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都青年的影评 (192)

想说吴慷仁因《富都青年》这个角色,能拿下2023年的金马影帝,真的实至名归!
一提到吴慷仁这个名字或许有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但于我而言,在看这部片之前,我对他出演过哪些作品,抑或是他本人演艺生涯的了解可以说几乎为零。 [富都青年] 因为他之前出演过的,像《一把青》、《麻醉风暴》、《我们与恶的距离》、《模仿犯》、《有生之年》和《华灯初上》等...
(展开)

《富都青年》的珍贵和败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拿了台湾金马最佳男主的吴慷仁,那段无声控诉确实高,但我以为更高的是导演的视角。 看文明是在进步还是倒退,要看文明的进程里,人被赋予多少尊严和自由。资本主义用金钱定义人的边界,提供探索旷野的自由,同时也异化人格,用消费主义制造景观,定义快乐。社会有冗余生产,才... (展开)
富都青年|咱也算是有身份(证)的人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大火,拿奖拿到手软,吴慷仁也是彻底爆红。 故事主要关于的是“非法移民”的事儿,这事儿,貌似是个“全球性”问题,唯独咱这里,基本没有这个问题。 这个笑话,估计有点老了。 当年,好像是某位“大人物”叫嚣自己也是个“有身份”的人呢。 结果引发群嘲,好多网友也是一... (展开)
《富都青年》离马华文学的距离还有多远?
作为移民文化产物,马华文学一直离不开关于“离散”的母题,历史的渊源让马华作家们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回顾,继承了现实主义表达,而地理和语言上的流动赋予马华文学一种异化而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了对传统叙事的打破。 同样地,“离散”也是马华电影的表达核心,通过关注马...
(展开)

《超脱》之外大部分片子的空镜头,居然都在闯祸?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非原生兄弟,沉稳哥哥+病娇弟弟,很好用的一个人物模板,但是弟弟犯了一个这种角色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病娇到不知道好歹,进而我认为导演对死去的女社工这么一个和两位挣扎在灰色地带的主角对比起来纯善的角色,表达的歉意过少几乎为零,这一点在狱警对着哥哥说出那句“我知道... (展开)
《富都青年》吴慷仁演技高光救“盖”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本片向两部经典同志电影致敬:《断臂山》的“衬衫”和《春光乍现》的“瀑布灯”。但对男同关系处理得较为含蓄,阿邦和阿迪这对无血缘关系的“兄弟”之间的情感,要留给观众自行解读。 2️⃣ 作为一部马来本土华人电影,前半部分对吉隆坡富都(Pudu)贫民窟的现实... (展开)
作为影子的生活:《富都青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最开始借用马林《影子》的话“有些人只依靠自己的影子生活,甚至不是用整个影子,而是依次的,时而用一双手,时而用一双眼睛”。 其实这句话早已形成一个对阿邦、阿迪关系的多重隐喻指涉。 在这句话中,用牺牲触觉与视觉的方式将不可触与不可轮廓化的影子具象出来,却刻意... (展开)
台湾电影大年,又爆出一部现象级佳作
今年以来,台湾电影屡屡爆出现象级新片。 《周处除三害》凭借精彩的剧情和洗脑的音乐火遍全网,《老狐狸》也为最近台湾电影的热度增添了一把火,两位男主演阮经天和刘冠廷的演技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第60届台北金马影展上,两人却都与最佳男主角的奖项擦...
(展开)

披着困难人群的俗套情感剧情
电影初衷其实挺好的,位于马来西亚的黑户人群,为了留在这个城市而东奔西窜,四处躲藏,为了活着而去四处谋生赚钱,电影前一部分其实还挺好的,亲如兄弟的俩人互相帮助,聋哑哥哥一直在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 但是离谱的就是社工小姐姐好心帮弟弟找到生父从而让他有正式身份...
(展开)

大师站着说话不腰疼哦
马来西亚的电影演的真不错. 两兄弟,哥哥是个聋哑人,踏踏实实的工作,只求通过劳动能有一口饭吃,能够找一个女人。弟弟是个正常人,一直在做擦边生意,因为他俩都没身份证。两人过都很惨,他出卖了不同的东西 ,都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都被人坑的要死。 这时候一个义工出现了...
(展开)

这样的救赎我不服但吴慷仁我服了
剧本不算太行,但吴慷仁的演技真的让阿邦这个人物立住了。值得细品。 也不能说是虎头蛇尾,只是高潮部分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刻意波折的痕迹有些太明显。也可能,是我个人实在不大能接受这样的所谓“救赎”,以两条生命为代价,甚至是故事当中认真生活着的两个“好人”,太重了。...
(展开)

他的生活不见光,眼睛却那么亮
有幸在影院看完《富都青年》,这是一部在影院里难得的一见的,展现底层“黑户”们生活的影片。 故事里的一对“兄弟”阿邦和阿迪,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相依为命,在苦难的生活里相互扶持,试图以自己微小之力拯救彼此。 其中吴慷仁饰演的聋哑哥哥阿邦,是全片最打动我的角...
(展开)

全球化巨轮下的蝼蚁们
#猫影#周末看了《富都青年》,或许是我第一次看马来西亚电影?是一个文化、语言和种族都非常多元的作品,讲述大城市最底层的偷渡外劳的故事。孤儿的身份设定,还有监狱里的控诉,都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何以为家》。如果那部电影中的Zain长大了,就会是《富都青年》中的阿邦,生...
(展开)

社会对底层的漠视造就的悲剧
以下严重剧透 讲述黑户青年在马拉的艰苦,无IC无人权,经常被警察查,周围躲避,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聋哑人阿邦勤恳老实,但工作会被黑扣工资,夜晚会被突然查户要逃走而流浪街头,喜欢自己的缅甸女孩远走他乡,唯一帮自己申请IC的女社工被自己害死,经历完这些,在狱中那段无...
(展开)

《富都青年》:一个叫阿邦的人决定去死
因为一,杀了人。 以绝食与梦魇表达忏悔。观众看到了聋哑男子阿邦的梦中盗汗,看到他对社工临死前的补刀。为什么她的死必须他来偿还,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救这个"菩萨"般的社工姑娘,而是为弟弟掩盖错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没有身份证被遣离的惊恐中,而瞬间反应,就是一个人长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