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时代 短评

热门

1 看过 2019-11-29 20:31:29

半层赵琦++ 卢妹子是可爱多一点 按导演的说法是身边正好有人选 generally被出版业这个主题联系到一起 赵琦在餐厅的话被剪去不同的事件后作为wrap up 在上海努力着的姑娘们呐

6 兰藻(春困中 看过 2019-08-11 15:41:40

对于习惯将图书相关职业神圣化的人来说,这部片子旨在打破固有观念,拒绝神圣化、悲情化,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立体的出版人和书店经营者形象。 于我而言,本片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这些门外汉看见书展布展过程、书店文创原材料制作方式等等。 通过映后交流会了解到,导演没有申请龙标的意图,只打算进行公益展映。故而在后期制作上不会再投入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放映会的观众多数是业内人士,彼此之间熟识,有个别人便展露出了无拘无束的样子(屏摄、喧哗、随意走动)。又或许书店想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吧?类似本市一些咖啡厅和酒吧的小众观影会,全程都没有出面干涉观众的不文明行为。

2 溪 上 看过 2019-11-29 20:34:36

8。很感动,混合了很多真诚而单纯的情感。2019.11.29@蔡冠深

4 Wind. 看过 2019-10-12 13:45:59

超出预期的记录长片,和生活阶段的处境恰好共鸣的电影。码字人放映场地很赞,现场见到了导演半层书店创始人和周黎明老师。有这样独立心态的人是平和的,那些因为需要被喜欢被爱而所做的努力真的必要吗,它蒙蔽了眼前的难题所附带的社会性,“你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everything Will be OK”的敷衍和无奈,而是你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执着,仍然可以和临路上努力前行的人打招呼。

3 Clyde 看过 2021-12-18 09:29:05

从“手艺”来看,影片的习作痕迹还非常明显,导演也似乎有意暴露这些痕迹,比如他的提问有点生硬与尴尬。“介绍一下你自己吧。”女主赵琦的回应也很“直”:“我是你在复旦大学的同学啊。”诸如此类。但拍做书、卖书这两个日薄西山又不可或缺的行当,也算是拍得比较深入了。另外,两位女主以及吉田修一,都很加分。基于此,可以加一星鼓励一下。17年在深与导演有一面之缘,没怎么聊书,倒是聊了日渐疯狂的房价。大概两年后,他便从上海移居南昌,并成为高校教师。据女主之一赵琦说,影片16年便拍完了。五年了,半层书店还在,只是业务方向有所调整。赵从一个“劫贫济富”的行业跃入一个不要说赚钱连自洽都很艰难的行业,勇气当然可嘉,但如其所言,也只是自得其所而已。影片应该还有一个读书的女主,但她退出了,书环未能闭上,略可惜。

3 杜夏 看过 2019-08-11 18:44:21

挺有意思

5 sister rat 看过 2019-10-12 20:58:26

1. 两个女主人公的故事没有任何交集 2. 创办独立书店契合独立这个主题,图书编辑的工作怎样就体现了独立,感觉片子交待很不清楚 3. 如果两位主人公的共同点是都在做图书相关的工作,那标题应该是人与书这个点,而不是独立这个点 4. 单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以独立书店的赵老板为主线更有深挖的点,第一,赵老板镜头的感觉更自然,更擅长表达,更跟独立的主题契合,第二,看片过程中感觉导演不太会跟人聊天,限制了编辑卢姑娘的发挥 5. 赞赵老板思维谈吐,脚踏实地又理想主义 6. 感觉导演拍的是自己渴望做但没机会做的事,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吧,态度很诚恳。创作继续加油。

7 白井黑子阿尼娅 看过 2019-08-11 21:21:11

对摄影颇有微词,但剪辑如有神助。在特写书店怀着父老乡亲来捧场的心情和忆秋老师切老师一起惬意观赏,席间偶有会心笑声。对做书行业女性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独具匠心且充满温柔的爱意。不同性格不同生活节奏的文学编辑卢老师和独立书店创始人赵老师所体现的专业度令人敬佩,她们都是让人不由自主想喜欢的人。我也喜欢看她们与身边人发生的关于书的羁绊。黄导演啊继续拍下去吧,下次把大家拍得美一点瘦一点呀。

