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想说点负面的感受

卫旨竖 2023-04-05 01:32:36 辽宁

个人感觉实在太过誉。 伪纪录片和这种手持快切的拍法只在极个别段落出彩,其他所有时段都是什么也没交代的折磨,头疼。如果做不到高水平的风格化处理,这种所谓的摄影统一性就是累赘。真的看几分钟没丰富起来就腻了。

没看出分段落的意义在哪,整个情节其实挺连贯,划分段落反而使得电影降格了。全片贯穿着突兀且不能再俗的古典乐,不知道导演有什么表意。如果用大俗曲,需要整个场景调度和音乐韵律节奏严丝合缝,才不至于廉价,但这电影中诸多段落的运用都是在太粗糙了,是短视频水准。

口碑上的成功可以说是文青集体自嗨,其中很多诗歌段落非常廉价,词语堆砌到一起,而且导演似乎不希望你深思,很快的代过,更多是充当一个配乐性的作用。即使这点做得也很不好。诗意电影不是非得念诗才有诗意。但你念了,就不应该白念。

如果从故事本身看,结尾的转变并无任何真正思想性的探讨,拙劣的神秘化下其实是无法自圆其说的“顿悟”,结尾主题表达没有任何说服力。如果把故事作某种延展的解读,推崇“科学”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观念延伸至高度分化与改革失落的今天而被塑造为本不具理性而妄图追逐幻象的机械刻板的父权,在诸边缘群体的场域中放弃自身而沦落至寻求只向内看的自我满足。都是很庸俗的东西,一切自我意义追逐与现实矛盾的解药是一个故弄玄虚的毒蘑菇。这里我很困惑,如果是要搞超现实的段落,用以促成这个电影的神秘主义情景,那为什么要用毒蘑菇来解释为主人公的“梦”?并没有必要。但如果理解为一个还是偏现实语境的场景,那么他如何解释孙一通在“飞走”场景之后的去留?含糊其辞,我不知道这种处理哪里高明了。

从这就能看出瞬息全宇宙的价值,软科幻+喜剧+动作仍能实现商业价值和电影主题讨论的平衡,同样说教味的东西就更好的表现出来了。不知道为什么豆瓣网友对瞬息全宇宙有这么大的敌视,至少那个故事在所谓“科幻”的逻辑上是有基本设定且能自圆其说的,我觉得波米解读这部说的很全面,就不班门弄斧了。

以电影媒介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讨论本身是非常乏味的,因为可以设想没有任何“作品”能完成对这个命题的回答,以此为主题的电影要么借题发挥去探讨时代,要么创新表现形式,显然这部两点都浮皮潦草。 很少会这么说,我感觉这电影不值票价更不值让观众在电影院坐这么久。

如果之前没预期,我可能给这电影五分(十分制),现在假如要我评可能四分上下。虽然我个人的评价也不重要也无人关心。

欢迎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对我所提出的不成熟观点予以批判和讲解 。感谢。


赞
转发 8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下不下
    2023-04-05 16:06:41 ⠀下不下

    真的是过誉了,如果网上没那么多说这是华语电影天花板的评价我可能不会被拔高期待。而且这个质量。。即使没提高心理预期可能也是会觉得不好看。。

    赞(160) 来自 豆瓣App
    >
    尊门祝门
    2023-04-05 10:03:03 尊门祝门

    赞同,分章节搞得像是像是b站 vlog一样廉价。同时电影里没什么印象深刻的镜头,最后部分的骑驴和飞升念诗看的我在影院尴尬癌犯了。影片剪辑也根本没有让观众喘息思考的机会,一直切一直切,我看到有个热评沾沾自喜说它切了一千二百多次。拜托,切一两千次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吗?蚌埠住了

    赞(113)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05 16:19:13 卫旨竖

    我不太能理解这部电影受众中的伪精英主义和沙文主义倾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豆瓣生态下的常态化社群氛围?如果说在某个戛纳系导演或者什么影史大师的电影底下出现“观影门槛高”“审美废物”的言论——尽管并不常见,这类电影评分反而极度苛刻;或者在某些本身难理解的艺术片下面,出现这种评论,我倒是能理解。小群体本身就很小众,一种抱团心态。但这电影营销这么猛烈,霸占豆瓣热门、知乎一天买好几个热搜、以及诸多播客发通稿宣传,这种泛滥的情况下如果以此标榜自己的独特审美能力,(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讲:)不觉得有点掉价吗?我建议如果有人自己心底并没有感到十分愉悦却不敢表达而转向攻击辱骂反对者的那部分朋友去看点更“高级”更电影界认可的电影去。

    赞(99) 来自 豆瓣App
    >
     耳朵。
    2023-04-05 07:10:05 耳朵。 (色如春晓。)

    这么专业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好评党咋不来齐喷没品?一个个就销声匿迹了,倒是来认真讨论展现你们的爱和热情啊

    赞(87) 来自 豆瓣App
    >
    像风一样
    2023-04-05 16:17:38 像风一样

    迷惑事件 作为有豆瓣2000+阅片量的我 居然get不到这些笑点和让人值得赞誉的点,我觉得我2000多部影视白看了

    赞(77)
    >
 耳朵。
2023-04-05 07:10:05 耳朵。 (色如春晓。)

这么专业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好评党咋不来齐喷没品?一个个就销声匿迹了,倒是来认真讨论展现你们的爱和热情啊

赞(87) 来自 豆瓣App
>
 耳朵。
2023-04-05 07:20:43 耳朵。 (色如春晓。)

我个人很不喜欢这部电影里的诗。但我理解有人会喜欢。

我觉得这里的诗意象太偏僻了以至于没有生命力。怎么说呢,显得很高深,但是咀嚼起来很硬。

赞(66) 来自 豆瓣App
>
RF
2023-04-05 08:03:39 RF (A healing space.)

观感挺一致的,并且荒诞的表达下大剧情其实非常循规蹈矩,一切都非常合理,想象力很匮乏。

赞(49) 来自 豆瓣App
>
skynear
2023-04-05 08:08:39 skynear

我觉得这是东方特色的科幻形式,三体剧版里红岸基地也设计得很接地气

赞(9) 来自 豆瓣App
>
nice千莉酱
2023-04-05 09:41:36 nice千莉酱 (在众人里看见自己。)

同意,没有感觉到一点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惊喜,主角自我追逐的精神支撑点也太弱了,完全get不到

赞(50) 来自 豆瓣App
>
尊门祝门
2023-04-05 10:03:03 尊门祝门

赞同,分章节搞得像是像是b站 vlog一样廉价。同时电影里没什么印象深刻的镜头,最后部分的骑驴和飞升念诗看的我在影院尴尬癌犯了。影片剪辑也根本没有让观众喘息思考的机会,一直切一直切,我看到有个热评沾沾自喜说它切了一千二百多次。拜托,切一两千次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吗?蚌埠住了

赞(113) 来自 豆瓣App
>
小福发财
2023-04-05 10:22:29 小福发财 (="= 快来摇醒我啊~~~)

太同意了,电影里的诗也好,执着的人物设定也好,关于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因为数学很确定的金句也好,都只能靠脑补而没有相应的情节支撑。比如说喜欢语文因为有不确定性那句打动了很多人的话,我琢磨着全片没有一个人物的行为台词不是刻板的单薄的类似公式一样的设定啊,怎么就体现出世间万物乃至宇宙的不确定性了啊?甚至最後找到外星人也是觀眾都知道的已經在預告片裡有的。

赞(26) 来自 豆瓣App
>
逃墨馆主
2023-04-05 10:25:50 逃墨馆主

同意,赞同

有理有据,客观

赞(3)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05 16:05:20 卫旨竖

有没有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能讲讲你们最看重的部分指什么?我感觉这电影下面讨论区很多在聊电影以外的事 .

