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帮助非法外劳的社工佳恩,在这对兄弟灰暗无光的生活中也带来了一抹亮色:帮助他们找到了阿迪的生父,让他有资格得到那张“蓝色卡片”,可转折也是从此开始,阿迪不愿面见那个幼年时狠心抛弃自己的生父,在争执之中放弃了思考,选择对佳恩推搡、撕扯,最终导致惨剧发生。

许多观众就此愤怒:佳恩是全片的希望所在!作为底层人民的阿迪不但不感恩,反而死要面子导致了佳恩死亡!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天理?!
在电影之中,我们常常以上帝视角观看故事全貌,以“绝对正确”的英雄思维去思考事情应有的发展与处理,却常常忘记其实我们和他们一样只是一个人,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会被情绪左右的人。
如果冷静下来,我们在这个时候可以思考的是:佳恩的帮助,是否成为了阿迪的某一种枷锁?
她说:“我找到半死啊,你跟我讲你不要?”“只是叫你拿IC罢了,又不是叫你认他。”
佳恩在“帮助他人”,她也在“做对的事”,在她的世界里,这就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但与此同时,她却忘了阿迪是否也认为这是必需的?忘了身世悲惨的阿迪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去撕开那块已经溃烂的伤口?

阿迪无法面对那个埋藏心底多年的阴影,这也造成了他情绪压过理智,对佳恩实施暴力而导致佳恩死亡的惨剧。
对于没有身份、没有家人,没有接受过教育、社会化程度也不高的这些可怜的“外劳人员”,他们的一生往往凭借着“本能”生存,当巨大的冲击袭来,情绪一定会高过理智,从而放大悲剧发生的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将自己已知的事情加以认知,最终形成我们所认为的“对的事情”,并如同佳恩一般,无意识地将其强加给身边的人,而常常忘记了他人与我们的不同。这也是观众会因为佳恩之死给电影怒打差评的原因——站在我们的角度,我们都认为佳恩是对的,所以她不应该惨死。仔细去想想,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因果关系。电影是讲述生命的故事,而在现实之中,好人不一定长命,坏人也可能遗臭万年。
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是否应该因为情节不按我们所希望的来,或者因为这样的安排令我们失望和愤怒就但凭情绪来评判电影的好坏?电影里的佳恩是无辜的,编剧和导演让无辜之人死亡,所以这个电影不行?
小时候曾听过一个故事,说以前部队里放露天电影,有个士兵看电影时对影片里的敌人恨之入骨,入戏太深于是将手中的酒瓶砸向幕布。
电影是现实的艺术,我们作为观众诚然需要故事的慰藉,但当自己被虚拟的故事刺痛时,是否能抽身想到——这并不是电影的错误?恰恰是它在扩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
最赞回应
失手误伤叠加心理buff能理解,哥哥慌乱之下补刀受社会底层生存逻辑所限也能理解,可后续剧情中二人豪无悔意,佳恩就像游戏中的NPC一样毫无存在感,这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和理解的!
佳恩完全成为了突出兄弟苦难的背景板,真的是钙片
这个电影gay得太典了,包括佳恩这个背景板,是那些耽改学都学不会的那种典(无褒义)
理性上觉得电影没有错
感性上被gay到不舒服
?
佳恩完全工具人,无语
?
失手误伤叠加心理buff能理解,哥哥慌乱之下补刀受社会底层生存逻辑所限也能理解,可后续剧情中二人豪无悔意,佳恩就像游戏中的NPC一样毫无存在感,这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和理解的!
其实有悔恨,但不多,就只有一个弟弟买了一束白花放在血迹地板上的镜头,确实悔恨感太少了。
对了,去自首其实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后悔自责,良心过不去,然后哥哥在牢里幻想李佳恩帮助他的镜头确实有点绷不住,挺无语的,替被害者原谅自己的感觉。
佳恩完全成为了突出兄弟苦难的背景板,真的是钙片
这个电影gay得太典了,包括佳恩这个背景板,是那些耽改学都学不会的那种典(无褒义)
理性上觉得电影没有错
感性上被gay到不舒服
佳恩完全工具人,无语
第一反应是做人别太善良hhh
哥哥后悔了,自首不仅仅是为了救弟弟,也是因为后悔
兄弟都有悔意,哥哥在牢房痛哭,弟弟送花。
再赞同不过 哥哥听障又没身份 money姐生不逢时 弟弟有这么多机会变好 还有人帮他 但他就知道插科打诨 他对佳恩的死几乎没有悔过 至少镜头没给 踩着佳恩的尸体浪子回头?真的死的太不值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