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几个高赞说纪录片文案是“无历史常识” 导演“地摊文学”看多了所以给李渊 李建成“反正”,着实觉得是反智的评论。纪录片是有陕师大历史学院顾问的,他们文案是有《大唐创业起居注》 两唐书还有大量墓志铭佐证的,稍有读过几本唐史 考据就知道李世民在官修史书对自己的虚美隐恶和对李渊李建成开国之功的淡化抹杀是必然存在的,而纪录片试图还原的是真实的李世民形象和玄武门之变前的政治格局,充分肯定李世民文治武功千古一帝地位,哪里是什么李世民“黑粉”。
纪录片不局限两唐史,引用起居注墓志铭,能讲述虎牢关破窦建德以少胜多之战,李世民六骑与颉利可汗渭水会盟,册封突利可汗阿史那鉢分化瓦解冻突厥,刘文静之案与秦王关东集团和旧关陇集团的冲突,这些事件说明对唐史研究非常清楚。麻烦高赞评论者不要只读过中学历史课本或“上下五千年”就过度带入自己个人情感,多读几本唐史再来评论,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反智之举淋漓尽致。
最赞回应
历史是没用办法做到完全客观不夹带私货的。以绝对客观来要求这个片子的人我认为是没有真正读懂历史的。
本人不才没看过几本史书,但《旧唐书》《行状》《文苑英华》《全唐文》《唐六典》《新唐书》《通典》略有涉猎,片中李隆基六岁蒙冤丧母,但是玄宗生于685年(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窦德妃死于693年(长寿二年)春一月,第一集李世民于玄武门外设伏,《旧唐书 卷列传第十四高祖二十二子》: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根据吕大防《长安城图—太极宫图》临湖殿位于海池附近,北海池和东海池处于太极宫皇城玄武门内,宫城甘露门外。
片中诸多错漏极其低级,煽情太多虚有其表。
呵呵,连历史都不能正式的人,不学无术的反智,就是传说中的脑残粉?
你这写一大段话逻辑之混乱,是想具体考据哪个问题?六岁或者八岁?临湖殿的位置在何处?我没有涉猎这些也没兴趣。我写这个讨论是在说评论区那几个高赞什么编剧“李世民黑粉”“编剧没看过史书”这种nc评论,拜托你抓住重点。但我自己也就是业务历史爱好者,你认为这部纪录片的播出是在普及历史知识,引起兴趣,还是在像你一般煞有介事考据六岁八岁还是临湖殿位置?文艺节目煽个情怎么了得罪你历史人了?你既然如此之专业,去找片尾陕师大那些历史顾问投诉寄刀片也罢,在评论区秀什么专业呢?书生气别太重了也。
又不影响煽情,何不多告诉点人们正确的史实?
本人不才没看过几本史书,但《旧唐书》《行状》《文苑英华》《全唐文》《唐六典》《新唐书》《通典》略有涉猎,片中李隆基六岁蒙冤丧母,但是玄宗生于685年(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窦德妃死于693年(长寿二年)春一月,第一集李世民于玄武门外设伏,《旧唐书 卷列传第十四高祖二十二子》: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根据吕大防《长安城图—太极宫图》临湖殿位于海池附近,北海池和东海池处于太极宫皇城玄武门内,宫城甘露门外。
片中诸多错漏极其低级,煽情太多虚有其表。
你这写一大段话逻辑之混乱,是想具体考据哪个问题?六岁或者八岁?临湖殿的位置在何处?我没有涉猎这些也没兴趣。我写这个讨论是在说评论区那几个高赞什么编剧“李世民黑粉”“编剧没看过史书”这种nc评论,拜托你抓住重点。但我自己也就是业务历史爱好者,你认为这部纪录片的播出是在普及历史知识,引起兴趣,还是在像你一般煞有介事考据六岁八岁还是临湖殿位置?文艺节目煽个情怎么了得罪你历史人了?你既然如此之专业,去找片尾陕师大那些历史顾问投诉寄刀片也罢,在评论区秀什么专业呢?书生气别太重了也。
历史是没用办法做到完全客观不夹带私货的。以绝对客观来要求这个片子的人我认为是没有真正读懂历史的。
呵呵,连历史都不能正式的人,不学无术的反智,就是传说中的脑残粉?
你有多少能耐啊,随便考据几条莫须有就号称通读史书。。反智这个词语都是你学我的吧。。给你说真的有本事别在这里杠了,去拿出你的学历,看家本领,给纪录片顾问正面刚,行吗?
又不影响煽情,何不多告诉点人们正确的史实?
历史记载,唐玄宗确实是8岁丧母(693年),6岁时(691年),杀的是两个大臣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估计是弄混了,有个纪录片好像叫玄武门之变,玄武门那一段讲的更详细一些,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