赞(5) 来自 豆瓣App
>
⠀下不下
2023-04-05 16:06:41 ⠀下不下

真的是过誉了,如果网上没那么多说这是华语电影天花板的评价我可能不会被拔高期待。而且这个质量。。即使没提高心理预期可能也是会觉得不好看。。

赞(160)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05 16:10:40 卫旨竖
有没有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能讲讲你们最看重的部分指什么?我感觉这电影下面讨论区很多在聊电影以
有没有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能讲讲你们最看重的部分指什么?我感觉这电影下面讨论区很多在聊电影以外的事 .
... 卫旨竖

感觉这电影和什么存在主义也没啥关系,不知道当年平遥场刊里媒体那么高的评分是从什么角度理解的,是同题材的稀缺性?还是什么特别新颖的技术手法吗?
还有一点,有很多朋友说这部电影笑的“前仰后合”。这点不知道为什么我完全没体会到,影片前1/4有一些轻喜剧性的桥段,但是感觉并不很好笑,镜头太直给了,真没怎么乐出来;后半部分似乎就没什么可以营造的笑点了,不知道其他朋友们感到好笑是哪些段落?我看有人说孙一通的台词中的詈词好笑,这点可能因人而异吧。

赞(15) 来自 豆瓣App
>
像风一样
2023-04-05 16:17:38 像风一样

迷惑事件 作为有豆瓣2000+阅片量的我 居然get不到这些笑点和让人值得赞誉的点,我觉得我2000多部影视白看了

赞(77)
>
卫旨竖
2023-04-05 16:19:13 卫旨竖

我不太能理解这部电影受众中的伪精英主义和沙文主义倾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豆瓣生态下的常态化社群氛围?如果说在某个戛纳系导演或者什么影史大师的电影底下出现“观影门槛高”“审美废物”的言论——尽管并不常见,这类电影评分反而极度苛刻;或者在某些本身难理解的艺术片下面,出现这种评论,我倒是能理解。小群体本身就很小众,一种抱团心态。但这电影营销这么猛烈,霸占豆瓣热门、知乎一天买好几个热搜、以及诸多播客发通稿宣传,这种泛滥的情况下如果以此标榜自己的独特审美能力,(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讲:)不觉得有点掉价吗?我建议如果有人自己心底并没有感到十分愉悦却不敢表达而转向攻击辱骂反对者的那部分朋友去看点更“高级”更电影界认可的电影去。

赞(99)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05 16:30:45 卫旨竖

其实对于主人公的形象问题,我个人感觉导演对他的女儿之死的描述使得这一角色和“西西弗斯”“堂吉诃德”“孙悟空”等形象完全不同,如果西西弗斯推石头的时候顺便压死几个山底的村子、堂吉诃德战风车的时候戳死几个市民、孙悟空取经的路上踏平几个城市,那么这些形象给人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而这种不同绝不一定是坏事,反而有助于提升影片的深度和复杂度,在表意上有更广阔的空间,把对真理的追寻和其道德性做一个探讨。反而很多解读者在诠释的时候选择用这几个形象来对照主人公求索的过程,个人感觉这其实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电影对人物的塑造。

赞(7)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05 16:38:02 卫旨竖

其实我个人并不喜欢强调影片“沉浸感”的这个发展方向,一方面我比较认同布莱希特这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以“直接”还原感官体验为宗旨,这将进一步取消电影作为艺术的本体地位。然而其实吊诡之处在于,标榜自己沉浸感的诸多技术:伪纪录片也好(专指本片这类),高帧率也好,以及超清也好,这些技术其实并不能更接近物质现实的感官体验,更何况还很可能使人晕眩头痛,这些技术的趋势反而是使电影“游戏化”了,如果站在电影本体立场上应该对这些潮流有所保留。我一直觉得伪纪录片的文艺片不应该把沉浸感当做其主要功能(如导演访谈中所强调),而是利用这种高级的摄影技巧来丰富试听效果,使画面更灵动自由。要不然就纯是cult片的拍法了。

赞(10) 来自 豆瓣App
>
每天都在线
2023-04-05 20:42:24 每天都在线

没看懂表达的什么意思,没懂为啥是个伪纪录片形式的电影为啥有那么魔幻的桥段

赞(2) 来自 豆瓣App
>
Johntitor
2023-04-05 21:00:00 Johntitor

这电影现在的评分如果确实没有金钱的因素,那真的是赤裸裸地暴露了豆瓣“文青集中营”的属性……想来确实应该是有很多“文青”奔着那些“诗”去的……然而,实在是可以突兀生硬甚至让“我”尴尬得很。最主要的是,到底是真的让多少人真的真的真的、物理上的、毫不夸张地看吐了啊?……想来“文青们”也只能通过表现出和这种本质“粗糙无比”的“孤独感”共鸣,来获取自己廉价的存在感了吧……

赞(21)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05 21:08:28 卫旨竖
这电影现在的评分如果确实没有金钱的因素,那真的是赤裸裸地暴露了豆瓣“文青集中营”的属性……
这电影现在的评分如果确实没有金钱的因素,那真的是赤裸裸地暴露了豆瓣“文青集中营”的属性……想来确实应该是有很多“文青”奔着那些“诗”去的……然而,实在是可以突兀生硬甚至让“我”尴尬得很。最主要的是,到底是真的让多少人真的真的真的、物理上的、毫不夸张地看吐了啊?……想来“文青们”也只能通过表现出和这种本质“粗糙无比”的“孤独感”共鸣,来获取自己廉价的存在感了吧……
... Johntitor

说实话我原来没这么大的负面感受,但是最近把讨论区完整浏览下来,感觉确实如你所说。
我真的对青年受众很失望,你但凡去和他进行哪怕再心平气和的讨论,最终都会演变成“谁先拉黑谁”的愚蠢游戏,这是纯粹的自欺欺人,其实大家心理都清楚。
整体环境的压抑和广大受众的心态其实是同构的,cencorship可以把好电影淘汰,同样,拉黑也可以把讨论者屏蔽,我觉得以这样的精神状态生存在这种环境中真是无比契合。每天的生活细节都使我对此感到进一步的失望和坚定。

赞(11) 来自 豆瓣App
>
ELIOS
2023-04-05 21:14:58 ELIOS
这么专业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好评党咋不来齐喷没品?一个个就销声匿迹了,倒是来认真讨论展现你们
这么专业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好评党咋不来齐喷没品?一个个就销声匿迹了,倒是来认真讨论展现你们的爱和热情啊
... 耳朵。

因为人家是在认真分析评价电影,大家自然会尊重他的不喜欢,如果有对电影理解研究比较深刻的人也会愿意进一步探讨(我的能力不行)。哪像你一天天在各个帖子上窜下跳除了难看二字就再也讲不出别的,活该被骂。

赞(38) 来自 豆瓣App
>
Johntitor
2023-04-05 21:25:22 Johntitor
说实话我原来没这么大的负面感受,但是最近把讨论区完整浏览下来,感觉确实如你所说。 我真的对
说实话我原来没这么大的负面感受,但是最近把讨论区完整浏览下来,感觉确实如你所说。 我真的对青年受众很失望,你但凡去和他进行哪怕再心平气和的讨论,最终都会演变成“谁先拉黑谁”的愚蠢游戏,这是纯粹的自欺欺人,其实大家心理都清楚。 整体环境的压抑和广大受众的心态其实是同构的,cencorship可以把好电影淘汰,同样,拉黑也可以把讨论者屏蔽,我觉得以这样的精神状态生存在这种环境中真是无比契合。每天的生活细节都使我对此感到进一步的失望和坚定。
... 卫旨竖

刚才豆瓣貌似崩了一小会儿……这个夸张的分数实在让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作假”之嫌……世俗环境再差,也不至于让牠们一下子高潮到这种程度……真是见了鬼了。你分析的点我个人感觉都还挺到位的,不用那么小心,终究就是一群多半“落魄”又毫无“惊魂能力”的文青而已,还怕了牠们不成?我有丰富的跟牠们干到底的经验,哈哈……何况,真要遇上有被收买的“水军”参战,几个回合就能让牠们暴露出来。

赞(2) 来自 豆瓣App
>
 耳朵。
2023-04-05 23:34:44 耳朵。 (色如春晓。)
因为人家是在认真分析评价电影,大家自然会尊重他的不喜欢,如果有对电影理解研究比较深刻的人也
因为人家是在认真分析评价电影,大家自然会尊重他的不喜欢,如果有对电影理解研究比较深刻的人也会愿意进一步探讨(我的能力不行)。哪像你一天天在各个帖子上窜下跳除了难看二字就再也讲不出别的,活该被骂。
... ELIOS

你是不是屏蔽我了才把我发的大段文字也屏蔽了哦?至于我最近上蹿下跳,那应该是我很有活力的表现。

赞(3) 来自 豆瓣App
>
趟过苦水河
2023-04-05 23:53:26 趟过苦水河

我的嘴替!!

赞(2) 来自 豆瓣App
>
 耳朵。
2023-04-05 23:56:01 耳朵。 (色如春晓。)
因为人家是在认真分析评价电影,大家自然会尊重他的不喜欢,如果有对电影理解研究比较深刻的人也
因为人家是在认真分析评价电影,大家自然会尊重他的不喜欢,如果有对电影理解研究比较深刻的人也会愿意进一步探讨(我的能力不行)。哪像你一天天在各个帖子上窜下跳除了难看二字就再也讲不出别的,活该被骂。
... ELIOS

另外,你攻击我能不能好好做做功课再来?还是你喜欢“活该被骂”这几个字的韵律感?这个帖子里我发的评论有在只说难看吗?你是选择性忽视吧?

