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二集荷兰感触颇深。
没有那么多功利心,没有什么竞争,一切都平等对待,做自己想做的,发现自己的爱好然后去自由自在的创造。不怕失败,不怕结果,不怕第一次。就仅仅是尝试的勇气。我觉得我很难达到了
关于爱好
其实我以前都不知道我的爱好是什么……小时候每次填表格,有一栏要填写你的爱好或者特长。我常常很难下笔……因为我不知道我拥有会的这些算不算的上是爱好。小时候父母给报了很多班,周末基本在少年宫培训机构过的,写作,奥数,唱歌,跳舞,画画……好像什么都学过一点吧。但是后来也都不了了之了……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即使我现在仍旧喜欢跳舞,但也好像达不到特别热爱的程度。我觉得爱好就是你有一件事去做,你非常享受其中,并且能很自然,达到内心平静深处的感觉。是不带任何批判的你纯粹爱好的东西。但是我小时候就是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以至于我常常填写爱好都很紧张,好像是违背我的良心,我硬生生填上去的。直到现在的我才真的能大声告诉别人哦我喜欢心理哲学阅读写作。即使我写的东西并不入眼,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它常常能让我更好的认识自我。
关于比较
太功利心了。我觉得我一直在竞争,但我不是一个爱竞争的人。
小学初中上写作课和奥数课的时候感受截然不同。。写作班我上的很高兴……因为老师会夸我写的好,最后期末也会得到班上的前三名会有小奖品。写作课我总是充满自信的……但是奥数班我就变了一个人,我变的自卑,不敢直视老师眼睛,不敢回答问题,因为我常常问为什么这个是这样的这种在老师看来是愚蠢至极的问题。我很疑惑这个问题为什么是这么解出来的,但是老师说你不用知道为什么,你只需要知道这么解就可以了。我在课上会觉得喘不过气来,别的小朋友都会,而我却不懂……别的小朋友都好聪明,而我是个笨小孩……我总是低着头,真想找个洞钻进去啊。
因为我们长期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一个地方,无时无刻,不被人海包围着。我觉得。至少我对我来说,我觉得应试教育对我的不良影响非常大。
就是好比是,虽然我们要说自己要跟自己比,有时候比较比较,我们应该和以前的自己相比,或者怎么样子。有一点点小的进步就会很开心。但是!我会不由自主的去跟其他人比。因为从小比到大了,有些东西不是那么快就能改变的。很多年的一个积累而产生影响。因为我一直被教育,高考或是学业捆绑,就是要竞争才可以。
有的时候好像把比较这种东西看得太重了。就把竞争,到后期好像就一定要通过比。或者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内心的那一点点的存在感和自信的一种。这不就是欺骗自己吗?我知道这样子真的很不好,所以我现在也在慢慢调整中……
(我不怕别人对我的评价抑或是什么。我只是我自己。只是我害怕被我自己带给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因为我就是一个很容易带给自己情绪的人)
弹幕说,高中那种等级排名,一辈子的阴影,现在都走不出来。
我觉得不假,那种压力窒息感,我常常会半夜梦醒因为我又梦见我在做高考数学了……
关于独立思考能力
很欠缺。非常。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时代,信息化是我们的优势。但是人心也慢慢浮躁起来。很多人都静不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了吧……有问题第一反应是问别人,而不是问自己,我们长期在ABCD中寻找答案,却忘了问问为什么,所以一开始哲学题总是做错……因为我觉得哲学就是很奇思妙想的东西,没有答案啊……但是老师说啥,题目是有套路的,你要寻找套路,按套路出牌。可是我最讨厌的就是按套路出牌
题外话
我是00年的。我妹妹04年今年中考压力真的非常大,她正在学画画,以后准备走艺术生道路。而她也在一些选择中纠结,上次吃饭跟我讨论了很多事。关于未来,很焦虑。我中考的时候也没有她这么焦虑……我觉得这样真的不好。
最赞回应
看到你的文字,就感慨我们都是一个模式教育出来的小孩。我现在在国外读研,外国人上课总是很积极发言表达自己,老师问有没有什么问题,他们也毫不介意这个问题在外人看来多简单。我在发言的时候就明显感受到,我一定要想一个很独特或者很safe的答案才会敢说,有什么疑问也会想,这个问题会不会很蠢。
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国外的老师对一切答案都是鼓励更多的思考而不是只表扬“最好”的回答者,他们对于还有疑问的发言者也相对抱有更多耐心。
讽刺的是在国内一旦提出看似很愚蠢的问题你的同学就会说你嘲笑你为什么这个都不会不是很好理解吗?每个人都经历过吧。后来慢慢连问都不敢问了
我现在身边有国内的同学背着嘲笑外国人明明问那么傻的问题,老师还说A very good question。国内培养出的这种态度已经畸形了🤷♀️
是的!!太同意了,很多事情令我认为,我没有我拥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后面成年的很多时候都是在治愈童年。
应该是芬兰,不是荷兰,😄
看到你的文字,就感慨我们都是一个模式教育出来的小孩。我现在在国外读研,外国人上课总是很积极发言表达自己,老师问有没有什么问题,他们也毫不介意这个问题在外人看来多简单。我在发言的时候就明显感受到,我一定要想一个很独特或者很safe的答案才会敢说,有什么疑问也会想,这个问题会不会很蠢。
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国外的老师对一切答案都是鼓励更多的思考而不是只表扬“最好”的回答者,他们对于还有疑问的发言者也相对抱有更多耐心。
讽刺的是在国内一旦提出看似很愚蠢的问题你的同学就会说你嘲笑你为什么这个都不会不是很好理解吗?每个人都经历过吧。后来慢慢连问都不敢问了
我现在身边有国内的同学背着嘲笑外国人明明问那么傻的问题,老师还说A very good question。国内培养出的这种态度已经畸形了🤷♀️
唉……然而她们根本意识不到……唉真的……
应该是芬兰,不是荷兰,😄
哦哦哦哦对对哈哈我现在才发现😅
同是04年的,面对中考压力真的太大了,幸好有热爱的爱好助我走下去,希望有一天能感受国外的教育氛围
嗯嗯!我也特别想
艺考超累,简直反人性,我走过。。
接触过很多艺考朋友。大多心理都被催害非常深
是的,有了一些阴影
抱抱。只能靠时间慢慢与它和平共处吧
是的!!太同意了,很多事情令我认为,我没有我拥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后面成年的很多时候都是在治愈童年。
hi!我也是00后,你说的我都感同身受!希望一起加油,慢慢治愈,成为自己和他人的小太阳🌞 :)
!!yeah!😁😁
我们年龄差不多,一回想到我小学和中学受到的那种竞争考试的教育就想死!想哭!现在大学了,依然如此!
我大学好很多了!至少不要让自己回到那个时候的状态吧!不要为卷而卷
你还有时间慢慢找
不要把问题都抛给教育,自己菜就多练
孩子在试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比大人急着批评命令重要多了。
我也是00后,同龄人中没几个通人性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