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脸 短评
热门
最新
0 有用 林窗 看过 2020-12-04 08:20:14
4.5 联想到了一篇心理学文献,婴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和母亲的身体重叠更加敏感,并且在这种互动中逐渐自我分化,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所以,“脸(face)”的意义也绝不只有社会互动符号这么简单,片中描绘的面孔识别障碍女性,感受层面更多涉及到一种茫茫人海中的毫无确证,以及这种缺乏“镜映”所带来的深不见底的孤独。就像那些图画,除了恐怖和神秘,更准确的是一种“陌异感”,在异乡人的世界里游行,在远离人群的自然中和大海上去寻找自己的身份,终其一生,也只是蓝色星球上的失重者。 很精彩的片子。虽然在观影过程中累得睡着了十分钟:-(北京初雪,德国电影节,同小篮子,于北京百老汇影城。
0 有用 小年左 看过 2020-11-16 01:42:08
脸部辨识能力的天然缺失,从童年起带来的霸凌、走失、家族的过继抚养,到成年后在工作上的选择、与马儿的相处、对男人的揣测与疏离、和母亲的和解…并不是和盘托出的完整故事,但这正如她对于辨识人们的方式,我们通过这些相互关联的并非直击要害的信息,拼凑出关于她的日常,她艰难却丰盛地生活,为鹦鹉活动建造的卧室,油画似的花园、为马儿梳洗、以及大量的画作,奔走于和健全大脑人们不同却相同的世界,当人们提出恐惧她的画作,她说,那就是我看到的,所以我不觉得害怕…同样的情绪与认知同步于她的每一件事的动机和追寻,她拥有一只船可以带她寻找孤岛的船、一只带她奔跑的马、和很多种不需只通过眼睛和大脑处理的描绘人脸的办法,并乐于将这一切记录、归档,这一切看起来平淡无奇,却正是最叫人振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