赞(2) 来自 豆瓣App
>
wendy
2023-04-06 00:17:07 wendy

个人觉得电影的段落和元素有点太碎了,看的时候觉得配乐确实选的有点主流,但仔细想想,这就是个大俗大雅的片子,挺好的没那么装。这片子两极分化这么严重,倒确实可以粗暴地区分一下不同审美喜好的人群。我的朋友基本上都还挺一致喜欢的,这就够啦。

赞(8) 来自 豆瓣App
>
 耳朵。
2023-04-06 00:20:17 耳朵。 (色如春晓。)
因为人家是在认真分析评价电影,大家自然会尊重他的不喜欢,如果有对电影理解研究比较深刻的人也
因为人家是在认真分析评价电影,大家自然会尊重他的不喜欢,如果有对电影理解研究比较深刻的人也会愿意进一步探讨(我的能力不行)。哪像你一天天在各个帖子上窜下跳除了难看二字就再也讲不出别的,活该被骂。
... ELIOS

在这个单纯讨论电影本身的帖子里玩针对,还继续着你的经典台词活该被骂四个字,你知道吗,人们都会记忆人的标志性特征,以后看到你就会想到,哦,是活该被骂女士/男士来了。挺好的,你继续带上你的台词攻击我,重复一万遍活该被骂加深大家的记忆,加油!

赞 来自 豆瓣App
>
ELIOS
2023-04-06 00:37:35 ELIOS
在这个单纯讨论电影本身的帖子里玩针对,还继续着你的经典台词活该被骂四个字,你知道吗,人们都
在这个单纯讨论电影本身的帖子里玩针对,还继续着你的经典台词活该被骂四个字,你知道吗,人们都会记忆人的标志性特征,以后看到你就会想到,哦,是活该被骂女士/男士来了。挺好的,你继续带上你的台词攻击我,重复一万遍活该被骂加深大家的记忆,加油!
... 耳朵。

你自己看看你一楼说的什么:“好评党怎么不来喷”,人家在认真讨论电影你的第一反应是引战,四处寻求认同的样子真的怪可怜的,三个小时还在为我一句话而愤愤不平,真不至于。

赞(28) 来自 豆瓣App
>
Vince
2023-04-06 01:07:12 Vince

你给打一星真的是客观评价吗?虽然我听不懂你的批判,但是隐隐约约可以理解你觉得这部作品空泛,可是一星的评价真的没有带点情绪在里面吗?对于年轻的普通人来说这部作品不算优秀吗?对于内地喜剧来说,也不算优秀吗?我是真的很喜欢这部作品,也可以接受一些人的高要求,毕竟也许你们确实看过很多优秀的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但感觉你们好像很高傲,没有办法客观理智接受普通人对这部作品的发自内心赞美。

赞(18) 来自 豆瓣App
>
Vince
2023-04-06 01:22:28 Vince
有没有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能讲讲你们最看重的部分指什么?我感觉这电影下面讨论区很多在聊电影以
有没有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能讲讲你们最看重的部分指什么?我感觉这电影下面讨论区很多在聊电影以外的事 .
... 卫旨竖

我看你给一一打了五星,我也看过一一,我实话实说根本看不懂,因为我才大学没毕业几年,对于四十岁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完全不明白,但是我知道很多比我年纪大的人都很喜欢这部片子,我不会否定这部电影,我只会等待年纪到了,再看一遍,好奇一一的魅力在哪里。也许这部电影对于你和一一对于我是一样的,但是认知成熟以后不一定能回过头看年轻时觉得好的电影了。就像躺平这个词一样,有些中年人觉得这是无病呻吟,但其实这是时代发展必然的产物,并不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这部电影就是我的精神躺平,我觉得人生很虚无,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很迷茫,电影和我说没事,存在根本没有意义,对我来说就够了。是不是没有读过很多书,就没资格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和对一部电影的看法?只要说这部电影好就是没看过好东西?我不确定到底是谁在傲慢。

赞(27) 来自 豆瓣App
>
已注销
2023-04-06 01:55:59 已注销
在这个单纯讨论电影本身的帖子里玩针对,还继续着你的经典台词活该被骂四个字,你知道吗,人们都
在这个单纯讨论电影本身的帖子里玩针对,还继续着你的经典台词活该被骂四个字,你知道吗,人们都会记忆人的标志性特征,以后看到你就会想到,哦,是活该被骂女士/男士来了。挺好的,你继续带上你的台词攻击我,重复一万遍活该被骂加深大家的记忆,加油!
... 耳朵。

这个姐,几天了,4月1号骂到现在,很难不觉得你在收钱哈,找点正事做吧😅

赞(6) 来自 豆瓣App
>
白粥
2023-04-06 02:02:21 白粥 (慢火相煎。)
这么专业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好评党咋不来齐喷没品?一个个就销声匿迹了,倒是来认真讨论展现你们
这么专业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好评党咋不来齐喷没品?一个个就销声匿迹了,倒是来认真讨论展现你们的爱和热情啊
... 耳朵。

我觉得挺好看的

赞(1) 来自 豆瓣App
>
咸蛋糕咸
2023-04-06 02:08:35 咸蛋糕咸

确实两极分化,我同楼主对瞬息全宇宙与此片的看法几乎持相反态度。这两部电影便签上具有重复点,诠释手法有不同,而又多少都带有符合各自商业环境的特征。瞬息全宇宙在我看来就太符合西方语境了,很难对电影中西方亚裔家庭与对少数群体的探讨予以共情,结尾处的煽情与寥寥数语解决的观念转变只能看出是出于政治正确与商业上的妥协,至少我觉得是缺乏新意的设计。
而这部片相较之下花活就少太多了。也像楼主说的,古典乐选的俗,诗词廉价,这点我也觉得。
主观认为,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其实是多方因素相辅相成的。它的冷幽默包袱与故事其实非常挑人,适应文艺节奏的手持式镜头又筛选了部分观众,因此注定是不可能获得通俗好评的。况且成本低,片子只讲故事而缺乏商业大成本大场面与知名题材就很难抓住观众的眼球,如果你认为故事是放屁,那么也很难再喜欢上了。
片子不复杂,讲一位民科边缘人受到打击拉着不靠谱的团队东奔西跑找外星人并解开心结的事。将外星人塑造成,拿着本字典,写的诗算不上精,不是什么全知全能的角色。
当然,我个人的知识储备有限,对哲学没什么深刻见解,这位知乎作者理解就挺有趣:https://www.zhihu.com/answer/2965213375

赞(21) 来自 豆瓣App
>
不过如是
2023-04-06 03:17:58 不过如是

同意。荒诞新奇的部分完成得不错,严肃讨论的部分落点太低。
前脚孙一通都没给出意义的答案,转过头又顿悟了 Dna、爱、人类本身是终极回答云云来自我疗愈,本质上是避重就轻。
《妈的多重宇宙》给出的确切答案是意义虚无,人生不如石头,不妨碍利用杨紫琼的角色成长来表达爱的主题;《编辑部》的做法就有些露拙,老唐因为丧女的情感动机去寻找外星人,孙一通没有给出确切答案,老唐反能自我总结一套“人类中心”的理论,自我感动有余。
此外,科幻不排斥诗,但是堆砌一些意思都不通顺的字句无脑吹捧,将不可名状理解成好、牛逼、高明,明显都是科幻爱好圈边缘的小文青附庸风雅呢。
《编辑部》的玩法很新,但内核不多且旧。

赞(16) 来自 豆瓣App
>
布岛翁
2023-04-06 04:47:58 布岛翁

比较赞同,我个人给分的话,7.4分-7.8分吧,算是可以看得下去的一部片子,也许可以称之为一部好片,但也仅此而已了。8.4分?甚至最开始比8.4还高,就太太太太夸张了。

我也算铁杆电影粉丝了,手持摄影晃这些问题对我观影都不算问题的,可以接受或者说可以忍受,但感觉导演想表达的东西满打满算也不需要这么长的片长,中间有部分时间就感觉尬到如坐针毡,有些无聊了。

大段大段的念诗确实让人吃不消,看的时候就觉得导演是不是拿什么词语随机生成器生成的好多个词,然后去掉逼格低的,再把剩下的强行连词成句。

不赞同音乐方面的看法,我认为导演在音乐上还是做到了荒诞和高级的和谐共处,不能因为人家用了被用过很多次的古典乐就和“廉价”或“粗糙”画等号。

郭帆客串那里就令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觉得他们是有个封闭的电影圈子的,所以,是不是有水军没法绝对界定,但搞不好人家使用了更高明的引导舆论和口碑的方式。

最后,希望大家不论是贬是褒,至少得言之有物,逻辑要自洽。不要整那些“你觉得不好就是因为你看不懂”之类的扯淡话,我向来不吃那一套。

赞(14)
>
 耳朵。
2023-04-06 06:35:49 耳朵。 (色如春晓。)
这个姐,几天了,4月1号骂到现在,很难不觉得你在收钱哈,找点正事做吧😅
这个姐,几天了,4月1号骂到现在,很难不觉得你在收钱哈,找点正事做吧😅
已注销

