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谈:杀马特,工厂里的哲学家: 聊“杀马特我爱你”的播客节目:)
本期简介:
一部纪录片,打工谈的朋友们看过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要倾吐的,是对杀马特们迟到的理解,是对隔离、冷漠、压迫、剥削的检讨,是对杀马特们充满想象力的解放实践的敬意……
这期节目我们尝试了新的剪辑方式,在录制嘉宾的谈话中,穿插了11月末时线下观众的映后讨论。
大家谈到由杀马特带来的震撼时刻,谈到城市和杀马特的关系,谈到国家的在场和缺席,谈到杀马特中“灵性的个体”,谈到TA们与“我们”的联结,谈到感动之外, 作为一个普通人行动的可能性。
杀马特音译自英文“smart”一词,泛指一种中国城市年轻工人中曾经风靡一时的亚文化潮流,以夸张而廉价的服饰、发型著称。《杀马特,我爱你》呈现的不仅是杀马特们的口述史,还是年轻一代农民工的生命史——但愿“我们” 能做的不仅仅是“凝视”。
#节点
03:14 杀马特是中国年轻工人自发的文化运动
11:18 做头发是杀马特逃脱规训、寻找归属感的方式
15:10 对杀马特来说,寻求自由需要牺牲对物质的追求
17:06 杀马特社群可以让个人摆脱孤独,找到勇气和自信
21:50 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区别
30:30 杀马特们认清了现实中没有阶层上升的可能性
32:52 观影会讨论/“我们”与杀马特的关系
38:07 杀马特是打工者群体里高度敏感的一群人
42:25 杀马特“教主”罗福兴
45:30 从性别角度看待杀马特
48:06 为什么说“审美自由是一切自由的起点”
53:50 观影会讨论/是谁绞杀了杀马特?
01:08:10 关于杀马特,我们能做些什么?
#讨论片段
杀马特是谁?
每个杀马特或者说每个工人,都是哲学家。TA们所说的话,浸润在工厂、宿舍、生活、原生家庭之中。TA们的话语或许平淡无奇,但透过话语以及背后机器的噪鸣声,我们可以看见快乐背后的困境。
杀马特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或者说争取快乐与自由,而头发是他们剩下的唯一的一片“自留地”。
城市想象与经验的断裂
杀马特的认命与不认命
想象中的城市与城市边缘的工厂区并不一样,而后者构成了杀马特们在城市里的生活经验。在城市里,TA被“隔离”,不被城市接纳,被污名化。TA们非常认命,但又有一种不认命——尝试通过头发表达自己,这是很卑微的不认命,这正反映了工人们的自主性,但就连这种最卑微的主体性都不被允许......
杀马特与“我们”
TA们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是否用过TA们制造的东西?TA们不只是某一个抽象的群体,TA们和我的生命是连接在一起的。
对着已经逝去的年代表达迟到的宽容,这是不够的,“杀马特复兴”,复兴的不一定是被称为“杀马特”的群体,可能是其他群体,是精神小伙,是鬼火少年。对过往的杀马特的理解,同样值得赠与这个时代的杀马特。
最赞回应
赞
赞
随机波动的这一期也值得一听https://mp.weixin.qq.com/s/qcM8JVLaHJIc6vdQ3DwVEw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