”了。
我说你们能不能不要编别人的话?
……我是在回复帖子里另外一个人说的,不是你宝子,我是赞同你的观点的。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合适,就直接删除就好啦,反正这是你的帖子(正常语气)
感叹一下。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大家都是默默点赞我的帖子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一出。奥斯卡粉马上进来屠了。一个奖居然有那么多粉丝,完全左右了人的判断力。
我觉得这个故事从前妻角度讲就是草木人间。
地能c.m.g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