谢谢你关注我到现在

赞(1) 来自 豆瓣App
>
 耳朵。
2023-04-06 06:37:44 耳朵。 (色如春晓。)
内容不可见

我有时间啊。

赞(1) 来自 豆瓣App
>
 耳朵。
2023-04-06 06:37:59 耳朵。 (色如春晓。)
内容不可见

而且我从未骂人

赞(1) 来自 豆瓣App
>
Pontus
2023-04-06 09:04:12 Pontus

电影讨论区的受众让我总结的话,像是年轻人渴望通过依附这类看似文艺非主流实则无门槛的电影来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但就像老唐最后没缘由的看开、丧女的现实人物动机落点一样,这些年轻人们内心认同并且以后注定会归顺主流。
如果反对者们说电影伪纪录片晃或者晦涩,粉丝战斗的时候内心反而会窃喜——这不是曲高和寡的象征么,小圈子的优越感就出来了。这点感觉像春节时球2的粉丝话术,有门槛的、高尚的、开创性的。

赞(14) 来自 豆瓣App
>
Johntitor
2023-04-06 11:08:56 Johntitor
我有时间啊。
我有时间啊。
耳朵。

姐们挺住,看好你!

赞(1) 来自 豆瓣App
>
Johntitor
2023-04-06 11:11:09 Johntitor
电影讨论区的受众让我总结的话,像是年轻人渴望通过依附这类看似文艺非主流实则无门槛的电影来表
电影讨论区的受众让我总结的话,像是年轻人渴望通过依附这类看似文艺非主流实则无门槛的电影来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但就像老唐最后没缘由的看开、丧女的现实人物动机落点一样,这些年轻人们内心认同并且以后注定会归顺主流。 如果反对者们说电影伪纪录片晃或者晦涩,粉丝战斗的时候内心反而会窃喜——这不是曲高和寡的象征么,小圈子的优越感就出来了。这点感觉像春节时球2的粉丝话术,有门槛的、高尚的、开创性的。
... Pontus

感觉说得很中要害……一般文青那点小心思真的应该是司马昭之心了,唉,也是作孽。还好,院线似乎也没把高分当一回儿事,我怀疑是不是人家不想频繁清理地板呕吐物有关……😭

赞(5) 来自 豆瓣App
>
奥胖
2023-04-06 11:29:57 奥胖

电影不是连贯才能划分段落,梦之安魂曲也很连贯,但同样划分了段落,恰恰相反,不连贯的电影划分段落才凸显出这电影剧本编排有问题;其次,这部电影的亮点不在诗上,诗只是点缀的作用,重点是诗中隐藏的关于全片主旨的信息;不要刻板印象的以为念个诗就让文青集体自嗨了,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同样值得考究;最后,你对结尾的理解实在有问题,居然会想到父权上?结尾中父亲对女儿的释怀是因为之前女儿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自杀让父亲陷入了困境。父亲潜意识里强迫自己去追寻所谓的星辰大海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抚,假装让自己的人生出现了意义。而结尾,父亲意识到了我们追寻科学,追寻星辰大海的最终落脚点都是生活,所以他走出了困在里面几十年的编辑部,走出了自己的精神困境

赞(27) 来自 豆瓣App
>
已注销
2023-04-06 11:31:13 已注销
谢谢你关注我到现在
谢谢你关注我到现在
耳朵。

呃呃不至于,关注的不是你哈,别贴

赞(1) 来自 豆瓣App
>
离雨若歌
2023-04-06 11:38:56 离雨若歌

我就是单纯能get这片的所有笑点,在我看来比绝大部分无厘头都好笑,这里面甚至有部分二次元的梗和架构的东西,至于这电影讲的故事我觉得导演表达的很清楚了,在文艺片里是绝对的直白。不要拿阅片量说事,这种无非是一种压人的话语罢了。

赞(16)
>
离雨若歌
2023-04-06 11:41:04 离雨若歌

那我学一下你们的话语啊,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赞(1)
>
Johntitor
2023-04-06 11:42:28 Johntitor
电影不是连贯才能划分段落,梦之安魂曲也很连贯,但同样划分了段落,恰恰相反,不连贯的电影划分
电影不是连贯才能划分段落,梦之安魂曲也很连贯,但同样划分了段落,恰恰相反,不连贯的电影划分段落才凸显出这电影剧本编排有问题;其次,这部电影的亮点不在诗上,诗只是点缀的作用,重点是诗中隐藏的关于全片主旨的信息;不要刻板印象的以为念个诗就让文青集体自嗨了,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同样值得考究;最后,你对结尾的理解实在有问题,居然会想到父权上?结尾中父亲对女儿的释怀是因为之前女儿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自杀让父亲陷入了困境。父亲潜意识里强迫自己去追寻所谓的星辰大海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抚,假装让自己的人生出现了意义。而结尾,父亲意识到了我们追寻科学,追寻星辰大海的最终落脚点都是生活,所以他走出了困在里面几十年的编辑部,走出了自己的精神困境
... 奥胖

你这个分析也挺好的👍。很多同样被“刻板印象”了的整体的“反方”也愿意打7分以上嘛对吧,就是这个《科洛弗档案》式的运镜确实是看晕、看吐了一大批人,包括我,这是再好的主题、思想等都无法补救的……作为一部上院线的面向大众的电影,引起些反弹再正常不过了……

赞(2) 来自 豆瓣App
>
奥胖
2023-04-06 11:55:22 奥胖
你这个分析也挺好的👍。很多同样被“刻板印象”了的整体的“反方”也愿意打7分以上嘛对吧,就
你这个分析也挺好的👍。很多同样被“刻板印象”了的整体的“反方”也愿意打7分以上嘛对吧,就是这个《科洛弗档案》式的运镜确实是看晕、看吐了一大批人,包括我,这是再好的主题、思想等都无法补救的……作为一部上院线的面向大众的电影,引起些反弹再正常不过了……
... Johntitor

其实这个电影选择大量的故意的手持抖动的镜头跟经费也有关系,越粗糙的场景晃得越厉害😂

赞 来自 豆瓣App
>
Johntitor
2023-04-06 12:34:34 Johntitor
其实这个电影选择大量的故意的手持抖动的镜头跟经费也有关系,越粗糙的场景晃得越厉害😂
其实这个电影选择大量的故意的手持抖动的镜头跟经费也有关系,越粗糙的场景晃得越厉害😂
奥胖

你如果是在幽默揶揄我表示理解;如果是严肃的,一方面绝不可能,另一方面,若真是,那这电影真的就更该被骂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06 12:44:38 卫旨竖
电影不是连贯才能划分段落,梦之安魂曲也很连贯,但同样划分了段落,恰恰相反,不连贯的电影划分
电影不是连贯才能划分段落,梦之安魂曲也很连贯,但同样划分了段落,恰恰相反,不连贯的电影划分段落才凸显出这电影剧本编排有问题;其次,这部电影的亮点不在诗上,诗只是点缀的作用,重点是诗中隐藏的关于全片主旨的信息;不要刻板印象的以为念个诗就让文青集体自嗨了,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同样值得考究;最后,你对结尾的理解实在有问题,居然会想到父权上?结尾中父亲对女儿的释怀是因为之前女儿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自杀让父亲陷入了困境。父亲潜意识里强迫自己去追寻所谓的星辰大海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抚,假装让自己的人生出现了意义。而结尾,父亲意识到了我们追寻科学,追寻星辰大海的最终落脚点都是生活,所以他走出了困在里面几十年的编辑部,走出了自己的精神困境
... 奥胖

说的很好 感谢。

赞(2) 来自 豆瓣App
>
圈圈圆圆圈圈
2023-04-06 16:43:39 圈圈圆圆圈圈

个人是喜欢这部电影的配乐的,不需要和画面配合得严丝合缝,烘托氛围让人沉浸在“取经”这个过程即可,反差也会带来荒诞感。

赞(3) 来自 豆瓣App
>
fly
2023-04-07 00:34:51 fly

相对于好评党认为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是好电影看得少没有欣赏能力,也有吐槽党认为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是因为就没见过什么好东西才觉得这玩意精彩。哈哈哈。至于我,还在very confused中,不喜欢,但没找到嘴替,这种感觉谁能懂?盼波米早点儿开嗓。