2 Kinyuan 看过 2019-10-12 13:28:49

@码字人书店 纪录片还是题材制胜,书店的命运彰显出大众文化的变迁。少了一个人物确实很可惜。很喜欢映后谈,喜欢赵琦。

3 beanoboy 看过 2019-10-12 14:22:43

打破一个系统,从而让光透过罅隙找到自己,这样的事情就是浪漫的。

2 忆秋 看过 2019-08-11 20:04:08

被吉田老师的帅惊到……

3 宇文欢 看过 2019-08-12 14:56:13

一头扎进去97分钟,没有一秒钟跳出来,对我来说这样的沉浸式体验,在电影节的片子里也很罕见。想了想,原因大概是:摄影机镜头跟着的,几乎可算是全不事雕琢的日常(吉田修一当然不会给你摆拍),以及随之而来的强烈的真实感(以及熟悉感,当我看到卢酱紧张的语气时……),还有那种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笃定的状态(你不会被所谓的“努力”煽情到,但你知道她们会坚持下去)

1 ᴭמ 看过 2019-11-29 22:48:41

素人拍成这样挺不错的 半层能收支平衡挺不错的 女人在干活

2 lcsun 看过 2019-11-30 20:17:41

很粗糙,但在取景地观看此片还是蛮奇妙的。

0 披士安德劳馥 看过 2020-10-30 01:04:44

作为一个身处读书氛围浓郁环境长大的人,也对出版行业有着强烈兴趣且身边就有从业者,但对此片却实在很难提起兴趣。可能是我已经被碎片化的互联网思维习惯改变,尽管还是不想承认自己或许已经不爱阅读,但当晚的观影体验确实有被S10半决赛JDG对阵SN所冲淡,冲碎。整体来说除了吉田修一出现都挺无趣的。这样来看,纪录片的范畴还真大,而本片主角被记录下来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与导演熟识。个人感觉其与平时手机里拍下来的活动花絮与跟拍差不多,更何况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纪录片导演亲自下场与记录对象在镜头前采访,BGM也挺违和的。就影论影,黄文杰老师的个人成就不可否认,且映后访谈也还算有趣与受益,喜得黄老师亲笔签名的著书一本。

2 蜥蜴 看过 2019-10-18 12:36:53

每个人都是一件艺术品,独立而不孤独的存在。

1 X. Marcovaldo 看过 2019-12-01 23:54:31

四星为故事主角

2 高桥松明 看过 2019-11-30 00:41:11

2019年11月29日晚在复旦看了片子。双线叙事,一条线讲文景日本文学编辑的工作,围绕吉田修一2016年上海书展活动的部分是重头戏;另一条讲半层书店的工作,选书、做插画明信片小册子、做笔记本、快闪店布展。都是热爱书并为之努力的人。2016年的素材在2019年来看,映后谈环节里,编辑卢说,今年是艰难的一年,对文学书来说尤其艰难。片子里,文景的畅销书仍是《追风筝的人》,今年的年度畅销书又会是哪一本呢?要超越或达到曾经的那种体量和风靡,除了努力,还有运气。人们的注意力和焦点比之前分散了许多。纪录片是导演离开编辑工作的纪念,有感怀的私心在。虽然影片拍摄的技术是质朴乃至生涩的,但提供了一个仍然充满浪漫情怀的图书行业的切片,很仁慈地只保留了文艺、希望与温度尚存的部分。其实还有其他面向。惊喜看到聂老师之名

0 暗地妖娆 看过 2020-11-03 14:44:12

一间书店,两个小编,几部吉田修一,喜忧参半的小众文艺前景,大抵他们万想不到,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希望,会在这个纪录片推出的那一年被毁得干干净净。即便是片尾力荐的书里记录的打下了媒体荣光半壁江山的纽时,也早已失去了当初最闪亮的职业操守。

0 朱尔赫斯 看过 2019-12-01 23:17:12

熟悉又陌生,超预期,非常喜欢!

> 去 独立时代 的页面

独立时代

主演: 史航

类型: 纪录片

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89分钟, 81分钟

上映: 2019-08-10(中国大陆)

> 豆瓣违规公示