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天》以一场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开头,迅速吊起情绪,镜头里夹杂大量抗疫前期的混乱和悲剧。
人物刻画方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一个不听话的老党员,和一个向上帝祈祷的老婆婆。某位网友看到此处感动流泪,却未就上帝是否能拯救陷入病危的生命展开讨论。
这部纪录片里,为患者奔忙的白衣天使们被模糊了面孔,他们是当地的医护,还是全国其他地方来援助的最美逆行者?她们是不是跟那个不听话的老爷爷一样是党员呢,也没有人关心,就像他们需要李文亮烈士,却故意涂掉他的党徽一样。
接着, 突然疫情就结束了,片中幸存的人们开始憧憬疫情过后的正常生活 ,快进到护士长送病人遗物,视频中篮子里各种有主的手机,比某方空口的无主手机有力量多了。
进化了呢,鼓掌。
这部号称记录武汉疫情封城76天的纪录片,并没有记录疫情究竟是怎样过去的,只把各种他人提供的素材杂糅在一起,通过筛选和剪辑,再套个BBC滤镜,为的就是迎合西方的需要。
在豆瓣讨论意识形态仿佛是原罪,可惜本片参与角逐的奥斯卡奖,本身就是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再结合两位导演的一言难尽背景,真是意味深长啊。
方方也是中国人,还在体制内呢。
吴姓导演的反hua言论可以了解一下https://weibo.com/2439909453/JCGQsrcdX
赞同你的观点。这部剧就是把符合西方价值观的部分精心挑选出来进行展示,而且在冲击奥斯卡之前就已经在国外参加过各类电影节,最早是去年九月就在加拿大公映,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压根就没考虑在国内公映。
良心痛,也要看是哪种良心痛。看到因疫情去世的不幸的人心痛,是因为朴素的人类共情,是因为那些情感足够动人。
满地无主手机令不令人心痛?最初是令人心痛的,等大家反应过来这玩意是什么的时候,最初感动大都变成恶心厌恶,以为情绪成了刀子,向着自己人。
本部纪录片最后满满写着姓名的手机箱子令不令人心痛,令人心痛,尤其是那三十多个未接电话,简直疼到了心尖。但越是疼,越是引起警觉。生离死别是最容易被调动起来的情绪。
最后,良心痛不痛的问题,拿了福特基金会的钱拍反hua纪录片的黄皮香蕉人良心不会痛,拿钱恰饭的国内媒体人良心也不会痛。
喜欢八佰的gay,不会这么巧您还赞同吴导演的代孕行为吧?
这是你那篇恰饭文的原文截图,正如方方卖国被喷战忽,香蕉人也被同行卖了呢。
劝你也多读读群众历史观,以大见小没什么不好,拿钱恰饭不可耻,但明辨是非也很重要。
嗯嗯嗯,公共意识普世价值,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人民是谁领导,谁组织,你们不愿说的,恰恰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疫情惨烈,美国死了快四十万了,就等这部特制“中国故事”片子疗伤呢。
这些非官方的记者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呢?二月初最混乱的时候,他们来拍到疫情初期混乱和恐怖都已经在纪录片里呈现了。
武汉在二月底到三月初就由于全国援助就结束医疗系统崩溃,后期为重症患者不惜代价全国买ecmo。结果你打这个76天的名头不说明时间线,好像每一天武汉都很惨,这不是方方的视频版是什么。
本来这几个“非官方”记者潜伏拍摄是为了看我们的笑话。后来国内疫情控制住了,国外的疫情崩溃了,看不了笑话,所以您在恰饭文里说“当COVID-19超越了单纯的中国故事而成为全球流行病时,(导演吴皓所在的)公司就会放弃这个项目”。
在B站下架前看过完整的片子。关于那位匿名的拍摄者,除非两位导演点名或者他主动站出来,没人知道是人是鬼。
看到过高华批判这部片子不够惨烈,原因是怀疑中国隐瞒人数。关于立场问题,中国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还有句话是“盒子都是假的,里头的茅台能是真的么”。
群众史观和党的领导从来都不是对立的。
张导演,看到这里我不想再辩论下去了,你我各持己见好了。
是的,上一个在微博上骂我爱国的人也是一模一样的说法。
据我的观察,他的微博从2020.9.2到回复我的2021.1.13之间没有发过任何微博,据说拜登上台有些人的美元到位了呢。都是推测,请勿对号入座。(´-ω-`)
张老师住这帖里了?
就是那个福特基金会
什么五,五美分的五?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