赞(5) 来自 豆瓣App
>
水上书
2023-04-07 00:59:17 水上书

非专业人士,喜欢的原因在于里面有很多中国过去几十年故事的片段合我口味,最后堂吉诃德的情感宣泄也确实很令人满足。

赞 来自 豆瓣App
>
狼叔
2023-04-07 11:57:09 狼叔
你这个分析也挺好的👍。很多同样被“刻板印象”了的整体的“反方”也愿意打7分以上嘛对吧,就
你这个分析也挺好的👍。很多同样被“刻板印象”了的整体的“反方”也愿意打7分以上嘛对吧,就是这个《科洛弗档案》式的运镜确实是看晕、看吐了一大批人,包括我,这是再好的主题、思想等都无法补救的……作为一部上院线的面向大众的电影,引起些反弹再正常不过了……
... Johntitor

但这个运镜在我看来有一种早年间那种拿着摄影机四处采访的纪录片的感觉(就是非官方的且经费也不是很足的那种),而且创造了很强的在场感

赞(4) 来自 豆瓣App
>
梦旅人
2023-04-07 12:16:53 梦旅人

这部电影我觉得有lz说的这些缺点,但可能因为很少能在电影院感受这种氛围和情绪体验,所以就给了高分吧。四星的电影因为当下情绪体验给到五星。

赞(1) 来自 豆瓣App
>
豆友582bQcUpYk
2023-04-07 13:11:06 豆友582bQcUpYk

毫无意义的无病呻吟让影片被严重割裂,对于宇宙的理解想象毫无新意,其本质上就是披着科幻外壳的文艺篇。然而作为文艺篇对于世界的观察空洞且无趣,几个笑话可能是全影片唯一的亮点,不得不说这对于文艺篇还是科幻片来说都是一种悲哀。

赞(10) 来自 豆瓣App
>
饕餮
2023-04-07 22:27:53 饕餮

文青从此成为贬义词

赞 来自 豆瓣App
>
 耳朵。
2023-04-07 23:28:13 耳朵。 (色如春晓。)

上次我一分钟胡绉了一首诗,然后混在孙一通的诗集合帖里,爱评人居然没一个看出来。

+
赞(10) 来自 豆瓣App
>
TIANI14
2023-04-07 23:44:32 TIANI14
毫无意义的无病呻吟让影片被严重割裂,对于宇宙的理解想象毫无新意,其本质上就是披着科幻外壳的
毫无意义的无病呻吟让影片被严重割裂,对于宇宙的理解想象毫无新意,其本质上就是披着科幻外壳的文艺篇。然而作为文艺篇对于世界的观察空洞且无趣,几个笑话可能是全影片唯一的亮点,不得不说这对于文艺篇还是科幻片来说都是一种悲哀。
... 豆友582bQcUpYk

总结的太好

赞(1) 来自 豆瓣App
>
flylovely
2023-04-08 00:10:29 flylovely
我不太能理解这部电影受众中的伪精英主义和沙文主义倾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豆瓣生态下的常态化
我不太能理解这部电影受众中的伪精英主义和沙文主义倾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豆瓣生态下的常态化社群氛围?如果说在某个戛纳系导演或者什么影史大师的电影底下出现“观影门槛高”“审美废物”的言论——尽管并不常见,这类电影评分反而极度苛刻;或者在某些本身难理解的艺术片下面,出现这种评论,我倒是能理解。小群体本身就很小众,一种抱团心态。但这电影营销这么猛烈,霸占豆瓣热门、知乎一天买好几个热搜、以及诸多播客发通稿宣传,这种泛滥的情况下如果以此标榜自己的独特审美能力,(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讲:)不觉得有点掉价吗?我建议如果有人自己心底并没有感到十分愉悦却不敢表达而转向攻击辱骂反对者的那部分朋友去看点更“高级”更电影界认可的电影去。
... 卫旨竖

心声。

赞 来自 豆瓣App
>
RF
2023-04-08 07:58:57 RF (A healing space.)
我看你给一一打了五星,我也看过一一,我实话实说根本看不懂,因为我才大学没毕业几年,对于四十
我看你给一一打了五星,我也看过一一,我实话实说根本看不懂,因为我才大学没毕业几年,对于四十岁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完全不明白,但是我知道很多比我年纪大的人都很喜欢这部片子,我不会否定这部电影,我只会等待年纪到了,再看一遍,好奇一一的魅力在哪里。也许这部电影对于你和一一对于我是一样的,但是认知成熟以后不一定能回过头看年轻时觉得好的电影了。就像躺平这个词一样,有些中年人觉得这是无病呻吟,但其实这是时代发展必然的产物,并不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这部电影就是我的精神躺平,我觉得人生很虚无,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很迷茫,电影和我说没事,存在根本没有意义,对我来说就够了。是不是没有读过很多书,就没资格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和对一部电影的看法?只要说这部电影好就是没看过好东西?我不确定到底是谁在傲慢。
... Vince

我也觉得如果放在我年轻可能会给这片高一点,但是一一也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我觉得和时代有很多关系,这部片子我认为就像是当下电影界的”超级文和友”,算是一个年轻文化的观,我不否认这片子或许具备很强的情绪价值,但电影好坏早也不只是看不明白看的明白的事情和有没有共鸣的事情,我们也都在说一些电影在剧本和艺术上的问题,经不经得起推敲。另外难道打五星就不是带情绪?打一星就是带情绪还高傲了?打五星和打一星的很多都不客观,况且这部片的分数已经很高了。

赞(4) 来自 豆瓣App
>
披萨🍕
2023-04-08 09:42:36 披萨🍕
赞同,分章节搞得像是像是b站 vlog一样廉价。同时电影里没什么印象深刻的镜头,最后部分的骑驴和
赞同,分章节搞得像是像是b站 vlog一样廉价。同时电影里没什么印象深刻的镜头,最后部分的骑驴和飞升念诗看的我在影院尴尬癌犯了。影片剪辑也根本没有让观众喘息思考的机会,一直切一直切,我看到有个热评沾沾自喜说它切了一千二百多次。拜托,切一两千次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吗?蚌埠住了
... 尊门祝门

分章节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但是分章节很多时候是因为导演想几个章节用不同的手法叙事,没法像正常电影一样连贯到底,而这部电影是为了分章节而分章节

赞 来自 豆瓣App
>
Awsed
2023-04-08 09:52:18 Awsed

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不是很正常吗?非要俩群体非要说服对方呢。现在这片子就是类型片带一点文艺范。喜欢文艺片的呢看不上,嫌拍的过于直白和套路。喜欢类型片的一部分人呢又不喜欢,吵过来吵过去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非要让对方同意自己哈哈。
看个电影累不累啊👻

赞(4) 来自 豆瓣App
>
木月
2023-04-08 10:31:34 木月

现实中见过很多精神病患者,这部电影我全程带着怜爱精神病患者的心情看的,给他们计算生命质量年并且觉得这些人有病不看医生真的很浪费生命质量年。

赞(3) 来自 豆瓣App
>
mochan
2023-04-08 11:11:45 mochan
确实两极分化,我同楼主对瞬息全宇宙与此片的看法几乎持相反态度。这两部电影便签上具有重复点,
确实两极分化,我同楼主对瞬息全宇宙与此片的看法几乎持相反态度。这两部电影便签上具有重复点,诠释手法有不同,而又多少都带有符合各自商业环境的特征。瞬息全宇宙在我看来就太符合西方语境了,很难对电影中西方亚裔家庭与对少数群体的探讨予以共情,结尾处的煽情与寥寥数语解决的观念转变只能看出是出于政治正确与商业上的妥协,至少我觉得是缺乏新意的设计。 而这部片相较之下花活就少太多了。也像楼主说的,古典乐选的俗,诗词廉价,这点我也觉得。 主观认为,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其实是多方因素相辅相成的。它的冷幽默包袱与故事其实非常挑人,适应文艺节奏的手持式镜头又筛选了部分观众,因此注定是不可能获得通俗好评的。况且成本低,片子只讲故事而缺乏商业大成本大场面与知名题材就很难抓住观众的眼球,如果你认为故事是放屁,那么也很难再喜欢上了。 片子不复杂,讲一位民科边缘人受到打击拉着不靠谱的团队东奔西跑找外星人并解开心结的事。将外星人塑造成,拿着本字典,写的诗算不上精,不是什么全知全能的角色。 当然,我个人的知识储备有限,对哲学没什么深刻见解,这位知乎作者理解就挺有趣:https://www.zhihu.com/answer/2965213375
... 咸蛋糕咸

不太认同关于瞬息全宇宙太西方语境的观点,个人无法共情不代表我们就不存在这种家庭关系,让我又想起了“生活西化”这个说法。况且和解即使再煽情和简单都要好过回避了冲突的单方刻奇感动,也比逝者单纯被作为动机和题眼要有新意

+
赞(2) 来自 豆瓣App
>
咸蛋糕咸
2023-04-08 13:33:33 咸蛋糕咸
不太认同关于瞬息全宇宙太西方语境的观点,个人无法共情不代表我们就不存在这种家庭关系,让我又
不太认同关于瞬息全宇宙太西方语境的观点,个人无法共情不代表我们就不存在这种家庭关系,让我又想起了“生活西化”这个说法。况且和解即使再煽情和简单都要好过回避了冲突的单方刻奇感动,也比逝者单纯被作为动机和题眼要有新意
+
... mochan

东方传统宗族观念与性少数群体的矛盾当然存在,缺乏共情除了环境因素之外当然有我的个人因素。
秀莲在平行宇宙穿越,接受信息爆炸中多元化的“爱”对抗虚无,从而开化与救赎,以此展示普世价值的进步,确实是出于西方语境。但用脸谱化角色打打杀杀探讨问题与爱是站不住脚的,倒可以理解为是突出画面设计。每到用对白来展现冲突内核之时,搬出煽情与制造混乱解决矛盾显然是缺乏人文思考的,也鲜见角色心理活动的细节。而偏向商业元素的画面设计确实是下了心思的,不乏创意属性。
比较那么多,其实都是主观喜好决定,各有各的想法

赞 来自 豆瓣App
>
长安
2023-04-08 15:39:50 长安

不能更赞同,古典音乐的运用到了好笑的地步,以及诗歌部分是在致敬路边野餐吗?有点刻意

赞(2)
>
底色
2023-04-09 17:53:38 底色

这篇文章转到朋友圈,点进链接会显示“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我给文章下面的评论点赞,也会提示“访问的内容不存在”而无法点赞,费解

赞 来自 豆瓣App
>
Shelavy
2023-04-09 22:30:59 Shelavy
我不太能理解这部电影受众中的伪精英主义和沙文主义倾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豆瓣生态下的常态化
我不太能理解这部电影受众中的伪精英主义和沙文主义倾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豆瓣生态下的常态化社群氛围?如果说在某个戛纳系导演或者什么影史大师的电影底下出现“观影门槛高”“审美废物”的言论——尽管并不常见,这类电影评分反而极度苛刻;或者在某些本身难理解的艺术片下面,出现这种评论,我倒是能理解。小群体本身就很小众,一种抱团心态。但这电影营销这么猛烈,霸占豆瓣热门、知乎一天买好几个热搜、以及诸多播客发通稿宣传,这种泛滥的情况下如果以此标榜自己的独特审美能力,(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讲:)不觉得有点掉价吗?我建议如果有人自己心底并没有感到十分愉悦却不敢表达而转向攻击辱骂反对者的那部分朋友去看点更“高级”更电影界认可的电影去。
... 卫旨竖

我的嘴替…其实随便找个vloger的热门作品观感都比这部电影好…

赞(1) 来自 豆瓣App
>
Vince
2023-04-09 23:42:44 Vince
我也觉得如果放在我年轻可能会给这片高一点,但是一一也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我觉得和时代有很多关
我也觉得如果放在我年轻可能会给这片高一点,但是一一也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我觉得和时代有很多关系,这部片子我认为就像是当下电影界的”超级文和友”,算是一个年轻文化的观,我不否认这片子或许具备很强的情绪价值,但电影好坏早也不只是看不明白看的明白的事情和有没有共鸣的事情,我们也都在说一些电影在剧本和艺术上的问题,经不经得起推敲。另外难道打五星就不是带情绪?打一星就是带情绪还高傲了?打五星和打一星的很多都不客观,况且这部片的分数已经很高了。
... RF

刚看完的那天太上头了,喜欢的不得了,今天冷静下来重看一下,其实po主讲的挺客观的,也很有道理。反而我太情绪化了,可能看到别人否定喜欢的作品就像否定自己一样。确实电影好坏并不是能不能看懂的问题,剧本最后一章确实不合理。和多重宇宙对比一下也逊色。但是我依旧觉得一星太夸张了,它的剧本单纯作为喜剧也很出彩。镜头我不懂,等以后学习一点相关知识再重看吧。

赞(2)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09 23:51:13 卫旨竖
刚看完的那天太上头了,喜欢的不得了,今天冷静下来重看一下,其实po主讲的挺客观的,也很有道理
刚看完的那天太上头了,喜欢的不得了,今天冷静下来重看一下,其实po主讲的挺客观的,也很有道理。反而我太情绪化了,可能看到别人否定喜欢的作品就像否定自己一样。确实电影好坏并不是能不能看懂的问题,剧本最后一章确实不合理。和多重宇宙对比一下也逊色。但是我依旧觉得一星太夸张了,它的剧本单纯作为喜剧也很出彩。镜头我不懂,等以后学习一点相关知识再重看吧。
... Vince

您讲得很好,我觉得每个人审美的偏好都有各自的价值,其实有时候“上头”的体验是很难以言说的快感,并不一定是未经思考或肤浅的。

其实我这番话也是看完电影后“上头”写的,情绪化的用词和表意都很多,而且我也没有看第二遍,肯定有诸多没有理解到主创意图之处。但是既然这篇文能引起一定的共鸣,于铺天盖地略显嘈杂的赞誉浪涛中开辟一小片空间供诸友反思,我也没必要改得太客观。恰是电影的知觉体验是最珍贵的,同时电影或类似的文学一大魅力也在于一瞬之上头后,亦有上“脑”反思的广阔空间。我看瞬息全宇宙之处也觉得过于浮躁,但其实细讲求起来,多看几遍后能感受到其商业外表和绚丽技术下的一定的主题表达的珍贵。对所有电影都是类似的。

私以为如果大家都能有如此平和谦逊的姿态来讨论,那便都是共同行进在一条找寻人文价值的路上,没有人格高低而只有所处先后之分了。

赞(5)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10 00:04:14 卫旨竖
刚看完的那天太上头了,喜欢的不得了,今天冷静下来重看一下,其实po主讲的挺客观的,也很有道理
刚看完的那天太上头了,喜欢的不得了,今天冷静下来重看一下,其实po主讲的挺客观的,也很有道理。反而我太情绪化了,可能看到别人否定喜欢的作品就像否定自己一样。确实电影好坏并不是能不能看懂的问题,剧本最后一章确实不合理。和多重宇宙对比一下也逊色。但是我依旧觉得一星太夸张了,它的剧本单纯作为喜剧也很出彩。镜头我不懂,等以后学习一点相关知识再重看吧。
... Vince

我才注意到您之最早在这个帖子底下提反对观点的那位同志,十分感谢您的发言。我之前上学没机会第一时间和你讨论到,略有遗憾。对于一一这部其实我也是看多几遍才有感触,但我本身也未涉世未深(基本是尚未涉世),所谓的感触也不过是在生活中忽一时刻脑海中闪现过其中某一场景,之后就找来重新体会一次。其实我至今对其中最偏爱的一个段落恰恰不是什么重要的情节,而是一处“闲笔”:大田在酒吧和其他人合唱坂本九的“昂首向前走”。
这样讲未免有些文青味儿了,这更多取决于聊内容的方式,既有浪漫化而诉诸内心体验的描述,也有学术化而诉诸理论“涵摄”的叙事。都有各自的放法,我其实很少有和人聊文学聊电影的经历,我觉得互联网这一平台具备提供这种探讨的能力,也就应该把这种能力发挥出来。所以一切讨论的本身才是价值。

赞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10 00:18:36 卫旨竖
刚看完的那天太上头了,喜欢的不得了,今天冷静下来重看一下,其实po主讲的挺客观的,也很有道理
刚看完的那天太上头了,喜欢的不得了,今天冷静下来重看一下,其实po主讲的挺客观的,也很有道理。反而我太情绪化了,可能看到别人否定喜欢的作品就像否定自己一样。确实电影好坏并不是能不能看懂的问题,剧本最后一章确实不合理。和多重宇宙对比一下也逊色。但是我依旧觉得一星太夸张了,它的剧本单纯作为喜剧也很出彩。镜头我不懂,等以后学习一点相关知识再重看吧。
... Vince

还有就是打分的问题。
我觉得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预期,第二是标准。
单纯谈预期是不够的。我们无须描述便能知道这两个字对打分的差异,不必详述,但有预期延伸出的讨论是值得进行的。
当我们从万千影海中偶然寻得一部无名影片,甚至没有条目或没有人打分时;与当我们从权威榜单中看到一部数十万百万影迷追捧之作,出于大师之手且评分居高不下时:在两种情况下,我们最后都会给出一个分数,但显然这两种情况下我们所讨论的语境存在显著差异。这其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对于前者的情况:这意味着该片不受主流认可,其导演也未获业内外认可,而我们自己从自身审美出发得出的“好”这一判断,既在客观上突破了该片长期“不受认可”的状态,得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同时也在主观上满足了自身审美独立性的确证,因此在此情况下我们可能更倾向打高分。而相反的后者中,我们打高分的可能则因主体在该行为所获收益之不足而缺乏动力。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很多足够垂直的艺术电影和文艺片的评分中出现极端低分,有的甚至主竞赛电影都低于六分,这自然也折射出了其受众的某种心态。

第二是标准,如果打分是一套追求客观性的复杂体系,要对“表演”“调度”“技术”“主题”等等诸多要素进行系数加权核算,那么这个分数会很理性,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这么细致对待他,而且人们对于还不错的电影会很自然地想给五分或四分,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最被诟病为大数据或流水线的美剧的评分总在九分上下。这时候其实打分本身便也没有再追求客观性了,在此情况下我认为凭直觉打分即使这个系统得以运作的制度逻辑,也是一个“纠偏”的方式。我自己打分可能还是偏向十分制的方法。

赞 来自 豆瓣App
>
Siona
2023-04-10 00:33:27 Siona

其实看完对后面剧情不太感冒,觉得故事停留在孙一通消失那里就够了。但片尾曲里所展示的他们生活的片段又让我很感动。还是觉得是一部好电影,对男主的塑造,对所感兴趣的事物的狂热,有种最纯朴的坚持在里面,很打动我。至于诗,听不懂不想做评价,但听起来很舒服,好像住在大山里,过多的思考也并没有意义。另外镜头真的很晃,却有种更贴近真实的感觉。这部片子里的所有角色都让我觉得像是真实活在身边的人一样,感觉距离被拉近了。所以总体来看,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赞(2) 来自 豆瓣App
>
Siona
2023-04-10 00:39:12 Siona

这个拍摄手法不知道怎么的,想到fleabag,一个新的全知视角。

赞(1) 来自 豆瓣App
>
小绿ⅢⅢⅡ
2023-04-10 00:40:01 小绿ⅢⅢⅡ

孙一通是外星人,他用仅有的字典学习语文,所以他的诗总是很不口语。

赞(1) 来自 豆瓣App
>
卫旨竖
2023-04-10 14:24:05 卫旨竖
这个拍摄手法不知道怎么的,想到fleabag,一个新的全知视角。
这个拍摄手法不知道怎么的,想到fleabag,一个新的全知视角。
Siona

这个剧挺有意思的,其实这种手法要说还是得追溯到布莱希特的理论,关于间离效果试图防止观众的移情、投射。但是现在这些电影的用法更多是在更高的层面加深观众的带入,很妙的结构。

赞 来自 豆瓣App
>
Elia1246
2023-04-10 16:09:48 Elia1246 (existential crsis is my cardio)

每一个字我都同意,我还用大白话写了《妈》和《宇》的简单对比,发在另外一个上来就说《妈》比《宇》好看但又说不出来所以然的讨论里。看完了《宇》我才重新审视《妈》,从原本的3分改到了4分,《宇》则是观后直觉3分改到了2分。
对比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090200/

《宇》属于那种初看不难看但细想哪哪都不对劲的电影,而我觉得最大的不对劲是,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让大家连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都没法用整体的思维去感受和分析,但凡影片切中几个笑点、爽点、哭点(用视听手法非常容易制造),就没人在意人物的动机是怎么转变的、内在的逻辑值不值得推敲,再加上标签化营销,不需要真的有感受和共鸣,在各式好评里充分感受到电影媒介被解构了,我有点伤心。

赞(5)
>
柯柯
2023-04-12 14:04:33 柯柯 (成功只有靠自己!)

那确实

赞 来自 豆瓣App
>
柯柯
2023-04-12 22:54:04 柯柯 (成功只有靠自己!)

总结得有道理

赞 来自 豆瓣App
>
脆卷
2023-04-12 23:15:02 脆卷

我是觉得看电影是很私人化的感情,我喜欢里面的不确定性,可能我不能像楼主说的从画面音乐诗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喜欢这片子。但是我自己只是不喜欢从电影里寻求到答案,这一些到底是不是毒蘑菇致幻,是不是真的有外星人,最后孙一通人去哪了?它可能于我而言不太重要,我能感受到电影的情感,在乏味一成不变的现实生活能在电影里看到坚定固执的浪漫主义,这可能对我自己很喜欢很能get到。

赞(4) 来自 豆瓣App
>
剑辉
2023-04-12 23:23:29 剑辉

非常专业的评价,烂片就是烂片,偏要用文艺片来包装。

赞(4)
>
柯柯
2023-04-13 03:16:31 柯柯 (成功只有靠自己!)

1

赞 来自 豆瓣App
>
雨下整夜
2023-04-14 22:25:12 雨下整夜 (Ah~ youth~)
这么专业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好评党咋不来齐喷没品?一个个就销声匿迹了,倒是来认真讨论展现你们
这么专业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好评党咋不来齐喷没品?一个个就销声匿迹了,倒是来认真讨论展现你们的爱和热情啊
... 耳朵。

其他没把这些逻辑都表达出来的帖子全被那些“好评党”围攻了,他们要求发帖人说出哪里不好哪里烂,但是他们也是人身攻击,别的楼主问他们哪里好,他们也没答上来。我就觉得很魔幻……这个电影和喜欢这个电影的人,都让我想到一个词“神棍”,让人感觉故弄玄虚,却又没有什么真实的逻辑。

赞 来自 豆瓣App
>
愁闷的矿洞青蛙
2023-04-14 23:06:00 愁闷的矿洞青蛙

呵呵

赞 来自 豆瓣App
>
太牧溪谷柏
2023-04-15 02:57:58 太牧溪谷柏
有没有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能讲讲你们最看重的部分指什么?我感觉这电影下面讨论区很多在聊电影以
有没有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能讲讲你们最看重的部分指什么?我感觉这电影下面讨论区很多在聊电影以外的事 .
... 卫旨竖

第一遍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哭了好几次,笑了更多次,甚至第二遍看,还保留着一个泪点没有流失,这在我个人是很少见的;
“山谷住满孤独的旅客,他们把甜美的爱灌进瓶中。。。”配合一行人在孙一通家烧火做饭收拾打理,漫步田间地头的画面。
还是能触动我,也讲不清为什么,可能是感受到了一种氛围,有点接近片子前段唐志军口中的“人类没有隔阂的世界”

片子始终是一种呈现,尽管老唐是说教的,但片子呈现的也只是老唐的说教,没有被强行上价值;

要说最看中的,还是喜欢现实主义的拍摄+幽默+浪漫的内核,能让人抵御困惑和孤独。

我有个陷入严重内耗,每天入睡困难的朋友看完是这样和我说的,所以我想赞美这部电影应该也不过分

+
赞(4) 来自 豆瓣App
>
阿边个
2023-04-15 04:21:10 阿边个

人生中第一次看电影看到头晕的!受不了,中途退场。

赞 来自 豆瓣App
>
悲伤小抱枕
2023-04-15 06:04:21 悲伤小抱枕

瞬息全宇宙在哲学上的阐释比这个强,只不过最后的落脚点比较俗套,不妨碍他把东西说明白了。

赞(1) 来自 豆瓣App
>
pacoluo
2023-04-15 06:33:51 pacoluo

又是一个逻辑至上的评价,为什么非要为荒诞剧代入逻辑呢?这部作为荒诞剧其实已经很有逻辑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不能接受荒诞剧的,建议先了解一下要看的电影是不是荒诞剧类型的,如果是就千万要避开不要去看了。要不难受的看完了,又要去给所有的荒诞剧打差评,喜欢荒诞剧的看到这评价也难受~

赞(4) 来自 豆瓣App
>
柯柯
2023-04-15 13:23:14 柯柯 (成功只有靠自己!)

1

赞 来自 豆瓣App
>
天边小帆
2023-04-15 15:12:04 天边小帆

这部电影都是负面感受,第一次电影院晃晕了看不到就走

赞 来自 豆瓣App
>
法眼青山
2023-04-15 15:25:10 法眼青山 (I‘ve been a fool to myself.)

我甚至不理解这种片为什么能被称为电影,只不过是文艺者的自嗨。生存的意义是存在本身不过是小资青年挥霍自己时光的最好借口,他们只不过是说服自己放弃思考沉浸在资本主义的爱欲结构里,他们的血肉被筑成迷墙加入到资本主义的再生产里,而他们还在精神自嗨好像获得了多大的宝藏

赞(2) 来自 豆瓣App
>
柯柯
2023-04-15 17:14:06 柯柯 (成功只有靠自己!)

1

赞 来自 豆瓣App
>
michelle
2023-04-15 17:20:10 michelle

完全同意

赞 来自 豆瓣App
>
柯柯
2023-04-15 20:06:12 柯柯 (成功只有靠自己!)

1

赞 来自 豆瓣App
>
豆友bq5heZ8S64
2023-04-16 06:18:37 豆友bq5heZ8S64

👍

赞 来自 豆瓣App
>
柯柯
2023-04-16 17:08:32 柯柯 (成功只有靠自己!)

嗯

赞 来自 豆瓣App
>
test1
2023-04-18 02:42:54 test1

吹瞬息全宇宙。。你的文化水平也就配看这个了。交响乐的运用都快直白到贴脸了还看不懂。开头的一幕荒诞和浪漫交织,结尾的骑驴昂扬激情。

赞 来自 豆瓣App
>
躺在衣柜里的鱼
2023-04-18 17:43:03 躺在衣柜里的鱼

多年以前曾经想写一篇类似题材和剧情的小说,但是因为才疏学浅所以没能写成,这个电影感觉是有人替我把一个未能完成的念想实现了,所以我很喜欢。

赞(1) 来自 豆瓣App
>
猪突猛进
2023-04-18 17:58:53 猪突猛进 (冲破那层面纱)

波米好像还说了一句,世界不再是老家伙们的了。

赞
>
卫旨竖
2023-04-18 19:31:37 卫旨竖
吹瞬息全宇宙。。你的文化水平也就配看这个了。交响乐的运用都快直白到贴脸了还看不懂。开头的一
吹瞬息全宇宙。。你的文化水平也就配看这个了。交响乐的运用都快直白到贴脸了还看不懂。开头的一幕荒诞和浪漫交织,结尾的骑驴昂扬激情。
... test1

你既然认为他用交响乐是"直白"的,也就是没什么太高深莫测的技巧,那自然我是能"看懂"的。也正因此,我认为这种极度直白的运用是十分低级和无趣的,这并不冲突(反之,如果你能讲出这种运用有什么特别的我没看懂的技巧,那我可能会改变观点,但显然你也不这样认为)。
我并不觉得瞬息全宇宙多么值得"吹",只不过是和这电影比我认为这个电影很过誉,体验很差而已。再不好的电影都可能找到比其更差的电影,这没什么配不配的问题,我也不是很在乎我配不配我所看的电影,而且这是一种非常沙文主义的表达 我同样不赞成。
最后您讲的几点感受其实挺好的,我也认为骑驴的段落是很精彩的,也是全片为数不多——近乎唯一——没有浪费伪纪录片和跳切形式的段落,其他地方相比之下就很平庸了。

赞(1) 来自 豆瓣App
>
test1
2023-04-18 20:29:50 test1
你既然认为他用交响乐是"直白"的,也就是没什么太高深莫测的技巧,那自然我是能"看懂"的。也正因
你既然认为他用交响乐是"直白"的,也就是没什么太高深莫测的技巧,那自然我是能"看懂"的。也正因此,我认为这种极度直白的运用是十分低级和无趣的,这并不冲突(反之,如果你能讲出这种运用有什么特别的我没看懂的技巧,那我可能会改变观点,但显然你也不这样认为)。 我并不觉得瞬息全宇宙多么值得"吹",只不过是和这电影比我认为这个电影很过誉,体验很差而已。再不好的电影都可能找到比其更差的电影,这没什么配不配的问题,我也不是很在乎我配不配我所看的电影,而且这是一种非常沙文主义的表达 我同样不赞成。 最后您讲的几点感受其实挺好的,我也认为骑驴的段落是很精彩的,也是全片为数不多——近乎唯一——没有浪费伪纪录片和跳切形式的段落,其他地方相比之下就很平庸了。
... 卫旨竖

首先突兀与不知有什么表意是你自己表述出来。如果你认为他的技法是直白易懂的,为什么运用在电影桥段中是突兀和没有意义?至少就我而言如此浅显易懂的运用很好的贴合了运用几处场景下主人公的形象与故事波折。也良好诠释了主人公的心态与境遇。开头一幕宏大与荒诞交织,看似像是宇航员悬浮太空,实则身陷窘境无能为力。如果这都能算是突兀那只能说是真的没有“看懂”。还是你想要追求技巧上的繁复来证明某些更花哨的东西有审美偏好的更有价值?

赞 来自 豆瓣App
>
test1
2023-04-18 21:12:21 test1
你既然认为他用交响乐是"直白"的,也就是没什么太高深莫测的技巧,那自然我是能"看懂"的。也正因
你既然认为他用交响乐是"直白"的,也就是没什么太高深莫测的技巧,那自然我是能"看懂"的。也正因此,我认为这种极度直白的运用是十分低级和无趣的,这并不冲突(反之,如果你能讲出这种运用有什么特别的我没看懂的技巧,那我可能会改变观点,但显然你也不这样认为)。 我并不觉得瞬息全宇宙多么值得"吹",只不过是和这电影比我认为这个电影很过誉,体验很差而已。再不好的电影都可能找到比其更差的电影,这没什么配不配的问题,我也不是很在乎我配不配我所看的电影,而且这是一种非常沙文主义的表达 我同样不赞成。 最后您讲的几点感受其实挺好的,我也认为骑驴的段落是很精彩的,也是全片为数不多——近乎唯一——没有浪费伪纪录片和跳切形式的段落,其他地方相比之下就很平庸了。
... 卫旨竖

其次如果你是真的审美偏好上的认为其不好和烂俗,我当然是可以理解接受且不以沙文主义的视角评价。问题是你的批判充满了无意义的念经。连故事基本想讲什么表达什么都没理解明白就开始模式化的批判。
“结尾的转变并无任何真正思想性的探讨,拙劣的神秘化下其实是无法自圆其说的“顿悟”,结尾主题表达没有任何说服力”
大哥一个荒诞主义+存在主义的故事你还在这里纠结要不要自圆其说。
存在主义的一大核心就是为了反对本质主义。早在海德格尔就已经讨论过讨论过being的问题了。
电影最后都已经告诉你了没准外星人也不知道答案,外星人来也是为了这个问题。
这就已经直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存在的意义是个构成性例外,一个形式上的东西,没什么本质,他的形式就是他的本质,他的表象就是他的本质。
所以你少追问孙一通最后去哪了最后是现实还是虚幻,一会毒蘑菇一会又现实主义又超现实主义还tm『无法自圆其说的“顿悟”』。
导演前脚告诉你少追寻本质,后脚你就开始纠结如何解释孙一通去留。这片看了等于没看。接受不确定性和接受未知有这么难?
『如果把故事作某种延展的解读,推崇“科学”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观念延伸至高度分化与改革失落的今天而被塑造为本不具理性而妄图追逐幻象的机械刻板的父权,在诸边缘群体的场域中放弃自身而沦落至寻求只向内看的自我满足。』
说穿了这就是一个堂吉诃德化身民科追寻外星人的故事。外星人是现代版局外人老堂的骑士梦和荒诞生活的意义。跟你在这念这些乱七八糟的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以电影媒介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讨论本身是非常乏味的,因为可以设想没有任何“作品”能完成对这个命题的回答』
按你这么说局外人和堂吉诃德什么的也基本可以归为烂书了。这片内核基本照抄这些故事。
『至少那个故事在所谓“科幻”的逻辑上是有基本设定且能自圆其说的』
再说一遍这都荒诞主义故事了你还追求哪门子自圆其说?只能说明你完全没看懂。哪怕把这个荒诞主义的皮挪开。掰扯他科幻籍够不够婆罗门,人也是够格的。不知道是我太老还是你们现在太小没看过类似的书籍。
90年代前后此类乡野怪谈式的寻找外星人和第三类接触的故事简直层出不穷。当年的科幻世界和同时期的杂志可没少写这些故事。之前在一段时期内,这就是科幻相关的文学作品中主要的一大类。基本和塞万提斯当年碰到烂俗的满大街的骑士小说没什么区别。你现在看基地不也一样科幻太空歌剧?可人当年也是属于正儿八经的硬科幻。导演只不过如塞万提斯一样,把当年如骑士小说一样流行的xx未解之谜里的经典元素都借用了过来,用当年烂大街的这个故事,完成了他先解构再重构的过程。

你要是觉得这种套路+存在主义的荒诞故事老旧过时再玩一遍不怎么新鲜。那我姑且认为是审美上偏好不同,但是单从你这上下文念得经就能看出来压根没理解人在讲什么东西就代入自己这套经书式的批判模式里。跟生活在树上一样讲了一大顿不知所云的念经片汤话。实际上跟故事半毛钱关系没有。这种套话一年哲学系能复读八百多万遍。不差你这影评里的一遍。

赞(5)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 去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小组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畸形的好评者带来流氓的导演(逃墨馆主)

好奇统计喜欢此片并看哭的是infj吗?(庸才青年)

唯一的不满就是把北京拍得太落后了(想吃土豆)

孙一通长得太像顾城了(呆呆话多)

喜欢&讨厌这片子的MBTI田野调查(Zii)

又是一部被评分骗去看的,烂片(wohwoh)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